
大班打击乐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打击乐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打击乐教案1一、教学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音乐活动,具有初步音乐节奏感,并感受4|4拍的音乐节奏。
2、积极参与表演在情景表演中学会唱歌并合拍,愿意在音乐伴奏下感受音乐、表现节奏。
3、激发幼儿对歌唱表现的兴趣,能在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是一段非常好听的旋律,乐曲所要表现的是黑夜里满天星星闪烁、此起彼伏的美景。让幼儿在表演合唱中要将“一闪一闪”的跳跃感唱出来,在用手作“闪”的.动作时注意合拍和跟节奏。熟悉4/4节奏并学会运用简单打击乐,是本教材的重点;而根据不同的音乐形象鼓励幼儿大胆在音乐伴奏下听音乐打节奏时示范和指导并表现是本教材的难点。
三、教学活动准备
1、小星星粘贴及太阳月亮头饰各一个;
2、《小星星》CD、歌曲图谱
3、人手一个乐器:三角铁、马玲、铃鼓、小铃等乐器。
四、教学过程
1、谁是小星星
音乐欣赏及感受4|4拍音乐节奏,欣赏《小星星》的旋律,和老师一起随着节奏拍拍手,感受44拍的节奏。并给小朋友戴上星星头饰,老师是月亮妈妈。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节奏型来表现轻快、跳跃的小星星”(引导幼儿尝试用手拍出X X | X X|的节奏。
2、活泼调皮的星星
师:“天黑了,月亮妈妈带着小星星出来了,你们猜猜在这天空中最调皮,象一只只小眼睛。”老师引导幼儿说出要用轻快、跳跃的唱法来表现闪烁的星星。
3、安静柔美的星星
师:“小星星玩累了,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引导幼儿用舒缓、连贯的唱法表现累了的小星星。
师:“现在我们又可以用什么节奏型来表现玩累的小星星?(引导幼儿拍出X—|X—的节奏型)
4、引导幼儿听音乐进行节奏练习。
将幼儿分为四组分别敲出两种不同的节奏型
(1)先请一组小朋友拿乐器敲出星星的节奏型,另外一组小朋友可做点头动作。
(2)再请一组小朋友拿乐器敲出不同的的节奏型,另外一组小朋友可做点头动作。
6、四组幼儿一起配上乐器,为歌曲《小星星》伴奏。
7、星星宝宝回家了
师:刚才小朋友演奏得又整齐又动听,天快亮了现在我们听着音乐,星宝宝回家的舞蹈吧!师弹出小星乐曲,幼儿听音即兴做相应的动作。
8、结束活动
师:“天亮了了,小星星们回家吧!”
大班打击乐教案2活动目标:
1、通过搜集各种石头及辅助材料制作石头打击乐器,使幼儿体验自制打击乐器的快乐。
2、通过操作,运用不同方法体验不同石头打击乐器敲击的声音,培养幼儿对节奏乐兴趣。
3、选择自制的石头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感知声音的强和弱。
活动准备:
1、不同种类、不同大小的石头。
2、各种纸盒、空塑料瓶子、易拉罐(可封口的)、棒子等。
3、与音乐匹配的节奏卡一张。
活动重点:运用石头与辅助材料进行石头打击乐器制作。
活动难点:运用不同方法体验不同的自制的石头打击乐器演奏的声音。
活动流程:
导入活动——制作活动——介绍活动——演奏活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介绍各种幼儿搜集的`石头及辅助材料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师:“我们小朋友搜集了好多石头和废旧物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制作石头打击乐器,练习演奏方法。
1、引导幼儿尝试用石头及辅助材料进行石头打击乐器的制作。
2、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及时给予幼儿帮助。
石头打击乐器制作、演奏参考:
①两块石头互相敲打
②将一些石头放入纸盒中摇晃
③将一些石头放入塑料瓶中摇晃
④将一些石头放入易拉罐中摇晃
⑤将一块石头或两块石头(同时或交替)在纸盒(塑料瓶、易拉罐)上敲打等。
3、指导做好的幼儿用自制乐器练习演奏方法。
三、讨论活动:
a、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做的石头打击乐器以及制作方法。
b、请幼儿演奏自制的石头打击乐器,其它幼儿倾听乐器发出的声音,感知声音的强和弱。
四、石头打击乐演奏。(音乐自选,以节奏鲜明为宜)
a、幼儿合奏进行表演。
B、互相交换石头打击乐器进行表演。
大班打击乐教案3大班打击乐活动:
森林舞会
设计意图:
晨间活动时一直坚持做音乐海报,播放世界名曲。本周我选择了贝多芬所作的《土耳其进行曲》,孩子们跟着音乐的节奏,走走跑跑,纷纷议论这曲子叫什么名字,看到幼儿这么兴趣盎然,我设计了音乐节奏游戏《森林舞会》,本课用不同的动物,让幼儿感受用不同的力度、节奏,音型等特点。
活动目标:
1.通过肢体语言、人声、打击乐器等形式参与表现《土耳其进行曲》,感受音乐中力度的强弱变化以及连贯和跳跃的节奏变化。
2.尝试创造性地用多种方法演奏一种乐器——手鼓,体验创造性演奏的成就感。
3.感知乐曲音乐形象,体验随音乐进行节奏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森林背景图以及大象、刺猬、青蛙的形象;《土耳其进行曲》A段的音乐;
2.一块黑板,节奏标记若干:○、~~~~、▲;
3.打击乐器——手鼓若干
4.围坐成圆圈方便游戏。
活动过程:
一、森立舞会真热闹!
