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1学习目标
1.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原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学习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笔算。
学习难点
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原理。
学习准备
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以下信息:
“某市郊外的森林公园有124公顷森林。1公顷森林一年可以滞尘32吨。
1.师:请看屏幕上这两句话,你从中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获得的数学信息是某森林公园有124公顷森林,1公顷森林一年可以滞尘32吨。
师:这段文字中有一个词“滞尘”,你理解它的意思吗?谁来说说?
生:尘埃飘(经)过森林时,约有四分之一被树叶树干吸附或者滞留在森林的空间里,最后降落到森林的地面.森林的这一吸尘降尘的作用叫滞尘.
师:树木能起净化空气的作用,是我们的朋友,所以我们要爱护它!
2.师:根据你获得的信息,你能你出什么问题?
生:这个森林公园的森林一年可以滞尘多少吨?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问题引入,揭示课题。
师:要求“这个森林公园的森林一年可以滞尘多少吨?”怎样列式?
生:124×32
师:仔细观察这道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我们以前学习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这道乘法算式是三位数乘两位数。
师:回答得非常简洁、流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方法。
(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2.估算结果。
①师:你能估算一下124×32的结果大约会是多少吗?
生:3600
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吗?
生:我把124看成120,32看成30,120×30=3600,所以124×32≈3600。
②师:如果想知道准确的结果,我们可以怎么算?
生:笔算。
(在三位数乘两位数后面板书:笔算)
3.探究算理。
①师:现在就请同学们自主尝试进行笔算。计算完成后想一想: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应该怎样算?你有办法验证你的结果是对的吗?并与你的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生独立完成后带着问题与同桌交流)
②师:哪位同学到黑板前给大家介绍一下笔算124×32的方法?
生1到黑板前板演
生1介绍方法:┅┅
师:同学们有什么想问他的吗?
生:┅┅
师:老师有几个问题想问一问你,248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是用124×2算出来的。
师:也就是说248表示的是124×2的积。那372又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结合学生的说板书,课件演示)
生:是用124×3算出来的。
师:老师又有一个问题了,372的2为什么写在十位上,而不写在个位上呢?
生:因为3在十位上,代表30,30乘4等于120,2在十位上,所以写的时候要同算式的十位对齐。
师:老师明白了,这里372代表的是3720,它是124×30的'结果。
(结合学生的说板书,课件演示)
师继续追问:3968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248+3720=3968
③师:有什么办法来帮助我们验证最后的结果是否正确呢?
生1:与我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看差距是否较大,如果较大,说明结果肯定有问题。
生2:列竖式时交换一下124和32的位置,用32×124算一遍来看一下结果是否正确。
(与学生一起算32×124,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列竖式时,习惯上把位数多的数写在上面,位数少的数写在下面计算比较简便。)
④师:你们认为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可以怎样算?他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怎么样?
生:一是,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和个位要对齐,十位数要跟十位数对齐。
二是,先用两位数的个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
三是,再用两位数的十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结果的个位要与前面结果的十位对齐。
四是,把乘得的两个结果相加就得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课本47做一做。
①生独立计算完成。
②选择典型,请其板演,为后面讨论提供素材。
(素材有三种:一是正确的,二是算法错误的,三是算法正确,答案错误的)
③小组讨论板演的试题,找出错误原因。
④汇报交流,先说错在哪里,归纳病症。
2.课件出示以下试题:
3.不计算,选择答案。
326×17=()
①3452②5024③5542④36432
四、回顾过程,课堂总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都是什么?你还有疑问吗?
五、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2教学内容:第7页例2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计算法则,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计算
37415212
21152446
问:先用乘数中哪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要和乘数中的哪一位对齐?再用乘数中哪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要和乘数中的哪一位对齐?然后再怎样?
出示口算卡片口算。
出示212
4
问:这道题是用一位数乘几位数?先用4去乘被乘数的'哪一位上的数?再乘哪一位上的数?最后乘哪一位上的数?212乘4得多少?
