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汇编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
1、观察、讨论书包的外形、特征等,尝试正确使用小书包。
2、有入小学的愿望。
活动重点:
观察、讨论书包的外形、特征等,尝试正确使用小书包。
活动难点:
有入小学的愿望。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准备书包一个;
2、幼儿参观小学的照片若干;
3、区角活动的渗透。在区角中投放各种小学里要使用的文具,让幼儿写写字,整理整理书包。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师:我们离幼儿园毕业已经进入倒计时了,还有几天啊?
师:再过34天我们就要毕业,做一个真正的小学生了。我们做小学生要准备些什么呢?(买新衣服,买书包等)啊!今天你们都带来了自己的书包。
二、交流讨论。
1、 师:你的书包是怎么来的?(幼儿交流)师小结:吴老师知道了你们的书包有送的,也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的。他们希望你们以后做个好学生,戴红领巾。
2、 互相交流讨论书包的外形、特点等师:那你的书包是什么样的?我们找个好朋友介绍一下吧!
(1)和同伴交流书包的外形、特点。
(2)个别介绍。
3、师提问:如果班级里的2只书包一样,你怎样来识别呢?(幼儿充分讨论)师小结:我们的每一只书包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可以双肩背,有的可以拎的,还有的书包是拉链的,有的是按钮的,而且每个书包上口袋的数量也是不一样的`。
4、师提问:你的小书包里放些什么呢?
(1)上小学可不可以拿玩具?
(2)书包里可以放点心零食吗?让幼儿充分讨论师小结:原来书包里也是一个小世界,所有的学习用品都可以放在里面,现在让我们把书包里的东西一样一样拿出来,看谁整理的又快又好。
三、幼儿操作。
1、幼儿尝试整理书包。
2、个别幼儿介绍。
师:你是怎么样整理的?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放?
师小结:哦,原来书包里的每一样东西都要放在各自的地方,这样我们拿的时候就很方便了,很快就能找到。
活动延伸:
1、和小学生做朋友,和哥哥姐姐一起再一次整理书包,观察书包里有没有缺少学习用品?如果缺少,交流少了什么?为什么不能少?
2、整理铅笔盒。看看铅笔盒的文具,用用、试试,了解他们的使用方法。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2活动目标:
1、 仔细观察图片,积极思维,能连贯、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 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片、两个大小一样的`纸箱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一,引出话题。
(1)大山上有一幢房子,你觉得这幢房子怎么样?(漂亮……)
(2)那我们猜猜这是谁的房子呢?(小白兔)从哪边可以看出来?(标记萝卜)
(3)你们看,小白兔怎么了?(不开心……)你怎么知道的?从表情中可以看出来。
(4)那他为什么不开心呢?幼儿随意猜。
(5)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小白兔才会那么不开心。(放录音:我今天要搬家了,可是,我家住在山顶上,山路弯弯曲曲,家里东西又多,我可怎么办呢?)
提问:小白兔为什么不开心啊?它担心什么?
(6)看,谁来了?(小鸟)我们听!(录音:小白兔,别担心,我来帮你忙。)
提问:小鸟说了什么?它这么小,能帮小白兔搬什么呢?
(7)我们仔细听、仔细看,小鸟做了什么?(放录音:小动物们,快来帮小白兔搬家,大家一起来帮助它。)
提问:小鸟怎么所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这时候,小动物们都听见了,都来帮忙了。小白兔家到底有什么东西要搬呢?我们一起去瞧一瞧。
二、出示图片二,引导幼儿观察。
(1)我们现在来到了小白兔家的第一个房间,看,有什么?(床、椅子)
瞧,谁来帮忙了?(小熊和小猫)
他们两个正在商量呢,商量谁去搬床,谁去搬椅子。小朋友说,他们应该怎么搬?小熊搬床,小猫搬椅子。为什么?