(一)课件:森林背景图,提问:孩子们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森林)
师:这个森林看起来怎么样?小动物要在这里举行一个森林舞会,哪些小动物会来参加呢?
(二)音乐游戏——快与慢:小动物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了,我们来听着音乐学一学这些小动物吧,音乐中节奏慢的地方就像是大狗熊、小乌龟……慢慢地在蹈舞,节奏快的音乐就像小兔、小猴……蹦蹦跳跳地舞蹈,让我们来听着音乐学一学这些小动物们吧。
二、欣赏音乐主题片段,感受比较乐曲中的力度的强弱以及节奏变化。
(一)初听乐曲,感知音乐形象
1.第一遍音乐欣赏:大象、刺猬、青蛙也来了
师:小动物们玩得真开心,突然他们发现还有三位小动物没有来呢,听听 ……此处隐藏6619个字……配器方案,并会分声部进行轮奏、合奏。
3.能积极愉快地和同伴合作商量讨论配器的方法,体验演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
会分声部进行轮奏、合奏。
活动难点
尝试小组合作,探索配器的方法,尝试即兴演奏。
活动准备
1.森林狂想曲音乐、指挥棒、乐器(铃鼓,圆舞板、小铃)、教学图谱。
2.在椅子四周提供探讨配器时的桌子、乐器、图谱。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感受节奏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告诉小朋友们一个好消息,今天晚上森林里要开音乐会了,许多小动物都想要来参加,那么到底都有谁来呢?仔细听听音乐就知道啦。”
(二)分析图谱,掌握节奏
1.“有谁来参加音乐会了?谁能用有、还有的句式来告诉我?”(有青蛙,有小鸭子还有孔雀)
2.“小青蛙表演唱歌、小鸭子表演跳舞、孔雀会带来什么表演呢?谁来学一学?”(学习孔雀开屏的动作)
二、借助图谱,配乐演奏
(一)初次“彩排”,看指挥,徒手练习
1.“演员们表演节目的节奏都不一样,你能听着音乐把它演奏出来吗?”
2.“在音乐结束的地方,节奏发生了什么变化?”(重点注重休止符)
3.“看,这次老师的指挥有变化了。”(尝试即兴演奏)
4.“在森林音乐会开始之前要进行彩排,请小演员们看着指挥,听着音乐进行演奏。”(重点学习结束部分的节奏,再次完整演奏一次)
(二)幼儿合作讨论,设计配乐方案
1.“现在要进行第二次彩排,今天老师带来了三种乐器,有小铃、圆舞板、还有碰铃。每张桌子上都有一张节目单。请小朋友想一想哪个地方可以配小铃,哪个地方可以配圆舞板,哪个地方可以配铃鼓?
2.请幼儿把这些乐器标志贴在节目相对应的位置上,把它编成一张完整的节目单,由谁来演奏小铃、谁来演奏铃鼓、谁来演奏圆舞板?
(三)分组表演各自的设计方案,看指挥,分声部轮奏、合奏
1.哪组愿意把你们的配器方案拿给大家看一下?
2.还有哪一组跟他们不一样?敢于挑战?
三、正式“演出”,提升难度,完整演奏
1.刚才小演奏家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演奏方法,真动小脑筋,可是现在演出马上就要开始了,指挥员这里也有一种演出方案,一起来看一看吧!”
