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中班语言教案:谁住在皮球里

时间:2023-03-13 00:06:47 收藏本文
中班语言教案:谁住在皮球里

中班语言教案:谁住在皮球里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语言教案:谁住在皮球里,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语言教案:谁住在皮球里1

活动设计背景

一天本班的妞妞拿来一个圆形的抱枕,孩子们很喜欢,当做的球相互用来滚着玩。玩了会有孩子来问,为什么这个抱枕球不能像皮球一样跳?

皮球里住着谁,是多么有趣的问题啊!这能大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了解空气对皮球运动状态的作用。

活动目标

1、能安静的倾听并理解故事内容。

2、能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3、了解空气对皮球的作用。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空气对皮球运动状态的作用

难点:皮球与气球之间共通的理解

活动准备

1、小兔、轮子、喜鹊图片各一张

2、气球

3、幼儿用书《谁住在皮球里》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

操作图片,教师完整讲述故事,请幼儿带着问题倾听。

(1)故事里面说皮球里住着谁?

(2)为什么是它们住在里面?

2、谁住在皮球里?

(1)利用图片引导幼儿回忆并提问:故事里说谁住在皮球里?为什么是它们?

(2)真有3个朋友在里面吗?皮球里究竟住着谁?

教师:“想要知道皮球里面住有谁,问哪个比较好呢?”(皮球)

“我们要问皮球就可以知道皮球的里面住着谁啦,但是今天老师没带皮球,带来了皮球的号朋友气球,因为气球和皮球里住着的是一样。”

①给充气的气球放气,请幼儿感受气口出来的空气。

②小结:气球里面住的是空气,皮球里同样也是空气,没有小动物。是空气让皮球跳、滚、飞。

3、幼儿看书,教师再次讲述故事。

教师:现在我们知道了是谁住在皮球里,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就在小朋友们的书本里,请小朋友们轻轻翻开书本,找到故事《谁住在皮球里》一起安静的听老师再讲一遍。

4、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程序上出现错误,但幸好有图片教具,后面的提问环节达到预期效果。在刚讲故事时孩子们提出的各种想法没能很好的利用是一失误。)目标的定制对本版孩子稍浅了些,应可以在提问为什么兔子住在里面时还可增加除了兔子会跳还有谁会跳等,扩散孩子的思维,对孩子的'认知效果更好些。在后面看书的环节,前半部分还好,后半部分因没能提前交代,孩子们在自己看书时直接看了下一篇的内容。对本节课的内容没能巩固加深,又是一失误。总体上本课时的目标预期效果都达到了。但在过程中对孩子没出现的不在预期中的反应利用与操作得不是很好。

小百科:皮球是一种有弹性的空心球,多用橡胶制成。

中班语言教案:谁住在皮球里2

【设计意图】

空气是游戏的好伙伴,它会住在皮球里、气球里、空盒子里……幼儿在玩瘪皮球的时候,总会说:老师这个皮球不好玩,好象是没气了。如果将幼儿置身与游戏中,空气不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不再是抽象的、枯燥的。通过玩皮球,学动作与具体情境相联系,积极诱发了幼儿自主访取、自主建构的一个学习境脉。皮球里住着谁,是多么有趣的问题啊!这能大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了解空气对皮球运动状态的作用。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对皮球的动态——蹦、滚、飞产生兴趣。

2.通过观察、比较,理解空气对皮球运动状态所起的作用。

【活动准备】

活动材料、充气瘪气球

【活动过程】

(一)会蹦、会滚、会飞的皮球。

1.教师用皮球演示拍皮球、滚皮球、踢皮球的动作。

2.老师玩皮球的时候,皮球是怎么运动的?(蹦跳、滚动、飞起来)

3.请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皮球的蹦跳、滚动、飞起来的状态。

(二)谁住在皮球里。

1.皮球为什么会蹦会滚,又会飞呢?教师用力挤压皮球,究竟谁住在皮球里呢?

2.幼儿完整地听故事一遍。

3.皮球里真的住着兔子、轮子和小鸟吗?

(三)空气住在皮球里。

1.皮球很硬很硬,一定有什么东西住在里面,到底是什么呢?(空气)

2.师出示瘪的皮球,拍、滚、踢皮球。

3.球里没有空气会怎么样呢?(蹦不起来,滚不了几下,飞不起来)

4.小结:只要皮球里充满了空气,它就会像兔子那样蹦,轮子那样滚,小鸟那样飞。空气真了不起。

中班语言教案:谁住在皮球里3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对皮球的动态蹦、滚、飞产生兴趣。

2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了解空气对皮球运动状态所起的作用。

3根据已有经验,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1晨间活动中,幼儿以拍、滚、抛、踢等方式玩过皮球。

2充满气的皮球和瘪皮球若干,放镜、剪刀、打气筒、绳子等各种材料。

3一段符合课题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会蹦、会滚、会飞的皮球。

1教师用皮球演示拍皮球、滚皮球、踢皮球的动作。

2引发幼儿思考:老师玩皮球的时候,皮球是怎么运动的

3在音乐中,请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皮球蹦跳、滚动、飞起来的状态。

二感受故事,引出问题:谁住在皮球里。

1提问:皮球为什么会蹦会跳又会飞呢究竟谁住在皮球里

2幼儿完整地听教师讲述故事一遍。

3幼儿讨论:皮球里真的住着兔子、轮子和喜鹊吗

三引导幼儿探究,并得出结论:是空气住在皮球里。

1教师用力挤压皮球:皮球很硬很硬的,一定有什么东西住在里面。是什么呢

2把幼儿分组,每组有一些材料,如:皮球、剪刀、胶布等,请幼儿通过挤压、听、看闻等方式来探究到底里面是什么。

3师生共同归纳小结:原来是空气住在皮球里。

4出示瘪的皮球,拍、滚、踢。问:皮球里没有空气会怎样呢

5请幼儿来试试看。

6教师总结:皮球是因为有空气才能运动的,空气真是了不起啊

四、活动结束:

让我们一起去与空气玩,跟它做好朋友吧

教学反思

程序上出现错误,但幸好有图片教具,后面的提问环节达到预期效果。在刚讲故事时孩子们提出的各种想法没能很好的利用是一失误。目标的定制对本版孩子稍浅了些,应可以在提问为什么兔子住在里面时还可增加除了兔子会跳还有谁会跳等,扩散孩子的思维,对孩子的认知效果更好些。在后面看书的环节,前半部分还好,后半部分因没能提前交代,孩子们在自己看书时直接看了下一篇的内容。对本节课的内容没能巩固加深,又是一失误。总体上本课时的目标预期效果都达到了。但在过程中对孩子没出现的不在预期中的应利用与操作得不是很好。

《中班语言教案:谁住在皮球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