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社会教案《我长大了》

时间:2023-03-26 00:09:13 收藏本文
社会教案《我长大了》

社会教案《我长大了》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社会教案《我长大了》,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会教案《我长大了》1

教材分析:

小班幼儿自我意识开始萌芽,随着独立生活能力、自主能力的提高,他们急切的想自己去做一些曾经不能做的事情,渴望长大。在进入幼儿园这个新环境后,他们像海绵吸水一样不断地吸收着新鲜的事物,他们的内心渴望更多的精彩。所以他们开始着急,自己怎么还没长大?什么时候才能长大?然而,长大是一个慢慢的过程,它需要我们等待,这样的等待就像时间从手指间溜走,让我们无法观察。作为老师如何给予他们想要的答案呢?“我想长大”这个故事是个很好的媒介,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形象化,非常有趣形象地让幼儿初步了解“人是慢慢长大”的这一自然规律。

目标:

1、了解人是慢慢长大的,不能着急。

2、感受成长的变化,看到自己的进步,萌发自信心。

重点:了解人是慢慢地长大的,不能着急。

难点:通过比较看到自己的进步。

准备:

1、衣服三件(从小到大);欢快的音乐一段。

2、故事PPT;幼儿自己吃饭及家长喂奶照片各一张。

过程:

一.情景游戏,引出话题

1、游戏“种子长大”

“变变变,我们都变成一颗小种子,种在泥土里。我们的`种子发芽了,慢慢地一点点地在长大。慢慢地、慢慢地、又长大一点了……现在变成小树了,哇,树上还开出了小花,真美呀。”

(1)“种子已经长大变成小树了,你们想不想长大?”

(2)“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自己快点长大?”

小结:“你们真能干,想了那么多的办法,有一群小动物也想快点长大,听一听它们想了什么好办法。”

(师:唤醒幼儿已有经验,倾听幼儿自由表述,适当地对幼儿的想法进行评价提升。

幼:大胆地表述自己的好办法。)

二.倾听故事,理解内容

1、师边播放PPT边讲述故事,然后提问:

(1)“小老鼠想了什么办法让自己快点长大?它一下子长大了吗?”

(2)“小猴子想了什么办法让自己快点长大?它一下子长大了吗?”

(3)“小青蛙用了什么方法呀?它一下子长大了吗?”

小结:“小老鼠拼命吃东西,小猴子穿爸爸衣服、戴妈妈的眼镜,小青蛙每天练跳高。结果都没有一下子长大。是啊,长大是一件不能着急的事情,它需要我们耐心的等待,因为,人只能慢慢长大。”

(师:用故事中的语言对幼儿的回答加以补充,并强调小动物的努力结果,让幼儿理解人需要慢慢地长大。

幼:根据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回答问题。)

三.观察实物,了解成长过程

1、逐一出示三件不同大小的衣服

(1)“这是静静小朋友以前穿过的衣服。你们看这件衣服她还能穿吗(出示最小的衣服)?太小了,原来这是她刚刚出生时穿的。”

(2)“这件衣服静静现在能穿吗?我们给她试试(出示第二件衣服),哦,也不够大了,这是她刚会走路时穿的。”

(3)“那这件呢?再试试(出示第三件衣服),哦,刚刚好。”

小结:“衣服在慢慢变大,就表示了我们在慢慢长大,原来,我们都跟静静小朋友一样,是慢慢地一点一点地长大,个子变得越来越高,人也变得越来越能干了。瞧!(出示照片)以前你们要妈妈喂奶,现在都能自己吃饭了。孩子们,除了自己吃饭,你还会做些什么事呢?”

