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5篇)

时间:2023-03-10 00:06:22 收藏本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5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蝌蚪找妈妈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宝宝学画小蝌蚪的基本技能。

2、让宝宝在回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感受小蝌蚪找妈妈时的心情,我们应该帮助它们。

二、活动准备:

1、宝宝认识过许多小动物,包括小蝌蚪找妈妈故事里的所有动物。

2、宝宝已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3、小蝌蚪找妈妈添画的纸、油画棒等。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磁带。

三、活动过程:

1、宝宝,青蛙妈妈的宝宝是谁?(小青蛙、小蝌蚪等)。

2、小蝌蚪长的怎样,大大的脑袋,黑黑的.身体,细小的尾巴扭一扭。教师又指着小蝌蚪说,小蝌蚪正在找妈妈。(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画小蝌蚪)

小蝌蚪找妈妈,妈妈与我不一样,

妈妈妈妈你在哪?宝宝一起帮助它。

啊,青芫褪悄懵杪琛?

3、宝宝操作画,教师放录音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教师鼓励

4、画得又像又好的宝宝。

5、评价作品与儿歌一起讲述,奖励画面好的宝宝。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2

设计思路: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非常生动的童话故事,适合托班宝宝对妈妈的情感表现。这篇童话中动物角色较多、趣味性强,童话中对话以重复式结构较多,是幼儿进行表演的典型教材。在活动的过程中,鼓励宝宝创造性地表演故事。

活动重难点:

重点:体验表演的乐趣。

难点:鼓励幼儿创造蝌蚪游的动作。

活动目标:

1、 鼓励宝宝进行小蝌蚪游泳动作的创编。

2、 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及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熟悉“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PPT

2、 青蛙妈妈、鲤鱼妈妈、鸭妈妈、乌龟妈妈头饰各一个;小蝌蚪头饰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 复习欣赏故事《小蝌蚪找妈妈》,观看PPT。

师:宝宝们,我们上次听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今天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小蝌蚪好看的照片,你们想看吗?老师配合PPT,进行故事欣赏。

二、 欣赏音乐,创编小蝌蚪游的'动作。

(1)师:宝宝们,老师还带来了一段很好听的《小蝌蚪找妈妈》的音乐。你们想听吗?(播放一小段音乐)

(2)提问:宝宝们,小蝌蚪去干嘛呀?(找妈妈)小蝌蚪在水里怎样游?谁来学小蝌蚪游泳?有谁想出的小蝌蚪游泳的动作是不一样的?(请幼儿来学一学小蝌蚪游泳)(2-3个)

(3)创编小蝌蚪游泳的动作,配合音乐进行。

(4) 教师示范游,创编宝宝没有想到的动作。师:小蝌蚪游得真好看,看,我这只蝌蚪姐姐是怎样在水里游的。

三、 情景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1)教师示范游戏。

师:小蝌蚪要去找妈妈啦!

前奏部分,跟老师做简单的准备动作。

(2)在老师的带领下,跟着老师一起游。音乐停顿时,助教老师扮演(鸭妈妈)。鸭妈妈问宝宝:“我是不是你们的妈妈?”宝宝回答:“不是,不是,你是鸭妈妈”

(3)继续往前游。音乐停顿时,鲤鱼妈妈出现。鲤鱼妈妈问宝宝:“我是不是你们的妈妈?”宝宝回答:“不是,不是,你是鲤鱼妈妈”

(4)继续往前游。音乐停顿时,乌龟妈妈出现。乌龟妈妈问宝宝:“我是不是你们的妈妈?”宝宝回答:“不是,不是,你是乌龟妈妈”

(5)继续往前游。音乐停顿时,青蛙妈妈出现。青蛙妈妈问宝宝:“我是不是你们的妈妈?”宝宝回答:“你是我们的妈妈,妈妈找到了!妈妈找到了!”

