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语言教案花婆婆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花婆婆,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语言教案花婆婆1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并对四季的花卉感兴趣,乐意用不同的韵律节奏进行表达。
2、体会“做一件让世界变得美丽的事情”的美好。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动准备:
1、四季特征明显的花:迎春花、桃花、油菜花、荷花、玫瑰、菊花、桂花、梅花、君子兰、水仙花、白玉兰、牡丹花、牵牛花、百合花。
2、《花婆婆》PPT。
3、儿歌“四季花开”:
暖和的春天来到了,什么花儿朵朵开?
炎热的夏天来到了,什么花儿朵朵开?
凉爽的秋天来到了,什么花儿朵朵开?
寒冷的冬天来到了,什么花儿朵朵开?(备有:我们种的什么花儿开)
4、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引出活动: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故事(出示PPT),认字吗?《花婆婆》。婆婆是个什么样的人?花婆婆是干什么的?
2、讲述故事
老师:花婆婆到底是做什么的?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音乐起)
(讲到:第三件事后,插问)。
老师:小女孩答应爷爷要做哪三件事?
孩子:做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到世界去旅行……在海边住……
3、继续讲故事。
二、四季开的花
1、说说四季开的花:讲到“花婆婆”准备种花时,引发交流四季开的花。
老师:花婆婆想,如果海边开满了鲜花,世界一定变得更美丽;如果海边一年四季都开满鲜花,世界一定变得更美丽。
老师:那么,你知道什么花儿会在什么季节开放吗?
孩子:桃花是在春天里开得……荷花是在夏天里开的……
老师:除了这些花,你还能说出其他花的名字吗?
孩子:梨花……康乃馨……
2、分一分:四季不同的花。
老师:其实,我们现在知道的花的名字有7000多种。我准备了一些花的照片,小朋友现在认一认:这些是什么花?是在什么季节开放的?再把它们放在相应的字卡的下面(字卡为:春天花儿、夏天花儿……)
幼儿操作,教师再和幼儿共同检查。对错误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3、不同的韵律节奏表达:四季花儿开。
1]老师:还有许多花,会在四季里开放,这真是件美好的事。如果,我们可以把花儿在四季开放的事唱出来,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这里有一些儿歌,我们一起有节奏地唱唱看。
在春、夏读完后,提问:刚才是用手来打击节奏,还可以用什么来打击节奏?(用拍手、跺脚、转手腕动作都可以表示节奏)
老师提示:节奏和别人不一样,那会更美好。
2]老师:出示“我们种的什么花儿开”(让孩子感受16分音符的节奏),是水仙花,怎么唱着回答?
4.以对唱的形式进行。
师先问,幼对答。过程中引导孩子完整回答。
以孩子问孩子答的方式进行有节奏的唱,师给予一定的帮助。
老师:啊,这真是件美好的事情!
三、一件美好的事
1.回归故事。
老师:花婆婆知道了那么多四季开放的`花,写信买了许多花籽……可是,孩子们也不知道将来会做什么!
2.美好的事情。
老师:你觉得做什么事,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呢?孩子们,你们已经知道了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教学反思:
在看过整个活动设计后,我们所要想的就是目标是如何在过程中得以体现,而过程又是怎么有效地达成目标的。针对这样的思考,仔细衡量《花婆婆》这个活动的目标和过程,发现目标和过程是相互呼应的。目标一是理解故事并对四季的花卉感兴趣,乐意用不同的韵律节奏进行表达。在活动过程中,分为看图片认识四季的花和有节奏地念四季花儿的儿歌两大部分,让孩子们对四季的花儿有初步了解,并大胆表现四季花儿盛开的美好。目标二是体会“做一件让世界变得美好的事情”的美好。当活动以故事《花婆婆》开始后,整个活动过程的进行都是在让孩子们体会做一些美好的事情,正如最后的总结“孩子们,请你记住并努力去做这件美好的事情,等你们长大了,世界因为有你们,会变得更美好!”由此可见,活动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能力和情感的总方向,活动过程就是运用各种适合幼儿的形式来具体实施和操作。两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整个活动。
大班语言教案花婆婆2活动目标:
1、对《花婆婆》故事情节感兴趣,培养其对听故事的兴趣,体会“做一件让世界变得美丽得事情”的美好。
2、理解故事并对四季的花卉感兴趣,乐意用有韵律有节奏地进行表达。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四季特征明显的花:桃花、油菜花、杜鹃花、荷花、玫瑰、向日葵、菊花、桂花、腊梅、茶花等花的图片。
2、《花婆婆》PPT,背景音乐。
3、四季场景的图片
4、儿歌“四季花开”图谱(当然这个图谱我还没设计出来)
暖和的春天来到了,什么花儿朵朵开?
