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科学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科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科学教案1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及动手操作,使幼儿掌握理解海绵的性能,知道海绵的用途。
2、学习词语:软软的、轻轻的、吸水、弹性等。
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块海绵和2—3根细橡皮筋
2、海绵变化图示两张
3、彩色颜料水每组一盘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海绵,幼儿交流经验
1、你们是怎么玩海绵的?幼儿相互交谈议论。
2、请幼儿讲讲:玩起来与别的积木有什么不同?
3、请位幼儿说一说见闻: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海绵。
二、操作游戏,感受海绵的特性
1、海绵宝宝变成小青虫游戏
教师出示毛毛虫图示和细橡皮筋,引导孩子用橡皮筋把海绵分若干节,并与原形比较。请幼儿思考:可以让海绵变回原来的样子吗?幼儿再动手做一做。
小结:我们能把海绵变成各种形状引导孩子捏成一团),马上松开,它又能恢复原样,说明海绵有弹性。
2、海绵宝宝喝水游戏
1)教师提供颜料水分组活动,提示幼儿思考:海绵宝宝能干什么?
2)待幼儿活动几分钟后,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如:“我把海绵放在颜色碗里,碗里的颜色水少了,而海绵变颜色了”。
教师肯定幼儿的做法和语言表述,表扬做的好的幼儿。
教师小结:海绵能把颜料水变少,说明海绵能吸水,具有吸水的`功能。
联系生活,整理活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海绵的用途也很广,如我们做操用的体操垫、睡觉时铺的海绵垫等。引导幼儿把吸水的海绵拿到阳光下晒一晒,整理桌面的操作材料。
活动延伸:
1、让幼儿仔细观察社会上、家庭里还有什么东西是用海绵做的。
2、数小时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去收海绵。
幼儿园科学教案2设计思路:
长期以来幼儿园的科学活动涉及物理和生物方面的内容比较多,而关于化学实验的内容非常的少,其实化学活所涵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不少的内容是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醋和苏打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让孩子非常感兴趣,这一点给了我启发,我尝试在矿泉水瓶盖上打洞,插吸管,然后再把醋放进矿泉水瓶里,加入苏打后立刻盖上瓶盖,果然和预期的一样,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将瓶中的液体通过吸管挤了出来,喷的很高。我又利用了孩子最喜欢的动画片,喜洋洋和灰太狼这一素材,编了一个打倒灰太狼的故事背景,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日益丰富,已不满足于了解某种现象,他们更对探究事物变化规律的实践过程感兴趣,而且也更乐意利用这些想象进行一些更进一步的活动。作为教师,我们要要善于发现幼儿生活中的突发事件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支持探索的兴趣,促进活动发展。
活动目标:
1、通过小实验知道苏打水和醋可以产生气泡、学会记录。
2、进一步了解醋、小苏打与泡泡之间的'关系。
3、培养幼儿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
活动准备:
1、每两个人用6个杯子,一个勺子,一个透明塑料瓶,一个插好吸管的盖子,一个小脸盆,一块抹布,一个透明漏斗,一个碗
2、醋、苏打粉、冰红茶、橙汁、酱油
3、教师记录表。
4、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以羊村长的口气:各位小朋友们,早上好!我是慢羊羊村长。欢迎你们来到我的羊村,今天,除了来了你们这群小朋友以外,看还有很多客人老师也来到了羊村,我们回过头去和她们热情的打个招呼。(这时电话铃响了,播放报警录音)咦,电话铃声响了,我来听听是谁?(接电话)天呐!灰太狼即将要带着他的新武器来攻打我们青青草原了。小朋友,请你们帮我一个忙,也发明一个新武器来对付灰太狼,好吗?好的,那首先想一想要制造一个什么样的武器呢?(幼儿回答)那我们就来制造一个威力巨大的,会冒泡泡的气泡弹。
二、小实验
师:要想制造气泡弹就一定要用到苏打水,可是苏打水和哪个好朋友相聚在一起会冒出泡泡呢?今天我给大家准备了苏打水,还有许多不同的材料,有醋宝宝、酱油宝宝、冰红茶宝宝和橙汁宝宝,等着小朋友们去寻找这个答案。如果有泡泡冒出来,就说明我们找到了想要的答案。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安静地走到桌子边找答案吧!
