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的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文中关键词句,揣摩人物情感变化,体会父女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句段,感受人物的心灵美。
教学难点
揣摩小松鼠和父亲的心理,联系上下文,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猜谜语。 师:听说咱们班孩子可聪明了,今天老师这儿有一条谜语:请大家帮忙猜一猜。(课件出示谜语:形状像耗子, 生活像猴子, 爬在树枝上, 忙着摘果子。 ———打一动物 ) 师:孩子们果然名不虚传,一猜就中,这个谜底就是———松鼠。(板书)孩子们,伸出你的小手和我一起书写,注意“鼠”的写法。
2、欣赏动画。 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这样的新朋友。(播放动画)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一只怎样的松鼠?
师:同学们的词汇可真丰富!可作家刘保法既没有用美丽,也没用可爱,而是用了这两个字“那只”松鼠(完善课题板书,学生齐读课题)。
二、质疑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预设:
1、那只松鼠什么样?
2、那只松鼠怎么了?……
三、检查预习
师:课前,老师布置过一项预习任务(课件出示学习目标1):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主解决文中的生字新词。
2.思考:课文围绕那只小松鼠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
师:现在,来检查一下我们的预习情况吧!(课件出示以下词语:蹑手蹑脚 逃之夭夭 伶俐 携带 俘虏 抗拒 乞求 缩回 漏掉)
(1)读准字音。
(2)理解“蹑手蹑脚”的意思,并造句。
(3)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师指导左窄右宽的字(如“携”、“拒”)的写法。
师:孩子们字词掌握得很不错!那么课文围绕小松鼠写了一件什么事呢?(生回答,师板书:逮、放)
四、直奔重点,品读课文
1、初步感知父亲“放松鼠”时的心情。
师:最后,父亲是怎么把那只松鼠放掉的`呢?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咬咬牙)一起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最后,我咬咬牙,把它放了。)从“咬咬牙”这个动作中,你体会了什么?(父亲的矛盾、犹豫、不舍)
2、感受松鼠的活泼伶俐和父亲逮松鼠的不易。师:到底是一只怎样的松鼠,让父亲如此不舍?咱们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课件出示学习目标2):自由读课文第三段,边读边想:
(1)、用“——”勾出描写松鼠的句子,想像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松鼠?在你认为最能表现松鼠特点的词语下面标上“△”。
(2)、用“~~”勾出描写父亲逮松鼠的句子,并用“.”标出父亲逮松鼠时的动词。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并把你的感受简单批注在书旁。
第二关:选词填空。 乞求 要求 恳求
1、小松鼠用绝望的目光( )我放了它。
2、妈妈对我的( )很高。
小学语文教案 篇2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表达方法。
3、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4、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整理材料,想象作画,学写广告词,编写顺口溜等综合能力。
设计特色:
感情朗读,读中体会,搜集材料,想象作画。
学习重点:1、了解课文按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 :
一 导:
(师)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游玩?谈谈自己的感受。
今天我们就到富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的颐和园去走一走、看一看那里的美丽风光。板书课题。
(师)快坐上小火车,向北京出发啰!(放课件:火车开啦)
二 忆:
(课件打出颐和园的平面示意图)
(师)作者重点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生)在课文中把二至五自然段每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
(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三 观:
1、指导学生观看长廊的风光片。
2、指导学生谈观后感。
(过渡)师:景色美,作者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让我们从作者的描写中再次感受长廊的特点。
四 读: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自己印象深刻的词语、句子。
2、与同桌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3、引导学生探究,加深感悟长廊的特点:
①此处可让学生搜集有关长廊的图片,来进一步理解长的特点,以及长廊内部和外部的特点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艺。
②通过与自己身边事物作比较,如700米长的马路来体会作者运用数字描写的好处。
五 悟:
运用学习上一自然段学习方法去感悟一下第三、四自然段的内容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万寿山的图片资料,谈感受。
2、观看佛香阁与排云殿的风光片,谈感受。
3、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写得优美的句子,多读几遍。
4、讨论分析重点词语:如耸立、一排排、金碧辉煌、黄、绿、朱红滑过为什么不用划过。
重点句子:①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②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5、练习朗读,注意语调。
六 说:
学习第五自然段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扮成小导游员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分组进行导游,向游客们介绍碧波浩渺的昆明湖,最后评出优秀导游员。
七 品:
学生用欣赏、陶醉、赞美的情调去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在脑海里再现颐和园的美丽景观。
八 练:
1、放风光片,欣赏祖国的风景名胜,谈感受。
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颐和园,及其他风景名胜的图片,文字资料。
3、选择课文中喜欢的一处景点进行作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为颐和园写一句导游词,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希望,提醒人们要保护自然环境。 ……此处隐藏3378个字……语拼音字母表,能分清大小写
2.知道的世界之最,积累一些描写祖国的词语,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3、通过我是娃,知道说普通话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抓握汉语拼音字母表,培养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区分汉语字母表的大小写
教具准备:自制智慧果树、汉语拼音字母表、词语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语文七色光的乐园里去看一看,那里有许多知识的果实,等着我们去摘取呢!你们愿意去吗?(愿意)(板书课题)
2、师:要想摘到知识的果实,可不是那么的容易,你们必须要闯过关才能获得,有信心吗?
