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总九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 篇1教学内容:例2、例3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过程:
一、复习:
1、汇报课外认方向的情况。
2、说说教室和校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
3、玩认方向的游戏。
二、新课:
(一)例2:
1、观察第3页的校园图,你能画出校园的示意图吗?怎样画,能让别人看懂方向?
2、学生同桌合作画。
3、交流汇报:把学生画的多种情况展示出来。
4、请大家观察这几种不同的`示意图,你觉得怎么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太乱了。)
5、为了方便交流,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现在,你能按这个要求画出示意图吗?并注意标上北的方向。
6、学生独立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示意图。
(二)例3:
1、观察例3图,你是怎么找到北边的?(图上标有)
2、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3、少年宫怎么走?请你先用手指出路线图,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4、同桌互相说:去体育馆怎么走?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其顺序,并能比较大小。
2、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
3、会比较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会按照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会认读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整时四种情况。
4、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教师与学生一起复习所学内容,为后面的练习做铺垫。
二、练一练。
1、第1题可先让学生观察图,明确题意,再说一说左上、右下、右上、左下所指示的位置,并填空。
2、第2题,先让学生填空,再说一说规律,也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规律,再填空。
3、第3题是巩固数的组成。
4、第4题目的是能正确熟练地进行20以内加减法运算。
5、第5题巩固认识钟表的四种情况。
6、第6题是巩固比较数的大小,它不是直接把两个数字拿来比,而是要先运算再比较大小。
7、第7题先让学生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再提出问题并交流和解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8、第8、9、11题, 先让学生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并且列式计算。
9、第12题,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图,明确图中符号的含义和题目的意思,再进行统计。
10、第15题,先观察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独立地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在此可组织交流与讨论。
11、第18题,是一幅连环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编数学故事,然后说一说,算一算。
小学数学教案 篇3教学内容:书4-5页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发现2和5的倍数的特征。
2、知道并会判断偶数和奇数,并逐步渗透公倍数。
教学重、难点:会找两个数公有的倍数。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一:想一想:
问: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下表找出5的倍数,并做上记号。
师:读一读5的倍数,观察它们有那些特征?
根据5的倍数的特征判断5的倍数:
师:任意说一个数,学生用抢答的形式来判断。
活动二:试一试:
1题:在下面数中圈出5的倍数。
28 45 53 80 75 34 89 95
汇报:你是怎样判断的?
2题:在上面表格中找出2的倍数,做上记号,说一说这些数有什么特征。
自学什么叫偶数,什么叫奇数?
你说我答:
你任意说一个数,我来判断是奇数还是偶数?
活动三:练一练:
1题:把下列数按要求填入圈内。
28 35 40 55 10 84 95 78 53 90
说一说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5的呢?
填一填:2的倍数有哪些:
5的倍数有哪些:
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2题:食品店云赉5个面包,如果每2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5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为什么?
师:你是怎样判断的?可以不用计算吗?为什么?
活动四:数学游戏:
每人准备:0-9的数字卡
(1)师说要求,生摸。
问:摸出几可以和“5”组成2的倍数?
摸出几可以和“5”组成5的倍数?
(2) 同桌合作:
一人说要求,一人按要求摸数。
给5的倍数做记号。
同桌互相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
指名汇报。
我的发现:个位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独立圈一圈。
自学什么叫偶数,什么叫奇数?
生答: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你说我答:同桌一人说数,一人判断。
学生活动。
2的倍数有:28 40 10 84 78 90
5的倍数有:35 40 55 10 95 90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40 90
答:根据2和5的特征来判断,85的个位不是偶数所以不能装完,85 的个位是5,所以能装完。
课后反思: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发现的,学生觉得很容易接受。在学习了偶数和奇数之后,如果把奇偶数和2、5的倍数特征结合起来,既要选择倍数又要找奇数和偶数学生的判断能力就会减弱。因此要增加一些综合性的练习。
小学数学教案 篇4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
2.掌握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此处隐藏3383个字……,培养学生独立探究与发现意识。
3、让学生认识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
教学关键:
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关系,两位小数与百分之几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物品,彩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这儿有一个小朋友,他要到文具店去买东西,不一会儿就买了一大袋东西。每件物品上都有价格标签,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每一件物品的标价,按照物品标价的特点分类。
(目的:通过分类让学生把整数分为一类,小数分为一类)
师:那一小组起来汇报,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要这样分?
