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珍惜粮食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珍惜粮食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珍惜粮食教案1活动内容:拒绝浪费粮食
活动班级:大二班
活动目标:
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体会农民伯伯耕种的辛苦。
2、懂得要爱惜粮食,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礼仪和习惯。
3、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活动重点:知道粮食来之不易,体会农民伯伯耕种的辛苦。
活动难点:懂得要爱惜粮食,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礼仪和习惯。
活动准备:
1、水稻、麦子、农民伯伯种田图片。
2、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出示图片。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他们?
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拿出水稻、麦子的图片)我们请这两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两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粮食)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请小朋友背唐诗《悯农》,引出爱惜粮食的主题。
2、介绍粮食的来历,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1)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小朋友们说,让我们先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A.“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
B.你们看,农民伯伯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C.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2)下面请小麦来和大家说一说。
小朋友,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据小朋友所答出示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
(3)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粒的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古诗《悯农》讲的那样,粒粒皆辛苦。
3、小朋友讨论怎样做才能不浪费粮食
(1)结合幼儿平时的表现,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平时进餐的表现。
(2)老师和幼儿评选出进餐习惯良好,不浪费的好宝宝,并奖励小红花鼓励。
(3)请幼儿谈谈今后在吃饭时应该怎么做?
(4)教师引导幼儿总结: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所以我们在进餐时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要浪费粮食,能吃多少盛多少。
4、小朋友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不浪费粮食,爱惜粮食的感情。
5、小朋友分小组进行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三、结束部分
评选优秀绘画作品进行展示表扬,幼儿更进一步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不浪费粮食从我做起,并提醒身边的幼儿和家人也爱惜粮食不浪费。
大班珍惜粮食教案2【活动目标】
1、幼儿练习助跑跨跳过一定距离的平行线。
2、发展幼儿爬行、绕过障碍物跑、跨越、跳越的能力以及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激发幼儿游戏活动中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4、发展身体协调性。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平整的场地、软垫子、障碍物小椅子、绳子、沙袋、羊角球。
【活动重点】
幼儿练习助跑、跨越、跳越等动作要领,掌握游戏规则。
【活动过程】
1、活动开始:
老师带领幼儿两路纵队进入活动场地,进行热身运动:双臂绕环手腕、原地跑跨跳。
2、引出活动主题,介绍场地,创设情境:
师 :马棚里住这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有一天,老对小马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高兴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老妈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粮食给奶奶送去好不好?”于是,小马就驮起粮食飞快的向奶奶家跑去-------
小马在运粮去奶奶家的路途中一共经过四个地方,第一个森林,它要绕过树桩(小椅子)走出森林,第二个是跳过一个小土堆(沙袋),接下来是要爬过一块草地(软垫子), 最后要跨过一条河(两根绳子)。
3、穿过障碍,练习助跑跨跳。
教师提醒总结:
小朋友到小河边千万不要停下来,这样会跨不过去掉到河里。跨的时候,步子要迈大,腿抬高才能跨过去。回来的时候,从队的两边跑回来,排在队尾。大家要有秩序,前面一个孩子穿过森林后,下一个孩子就开始跑。咱们看看那匹小马最听话,表现最勇敢。
现在我们将分成两队,要求幼儿背上羊角球进行比赛,小马们爬过绿草地时,用肘关节爬过去。幼儿游戏时,老师应始终提醒幼儿助跑跨跳的动作要连贯,并及时组织幼儿排好队,进行第二轮游戏。 教师指挥小马有秩序的完成运粮任看哪组的小马最先顺利到达奶奶家。
教师小结:小马们在运粮的时候都非常认真、勇敢不怕困难,个个都很厉害是个勇敢的孩子。
4、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游戏情况,对认真玩游戏的小马提出表扬,
(2)放松整理运动。
【活动延伸】
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做小马运粮的游戏活动。
【活动反思】
1、《纲要》中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参加户外活动的兴趣。针对大班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点,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在创设了森林、山坡、草地、河流的情景,孩子们会觉得很有趣,也能发展孩子的爬、绕障碍物跑、跨越、跳越的能力,在游戏的过程中,
2、此活动非常适合大班儿童,大班的孩子喜欢跳、爬、钻、绕等,在活动中幼儿都非常喜欢这个活动游戏,能积极参加到游戏当中。在游戏中不但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同时也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大班珍惜粮食教案3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食物与健康的关系。
2、养成良好的 ……此处隐藏10117个字……>二、观看PPT,认识主要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1.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我们小朋友说的对不对!
小蛋糕从哪里进去?知道那叫什么名字吗?它在我们的嘴巴里怎么样了?
引导幼儿逐幅观看Flash动画课件
出示PPT小结:食物在口腔里经过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与唾液的混合,变得又细又碎。
2.现在又到了哪里呢?小朋友来猜一猜!(播放食管的视频)
提问名称及作用
PPT小结:食物进入食管,食管就像一条长长的管子,能够把食物传送到胃里。
3.紧接着又到了什么地方呢?(播放视频)
PPT小结:这里边的胃液是胃蛋白酶和蛋白造成酸性环境,能够分泌我们的食物,还有杀菌作用。使我们吃进去食物就渐渐变成糊状。
4.接下来又到了那个地方?(播放视频)
提问名称及作用
小结:食物到达小肠后,小肠壁绒毛上皮细胞将消化道中的葡萄糖、无机盐等营养吸收进我们的血液,将没有营养的食物过滤掉。
小蛋糕又到了哪里呢?作用是什么呢?(播放视频)
小结:小肠会把食物的残渣传送到大肠里,大肠会将这些残渣中的水分吸收掉,大肠也是储存大便的器官。
三、现在我们知道了小蛋糕旅行的过程,现在小雪老师就来考考大家。
(一)问题正面反面相结合!