有一组小朋友已经找到了答案,我请一个小朋友来回答苏打水和什么宝宝相聚在一起会产生很多气泡啊?(幼儿回答:醋)
三、实验一
师:小朋友很聪明,找到了答案,下面我们就要正式开始制造我们的气泡弹了。这里有一段喜羊羊的爸爸,羊博士送来的视频,教我们在座的小羊如何制造气泡弹,请仔细观察视频哦!(观看)
看完视频了,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说一说如何制作气泡弹,小朋友说,我来操作。(先加入50毫升的醋,看好刻度线,瓶子上有一个数字50,只要把醋倒到数字旁边的线就可以了,为了防止醋不倒在外面,我们可以使用这个漏斗。(教师示范后方旁边)。然后我们再来制作苏打水,挖一勺苏打粉到水里搅拌均匀,利用漏斗倒入瓶中,迅速把吸管插入瓶中,盖子盖紧,不要留下空隙)
看来小朋友们都会了,我这里还有一张实验流程图,如果记得不清楚的小朋友可以看着图操作。在操作的时候,如果有小水珠喷出来,观察完后拿一块抹布把桌子擦干净。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实验结束要求小朋友来记录你的实验结果,有没有成功。我们来看一下记录表。介绍记录表
好,现在请小朋友们开始操作吧!
四、讲解第一次结果,查看分析记录表,总结出不成功。并做第二次试验
师:实验做完了,谁来说说你观察到什么现象?(瓶子里有泡泡产生?没有从吸管里冒出来吗?)啊呀,我们第一次做的气泡弹没有打倒灰太狼,听听灰太狼还发出了奸诈的笑声。不行!看来我们要把实验改良一下。刚才说了,瓶子里泡泡不多,所以没有从吸管里冒出来。那这次我们加大剂量,试一试倒70毫升的醋,加2勺苏打粉会不会产生很多很多的泡泡。请小朋友再做一次科学家吧!
五、讲解第二次结果
师:看着小朋友的笑脸,看到记录表上这么多的勾,我知道一定有好结果了,你们一定是成功了。小朋友来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泡泡从瓶子里冒出来了)哇!小朋友们都很聪明,我们把气泡弹制造出来了,看看灰太狼什么反应呀?
六、总结
看看这张表格,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 ……此处隐藏7187个字……结果。
3、请幼儿说说实验结果
4、探索原因,感知纸的吸水性不同与纸船沉浮速度间的关系
(1)T:同样是小船,为什么有的沉的快,有的沉的慢呢?
(2)"吸水性"实验:教师使用投影仪展示实验过程:出示是那种纸和滴管,分别滴在塑料纸上,引导幼儿观察吸水速度,并与自己的实验结果相对应,寻找答案。
T:哪张纸吸水最慢?(蜡光纸)
哪张纸吸水快一些?(报纸)
哪张纸吸水最快?(报纸)
:原来不同的纸吸水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谁吸水快,船就沉的快。
幼儿园科学教案12活动目标:
1、喜欢探索和动手操作。
2、在游戏中获得关于影子现象产生和变化的感性经验。
活动准备:
1、白色幕布、提线木偶、灯、音乐课件。
2、小玩具、手电筒若干个。
3、和幼儿一起做定位测量记录(量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在早、中、傍晚的长短和方向)。
活动过程:
一、游戏活动:大家一起来跳舞。
1、引起幼儿对影子的兴趣。
教师操纵提线木偶在有灯光的白色幕布后面表演,幼儿观看木偶的影子跳舞。
2、幼儿分批尝试,观察自己和小朋友的影子,体验有影子的乐趣。
二、观察活动:为什么有影子?
1、小朋友站在幕布后,把灯关掉,看看幕布上有没有影子?为什么影子不见了?
2、 把灯打开,看看幕布上有没有影子?想一想、说一说怎样幕布上才能有影子?
3、小结:物体挡住了光就有影子。老师刚才就是利用影子表演了木偶跳舞。
三、 实验活动:影子会变吗?
幼儿操作实验:每个幼儿拿一把手电筒和一个小玩具,玩找影子的游戏。引导幼儿观察,手电筒位置不同时,影子有没有变化,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四、讨论活动:有趣的`影子。
1、讲一讲:刚才发现了什么?
2、 想一想:早上和傍晚人的影子是怎样的?为什么?中午影子又是怎样的?为什么?什么时候的影子最长?什么时候的影子最短?