(一类是整元的,另一类物品不是整元的)
第二组数是小数。(用课件分物品)
师:通过同学们的汇报可以看出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对小数有一定了解,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小数王国,去认识小数。(板书:(小数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发现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小数,通过自己观察,讨论行到小数的含义。)
1、认识零点几,发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出示课件
师:一支铅笔的价钱是0.1元,你们去买这支铅笔需要多少钱?(一角钱)
我们可以发现什么(1角可以用力0.1元来表示)
出示一角钱,这是多少钱,帮我数一数有几个一角(10个),也就是多少钱(1元),那么1角是一元的几分之几,1角就是几分之几元( 元),我们就可以得到1角就是 元。
元与0.1元有什么关系呢?(意思一样,写法不同)
师:1 角可以用 元表示,1角还可以用0.1元表示,那么 元还可以怎样表示( 元还可以写成0.1元)板书
2、出示2角钱
2角钱用元做单位可以怎样表示(0.2元),我们是用什么方式表示的(小数)还可以用分数怎样表示( 元)
3角呢、6角呢?
观察: 元还可以写成0.1元。 元还可以写成0.2元,从中可以发现什么(零点几的数就是十分之几的数)
三、通过米尺量,发现一米几分米
1、(学生动手操作,巩固零点几的数就是十分之几的数,然后给整数、分数、小数分类)
师:同捉两位同学合作,用米尺量一量,每一根彩色的长度是多少分米?
绿色彩条长1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 米)
还可以用小数怎么表示(0.1米)
红色彩条长3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 米)
还可以用小数怎样表示(0.2米)
课件出示:1角就是 元,也可以写成0.1元
2角就是 元,还可以写成0.2元
1分米就是 米,也可以写成0.1米
3分米就是 米,也可以写成0.3米
师:上边这些数,你们能不能分类
1,2,3是整数, 是分数,0.1 、0.2 、0.3叫做小数。
出示小数,观察他们 的共同点
(都是小数,都有一个点,小数前一位都是零点几,它们都是一位小数,小数点后面是一位小数)
师: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十分之几就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对口令(说分数对小数,说小数对分数)
2、在认识一位小数的基础上认识两位小数。
(引导学生学习1厘米= 米=0.01米)
出示厘米尺
师:米尺是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1小格,1小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也就是说,1厘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一百分之一)写成:1厘米= 米
讨论:用小数这样表示?
3厘米呢?
观察
从中我们又发现了什么(小数点后边有两位数的叫两位小数,用百分之几来表示)
3、认识几点几
用课件让学生认识几点几
师:象几角不够1元,几分米不够1米,如果用元、米来做单位,可以用小数零点几来表示,但生活中呀我们常常遇到超过1元,1米的事,用小数该怎样表示呢?接着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出示课件
1、这儿有一个小朋友它叫小明,他每年都要量身高,上学前班的时候量的身高是7分米,用小数该怎样表示(0.7米)
现在他长高了,一年级时身高正好是1米,现在他已经是三年级了超过了1米,他的身高是1米几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用小数怎样表示?(1.4米)
2、怎么想的?
(先想4分米是0.4米,再想0.4米和1米和起来就是1.4米)
3、出示钱币图样
师:这道题在大家又会做又会想,我们来观察这些钱币。
1元3角=( )元,怎样想
(3角就是0.3元,1元和0.3元合在一起就是1.3元)
5元3角=( )元
50元3角=( )元
100元3角=( )元
小学数学教案 篇9【学习目标】
1、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
2、巩固复习有关百分数、折扣、纳税等知识,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策略。
3、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是认真地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是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学习过程】
一、明确问题:
1、阅读P110—111内容
2、活动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的?
3、本金是多少? 可存的年限是几年? 资金用途是什么?
二、收集信息
1、课本中提供了几种储蓄存款形式?
2、哪些储蓄存款形式不需要缴纳利息税?
3、调查定期储蓄存款、教育储蓄存款和国债的利率。
☆友情小提示:购买国债
07年国债 年利率
三年 5.74
五年 6.34
(1)年限:3年期和5年期
(2)利率(右表)
注意:这个不要交税哦!
三、设计方案
(1)选择定期储蓄存款的话有哪些方案?填写在下面表格中。
定期储蓄
存款方案 存期
到期利息 利息税 最后收益
(2)选择教育储蓄存款以及购买国债的'方案有哪些?填写在下面表格中。
其它存款方案 存期 到期利息 利息税 最后收益
四、选择方案
哪种存款方案收益?到期后共取回多少钱?
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_________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写出你的发现或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