总结:“以前你们什么事情都要爸爸妈妈帮忙,现在你们不但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能帮爸爸妈妈做事情了。”

(师:通过各种对比,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了我们正在慢慢长大。通过对幼儿回答的及时提升回应,让幼儿产生自豪感。

幼:自由表述自己能做的事,萌发自信心。)

四.畅想长大,引发讨论

1、“长大之后你想做什么事情?”(幼儿畅谈)

小结:“长大之后啊你们能像老师一样教小朋友学本领,能像医生那样给别人治病,能像科学家一样把卫星送入太空……长大可真棒呀,你们想长大吗?想长大的孩子和我一起来,让我们多多运动,让自己长得更健康……”

2、在音乐声中带幼儿一起边跳边出活动室。

(师:激发幼儿对长大的憧憬和渴望,鼓励幼儿能为自己长大而努力

幼:在畅想未来的过程中进一步萌发自信。)

活动延伸: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翻看幼儿成长照片,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小时候的衣物,讲述幼儿的成长趣事。

社会教案《我长大了》2

一、设计思路中班的孩子有些事情已经可以自理,但经过观察和调查发现有些孩子在家吃饭穿衣还是要依靠父母。为了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设计了此节课。

二、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长大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3、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重难点1、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2、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四、活动准备:故事、衣服、音乐五、活动进程1、讲述故事〈〈谁真的长大了〉〉引出课题故事大概,讲述一对双胞胎姐妹好多地方都一样,就是一个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个却依靠父母。。。。。。

2、设计提问(让幼儿明白长大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1)故事中的两个小朋友谁真的长大了。

(2)为什没说某某长大了?

(3)教师小结:某某长大了他能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吃饭3、谈话: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自己是不是长大了。(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4、穿衣大赛。(体验自我服务的乐趣)5、教师小结。

六.活动反思:

本节课目标基本达到了,通过此节课孩子们懂得了张大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第五各环节穿衣大赛有些单调,准备应再丰富一些。

社会教案《我长大了》3

活动目标:

1 通过认照片、看录象、试衣服等活动,感受到自己的长大,增强观察能力。

2 愿意较大声、大胆地在集体面前发表自己的想法。

3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 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 幼儿小时侯的照片、录象。

2 各类婴儿衣物等。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通过操作比较感受到自己的长大。

活动难点:能够大胆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想法 ……此处隐藏7717个字……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准备:

1幼儿小时侯的照片、录象。

2各类婴儿衣物等。

活动重点:幼儿通过操作比较感受到自己的长大。

活动难点:能够大胆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设计:

(一)情境感知:

1、教师创设情景:以PPT的形式出示小朋友们小时候的照片。这是谁呢?怎么和现在长的不一样呢,哪里不一样?

3、小结:我们长大了,头发长长了,个子长高了,变瘦了,所以和小时候不一样。

(二)操作比较:

1、小朋友都带来了小时侯穿的衣服,去试一试现在还穿得下吗?(幼儿试穿小时侯的衣物,感觉身体上的长大。)2、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讲述自己的发现。(个别幼儿试穿、讲述为什么穿不下衣服。)3、小结:我们的头、身体、手、脚等各个地方都长大了,说明我们真的长大了。

(三)观察发现:

1、幼儿看录象一:小时侯的宝宝。提问:宝宝在干什么?为什么要妈妈帮忙?

2、幼儿看录象二:上幼儿园的宝宝。比较:这两个宝宝有什么不一样呢?

3、小结:第一个宝宝什么事情都要妈妈做。第二个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引导讨论:(1)你们和两个宝宝相比有什么不一样?你在幼儿园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

5、小结:我们小时侯都要爸爸妈妈帮忙,现在长大了会自己做各种事情,会希望小朋友们长大后学会更多的本领,比老师的本领更大。

活动反思:

这节社会性活动是以“展示自己的本领”为切入点,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将“如何大胆表达展现自己的优点”作为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为此,我在活动之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1、通过“亲子作业”丰富相关的知识经验以及用绘画的记录方式帮助幼儿概括近期新掌握的本领。

