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中班语言教案汇编15篇

时间:2023-03-22 13:06:11 收藏本文
中班语言教案汇编15篇

中班语言教案汇编15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语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语言教案1

活动目标

1. 感受诗歌的趣味,能独立进行书面阅读。

2. 能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3. 认读重点字词:汽水、透明、气泡、浮、海洋、喝、吐。

活动准备

挂图、大字卡、诗歌读本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线上活动,游戏:泡泡堂。幼儿围成一个圆圈,念儿歌泡泡堂、泡泡堂、泡泡堂里泡泡多,大泡泡转一转,小泡泡跳一跳,大风来了不见了。

二、感知活动

1. 教书出示装有汽水的瓶子引起幼儿的兴趣,并分发给个别幼儿品尝,请幼儿说说喝汽水的感受。

2. 教师摇晃瓶子,让幼儿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说说看到的现象。

3. 欣赏诗歌。

教师:你们想知道有一个小朋友喝汽水时发现的秘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4. 教师发书,幼儿自主阅读。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三、理解活动

1. 出示挂图,让幼儿仔细观察挂图,尝试了解诗歌内容,诗歌的名字叫什么?这个小朋友发现了汽水的什么秘密?教师出示大字卡“汽水”。

2. 教师一边引导幼儿理解,一边出示大字卡,认读重点字词。

(1)为什么说透明的.汽水瓶里住这一条看不见的鱼?

教师出示大字卡,“透明、汽水、气泡、浮”引导幼儿理解汽水里有许多气泡,就像鱼吐出的泡泡,所以就像有一条看不见的鱼住在汽水里。

(2)把汽水喝进肚子里,看不见的鱼去哪里了?引导幼儿充分想象,感受诗歌的幽默和童趣,教师出示大字卡“海洋、喝、吐”。

(3)教师朗读诗歌,幼儿划指跟读。

四、游戏活动

游戏:对对碰,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拿图片,一组拿字卡,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对对碰对对碰是我的朋友碰一碰,边念儿歌便找到相应的图片和字卡。

五、结束活动

交流小结,播放音乐,幼儿有序的整理自己的物品。

中班语言教案2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进行语言交流,在团体面前敢于表达并能较完整清楚的说出自我的见解。

2、能耐心倾听他人讲话,在倾听中获取丰富的语言信息。

3、体验语言交流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供给休闲藤椅、圆桌、花瓶等,营造超级访问现场直播的氛围。

2、幼儿积累了丰富的观看动画片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教师带幼儿进入“演播现场”,向幼儿介绍“演播现场和观众”,让幼儿熟悉一下周边的环境。

2、教师吸引幼儿进入超级访问节目的主角中,鼓励幼儿大胆的与他人交流分享自我最喜欢的动画片。

3、邀请小嘉宾到台上理解采访。

教师随机引导幼儿大胆的讲述自我的想法,提醒幼儿注意倾听他人的讲话。

4、教师与幼儿一齐讨论最近播出的动画片。

(1)出示最近播出的`三部动画片的卡通图片,请幼儿猜出他们的名字。

(2)请幼儿自由选择其中最喜欢的一部,并和同伴互相交流“你为什么喜欢看这部动画片”?

(3)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到嘉宾席上代表自我队谈一谈、说一说,台下各队幼儿能够补充。

(4)现场提问。

5、讨论观看动画片应注意的问题。

中班语言教案3

活动意图:

人们生活的日益改善,这些生活在优越条件下的“小皇帝”“小公主”们,很少用到礼貌用语,结合孩子的经验,设计了此次活动《问路》。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活动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孩子在用礼貌的话问路等过程中不断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带有一定的神秘感,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故事里。通过生活中会遇到的经念去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训练。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听、说,理解鼠先生通过问路找到鼠小姐的故事情节。

2、体验问路找到目的的快乐。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情节。

活动难点:

体验的快乐。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老师出示鼠先生图片,让我们和鼠先生打个招呼!(鼠先生,你好!)他还带来一位朋友(出示鼠小姐的图片)和她问个好!(鼠小姐,你好!)鼠先生和鼠小姐之间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一起看看吧。

二、理解“问路”和“指路”的过程

(一)分段理解故事

1、第一段:鼠先生与鼠小姐见面

提问:鼠先生是怎么和鼠小姐打招呼的?

小结:鼠先生主动打招呼,非常有礼貌。

提问:鼠小姐邀请鼠先生去她家玩,留下了什么信息?

小结:鼠小姐告诉了鼠先生她家的地址。

提问:迷路是什么意思?

