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集锦15篇

时间:2023-03-23 14:06:20 收藏本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集锦15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集锦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使幼儿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品人物形象的特征及角色前后两种不同的表现。

2、使幼儿初步学习分析作品,归纳主题,懂得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自制操作卡片“会长鱼的树”(幻灯、连环画)。

知识准备:有关鱼的饲养知识。

三、活动过程与方法

1、出示咪眯的木偶,介绍角色,引起幼儿的兴趣。

(1)由一名幼儿戴小猫头饰出场:我是小猫咪咪,我最爱吃鱼了,可是自己钓鱼太辛苦了,怎么办呢?(小猫伸个懒腰,躲在一旁休息)

(2)师:咦!小猫不钓鱼却在睡觉,那它要吃鱼怎么办呢?听完故事你们就知道了。

2、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

(1)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调讲述一遍故事,提问,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故事名字叫什么?咪咪是只怎样的'小猫?它希望什么样?咪咪被谁捉弄了?它为什么要捉弄咪咪呢?咪咪实现它的愿望了吗?它是怎样实现的?

(2)教师边放幻灯片或翻连环画册,边讲故事。讲完故事后,引导幼儿分析、理解故事内容。请幼儿讨论:以前的眯咪是怎样的?所以它有什么愿望?后来咪咪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愿望的?

(3)帮助幼儿归纳主题,懂得只有自己努力了才能实现愿望。

咪咪爱吃鱼,因为懒所以希望树上长出鱼来,后来咪咪知道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3、发挥幼儿的想象与创造,拓展其思维范围。

(1)帮助咪咪想出另外的方法。让树上长出鱼来。

(2)启发幼儿想象创造,鼓励幼儿相互之间有不同的想法。

师:世界上很多物品都是人们动脑筋发明出来,人们不想自己走路就发明了火车、汽车;不想自己挑水就发明了自来水,你能发明什么,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呢?

4、请幼儿创编童话故事。

四、各领域渗透

音乐:教唱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鼓励幼儿创编歌词。

美术:让幼儿画己的设计、想象,将故事绘制成连环画。

五、生活中渗透

让幼儿养成勤劳的好习惯。

六、环境中渗透

张贴出幼儿的设计图案,鼓励幼儿的创造,让幼儿之间互相。

七、家庭中渗透

要求家长让幼儿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请家长倾听孩子创编的童话故事。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生气时变开心的方法,知道生气不利于身体健康。

2、理解故事内容,尝试续编故事的结尾。

3、萌发宽容、不计较小事的处世态度。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连环画,气球若干,记号笔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气球让幼儿猜测它的作用,引起幼儿阅读兴趣。

(1)出示气球,师: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2)幼儿讨论,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3)引出连环画《生气袋》

师:气球的作用可真多,今天我们来认识气球的另一种神奇的作用:做生气袋!那气球是怎么来做生气袋的呢?让我们一起到连环画《生气袋》中去寻找答案吧!看的时候,请大家想一想,故事中是谁发明了生气袋?是谁使用了生气袋?

2、幼儿自由阅读图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幼儿自由阅读。

师:我们应该怎样看书?介绍看书规则。

①小椅子放正。

②一页一页轻轻翻,一边看可以一边轻轻地讲:故事里讲了什么?

(2)对连环画中不易被幼儿理解的内容进行着重讲述。

师:好,连环画都看完了,刚才你们在看的时候,老师也在看,可是老师还有几页没看懂,小朋友们,你们能来帮帮我吗?

师:小朋友真能干,看得很仔细,想得也很不错,谢谢你们!

(3)幼儿讲述。

幼儿之间相互讲述。师:请你和你的好朋友讲讲这个故事吧!

个别幼儿讲述。师:谁愿意来把你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3、组织幼儿讨论生气时该怎么办?

生气是一种坏情绪,它对我们的身体是不好的。在这个故事里,小老鼠使用了生气袋,让自己在生气的时候变得高兴,当我们小朋友今后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让自己变得开心起来呢?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小结:今后我们就可以用这些方法让自己高兴起来了!

