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活动教案合集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活动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活动教案1活动目的:
1、通过亲自的参与,让孩子们对冬天有更深刻的认识。
2、在切身感受中,教会孩子们冬天的一些自我保护小知识。
3、通过自我感知,体会冬天的别样美。
活动准备:
1、开展《不一样的冬天》主题活动,激发孩子对冬天的兴趣。
2、讲解一些户外安全知识。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引导谈话,关于冬天的图片(雪人)
老师:什么季节到了?
幼儿:冬天
老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二、带领幼儿,感受冬天
老师:你们喜欢冬天吗?
幼儿:喜欢
老师:我们去外面看看好吗?
带领孩子在就近的田野或花园中观看冬天的.景色,要求孩子们形容冬天。
三、活动延伸
要求孩子们对春天和冬天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差异美。并要求孩子们,对自己认为最美的冬天进行描述。通过这些,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想象力以及敏锐的观察力,并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述能力。
幼儿园活动教案2活动名称:小狗找妈妈
活动前言:小孩子们一般都比较的有爱心,因此我们可以抓住小孩子们的这一点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给小狗找妈妈吧,看看谁折出来的小狗最像狗妈妈,一点要耐心的完成噢!
活动目标:
1、初步练习对角折纸;通过活动锻炼宝宝手部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
2、培养宝宝对折纸的兴趣,小狗找妈妈(幼儿园活动教案)。
活动准备:正方形手工折纸、画笔、胶棒。
活动过程:
1、教师向家长介绍活动目标并出示已折好的`"狗妈妈",贴到板子上,引起宝宝的兴趣;
2、教师进行演示,家长注意教师折纸的步骤,然后带宝宝一起折纸;
3、宝宝尝试折纸,折好后画上五官,最后,宝宝自己把折好的"狗宝宝"贴到"狗妈妈"的身边,进行作品展示,幼儿教案《小狗找妈妈(幼儿园活动教案)》。
指导要点:
家长要学会狗的折叠方法,然后才能指导宝宝游戏;宝宝初次折纸时手部动作不灵活,不协调,经常会将纸撕坏,家长要耐心地帮助宝宝将狗折完,建立宝宝的自信心;折纸过程中,家长要及时对宝宝进行指导。
幼儿园活动教案3目标:
1、复习巩固对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认识。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准备:
1、图片一幅、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2、小白兔头饰一个,内装有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的“魔术箱”一个
过程 :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题
1、讲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昨天小白兔打电话给老师,它对老师说:“昨天,森林里刮起了大风,把我的房子都给吹破了(呜…)你能不能帮我造一间新房子呢?”于是,老师就连夜给小白兔造了一间新房子。小朋友,你们看,这新房子漂亮吗?
2、出示图片,提问:
师:你们看,老师把房顶盖成什么形状的?
小:三角形
师:房身呢?
小:正方形
师:门又是什么形状呢?
小:圆形
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探索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
二、复习图形
师:小朋友真聪明,全都答对了,小白兔有了新房子住进去再也不怕冷,可是他们还很饿呢,怎么办呢?于是老师又动脑筋了,我从魔术师那里借来了魔术箱,我要为小兔子们变好吃的东西了,你们可要仔细地看哟!(变饼干)
2、提问
从魔术箱内变出什么图形饼干
师:妈哩妈哩轰,变!你们看老师变出的是什么图形饼干呀?
小:圆形
师:它是怎么样的呢?
小:没有角的'
依次变出正方形、三角形并进行提问
三、游戏—给小兔子喂饼干
1、师:“小兔圆圆喜欢吃圆形的饼干,小兔方方喜欢吃正方形的饼干,现在我们去把饼干送给他们,想想怎么送小兔子们才会高兴。”
2、每位幼儿拿一块饼干送给相应形状的小兔子,边送边说:“xx,我把xx的饼干送给你。”
3、集体检查正误,送错的请个别幼儿纠正。
幼儿园活动教案4寄小猫(戏剧表演)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表演让幼儿了解寄信的过程。
2、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
活动准备:
1、《寄小猫》三段情景表演。
2、小猫的家,以及表演所需要的道具。
活动过程:
一、 引起幼儿观看表演的兴趣。
小猫:你好,我是小猫,今天我要去做一件很开心的事。
小猫:你想知道是什么事吗?