二、运用迁移,探索新知
出示例 ……此处隐藏10352个字……示题目及答案)
学生独立口算,集体评议。第2题完成后,让学生说说积的变化规律。(显示规律)
2.完成教科书第89页第4题。(出示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集体交流。
教师:你是怎样估算他们大约走了多少米的?
学生1:我把187看成200,32看成30,由此得出他们大约走了6000。
学生2:我把187看成200,32不变,由此得出他们大约走了6400。
学生3:我把187看成190,32看成30,由此得出他们大约走了5700。
(展示以上三种估算方法。)
3.完成教科书第89页第5题。(出示题目及估算方法)
学生估算:24×365,可以把24看成20,365看成360,350或400都可以。
三、拓展练习,促进发展
出示教科书第90页的思考题。
教师:请认真看图、审题,说一说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觉得运费的多少会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1:运费少和路程有关。
学生2:运费少还和运的质量有关。(显示:与运费少相关的因素)
教师:分组讨论一下,往哪些仓库运费用会少一些?为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完成后指名汇报。
学生:如果把粮食运往3号和4号仓库,则运量大,费用肯定多。所以应把粮食往1号或2号仓库运输费用会少些。(显示)
教师:看来只要计算出运往1号仓库和2号仓库的总运量,就可以比较出谁了运费更少。怎样计算总运量呢?
学生:运输量可以用“运输吨数×路程”来计算。(如期学生不能说出,则由教师告知学生。)(显示)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按这种方法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并比较。
学生独立计算后汇报。
学生1:如果运到1号仓库,总运量是40×10+30×20+20×30=1600
学生2:如果运到2号仓库,总运量是50×10+30×10+20×20=1200。所以运往2号仓库运费最少。
四、全课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整理和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数学书89页3题,90页6、7、8题。
六、课外阅读
数学书91-92页:你知道吗?——奇妙的乘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15教材分析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关于整数乘法运算的学习,本学期已进入了尾声。即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将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中来,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基本情况:这个班大多数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强,书写比较规范。但这个班学习不够积极,上课不喜欢个别回答问题,只喜欢集体回答。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已理解了。
3、学生认知障碍点: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尾应写在什么位置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热身:每组算一题其他组作判断。
16×4230×419×3180×4
2、竖式笔算:45×12=
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说一说计算方法,竖式计算乘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二、情境导入:
同学们知道我们南宁人的精神是什么?能帮就帮,那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一个身患重病的同学呢?昨天我们中心校倡议同学们为一个身患重病的同学捐款,对吗?据了解已经有一个班捐得了145元钱,如果每个班都捐得145元,我们中心校共有几个班级呀?(12个班),你想提什么问题?(一共能捐多少元呢?)
1、板书题目:每个班捐145元,我们学校共有12个班,一共捐得多少元钱?
2、你想怎么列式?145×12=(元)
3、观察这算式,你发现和我们以前所学得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吗?
4、揭示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5、145X12,你想怎样算?
(1)你能运用估算知识猜一猜:全校共有12个班,一共捐得多少元钱?说一说你的想法?
(2)你能用竖式计算出准确答案吗?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三位数成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
①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尝试算出145×12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有困难的,可以参考课本中的算法进行计算。
②教师巡回指导,特别关注有困难的学生。
③交流汇报、归纳解题策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6、学生互相说算法。
7、你想提醒大家笔算时要注意那些问题?(学生畅所欲言。)验算。
8、观察归纳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三、练习:
1、基本练习〔目的:达到正确,快速,对新知识的巩固和加强〕分层测试卡基本练习的第一题,能做几题就做几题。(讲评时提醒学生最后一题可交换因数的位置,使计算简便)
279×31545×6928×287
结论:仔细观察上面的各道算式,想一想: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位数或()位数。
2、变式练习〔目的:针对易错点进行改错〕课本51页第7题说出右面计算中的错误,并把它改正过来。
3、分层测试卡的基本练习第3题。
四(2)班有35名学生,每人交书费116元,一共交书费多少元?
四、课堂总结,学法提炼
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想和大家分享吗?
师:回顾一下刚才你们是怎样学会的?通过哪些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