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醒幸福》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提醒幸福》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提醒幸福》教案1教学目标:
1、探究并领悟“幸福”的内涵,唤醒生命意识;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生命的未来应当怎样享受幸福?渗透人文教育。
2、着重训练语言的表达以及思维的发散性和深刻性。
3、初步训练思维的辩证性。
教学重点:
讨论怎样享受幸福,训练语言表达以及思维的发散性和深刻性。
教学难点:
唤醒生命意识,探究并领悟“幸福”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么个笑话,从前有个老婆婆,她有两个女儿,小女儿开伞铺,大女儿开染访。天晴了,老婆婆要着急,因为担心小女儿的伞卖不出去;天下雨了,老婆婆又要着急,因为担心开染坊的女儿布晒不干。整天在忧虑中过着一种不快乐不幸福的生活。后来有人来对老婆婆说: “你真是幸福啊,天晴了,你的大女儿赚钱,天阴了,你的小女儿能赚钱,你真是幸福的老婆婆呀”老婆婆自己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于是精神上开始愉悦了,天天沉浸在一种幸福中了。 本来觉得很伤心的事,换个角度去想就不同了,你们说说老婆婆变得快乐幸福的原因是什么?来自于别人的提醒(板书)【板书成为:提醒幸福】
看来幸福有时确实需要别人的提醒,我们在生活中有必要提醒自己及时幸福,不要让幸福从自己的身边溜走。凑巧的是,在我们学习的这本书中有个叫毕淑敏(板书)的女作家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提醒幸福”,早读时我已经要求同学们反复读过这篇课文,在文中,她大声疾呼:“请从此注意幸福” (板书)
二、研习课文:
(一)请同学们看第138面倒数第四段。
(二)以前有人提醒过你要注意幸福吗?(没有)生活中先哲们是怎么提醒我们的?(第138面倒数第二段)就是没有提醒幸福。看来毕淑敏就成了提醒幸福的第一人了,她可以向国家申请发明专利权了(笑)。说笑归说笑,我们还是回到正题。
1、①既然她提醒我们要注意幸福,那她是怎么看待、认识幸福的呢?(板书)
请同学们用“幸福是……”(板书)的肯定判断句式,改造课文中的相关语句。看看课文中有多少个句子可以被改造。
(1)幸福是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相依相伴。
(2)是一种心灵的震颤。
(3)是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
(4)是朦胧的、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的甘霖。
(5)是披着本色外衣的亲切温暖。
(6)是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
(7)是守候在年迈父母膝下的时光。
(8)是生命中的黄金。
(9)是现在的每一分钟。
(10)是曾经生活过。
(学生发言并不要求以教师预拟的为准)
②同学们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你的幸福感觉呢?
明确:幸福是成功的喜悦,是失败后的安慰;幸福是妈妈唤我回去加衣裳,是朋友一双温暖的手;幸福是战胜困难的兴奋,是老师的谆谆教诲
2、幸福的确是美好的妙不可言的,作者在课文中使用了许多大量的比喻。请同学们用“幸福像……”(板书)的比喻句式,找出课文中使用过的喻体,并说说作者选用这些喻体的表达作用。
(1)幸福像皎洁如银的月光。
(2)幸福像令心灵震颤的音乐。
(3)幸福有时像散发清香的露水。
(4)幸福像水龙头慢慢流出的水。
(5)幸福像披着本色的外衣。
(6)幸福有时像小小的矿石。
(7)幸福像黄金。
(8)幸福像可大可小的梯形的切面。
(9)幸福像春天泛起的茸茸的绿意。
(10)幸福像纯净的酒精燃烧的淡蓝色火焰。
(11)幸福像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到的太阳。
明确:这些喻体既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又是人们生活各个侧面的反映。很形象的`表现了作者对幸福这一抽象概念的深刻理解,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珍惜幸福的真诚告诫。语言形象生动,充满感性,有创意。
(三)从同学们的回答来看,幸福是如此美好,可她又是那么隐蔽,让我们不能轻易发觉,其实幸福和世界万物一样,有它的征兆和特点,大家一起说说她的征兆和特点是:
(四)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感知幸福呢?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40面最后一段至141面1—3段,作者在文中列举了三个幸福的时候。请同学们概括一下。
(五)拓展对幸福内涵的进一步认识。
(六)再思考一下,从这几个段落中,你们能否概括一下感知和享受幸福需要具备哪些心理素质?