小猫:我呀,要去寄小猫,寄小猫。你听清楚了吗?
小猫:我要去······?(让幼儿重复一遍)
小猫:我想你们一定很想知道我是怎样来寄小猫的吧。那就请看我们的表演吧。
二、 边观看表演了解寄信的过程。
1、第一场:(场景:小猫的家)
小猫:今天可是个好天气,我想出去玩玩。(在这时候正好熊邮递员从家门口经过)
小猫:你好,熊先生!你在干什么呢?
熊先生:你好,小猫,我正在送信。再见!
小猫:再见!我想去离这儿远一点的地方,那我该怎么做呢?(稍停片刻)哈,我有主意了,我就在头上贴张邮票让熊先生把我寄出去。(小猫就在自己的'头上贴了一张邮票)
小猫:妈妈,我要去旅行了,再见!
猫妈妈:再见,路上小心。
提问:
(1)谁想去旅行?(小猫)
(2)小猫想了个什么办法?
(3)那么你们想知道接下来的故事吗?
2、第二场:(小猫去邮局)
小猫:(唱歌)哈哈哈,我好开心,我要去旅行了
(小猫进了邮局)
小猫:你好,熊先生,我想去旅行。你看我已经在头上贴了邮票,你把我给寄出去吧。
熊先生:那让我再在你的头上盖个邮戳吧。(熊先生按了个邮戳)
小猫:我头上有邮戳了可以 ……此处隐藏5609个字……。
小结:教师小结这二个幼儿归类的方式。
“刚才我们根据伞的这三个共同特征归类,还有其它的办法归类吗?”(请幼儿泛讲)
小结:我们根据伞的颜色、使用对象、打开收起的状态、长短等共同特征将其归类。
2、伞装柜
“兔先生又新进了两排货架,这二排货架是怎么样的呢?”(幼儿观察,泛讲)
“这些货架上都有许多小钩子,小兔准备把这些伞挂在柜子中。请你们来猜一猜,兔先生会怎么来挂这些伞呢?”(幼儿谈论,讲述)
幼儿园活动教案14一、活动目标:
1、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剥一剥、尝一尝等感知活动,感知、探索荔枝的特征。
2、探索怎样用又快又方便的方法剥开荔枝,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兴趣。
二、活动准备:荔枝若干
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师:你们吃过荔枝吗?
师:今天老师就带来了许多荔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荔枝是怎样的`呢?
(二)、探索荔枝的奥秘。
1、看一看
师:用小眼睛观察一下荔枝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2、摸一摸
师:用小手摸一摸荔枝的壳是怎样的?有什么感觉?
3、剥一剥
师:荔枝里面有什么呢?自己想个最好的办法来打开荔枝,待会请你来告诉小朋友你是用什么方法将荔枝打开的?
师:我刚发现有小朋友是用嘴巴咬的方法去打开的,这样一点都不卫生,所以我们不好用嘴巴去咬荔枝。那我们有什么好办法吗?要又快又方便。(尝试第二次剥荔枝)
4、闻一闻
师:我们都剥好了,发现里面的荔枝肉是有点透明的,那我们现在闻一闻,荔枝是什么味道?
5、尝一尝
师:我们一起来尝一尝荔枝到底是什么味道的呢?看一下荔枝肉里面还藏着什么?