生:有
二、第一关:读读背背
1、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老朋友,你能叫出名字吗?(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
2、师:在它们身边的就是大写字母,谁愿意领着大家来读一读
3、师:有哪些大小写字母完全一样?(CcOoPpSsVvXxZz)
4、师:仔细看,有哪些大小写字母相近:(FfKkMmNnTtUuYy0
5、师:记一记,哪些大小写字母差别大?(AaBbDdEeGgHhLlQqRr)
6、放《字母歌》,教学生唱歌,帮助记忆字母顺序
7、游戏巩固,找朋友
8、师:小朋友真厉害顺利的闯过了第一关。
三、第二关:记一记
1、师:你知道我们的祖国多伟大吗?
2、师:(出示词语)请你们小组合作来读一读这些词语,比一比谁认的最多,记得最快
3、请小朋友来领大家读一读,再齐读
4、做游戏连线
丰富的物产
辽阔的民族
勤劳的土地
悠久的民族
美丽的历史
智慧的人民
四、第四关、说一说
师:小组合作读知识窗,和组员交流一下,读后你知道了什么?(全班交流)
师:你还知道哪些世界之最
五、第五关我会说
师:介绍这个娃,你知道他说的是什么话吗?(普通话)
师:象别人介绍自己时应该怎样说?
生:名字、年龄、自身特征
师:谁能试着说一说?指名说,给予
师:说给同桌听一听
六、:
同学们可真厉害,顺利的闯过了四关,摘到了你们的智慧果,你们高兴吗?老师相信你们以后会摘到更多更大的果实,请大家继续努力吧!
小学语文教案 篇8教学目标
1.认真看图,理解图意。通过看图学习短文,让同学知道祖国江南十分美丽、富饶,激发同学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两个新偏旁,“艹”草字头,“氵”三点水旁。
3.学习6个词语,7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4.通过学习短文,理解句义、词义。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短文,理解句义、词义。
2.学会新偏旁,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 音节、生字、词语卡片,图片,田格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公开课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看图,理解图意。通过看图学习短文,让同学知道祖国的江南十分美丽、富饶,激发同学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读懂句子,理解词义。
(三)正确朗读短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看图读短文,理解句义、词义。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读汉字卡片:工 田 鱼 鸟 水 儿
2.读韵母卡片:
(二)看图,初步了解图画内容,练读短文。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2.练读短文。
(1)借助拼音自身练习读短文,读准字音。
(2)出示音节词语卡片练读:zh* p2i ni3o 6r ch4n li3nhg 4n l] y#u y#u y* m! xi1ng hu4 zh#ng y$u
(3)自身练读短文,逐步做到一目双行。
(4)指名分句读,齐读短文。注意“绿油油”应读l] y#u y#u,“油”读一声,不要读成二声y$u。
(三)看图读文,学句、学词。
1.指名读第1句,学词、学句。
(1)教师指图问:
①谁知道什么是小竹排,它有什么用处?(板书:小竹排)
②小竹排上坐着谁,竹排上还有什么?(祖孙二人,他们正在谈着什么,孙子手中抱着一只鸡,身后有一箩筐的米)
③什么叫顺水流?(顺着水流的方向往前行)
④这祖孙二人坐在竹排上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
(2)读第1句,注意句号的停顿,要读出祖孙二人乘小竹排顺流而下、头上小鸟鸣叫、水中鱼儿成群这种美景。
2.指名读第2句。
(1)看图,读第3行,问:什么叫两岸?(板书:两岸)
①河的两岸有些什么?(引导同学先看竹排的左岸)(岸上有许多树和古式建筑)师述:岸上有这样多的种类不同的树,我们总的叫它们“树木”。(板书:树木)
②这些树木长得怎样?
③读短文第3行。
(2)看图,读短文第4行。
(3)看图,读短文第4行。
①指图上竹排的`右岸,问:河岸上还有什么?什么是禾苗?(禾苗)师述:稻子、麦子、玉米、谷子等等粮食作物的刚长出来的幼苗都叫禾苗(板书:禾苗)。
②看看图,读读短文第4行,说说禾苗长得怎么样?(“绿油油”讲禾苗很绿,长得好)
(4)指导读第2句。
两岸/树木密,
禾苗/绿油油。
3.指名读短文第3句,读懂句子,理解词语。
(1)看图,师述:在这里河中小鱼儿成群,河岸上树木茂密,禾苗绿油油,小燕子在空中鸣叫着,疾飞着,风景这般美,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2)“江南”是指什么地方说的?(教师板书:江南)师述:江南是指长江以南的地区。这里气候温暖,河流、湖泊多,鱼多,虾也多;江南适合稻子生长,每年幼稚季节收获多,所以说江南是鱼米乡。(板书:鱼米乡)
(3)看图,读短文最后一行,问:为什么说“画中游”?
师述:这是用打比如的方法,告诉我们江南风景美如画。祖孙二人坐在竹排上顺水前行,一路观赏着两岸如画的美景。真好像在画中游览一样。
(4)指导朗读第3句。
江南/鱼米乡,
小竹排/在画中游。
(四)巩固复习。
1.读词语:树木禾苗小竹排江南两岸鱼米乡
2.朗读短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