炎热的夏天来到了,什么花儿朵朵开?
凉爽的秋天来到了,什么花儿朵朵开?
寒冷的冬天来到了,什么花儿朵朵开?
5、爱心卡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引出活动。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故事(出示PPT),认识吗?花婆婆是个怎样的人?她是干什么的?
(活动的引入,调动了幼儿的学习情趣,激发了幼儿对故事的期待。)
2、讲述故事。
(1)师:花婆婆到底是做什么的?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音乐声中,教师讲故事。讲完第三件事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师:小女孩答应爷爷要做哪三件事?
幼1:到世界去逛逛。
师:就是去旅行。
幼2:在海边住下来。
幼3: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给与反馈)
(2)教师继续讲述故事
花婆婆有没有去完成这三件事呢?我们继续听故事吧。
二、丰富幼儿四季花卉的经验。
1、说说四季开的花 ……此处隐藏7334个字……好!
师:孩子们,你们已经知道了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事情。请你们记住这件事情,努力去做这件事情。世界因为有你们,会变得更美好!
自我反思
王老师:这次活动,变开始时的一味模仿,为融入个人与集体的想法与智慧;在组织活动时,变一味背教案、走教案,为对幼儿充分尊重、信任和引导;变牵着幼儿的鼻子走,为引发幼儿的好奇、兴趣、自主探究。教学效果非常好。
同伴互助
张老师:这次活动组织得很成功。由于有了前两次的经验,教师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放得开,而不是忙着走环节。
华老师:在两次学习唱四季歌以及和幼儿的交流互动中,教师尊重幼儿差异,注意面向不同层次幼儿,分解了难点,较好地达成了目标。
李老师:在最后一个环节中,王老师也对原方案进行了修改,利用孩子们对周围生活的关注,不露痕迹地渲染了主题,使活动达到高潮。
我们的思考
本次一课三研活动,始于对特级教师一节公开课的模仿。在三次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参与研讨,充分发表各自的观点和建议,相互启发,不断反思,认识逐渐深入,最终解决了前两次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刚开始的模仿其形,演变为领会其神,不再拘泥于应老师是怎样说的,下一个环节有哪几个步骤,而是多思考:应老师为什么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这样的教学环节对达成教学目标有何益处,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手段能帮助我园幼儿理解接受。
通过修改后的第三次教学尝试,我们可以看出:王老师和我们的教师团队已摒弃了拿来主义,而将视点落在有想法、有创新这样的学习层面上。教师的授课也不再是一种机械的表达行为,而是根据课堂状况与幼儿需要的一种对话式、互动式行为。在整体的活动过程中,自然体现出与故事、音乐的和谐,与他人的和谐,以及多种思路视点的和谐。孩子们很自然地被吸引,并主动探索,也给了观课者不同以往的新鲜感觉。
附故事:花婆婆
当花婆婆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她和爷爷住在一个靠海的小镇上。花婆婆的爷爷在他们家楼下开一间店。到了晚上,还是小女孩的花婆婆就坐在爷爷的大腿上,听爷爷说些曾经发生在他身上的趣事。每次爷爷说完故事,花婆婆就接着说:爷爷,我长大以后,也要像你一样去很远的地方旅行。当我老了,也要像你一样住在海边。爷爷笑着说:好啊,但是你一定要记得做第三件事。什么事?花婆婆问。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
小女孩长大了。她决定去做答应爷爷的三件事。她离开家乡到处旅行,到过热带岛屿,翻过寒冷的雪山,穿过沙漠和森林,看到狮子在游戏,袋鼠在跳跃。每经过一个地方,她都交了一些难忘的好朋友,最后来到了大海边。她想:如果在海边一年四季都看到鲜花,世界会更美丽吧!花婆婆买了许多花籽,她种呀种呀,人们不知道她在干什么,都喊她怪婆婆。第二年,那些种子都开花了!人们很喜欢她种的花,就叫她花婆婆。孩子们喜欢到她那儿听她讲旅行的事情。
大班语言教案花婆婆5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的人物细节,理解画面所要表达的内容
2.能自己组织语言较准确表达画面内容,与同伴分享故事
3.乐于阅读图书,体验阅读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和情感变化,能自己组织语言讲述故事
难点:愿意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世界变得美丽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歌曲《花婆婆》音频、绘本《花婆婆》(数量根据幼儿人数来定)、纸和彩笔、图片
经验准备:会唱歌曲《花婆婆》、了解倒叙的讲述方法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阅读的兴趣
(一)播放歌曲,幼儿齐唱
师:小朋友们真棒!唱得真好!请问小朋友们知道歌曲里的花婆婆是谁吗?她有什么有趣的故事要和小朋友们分享呢?