3、 观看课件,小结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4、 想一想,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什么影子?
活动延伸:
与幼儿一起到室外玩踩影子和藏影子(用什么方法可以把影子藏起来)的游戏。
幼儿园科学教案13活动目标
1.了解和树有密切关系的事物,增进对树的了解。
2.教育幼儿懂得爱护大自然。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松鼠,树林1,鸟窝,
2.各种动植物、自然环境的卡片。
活动过程
一、交流:我见过的大树
1.教师:小朋友,我们都见过很多的大树,现在我们来说一说你都见过什么样的大树?
2.启发幼儿结合已有的知识讲述各种各样的大树。
3.教师:小朋友见过这么多大树,你知道这些大树有哪些好朋友吗?
引导幼儿思考大树和动物、自然环境有哪些联系。
二、了解:大树的朋友
1.出示图片:大树和啄木鸟
(1)画面上有什么?(大树,啄木鸟)
(2)大树和啄木鸟是好朋友吗?为什么说它们是好朋友?
2.引导幼儿观察树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1)出示图片:鸟窝
提问:树上有什么?(鸟窝)
鸟窝是谁的家?为什么安置在大树上?
鸟窝和大树是不是好朋友呢?
(2)出示图片:阳光和大树
引导幼儿讨论:阳光和大树是好朋友吗?如果没有阳光大树会长成什么样子呢?
3.幼儿操作:找找好朋友
让幼儿在卡片中找出大树的好朋友,并说明理由,为什么和大树是好朋友。
如:花在树旁静静地开放,一只小松鼠在树枝间跳来跳去,一头熊在树洞里东面,
一只啄木鸟在为树捉虫等等。
4.拓展活动
启发幼儿给大树找到更多的好朋友。
幼儿园科学教案14活动目标:
1、请幼儿看清图形与代号后看图填数;看数画图;看图填数、看数画图。
2、请幼儿猜猜电话号码。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数学)、铅笔人手一只。
活动过程:
一、数图记忆:
1、教师讲解:
(1)出示图形与代号请幼儿仔细看。1是什么图形,2是什么图形……...9是什么图形。
(2)出示不同的.图形请幼儿填写数字。如,正方形是数字几,三角形应该填写数字几等。
(3)请幼儿看数字来画出图形。如,2应该画什么图形,8应该画什么图形等。
(4)教师出示有图形有数字的要求幼儿是图形的就写出数字,是数字的就画出图形。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二、猜猜电话号码:
1、教师讲解:
(1)根据算式题得出电话号码是多少。如,8—3、2+3、7—4、10-7、5+4、8-7、6-6、3+4。得出电话号码是55339107。
(2)出示数图,请幼儿根据图形写出电话号码。
(3)把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也变成密码。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检查、纠正。
幼儿园科学教案15活动目标:
1.进一步激发宝宝对色彩的兴趣,感受油水分离的特殊效果。
2.在玩色游戏中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材料柜(内有自制的海绵球,用白色蜡笔画过各种小动物的纸)稀释的各色水粉颜料、抹布
设计思路:通过前几次的玩色活动,如手指点画“小花”和制作“匹萨饼”,初步激发了孩子对色彩的喜爱,而且孩子对玩色活动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这几天,有小朋友一直对我说:“李老师,我们好久没玩颜料了,我想玩颜料。”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这也符合“超市”课程精神。本次活动以水粉脱色的'奇特效果(即油水分离)来进一步提高对玩色的兴趣。
重点指导: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好多小动物要和我们玩捉迷藏
的游戏,它们就藏在这张大纸上,猜猜看是哪些小动物藏了起来?(幼儿讲讲说说)
2. 师:我们一起把这些小动物请出来,好吗?
(二)讲解示范
1. 师:我请绵球宝宝来帮忙,给它穿上好看的衣服。(蘸颜料)
2. 教师示范用绵球平涂,从纸的最上端开始涂,从一边涂到另一边,顺着一个方向来回涂,不留空。并边涂边说:“找呀找呀找呀找,小动物们快出来。”
(三)幼儿练习
1. 鼓励幼儿边说边涂,把整张纸都涂满。
2. 指导幼儿平涂,从一边涂到另一边,顺着一个方向来回涂。
(四)活动结束
和好朋友说说你把谁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