(2)我们一起来帮小熊想一个搬床的动作。幼儿一起学。
三、出示图片三,继续引导幼儿观察。
(1)小朋友跟我一起去看看小兔家的第二个房间,有什么?(包袱和箱子)
看,谁又来帮忙了?(两只小猪和一只小狗)有三只小动物,怎么样搬两样东西呢?(小狗搬箱子,两只小猪搬包袱)为什么?
(2)你们看,小狗它怎么了?(表情,很吃力,搬不动)怎么会搬不动呢?(箱子重)里面可能放了什么东西?打开箱子,原来是书。
(3)看两只小猪,他们正在说什么?(放录音:怎么回事啊,好轻啊,我一个人就能背起来)
提问:它在说什么?包袱里究竟是什么东西呢?这么轻)打开来一看,软软的,原来是棉花。
(4)提问:他们这样搬东西合理吗?应该怎么样才合适?
四、出示图片四,启发幼儿动脑筋,想办法。
(1)嘘,听,这是什么声音。(录音:哎哟,哎哟)是谁在喊呀,来到小兔家最后一个房间,一看,原来是大象。他在干什么?(搬冰箱),他看起来怎么样?(很累)
(2)谁有办法能帮助大象,让它省力一点。幼儿想办法。大象真高兴,我们小朋友帮它想了这么多好办法。
五、出示小白兔图片。
你们看,小白兔现在心情怎么样了?为什么?
小白兔和小动物们一起来到了新家,他们真开心,小白兔对小动物说:“你们真好,我真开心,有这么多的好朋友。”
活动结束
幼儿自由听音乐找朋友。慢慢地跳出活动室。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3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和理解古寺内容,懂得做事要专心。
2.认读:妈妈、姐姐、哥哥、姑姑、娃娃、老师、专心。
3.能观察画面,学习复述故事中的片段,乐意在同伴面前讲述。
活动准备:
1.挂图7号;《小朋友的书我要上小学了》;磁带及录音机。
2.字卡:妈妈、姐姐、哥哥、姑姑、娃娃、老师、专心。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图上有谁?它们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见 ……此处隐藏8935个字……了厚厚的白雪。小兔说:“哇,白色的房子太棒了!”
小猪听了好伙伴们的话,甜甜地笑了。
活动思:
1、我感觉选材比较好。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很感兴趣,特别是采用精美的头饰,实用的课件,非常好玩的角色表演等。
2、识字教育单进行效果不如随机教育好。
3、我的课堂语言还不够精炼。活动环节衔接的还不够紧凑。活动策略设计的不够完善。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3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欣赏童话故事,理解作品中人物的伤心、快乐的不同的情感。
2 使幼儿懂得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都是快乐的。
3 学习作品中的对话:“大象,我的小花伞借给你,给你的 挡挡雨”。
4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 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欣赏并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学习对话。
活动准备:
图片:小猴 大象 熊 乌龟 兔子 大树 伞若干。实物小伞一把 伤心与高兴的表情图 动物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实物伞,引入课题。
提问:这是什么?什么时候要用伞?你们喜欢下雨天撑着伞在雨地里走来走去吗?可是有一只小动物一点也不喜欢下雨天,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欣赏童话,教师演示教具。
提问:大象以前喜欢雨天吗?为什么?为什么大象没有伞?下雨了,大象不愿呆在家里,可是没有伞怎么办?小动物看见了是怎么说的?
幼儿练习对话,表现出小动物的热情及大象烦恼的语调。
提问:大象用朋友的伞了吗?
后来为什么又用了,大象那么大,这些小动物的伞肯定不够,他们想出了什么办法呢?后来大象还讨厌下雨天吗?
三、再次欣赏故事,感受伤心和快乐的不同情感。
1 欣赏童话,带问题去听:大象没伞时的心情及有了大树伞后大象又是什么样的'心情?
提问:下雨天,大象没伞时,心里感觉怎么样?是什么样的表情呢?(出示表情图,幼儿模仿)
在平时遇到什么事情会让你伤心难过?