明确:“丰收的季节,先不要去想可能的灾年,我们还有漫长的冬季来得及考虑这件事。”-------放得下、丢得开的自信与豁达(板书)
具备了这些心理素质,我们就能创造幸福,尽情的享受幸福。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也可以说:“生活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感受幸福的心灵” 幸福不用刻意追求,只要你用心去感受(要板书),幸福就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悄然降临在你身上。
三、讨论:
古人说“有备无患”“防患未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些无不都在提醒我们时时考虑将来,而毕淑敏却要我们及时把握现在,把握幸福,享受幸福,那么是否只看重眼前的欢乐,而不去管将来的愁苦呢?
明确:这需要从作者的写作原因出发去研究,作家是看到很多人在忧虑将来的愁苦时忽略了眼前的幸福,所以才有了这篇文章,而并非讲的只是要眼前的欢乐。其实,我们旱就知道天凉了就应该多加一件衣服;下雨了就应该注意路滑------我们明白应对一些灾难的方法,也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只是我们还没有学会灾难间隙的快活,我们太过于提醒苦难而忽视了幸福,所以作者才呼吁提醒幸福、感受幸福(板书)。提醒幸福,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幸福来自于别人的指点;二是幸福来自于自己的感受。
四、小结:
毕淑敏既是作家也是医生,还是一位心理专家,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前往绵阳灾区的北川中学,那儿的学生知道她是《提醒幸福》一文的作者,就让她讲讲她的这篇文章,她就从写作此文的初衷谈起,她说大约20年前,看到一篇报道,说的是国外的一家报纸,面向民众征集“谁是最幸福的人”的答案。回信纷至沓来,报社组织了一个各方人士汇成的班子,来评选谁是最幸福的人……讲到这里,她稍稍提高了声音,问道:大家说说,那谁是最幸福的人呢?她的本意是说当年的报纸会征得怎样的答案?但孩子们以为是在问他们:现在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结果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 ……此处隐藏12376个字……冀( ) 2.踌躇( ) 3.圣洁( ) 4.祈盼( )
5.快意( ) 6.凄凉( ) 7.追悔( ) 8.真谛( )
(二)请用下列的词语造句。
1.揣惴不安:
2.谆谆告诫:
3.无足挂齿:
4.瞻前顾后:
(三)找三句课后练习二以外的比喻句。
1.
2.
3.
5.白蝴蝶之恋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对弱小者的同情、怜悯,对生命的关怀。
2.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细致入微的景物描写。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细致人微的景物描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蔫(yan) 料峭(qiao ) 簌簌(su) 吓懵(meng)
蠕动(ru) 伶俐(lingli) 怅惆(chan wang)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1)料峭;形容微寒(多指春寒)。
(2)簌簌:拟声词,形容翅膀颤动的声音。
(3)吓懵:吓呆了,吓糊涂了。潜:糊涂,不明事理。
(4)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5)伶俐:聪明、灵活。
(6)怅惆:惆怅迷相,心里有事,没精打采。
(7)弃置不顾:扔在一旁不管。
(8)婆婆:本意是盘旋。这里形容树的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
3.阅读全文,思考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刘白羽散文选集》作者刘白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龙烟村的故事民幸福》,散文集《红玛膨集》等。
2导语
同学们一定有跟小动物打过交道的经历,你们是怎样对待它们的?今天我们一齐来学习《白蝴蝶之恋》,品味一下只受伤的小蝴蝶,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感情涟漪。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提问:作者看到一只受伤的白蝴蝶时气候是什么样?
讨论并归纳:五风十雨,春寒料峭,一阵冷雨;
3.提问;作者是怎样描写当时蝴蝶的形态?
讨论并归纳:蝴蝶给雨水打落在地面上,沾湿的翅膀轻微地籁滚颤动着,张不开来。它奄奄一息,即将逝去。它白得像一片小雪花,轻柔纤细,楚楚动人。
4.提问:作者对受伤的白蝴蝶是怀着怎样的感情的?