4、引导幼儿尝试续编故事结尾。

(1)故事里还有一个小动物在生气呢!它是谁呀?

(2)它怎么会生气的?

(3)它能随便打开别人的东西吗?

(4)那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它,让它也高兴起来呢?

大家可以将自己想到的帮助小猫的办法编到我们的故事里去讲一讲吧!

活动延伸:

1、讲自己编的方法画到连环画中去。

2、给连环画涂色。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1.听赏故事,交流小猫咪咪钓鱼失败和成功的原因。

2.回忆并讲述自己专注或不专注的事件,总结专注的方法。

3.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专注或不专注的事件和专注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小猫钓鱼》动画片,钓鱼玩具(鱼若干、鱼竿人手一根)。

2.幼儿玩过钓鱼游戏,已在记录表(附后)上记录自己1分钟独立钓鱼条数。

活动目标:

1.听赏故事,交流小猫咪咪钓鱼失败和成功的'原因。

2.回忆并讲述自己专注或不专注的事件,总结专注的方法。

3.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专注或不专注的事件和专注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小猫钓鱼》动画片,钓鱼玩具(鱼若干、鱼竿人手一根)。

2.幼儿玩过钓鱼游戏,已在记录表(附后)上记录自己1分钟独立钓鱼条数。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熟悉上下、左右等空间概念,发展幼儿空间方位知觉。

2、养成整理、爱护玩具的习惯。

活动重点:养成整理、爱护玩具的习惯

活动难点:左右空间概念的形成。

活动准备:故事《乐乐的玩具》、幼儿用书《玩具找家》。

……此处隐藏7011个字……花纹、大小)

幼:种子!大小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

幼:这个是绿色这个是黑色,还有带花纹的!

师:豌豆是什么形状的呢?花生是什么形状?这里面最小的是什么种子?

幼:圆圆的、椭圆的

幼:芝麻

过渡语:有一种种子很大,要两只手才能拿起来,你们知道是什么种子吗?请你们在你们的小书中找一找。

幼:找到了!是椰子!

师:接下来请你们看一看书中(2-8)页是从哪几方面说种子的?

解析:这个环节采用了幼儿直接观察实物的方式,对应绘本中的分类,在幼儿直观感受种子的同时帮助幼儿提炼经验,并为幼儿自主阅读归纳种子的特点做铺垫。此处设计了一个悬念,请幼儿在小书中寻找两只手可以拿的下的种子,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幼儿惊喜发现后提出阅读要求意在培养幼儿带着问题阅读的学习品质。

二、 通过幼儿自主阅读和讨论发现书中描述种子的不同角度

(1)幼儿自主阅读,教师观察指导。

(2)幼儿讨论,了解书中描述种子的不同角度。

师:书中是从哪几方面描述种子的?

幼:大小

幼:颜色

幼:形状

(3)师幼共同阅读大书,梳理对应内容与页码。

师:这两页说的是种子的?(形状)是第几页到第几页?

幼:大小、第2页到第3页。

解析:本环节中幼儿自主阅读,带着问题阅读后,教师以提问的方式了解幼儿阅读情况,并利用大书和幼儿一起边阅读边归纳种子的特点,并用图片的方式将幼儿归纳出的特点粘贴在黑板上,为后面制作目录做铺垫。

三、 唤醒幼儿经验、讨论植物的传播方式

过渡:植物为了繁殖后代,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将种子传播出去。

师:你知道哪些传播方式?(风力、水力、弹力、人和动物帮助)(幼儿说到一种,就翻到这一页阅读进行总结)

幼:荷花!它的种子跟着水流走。

师:有些种子靠水的力量传播。

幼:小鸟的粪便里有种子。

师:动物也帮助种子的传播

幼:蒲公英风吹动它就飘出去了。

师:那借助风力传播的种子有什么特点呢?(轻)

师: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用了哪些传播方式吗?

