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锦集八篇

时间:2023-03-23 12:07:07 收藏本文
小学语文教案锦集八篇

小学语文教案锦集八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让学生树立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感悟文意。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感悟情感。

教、学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做好铺垫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她是谁呀?(出示图片)你们瞧,棉花姑娘长得多漂亮啊!谁来夸一夸她?是呀,棉花姑娘长得白白嫩嫩的,穿着绿裙子,多么美丽呀!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一叫她的名字吧!(板书题目:棉花姑娘)

二、激趣学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请看这两幅图,说说棉花姑娘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出示棉花姑娘伤心的图片和开心的图片。)

2.是呀,第一幅图棉花姑娘愁眉苦脸的,很伤心。第二幅图棉花姑娘开心地笑了。棉花姑娘从伤心到开心,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到课文里去找找答案吧。

3.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词卡:治病、燕子、别人、树干、忽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绿、吐出、笑啦。

(1)学生认读。

(2)同桌你指我读合作学习生字“治、燕、别、干、然、奇、颗、瓢、碧、吐、啦”,自主发现最合适的识字方法。

4.自由读课文。

三、读通课文,识记生字

1.遇到不认识的字要请教他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不添字不落字,注意停顿……)

2.刚才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

(1)第1自然段:本段有几句话?大家能读好吗?

第二句:认读词语“治病”,识记“治”。

齐读第1自然段。

(2)还有难读的句子吗?

“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们七星瓢虫。”(指名读,齐读)

3.课文中还有许多重点的句子,你们会读吗?

出示句子:(1)“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2)“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指名读)

4.你们真了不起,难读的句子都会读了,重点的句子也会读了,把课文连起来读有问题吗?现在就读一读吧,老师相信这一次你们会读得更好!

5.指名按照自然段读课文。

四、多种方法,巩固生字

1.识记“燕”和“瓢”。

(1)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生字中有两个字特别难,(燕、瓢)谁有好办法帮帮大家,说说怎样记住它们?

(2)学生小组内分析。

2.生字娃娃看见大家都认识它们了,心里特别高兴,就想和大家一起来玩玩“词语跷跷板”的游戏:跷跷板,在这里,一边高来一边低……

词语:棉花、姑娘、治病、燕子、别人、树干、忽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绿碧绿、吐出、笑啦。

五、仔细观察,认真写字

1.今天我们还要学会写七个生字:病、医、别、干、奇、星、七。

2.请同学们看看,注意每个字的占格位置。

3.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师范写、强调“病”的笔顺。

5.请同学们描一个,写一个。

6.展示学生作品,及时评价鼓励。

第二课时

一、认读生字,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一读,并组词。

2.指名认读生词,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3.指名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二、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你们掌握得可真快,棉花姑娘看到这么能干的同学们可高兴了。大家看,(出示笑脸棉花图片。)棉花姑娘笑得多开心啊!

2.可是,过了几天,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出示生病的棉花图片。)这时的棉花姑娘怎么了?棉花姑娘变成这样是谁弄的?(蚜虫)别看蚜虫又圆又小,其实蚜虫是许多农作物的敌人,它专吸植物的汁液。如果你就是可怜的棉花姑娘,现在许多蚜虫在吸你的汁液,你最想说什么?

3.你能用“生病、可恶、蚜虫、盼望、治病”这些词语来说一说吗?能用几个就用几个。

4.真了不起,你把棉花姑娘不幸的遭遇都说出来了。(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学生读课文)

三、以读为本,理解感悟

(一)问题入手,整体感知。

出示第一幅插图:多可怜的棉花姑娘啊!

大家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想想棉花姑娘的身上长了许多的蚜虫,她的感觉会如何?有一个词最能体现棉花姑娘现在的心情,它是哪个词语?(盼望)谁能读出棉花姑娘此时的心情?(学生读)

最希望的是什么?最渴望的.是什么?对,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她现在最希望看见的是谁呢?

1.指导读描写棉花姑娘心理的话。

2.在句意不变的情况下,你能把“盼望”换成另一个词语吗?

3.你们也有过最盼望的事吧,谁能用“盼望”说一句话呢?

(二)图文结合,角色朗读。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棉花姑娘请了哪几位医生帮忙治病,最后又是谁帮她治好了病呢?

1.哪些医生来给棉花姑娘治病了?读一读课文第2~4自然段,指名回答。

语言训练:(引导学生用“棉花姑娘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给她治病”的句式练习说话。)

2.通过图片简介燕子、啄木鸟和青蛙及其对人类的贡献。

3.指导朗读棉花姑娘和燕子的对话。

4.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青蛙的对话。

5.教师情景导读。

(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燕子的话。)

(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的话。)

(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青蛙的话。)

燕子走了,啄木鸟走了,青蛙也走了。来了这么多医生,都治不好我的病,看来我的病是治不好了……

6.指导朗读棉花姑娘和七星瓢虫的对话。

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课堂总结,合作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朗读好的同学,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

2.小结: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益虫益鸟 ……此处隐藏5998个字……用这四个成语概括图上的意思。

2、自读成语,读准字音。

3、说说你对这些成语的意思的理解。

4、齐读成语。

5、(出示图)图上画了什么?渔夫是多么辛苦呀?