小结:迷路就是找不到路,不知道该怎么走了。

2、第二段:鼠先生向青蛙问路

过渡:让我们来看看鼠先生有什么办法。鼠先生开着小汽车,来到了一片大森林。

提问:鼠先生看到了什么颜色的房子?会是谁来开门呢?

小结:原来是穿绿衣服的青蛙来开了门。

提问:鼠先生是怎么问青蛙的?

小结:鼠先生用了“请问”2字,说明他非常有礼貌。

3、第三段:鼠先生向公鸡小姐问路

过渡: 但是青蛙不知道鼠小姐的家在哪,鼠先生谢了青蛙,继续开车往前走。

提问:鼠先生来到了一幢明亮的红房子前,这会是谁的家?

小结:原来是公鸡小姐的家。

提问:鼠先生会怎么问路呢?

小结:你们问得真有礼貌,听听公鸡是怎么说的。

提问:笔直走是什么意思?

小结:笔直走就是沿路一直向前走不转弯。

4、第四段:鼠先生向狗熊先生问路

过渡:鼠先生谢过公鸡,沿这条路笔直开下去,经过路口,来到一座深褐色的房子前。

提问:请一个小朋友来扮演鼠先生帮他问路吧。

引导:让我们来听听狗熊是怎么给鼠先生指路的。

小结:从狗熊家走向左转就到了。

5、第五段:鼠先生向大狮子问路

过渡:鼠先生谢过狗熊,向左转,看见大城堡,这会是鼠小姐的家吗?

小结:原来这是狮子大王的家。

提问:谁愿意来帮帮鼠先生,帮他问路?

……此处隐藏11535个字……/p>

二、活动准备:

1、实物伞一把。

2、图片:伞、问号、小蚂蚁、小鸟、长颈鹿等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伞,导入活动。

1、今日教师带来了一把伞,漂亮吗?

2、如果你有一把伞,你会用它来做什么?

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并学习儿歌中的新句子。

(避风雨、遮太阳、当拐杖、看不见了,遮住你)

(二)看图学儿歌《伞能够做什么》。

1、教师问,幼儿按秩序回答伞能够用来做什么。

2、引出儿歌:伞能够做什么

教师完整朗诵儿歌

3、幼儿看图片完整念儿歌

4、分组念儿歌,让幼儿感受儿歌一问一答的结构。

(三)在熟悉儿歌的基础上,学习替换原有的词句,仿编儿歌。

(1)如果小蚂蚁也有这样的一把伞,它会用伞做什么呢?(幼儿猜,然后出示图:小蚂蚁把伞当作小船)

(2)小鸟会用伞做什么啊?(出示:小鸟把伞当作鸟窝)

(3)长颈鹿会用伞做什么呢?(出示:长颈鹿把伞当作帽子)

(四)念新编的儿歌《伞能够做什么》。

1、我们把小动物们怎样用伞的事情,编进儿歌里,念一念。

2、请幼儿试着编儿歌。

3、大家一齐念儿歌。

(五)学习用伞的方法。

1、伞的用处可真大。那你会用伞吗?打开伞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收伞的时候应当注意什么?

教师小结:打开伞,收伞的时候,都要注意安全,不要打到别的小朋友,打到别的东西。

中班语言教案14

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大胆讲述小猫贪吃的不一样神情。

2、了解常用量词“根、包、瓶、块”等的使用和搭配,丰富相应的词汇量。

3、能合理讲述画面,创编不一样的结尾,体验阅读的乐趣。

教学准备:

大图书《贪吃的小猫》

教学过程:

一、猜谜预测,导入活动。

1、我们一齐来猜个谜语:胡子不多两边翘,开口总说妙妙妙,黑夜巡逻眼似灯,厨房粮仓它放哨。(猫)

2、前几天,小朋友告诉我看了动画片《加菲猫》,谁来说说,加菲猫喜欢吃什么

3、今日教师带来了一本有关小猫的书,我们一齐来看看,好吗(出示大图书)这本书叫《贪吃的小猫》。什么是贪吃呢(异常喜欢吃,异常能吃,吃东西没节制等)

4、看,贪吃的小猫探头探脑地出现了。猜猜,这本书会讲贪吃小猫的安身们故事呢(看封面预测故事)

二、阅读讲述,展开活动。

第1页:谁来讲讲贪吃小猫的故事妈妈上街买了什么小猫上街了吗,为什么小猫在哪里找到了东西找到后小猫干什么了

小猫贪吃的馋样貌是怎样的.(高兴得尾巴翘起,嘴巴鼓着,眼睛盯着,怕你抢了它的香肠。)