幼:凤仙花靠弹力。

幼:菊花靠风力传播的。

解析:这个环节中我们根据幼儿的经验,设计了通过提问幼儿先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教师利用大书来帮助幼儿进行归纳和总结,这里教师幼儿两个提问那借助风力传播的种子有什么特点呢?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用了哪些传播方式吗?这两个问题是拓展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不在于幼儿能否回答出来,幼儿的回答都积极回应。

四、 观察13页和第1页感受植物的循环生长

师:传播出去的种子最后会怎么样呢?(幼儿自由讲述,教师翻到最后一页为幼儿总结)

幼:会发芽长大

师:长出的新植物有哪几部分组成呢?(幼儿自由讲述,教师提问:种子也是植物的? 一部分,总结:种子担负着繁殖后代延续生命的作用。

幼:茎、叶子、花、果子、种子。

解析:这个环节利用大书的最后一页与第一页结合,在提问长出的新植物有哪几部分组成呢?时一边问一边将书从最后一页翻到第一页,让幼儿带着问题直观感受,种子从发芽到成熟再成为种子的过程,感受植物的'循环生长。

五、共同阅读大书,发现目录

师:今天我们阅读的这本书的名字叫做?

幼:种子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师:刚刚有没有小朋友注意到种子的传播途径是第几页到第几呢?

幼:第9页到第12页

幼:第10页到第12页

师:请你们看一看我在这中间加上这些符号,这一页看起来像我们看过书中的什么?

幼:目录

师:目录有什么作用呢?

幼:找要看的内容

师:对它起到了检索的作用

师:小朋友们回家以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看这本书,找一找种子,看看它们都是怎么传播的。

解析:将传播途径的页码放到本环节,是为了自然地过渡到目录,让幼儿神奇的发现在阅读过程中总结出的竟是目录,从而感受到目录的作用,是书的一部分。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5

活动目标

1.在说说、听听、写写活动中,初步了解上海部分景点。

2.引导幼儿关心上海著名景点,激发幼儿热爱上海的情感。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大胆表达。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字、图片、照片、提示牌、小黑板。

2.初步了解上海部分景点的名称并熟悉相应汉字。

活动过程

(一)自主选择

“小朋友,今天,老师请你们来做小导游,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活动内容,你们等会去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玩一玩,然后,请你们向大家介绍你是怎么玩的?知道了上海的哪些著名景点?”

(二)自主游戏

1.内容

听录音――介绍上海景点,看图片,边听边把相应的景点勾或写出来,并说说听到了上海的`哪些景点。

游戏棋――“小汽车”为棋子,上海各著名景点为棋盘,幼儿边玩边说说上海的景点。说对了,跳一格,说错,停一次。

名词连接――如“杨浦”与“大桥”连接。

照片――说说在什么地方拍的,简单介绍,写地名。

图书――“孙悟空游上海”,看看、说说有哪些景点,念念“游上海”的儿歌。

写字――图片、字,幼儿可说说、写写上海的地名。

配对――字、图片找朋友。

制作导游图――根据图片、汉字提示制作导游图。

2.重点指导(制作导游图)

第一层次:将所选的上海景点剪贴在纸上,注明先后顺序,并能说出各景点。

第二层次:将所选的上海景点用文字写在纸上,注明先后顺序,能读出汉字并能简单介绍景点的特点。

3.一般指导

听录音:圈一圈,要求幼儿能将听到的景点圈出来。照片:请幼儿说说自己在什么地方拍的,并写下地名。

(三)分享交流

请幼儿来做小导游,介绍今天你们玩了哪些景点?你最喜欢的景点是什么?为什么?重点请“制作导游图”的小组将导游图展出,说说有哪些景点,能正确说出景点名称。

四、提示与建议

活动前组织幼儿收集相关材料。该活动适合5~6岁幼儿。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的设计能够考虑孩子的特点,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水平,合理的安排、组织每个环节。活动从始至终都能够较连贯、较顺畅的组织,环节与环节的衔接也能做到承上启下且逐步加深。活动中,孩子的积极性非常的高,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里,并在活动中体验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集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