6、读读诗,看看图,想想诗句的意思,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7、生互相交流。

8、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捕鱼的危险和对渔夫的'同情。

10、指导背诵。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写出反义词。

早——()里——()出——()落——()深——()

粗——()人无()虑,必有()忧高兴——()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学写铅笔字,认识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2、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复习,出示:同、向、扁。说说这3个字的笔顺规则,并按规则每人写一个字。

(2)出示:日。像这样全包围的字,该怎样写呢?笔顺规则是什么?

(3)师范写“月”。

3、练习。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提出表扬。

(2)共同存在的问题给予提出,并指导学生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四题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到别人家做客,在门口该怎样做?见到主人该怎样说?受到主人的招待该怎样说?跟主人告别时该怎样说?

3、生按问题一个一个地说。

4、你能连起来说说吗?自由说,同座位互说,指名说。

5、自由组合来表演“做客”。

6、评选最好的组合。

(二)

教学要求

1.学用字词句。

2.朗读背诵成语和诗歌。

3.按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习写字。

4.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练习对话。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第一题。

一、审题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要求。

二、指导第一小题

1.指导观察。

(1)出示图片。

思考:你能看出这是几个什么字吗?

2.指名说一说。(日、鸟、山、水、人、舟、木、鱼、石)

3.请你将这几个字写在相应的田字格里。

4.反馈,请几个小朋友上黑板板演。

三、指导第二小题

1.读一读题目要求。

2.四人小组合作讨论。

(1)你们准备怎么设计这幅图?利用文字画将设计草图摆放一下。

(2)哪些景物需要改动?

3.你们是怎么设计的呢?

4.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设计得非常好!

5.学生拿出纸、笔练习画风景画,老师巡视。

6.分小组传看评议,展示画得好的。

四、指导第三小题

1.读一读题目要求。

2.指导学生说话。

(1)指导学生说好第一句话。(我画了一幅美丽的画,你们看)

(2)分四人小组讨论。

(3)推选出一个代表来交流。

(4)引导评议说得怎么样,启发学生想开去。(太阳从天山背后升起,小鱼在小河里游来游去,树木绿油油的……)

(5)每个同学连起来说一说,说给同桌听。

(6)再指名说。

(7)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

1.成语。

(1)审题。

自己读,指名读题。

(2)指导。

A.看图。

a.图上画了些什么?

b.小蚂蚁为什么夏天就开始搬粮食了?

c.晴天的时候为什么要修房子呢?

小结:是呀,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打算,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愁,事先有了准备就可以避免灾难,有几个词儿说的就是这些意思。

B.指导读。

a.学生借助拼音自己练读,要求读准字音。

b.指名试读,评议。

c.自由练读,要求将一个词连贯起来,指名读、齐读。

d.把四个词语连起来读一读,有什么感觉?

e.老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C.指名背诵。

a.练习背诵。

b.指名试背。

c.集体背诵。

2.古诗。

(1)学生借助拼音自己练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试读,指导读准字音:一叶出没舟

(3)老师范读。

(4)指名读,集体练读。

(5)看图理解大意。

A.但:只是。渔者:打鱼的人。

B.打鱼的人在江上干什么?你觉得他们怎么样?

C.小结:那些爱吃鲈鱼的人,体会到打鱼人在大风大浪里打鱼的辛苦了吗?

(6)指导感情朗读。

(7)练习背诵。

A.自由练习。

B.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铅笔字

1.审题。

指名读题,老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1)认读:日四田

(2)指名按笔顺书空,说明这三个字的笔顺有何共同之处。(先里头,后封口)

(3)复习描红、仿影要求:一笔描成,笔笔到位。

(4)老师范写。

3.练习。

(1)集体书空练习。

(2)学生在书上描红、仿影。

(3)四人小组评议、修改。

第三课时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学会做客。

一、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

2.创设情景用的道具。

二、审题

1.齐读课题。

2.借助拼音读要求。

三、指导

1.指导学生看图,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1)小红来到小刚家门口怎么做的?如果没有门铃怎么办?按门铃、敲门要注意什么?

(2)小刚打开门以后,他们应该说些什么?

(3)小刚拿出什么招待小红,他会怎么说,小红又应该怎么说,怎么做呢?

(4)小红玩了一会儿,就要走了,他们之间怎么说、怎么做?

2.练习。

(1)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2)学生、老师共同评议,对双方的动作和说话的语气认真加以指导,特别要引导学生用好礼貌用语。

(3)再请一组学生表演,再评议。

(4)同桌分角色表演,交换角色表演。

《小学语文教案锦集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