1.这里有很多的唾液能把我磨成小块。(口腔)
2.这里是能吸收食物残渣水分的地方,并能储存大便。(大肠)
3.这里能够分泌酸酸的液体,把食物杀菌和消化。(胃)
4.这里是条又细又长的管子,能够把食物直接送到胃里。(食管)
5.这里的绒毛会将食物中的营养吸收。(小肠)
小结:小朋友都太厉害了。
四、幼儿操作人体消化器官路线图
师:听了小蛋糕的旅行故事,小饼干羡慕极了,它也想到小朋友的身体里去旅行,但它不知道旅行的路线,小朋友可以帮帮它吗?
小饼干旅行的顺序排列出来
五、通过讨论交流,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师:今天我们跟随食物作了一次旅行,通过这次食物的旅行,我们终于明白了,一个食物的消化过程原来是多个消化器官共同合作完成的,消化器官对我们的身体非常重要,为了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我们应该养成哪些好的饮食习惯。
结合ppt与幼儿交流讨论
小结:我们不能吃不干净的东西,要注意卫生,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也要按时吃饭,不能暴饮暴食,不乱吃零食,不挑食,所有有营养的食物我们都要去品尝,只有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不会缺少营养。
大班珍惜粮食教案15活动目的
1、了解母亲节的来历,知道母爱的伟大;懂得珍惜亲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懂得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养育之恩、懂得"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和道德准则。
2、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健康心态,塑造健全人格,并学会感恩。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端正学生的劳动态度。
3、使学生体会父母的辛苦,学会关心他人,能积极主动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大班各自准备自己办所需物品。如:制作花、贺卡、项链、画画所需要用的的各色皱纹纸、细铁线、剪刀、彩色卡纸、油画棒、彩色吸管等。
2、各班准备本班需要的歌曲如:《感恩的心》《世上只有妈妈好》 《烛光里的妈妈》、《我的好妈妈》、《妈妈我爱你》
知识经验准备:
要求幼儿回家观察妈妈在家要做的事情,妈妈喜欢吃什么等等。
活动时间:
20xx年5月10日
活动地点:
大班各班
活动过程:
(一)介绍"母亲节"今天是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母亲节)你知道"母亲"是什么意思吗?(母亲就是妈妈的意思)"母亲节"是谁的节日呢?(是天下所有妈妈的节日)这一天,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孩子都会为自己的妈妈过这个节。
(教学设想:以谈话形式开门见山的引出课题,易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引题话语简短,目的性强,为幼儿进入后面的活动做了铺垫。)(二)、各班以不同的形式感恩母亲节1、讲一讲引导孩子来讲一讲母亲对于自己的爱,讲一讲妈妈喜欢吃什么,讲一讲喜欢干什么,讲一讲做妈妈的辛苦。让孩子更加了解妈妈,更加爱妈妈。
2、体验怀孕的艰辛用皮球做宝宝,设计各种游戏,让孩子体验妈妈当初怀孕的不易,也可以让孩子带一个生鸡蛋,放佛是自己的孩子,照顾一天,不能碎。体验妈妈照顾宝宝的辛苦。
3、画一画或者做一做送花,送画,做作品画出自己心中的妈妈,表达对妈妈的爱,手工制作康乃馨或贺卡、手工项链、等送给妈妈的.礼物,表达对妈妈的爱。
4、录制小视频各班可以录制幼儿说祝福话的小视频发到家长群里,让幼儿学会表达。也可以录制幼儿唱歌的小视频。
(三)、活动结束教师结束语: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孩子其实并不是只有在母亲节这一天才要"特别"去关心母亲,365天里,每一天都是母亲节,我们都要爱自己的母亲,就像母亲爱我们一样。
延伸活动:
1、回家听妈妈讲述我成长中的故事。
2、回家为妈妈洗一洗脚,帮妈妈洗去一身的疲惫。
(活动设想:课堂上的活动虽已结束,但对母亲的感恩却永远也不会结束,在活动延伸中教师提出了"回家听妈妈讲述我成长中的故事"和"回家为妈妈洗一洗脚,帮妈妈洗去一身的疲惫"的家庭作业,引领幼儿的"感恩"向更广阔的天空发展。)
教学反思:
古人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一个缺乏爱心,不懂得感恩的人,长大后不懂得体谅、关心他人,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也难以与人交往,融入社会,更谈不上爱别人,爱国家,爱社会,爱民族了。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母爱纯洁而无私的沐浴下长大,在成长的道路上,母亲的付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而现在有很多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对孩子过分宠爱、骄纵,造成了很多孩子对母亲的爱视而不见,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更谈不上关心母亲,感恩母亲了,这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极为不利。再过几天就是母亲节了,《新纲要》中强调:"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还要求我们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因此,借此机会我们设计了以"感恩的心"为主题的活动,邀请小朋友的妈妈来幼儿园和我们一起联欢,希望通过这次的活动让幼儿理解妈妈的辛劳,体会妈妈的爱,进而从感恩母亲开始,懂得知恩图报,成为一名善良的、有着"感恩"的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