师:荔枝肉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蛋白质,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但是荔枝也不能多吃,多吃会出现头晕、口渴、恶心、出汗、肚子疼、心慌等现象,会得“荔枝病”呢。
三、利用荔枝壳、核制作装饰画
师:现在我们用剥下来的荔枝壳或核拼成一幅画或一个作品。
幼儿园活动教案15活动名称:认识夏天
活动前言:走在田山的小路上,看到了金黄黄的麦子,一大片一大片的,就像是汪洋的大海,被风一吹,一浪接着一浪,还不时的能够看到割麦子的老农脸上荡漾着幸福的微笑,虽然是顶着火红的太阳,可是却看不出他们有丝毫的疲惫,这是他们的收获!通过此活动,考察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通过比较让孩子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了四季的特点!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夏天的特征──气温、天气、水文、植物动物的生活、农业生产、人的`生活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比较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使学生体会到,大自然是不断变化的。
二、活动准备
1.课前观察:当地的气温、天气、河湖、池塘、植物生长情况、动物的出没、农业生产、人的衣着等,与春天相比有什么变化。
2.挂图或投影片──春天、夏天。
三、活动过程
(一)教学引入
1.提问:谁能说一说春天有什么特征?(可以用歌谣回答。)
2.谈话:现在是什么季节?
3.讲述: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夏天有什么特征。(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比较图中的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春天、夏大
(2)分组观察、讨论: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3)汇报观察、讨论结果:
认识夏天的一般特点,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夏天的基础知识,从而更好地认识当地夏天的特征。
①天空有什么不同?(夏天的天空多云。)
②树木有什么不同?(夏天的树叶茂密,桃树结出了桃子。)
③田野里的庄稼有什么变化?(玉米长高,小麦成熟,开始收割。)
④河岸、河水有什么变化?(河岸长满绿草;河水增多,水中荷花开放。)
⑤人的衣着有什么变化?(换了夏装。)
⑥孩子们在户外玩什么?(游泳)这说明夏天的天气怎样?(变暖。)
(4)观察课本第18和48页的图。
(5)分组讨论:每幅图说明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6)教师小结:夏天与春天的不同。(可参照下表中的内容进行小结。)
2.比较当地的夏天与春天的不同
(1)讲述:课前,你们观察了我们这个地方在这个季节的自然情况,下面来汇报一下
(2)汇报观察结果:
认识当天夏天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①我们这个地方的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个同?
②我们这个地方的夏天与图中的夏天有什么不同?
(以上两个问题,如果学生不能系统进行比较,可以分别提出一些问题──天气、河水、树木、庄稼、鸟、昆虫、农业生产等进行比较。)
(3)教师小结:各地夏天的一般特征是相似的,但具体的特征(例如天气热的程度、什么树开花、什么庄稼和果实成熟、什么鸟飞来等)有所不同,夏天到来的早晚、延续的时间长短也有所不同。在我国,一般来说,南方夏天到来的早,延续的时间长,天气特别热;北方夏天到来的较晚,延续的时间较短,天气也没那么热。
这个问题的讲解,有助于学生了解夏天的共性及地方性,避免教学的局限性。
(三)巩固练习
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夏天的特征。
2.学习歌谣──夏天
此歌谣只能反映夏季的一般特点,教师可以参照此歌谣,根据当地夏天的特点重新编写。这样,学生学起来更亲切,更有意义。
夏天天气好炎热,
天气多雨河水多。
柳叶茂盛桃子熟,
野草开花满山坡。
布谷鸟在树上啼,
蝉在树上高声歌。
玉米长高麦收割,
小孩游泳乐呵呵。
(四)布置作业
继续观察我们周围的大自然,随着季节的推移有什么变化。
四、教学参考知识
夏天的特征:
(1)夏天天气炎热,有时会下暴雨,天亮得早,黑得晚,白天长,夜晚短;
(2)夏天,各种昆虫,小动物都出来活动,许多鸟开始脱羽毛,有许多兽的毛也脱落了;
(3)夏天,植物生长十分茂盛;
(4)夏天是农民最忙的时期,他们要进行三夏(夏收、夏种、夏管)劳动;
(5)夏天,人们穿浅色和单薄的衣服,许多人都积极参加游泳活动。
总结:记得小时候,到了麦子收获的季节,我就会常常跟着爷爷奶奶去地里割麦子,爷爷奶奶在地里割麦子,我就常常跟在后面捡那些掉了的小麦穗,那时奶奶还夸我懂事呢,想想小时候,真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