(二)分发绘本,
二、活动展开
(一)整体欣赏绘本
1.观察绘本的封面和扉页
2.师幼交流讨论:说一说封面和扉页上有什么内容?结合歌曲,猜一猜故事内容是什么?请用一到两句话说一说。
(二)分段欣赏绘本,理解故事内容
1.阅读绘本至P6即艾莉丝小时候的部分
师:小朋友观察到了什么?谁是艾莉丝?她住在什么颜色的房子里面?她家里有什么装饰品?除了艾莉丝还有其他什么人?猜一猜抱着艾莉丝的人是谁?
2.教师讲述这部分的故事,幼儿再次欣赏画面
幼儿回答艾莉丝答应爷爷要做的三件事情是什么?
小结:艾莉丝与爷爷在海边的生活平静而幸福,但是她还不知道做什么事情会让世界变得美丽。
3.阅读绘本至P14即艾莉丝旅行的部分
引导幼儿观察人物服饰、建筑特点和自然景观,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观察到内容。
4.教师结合幼儿的表述,完整地讲述故事
引起幼儿思考,他们住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小朋友们住过什么特别房子吗?
小结:气候差异导致的自然风貌不一样。幼儿可结合自身的经验去理解感知这种差异,初步明白引起差异的原因是温度、水等。
5.阅读绘本至P22即艾莉丝找到让世界变美丽的方法是种鲁冰花
请幼儿用一到两句话表述画面内容。初步理解色调变化表现出的人物情感变化。(这一部分的颜色以黄绿为主,轻快明朗。感受艾莉丝找到方法后的喜悦)
6.阅读绘本至文末即艾莉丝把她的故事讲给小艾莉丝的部分
教师讲述故事,幼儿阅读绘本
师:小朋友们能帮助小艾莉丝想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方法吗?教师出示图片(没有垃圾的道路与堆满垃圾道路等)通过对比,让幼儿直接感受,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方法,是不乱扔垃圾、遵守交通规则等我们能做到的小事。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结:让世界变得更美丽,其实一点都不难,小朋友都能做到!
(三)完整地欣赏绘本
1.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幼儿自由翻阅绘本
2.分组复述故事,幼儿自由分组,跟同伴分享故事
三、活动延伸
分发纸笔,让幼儿将自己想象地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方法画出来。作品放在美工区展示。(绘画过程中播放歌曲《花婆婆》)
附:(花婆婆歌词)遥远的海边,住着花婆婆,童年的心愿,她还要实现,她以她的双手,在广阔原野,撒下爱的种子,让爱滋养心田,让爱的花开满大地,让风带去爱的香气,那小小的'种子生根落地,在我们每个人心里,花婆婆带着爱和坚定,微笑着继续前行,在春天的山岗抬头望去,看世界变得更美丽
活动总结
《花婆婆》的故事是有魅力的。幼儿在活动中,了解花婆婆的故事,逐步明白花婆婆种鲁冰花是在做让世界变得美好的事情。幼儿从中受到影响,愿意像花婆婆一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世界变得美丽。花婆婆种花,让世界变得美丽,那么幼儿能做什么让世界变得美丽呢?我觉得这是老师需要思考的。让幼儿帮助小艾莉丝解决她的难题,让幼儿进入到作品角色中去,化被动为主动,培养幼儿的共情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