2 大象有了大树伞心情是什么样的?送伞的小动物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高兴?(出示表情图 模仿)平时你遇到过什么高兴的事?让幼儿知道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都是快乐的。
四、 师生共同戴头饰表演,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活动反思:
幼儿语言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语言交流中发展起来的。多样化的语言教育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口语的发展,语言技巧的提高,情感的培养。介于这种情况,开展了此次活动《送你一把伞》,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感受故事中乐于助人的情感。 初步懂得适合自己的东西并不一定适合别人的道理。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4活动目标:
1、用较生动、完整的语句向伙伴们介绍自己旅游过的景点以及旅游过程中的所见所闻。
2、感受风景名胜的美与特点。
活动准备:视频展示仪,一幅中国大地图,幼儿收集外出旅游时的门票、明信片、照片、地图、风景介绍图等。
活动重、难点:介绍时声音宏亮,语句完整,用词准确。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音乐欣赏《我们共有一个家》,幼儿随音乐即兴表演或做动作。
2、师:刚才小朋友听到歌里都唱了些什么?
(我们共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有长江,有黄河......)
3、师:我们的中国除了刚才说过的长江、黄河、你们还知道些什么地方?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中国大地图。
1、师:老师这里有一张中国大地图,你们说的每一个地方都能在这地图上找到它的位置,我听说小朋友们跟着爸爸、妈妈到过祖国的好多地方,你们去过的小朋友可不可以给我们当向导,介绍一下那里美不美,好不好玩,什么东西最好吃,下次我们去的时候也可以尝一尝,玩一玩?
2、师:为了让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这个地方在中国的哪个位置,我们每介绍一个地方,就把小朋友们收集的`门票、图片贴在那个地方。现在,老师先来给小朋友讲讲我去过的桂林吧!
(二)、老师介绍。
师:我去过桂林,(在视频仪上展示桂林的照片)有一句话叫“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说桂林的山和水是天下第一的,最美的,说它美,是因为它的山不高,山上长满了绿绿的树,一座连着一座,而且形态各不相同,有的象馒头,有的象大象的鼻子,所以叫象鼻山,有的象笔架,还有的山里有洞,洞里又有水。桂林有一条河叫漓江,水特别清,水浅的地方能看见河底的小石子,河边有很多的竹林。漓江最有好吃的是漓江鱼,特别鲜美;菊花蟹,是用小螃蟹和面粉炸出来的,一个看起来真象盛开的菊花,还有蚝油田螺,有点辣。(将照片贴在地图上)
(三)、幼儿介绍。
1、老师请3――4个幼儿向全体小朋友边展示自已收集的图片,边进行介绍。(教师在一旁稍作提问)
2、以小组形式请幼儿在组内轮流讲述。
3、老师再请各组推荐一名幼儿上来为全班小朋友介绍。
(四)、小结
师:我们的小朋友们说得实在太好了,虽然有好多地方我都没去过,可以听了你们的介绍,我已经忍不住想去看一看了。
这样吧,让我们把这幅中国大地图贴到外面的墙上,然后把你们收集的图片全贴上去,以后我们每天都可以请小朋友们来讲很多关于它们的故事,好不好?
三、结束部分:在音乐声中,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贴图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5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进一步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准确性关心和爱护,从而更加尊敬老师。
2、能大胆地连贯地介绍老师对小朋友关心之处。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挂图“老师的眼睛”
活动过程:
1、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出学习的内容。
2、教师用富有感情的声音,朗诵一遍诗歌。
3、启发幼儿回忆并讲述教师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对小朋友的关心、爱护、鼓励幼儿大胆地、连贯地讲述。
4、教师的对话的方式,让幼儿讲出诗歌中的主要内容,教师出示图片,帮助幼儿记忆诗歌。
5、教师带领幼儿朗诵两遍诗歌(教师要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幼儿,使幼儿感受到诗歌的内在意义)。
活动反思:
诗歌欣赏不单单是让孩子们欣赏,更是要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融入到诗歌中,并尝试对诗歌进行一个简单的创编。虽然这节课结束了,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要注意不要再犯同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