讨论并归纳:作者觉得它“多么可怜呀”。
5.提问:“我痴痴望着它。忽然像有一滴圣洁的水滴落在灵魂深处,我的心灵给一道白闪闪的柔软而又强烈的光照亮了。”句中“圣洁的水”比喻什么?“柔软而又强烈的光”又是比喻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圣洁的水”比喻同情心。“柔软而又强烈的光”比喻对生命的关怀。全句话的意思是我痴呆地望着受伤的白蝴蝶,心里油然而生同情之心,关心弱小者的命运。
6.提问:作者对受伤的白蝴蝶采取了什么措施?
讨论并归纳:“我弯下身,小心翼翼地把白蝴蝶捏起来,放在手心里。”‘“我哈着气,送给它一丝温暖。”
7提问:这时的白蝴蝶怎么样了?
讨论并归纳:蝴蝶渐渐苏醒过来了。
8.提问:这时作者的心情如何?
讨论并归纳:“我感到无限的喜悦。”
9.提问:这时作者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讨论并归纳:把蝴蝶放在一片盛满阳光的嫩叶上,漫步而去。
10.提问:“但我的灵魂里在呐喊一开始像很遥远、很遥远……我还以为天空中又来了风、来了雨,后来我才知道就在我的心灵深处?”自己的心声为什么“很遥远”,“后来”才感觉到?
讨论并归纳:“很遥远”是因为心里感受不很强烈。“后来”心里矛盾越来越尖锐,觉得自己不能把一个生灵弃置不顾,而是要关心到底。
11.提问:“我又折转身走回去”时看到白蝴蝶怎么样了?
讨论并归纳:看到那只白蝴蝶缓缓地在树叶上蠕动。
12.提问:“我那美丽的白蝴蝶呀!我那勇敢的白蝴蝶呀!”白蝴蝶的“美丽”“勇敢”表现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
( l)美丽:“它白得像一片小雪花,轻柔纤细,楚楚动人。”“它确实太纤细了。你看,那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纱似的翅膀,两根黑色的须向前伸展着,两点黑漆似的眼睛,几只像丝一样细的脚。
(2)勇敢:在这阴晴不定,春寒料峭的天气里飞出来寻觅,表现出寻求者何等非凡的勇气。
13.提问:这时的白蝴蝶怎么了?
讨论并归纳:它试了几次,终于一跃而起,展翅飞翔,活泼伶俐地在我周围翩翩飞舞了好一阵,又向清明如洗的空中冉冉飞去,愈飞愈远,消失不见了。
14.提问:课文最后一段,“我”为什么感到“失落、怅惆’’?“我”的感叹里包含了怎样的感情?
讨论并归纳:我感到“失落”、“张惆”是因为白蝴蝶离我而去,它今后是否还会遭遇到风雨交加的天气?或者遇到大自然强敌的攻击?或者受到人类的残害……如此美丽的勇敢的弱小者如果遇到不幸又有谁去同情、怜悯它呢?又有谁去关怀这样的小生灵呢?但美丽而又勇敢的小生灵并不依赖于人类的庇护,一恢复身体就自由翱翔而去,真令人羡慕,感动。作者感叹的是人却缺乏蝴蝶这样的勇气。
四、小结
本文通过一只在的风雨中受伤的白蝴蝶,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感情的涟漪,表现了作者对小生灵的同情、怜悯和关怀,并受到自然的感动和启迪。文章细致地描绘了白蝴蝶被雨打蔫,苏醒过来,冉冉飞去的形态以及自己的心理随着蝴蝶的命运变化的过程,写得深刻细腻。本文的景色描写生动形象,细致人微,语言清新简洁,应细加品味。
五、板书
打落地面一跃而起 簌簌自动展翅飞翔 张不开来 奄奄一息
白蝴蝶 渐渐苏醒 一活过来了——缓缓蠕动——
翩翩飞舞 冉冉飞去 消失不见 即将逝去
我的心理 多么可怜——无限喜悦——赞美——失落、怅惆
我的行动 捏起来——放在嫩叶上一折转身又走回.默默伫望
放在手心弃置不顾静好地看着转身走去
对小生灵的同情、怜悯对生命的关怀为自然所感动受自然的启迪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仿写下面的语句。
例句:你看,那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纱似的翅膀,两根黑色的须向前伸展着,两点黑漆似的眼睛,几只像丝一样细的脚。
蜜蜂:例句:它试了几次,终于一跃而起,展翅飞翔,活泼伶俐地我周围翩翩飞舞了好一阵,又向清明如洗的空中冉冉飞去,像、片小小的雪花,愈飞愈远,消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