谁能把这件事连起来说一说

第2页:看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谁能把这件事跟刚才一样说一说

小猫想吃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它后腿踮起,前腿搭在购物袋上,眼睛瞄着面包,嘴笑眯眯的。)看着这么香的面包,小猫会想些什么呢

第3页:妈妈又买了什么东西,小猫还会吃吗谁来把这件事说一说

这次,小猫吃得如何你是怎样明白的(小猫吃得很写意,它摸着肚子,抿着嘴巴,舔着舌头。)学一学小猫写意的样貌。

小猫吃了一包土豆片,还会吃一包什么呢

第4页:谁来说一说这件事

除了一根香蕉,小猫还能够吃一根什么呢

第5页:接下来妈妈买了什么还能够说一块什么呢

第6页:贪吃的小猫在干什么谁来讲讲这件事

小猫吃得开心吗从哪里能够发现(它双手相握,歪着头,嘴角翘得很高。)小猫为什么这么开心

第7页:这次,妈妈买了什么还能够说一瓶什么小猫还会继续吃下去吗

第8页:谁来讲讲小猫是怎样吃的(它四肢伸长,把头钻到了购物袋。)

第9页:小猫吃到了吗为什么小猫哪去了我们一齐来看看。

第10页:小猫怎样了(毛、胡子都竖起来了,张着嘴辣死了……)

小猫为什么这么难受贪心好吗为什么(以日常生活实例引导幼儿不贪心)

三、师幼阅读,体验乐趣。

1、我们一齐来读读这本书,看看它到底是怎样说的(教师读课本,幼儿倾听。)

2、“结果就是……”是什么呢谁能来说一说(幼儿创编不一样的结果,可讲述小猫吃了胡椒粉后的结果,或贪心的后果。)

3、这个故事好听吗你们愿意和教师一齐再来读一次吗读到“贪吃的小猫跟在后面”时,要注意声音放轻些,以免被妈妈发现。(师幼一齐阅读。)

4、这次小朋友自我来读书。阅读时要注意语速,声音不拖调。(幼儿再次阅读。)

5、谁愿意自我来读书这次你加上自我的结尾。

6、小结:今日我们阅读了《贪吃的小猫》的故事。除了小猫贪吃外,还有哪些小动物会贪吃还有哪些人会贪吃(幼儿自由表述)

中班语言教案15

一、教学资料:

幼儿故事《熊妈妈请客》

二、教学目标:

1.让幼儿理解故事资料,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引导幼儿了解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与特点,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情境表演

三、教学准备:

小动物图片,小动物头饰,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

1.师:(小朋友们,今日林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它啊?)

幼儿:﹙想!﹚教师出示小熊图片

师:﹙小熊说了,今日是熊妈妈的生日,他想邀请小朋友们一齐去参加熊妈妈的生日聚会,大家说好不好啊?﹚幼儿:﹙好!﹚师:﹙那在去之前,教师来问问小朋友们你们生日时都是怎样过的呢?﹚教师让幼儿根据自我的生日体验,大胆进取的发言。

师:﹙小朋友们都说的很好,此刻就让我们快快去参加熊妈妈的生日聚会吧!﹚

2.分段播放ppt课件,让幼儿熟悉故事资料,教师提出问题:(都有谁来参加熊妈妈的生日聚会了?小熊是怎样明白的?)教师复述谜语让幼儿学念,并引导幼儿按照故事人物的顺序把对应的'小动物图片粘到黑板上。

3.继续播放课件,提出问题:﹙诶呀!客人们谁也不做声,谁也不吃,这是怎样回事呢?﹚引导幼儿说出是因为把菜送错了,教师展示错误的配对关系图。﹙小朋友们真聪明,此刻让我们之后看看小熊是怎样做的。﹚

4.继续播放课件至结束,师:﹙小朋友们,你们明白客人们都爱吃什么吗?﹚引导幼儿进行动物与食物的正确配对。

5.活动延伸:情境表演《熊妈妈请客》师:﹙小朋友们,今日我们参加了熊妈妈的宴会,大家开心吗?﹚幼儿:﹙开心!﹚师:﹙那此刻教师就要请小朋友们来分别扮演这些小动物,我来当熊妈妈,咱们一齐来进行情境表演好吗?﹚教师完整地播放一遍ppt课件,让幼儿观察揣摩人物的动作表情,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情境表演。

《中班语言教案汇编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