2、教师收集孩子的成长记录照片及拍摄生活中的一些片段。3、与同年段的老师交流,了解孩子近期发展情况(为最后环节中记录表内容的设置服务)。

在活动中,我主要通过“回忆——交流表达——大胆展现——记录总结”四个环节来突破重难点的`。其中,“交流表达”的环节,幼儿有了之前的经验准备及记录表的参照,在和同伴交流中就显得就显得较轻松愉快。之后让幼儿与陌生的客人老师交流,这环节师幼互动,孩子们从中得到了老师们的帮助和肯定,表达能力更加大胆流畅了。进而让孩子上台表现,上台表现有讲述表达和行为表现等方式,让孩子体验到了新鲜感和自豪感。这样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从中体验“大胆展现自己”的乐趣。

另外,为了使目标落实到日常活动中,我同样精心设置了最后的“记录”环节。首先,记录表中三个项目是较具代表性的,三种色卡都标有幼儿号数,便于老师了解某个孩子的情况。哪个项目还没学会就将相应的色卡贴到自己椅子靠背上,这样便于对孩子今后的督促,直到学会为止。即明确了自己下阶段的努力方向,同时也便于老师同伴对其帮助。当然,社会性活动的内容目标不能光靠一节课完成,有待于日常活动中的不断反复。此环节也为作为这个活动的一个延伸,而记录表同时也能作为目标落实的依据。

在组织社会性活动中我也有许多困惑:

1、如何增强社会性活动的趣味性。

2、在社会性活动中,教师如何更好地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社会教案《我长大了》14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和交流,感受自己长大后身体上的变化。

2、知道在长大的过程中,本领会越来越多。

3、体验长大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小时侯的照片、幼儿学会的本领照片。

2、婴儿时期的衣服和鞋子。

3、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境感知:

1、出示一个小朋友小时候的照片,这是谁呢?你们看看照片中的.她和现在的她有什么不一样呢?

2、小结:小时候的她,小手小小,小脚小小,小小的衣服穿在身上刚刚好。现在,她长大了,你们猜一猜:小小的衣服穿在身上会怎么样呢?

二、操作比较:

1、今天早上,小朋友们都把你们小时侯穿的衣服和鞋子带来了,一会儿,请你们去试一试:现在还穿得下吗?

2、幼儿试穿小时侯的衣物,感觉身体上的长大。

3、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讲述自己的发现。

4、小结:现在,你们长大了,小手长大,小脚长大,小小的衣服和小小的鞋子都穿不下了。除了你们的身体有变化,你们还有哪些变化呢?(幼儿说)

三、观察发现:

1、出示图片:小时侯的宝宝。提问:宝宝在干什么?为什么要妈妈帮忙?

2、出示图片:上幼儿园的宝宝。比较:这两个宝宝有什么不一样呢?

3、小结:第一个宝宝什么事情都要妈妈做。第二个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讨论:

(1)你们和两个宝宝相比有什么不一样?你在幼儿园学会了哪些新的本领。

(2)在家里你们也学会了很多本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幼儿在家的本领照片)

5、小结:

小朋友们,你们小时侯所有的事情都要爸爸妈妈帮忙,现在你们长大了,学会了很多很多的本领,不仅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会帮助别人做事情,真的很了不起!老师告诉你们,随着你们年龄的增长,你们还会学到更多更多的本领。长大真好!

四、展示本领:

比赛穿鞋子:比比谁穿的又快又对?

社会教案《我长大了》15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知道长大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 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3、 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 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 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2、 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准备:

故事、衣服、音乐

活动过程:

1、 讲述故事〈〈谁真的长大了〉〉引出课题

故事大概,讲述一对双胞胎姐妹好多地方都一样,就是一个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个却依靠父母。。。。。。

2、 设计提问(让幼儿明白长大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故事中的两个小朋友谁真的长大了。

(2)为什没说某某长大了?

(3)教师小结:某某长大了他能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吃饭

3、 谈话:让 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自己是不是长大了。(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 穿衣大赛。(体验自我服务的乐趣)

5、 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本节课目标基本达到了,通过此节课孩子们懂得了张大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第五各环节穿衣大赛有些单调,准备应再丰富一些。

《社会教案《我长大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数列的教案 下一篇:故事皮鞋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