2.“小青蛙这儿用的是铃鼓和小铃,大家想想应该怎样演奏呢?
3.最后结束时用了三种乐器又表示什么意思,如何表演?”
4.交换位置,交换乐器,快乐演奏。
三、感受快乐,结束活动
“今天的演奏到此结束,恭喜你们,演出成功!谢谢小演奏家们,现在森林音乐舞会开始啦,我们一起去跳舞吧。”
大班打击乐教案14活动目标:
1、学习分声部打击乐器,并在合奏中始终保持自己的声部的节奏。
2、集中注意看指挥,愉快地积极参与演奏活动。
活动准备: 座位排成双梯形状、乐器(圆舞板、铃鼓、小铃)
老虎、小狗的小图片制成节奏型卡片及图谱、圆舞板、铃鼓、小铃的标记小卡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表演《抬花轿》。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音乐城去玩,你们高兴吗?那我们开着小汽车出发吧!(幼儿排成两队)
音乐城到了(幼儿入坐)我们先来表演一首歌吧!(集体表演唱歌曲)
二、学习节奏型
1、小动物也来唱歌了(出示节奏卡片xx x),提问:小狗是怎样唱的?(请幼儿有节奏地模仿小狗叫)请你们有节奏地用小手来拍一拍(分组、集体)
小狗换一种方法唱了(出示节奏卡片xx xx ),同样方法练习。
2、老虎也来凑热闹了(出示节奏卡片xx xx | xx x),我们也来学一学,拍一拍,同样方法练习。
三、帮助幼儿掌握整体节奏。
音乐城的指挥员阿姨把这些好听的节奏编到我们刚才唱的一首《抬花轿》的歌曲里了,你们想不想为这首歌曲伴奏呀。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找出图谱中的相同与不同的节奏处,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2、请你们用小手为这首歌曲伴奏,师指图,幼儿练习徒手打节奏。
3、随音乐练习一遍。
四、学习分声部演奏。
指挥员阿姨还为我们准备了乐器,让我们用乐器来为这首曲子伴奏,你们愿意吗?
1、讨论配器。(随时将标记贴在图谱上)
想一想小铃在什么时候演奏比较合适?铃鼓、圆舞板呢?
2、幼儿分组有序地取乐器。
3、现在就按你们设计的.方案来演奏歌曲。(老师当指挥,演奏三遍)
第一遍,请幼儿边唱边看图谱演奏。
第二、三遍,随音乐看指挥演奏。
4、交换座位,幼儿自由选择乐器演奏歌曲两遍。(请能力强的幼儿当小指挥)
5、有序地送乐器回家。
五、结束。今天我们真能干,学会了演奏歌曲,待会儿表演给别的小朋友看,好吗?那我们赶快开着小汽车回家吧!
大班打击乐教案15活动目标
1.原有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将乐曲的节奏型用拍手等方式表现出来。
2.引导幼儿尝试根据节奏型和图谱设计出配器方案。
3.感受乐器音色的不同,体验合作演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会随音乐做律动。
2.铃鼓、碰铃、圆舞板、大鼓、《苹果丰收》音乐CD。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幼儿随音乐《苹果丰收》做律动入场
请幼儿说一说怎样去的果园,走到后怎样摘的苹果,苹果摘满后心情怎样。
二、引导幼儿创编身体动作
1.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去果园的?走到后干了些什么?最后怎样?
2.出示图谱,引导幼儿把乐曲的节奏型用拍手等方式表现出来。
(1)老师把刚才我们摘苹果的'过程画了下来,看一看哪里表示去果园的路上?哪里表示摘苹果?哪里表示举起箩筐?哪里表示庆祝丰收?
(2)看着图谱,用拍手的方法把节奏拍出来。
(3)除了用拍手的方法,还可以拍什么?引导幼儿用拍腿、拍肩、跺脚等方法拍出乐曲节奏。
3.将幼儿分成三部分,教师指挥幼儿分别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
4.解决最后难点部分:在庆祝丰收时,大家很高兴,该多少人拍手?
三、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索打击乐器的配器方案
1.看看自己椅子下有什么乐器,引导幼儿想想碰铃、圆舞板在什么时候演奏比较合适?箩筐在头顶举过时用什么乐器比较合适?什么时候加入大鼓?
2.幼儿看指挥模仿打击乐器演奏动作。
3.幼儿分声部演奏乐器。
4.请幼儿当小指挥并交换乐器演奏。
四、结束活动
秋天的苹果又大又甜,我们整理好乐器来品尝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