四、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1)重复游戏一遍。

(2)角色游戏。请四位宝宝来做鸭妈妈、鲤鱼妈妈、乌龟妈妈和青蛙妈妈(配班老师在一旁帮助)其他宝宝做小蝌蚪,老师做蝌蚪姐姐。

(3)邀请客人老师来做鸭妈妈、鲤鱼妈妈、乌龟妈妈和青蛙妈妈。(根据宝宝对游戏的兴趣来决定,是否再玩游戏。)

五、活动结束。

师:“来蝌蚪宝贝们,跟着妈妈回家了!”带领幼儿离开活动室。

六、延伸活动:

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

为什么要爱护小青蛙?(它是捉害虫的能手,庄稼的好朋友,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有益的,所以要爱护它、保护它)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不同动物特征选择乐器、创编节奏表现故事情节,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2.通过游戏,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及合作创编奏乐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感受过故事“小蝌蚪找妈妈”,会唱游戏歌曲叫《小蝌蚪找妈妈》

2.各种乐器若干、头饰(鸭、鱼、乌龟、白鹅、青蛙、蝌蚪)。

三、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叫《小蝌蚪找妈妈》。

T:有只小蝌蚪在池塘游来游去,脑袋圆圆,尾巴细细,真可爱。(引导幼儿在唱歌词“黑溜溜”时舌头卷一卷。)

(二)乐器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1、故事回忆

根据故事情节,依次出示小鸭、大鱼、乌龟、白鹅图片,并引导幼儿说出动物的特征。

T:小蝌蚪找妈妈先遇到谁?走路怎么样?乌龟走路又是怎样的?(慢吞吞的)

2.引出新角色——青蛙

T:最后小蝌蚪找到的妈妈是谁?(出示图片青蛙)青蛙长得怎么样?叫声是怎样的?有什么本领?选什么乐器表示青蛙?它可能在干什么? (引导幼儿根据青蛙的特征和情节选择乐器为青蛙配音,例如:一名幼儿选蛙鸣筒,表示青蛙在唱歌;另一幼儿为青蛙选响板代表它从这片荷叶跳到那片荷叶。)

3.幼儿分组用乐器表现动物角色

幼儿自由分组选择角色(青蛙、小鸭、大鱼、乌龟、白鹅),一起商量用什么乐器和节奏表现动物。老师巡回观察指导,分别找出小鸭、大鱼、乌龟、白鹅组的'节奏,鼓励幼儿合作表现;重点指导选择表现“青蛙”的小组。

4.分享交流

选择2—3组幼儿展示刚才讨论的成果(包括本次探索重点——青蛙组,以及本次活动节奏或乐器有变化且有创意的小组),并引发其他组幼儿的想象。例如:听着他们的音乐感觉青蛙在干什么?有的幼儿说:叉的声音好像青蛙扑通跳到池塘里;有的说:蛙鸣筒代表青蛙的叫声等等。

5.集体表现:回旋曲《小蝌蚪找妈妈》

老师扮演小蝌蚪起到指挥及串联作用,引导幼儿集体操作回旋曲。< ……此处隐藏13684个字……相帮忙。如果再进行一个延伸的话,我想孩子们会对这个故事理解的更加透彻,那么在平时出现问题的时候孩子们是否也会学着互相帮助呢?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3

[教学要求]

一、学会生字词,会用“快活地”造句;进行“感叹句”和“疑问句”句式的训练。

二、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 一课时:激发学习情绪。自学课文。结合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试读课文。理清层次、分段。范读课文。复习生字词。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朗读全文。简要复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激发学习情绪。

这两天,小朋友们都在观察小蝌蚪,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青蛙。)可是小蝌蚪却不认识自己的妈妈,它们就去找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

(揭示课题,“蝌蚪”(kē dǒu))

二、自学课文。

揭示自学要点:

1.小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的?

2.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三、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结合学生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出示下列词语。

鲤鱼 让学生看插图,认识鲤鱼的模样。

guī

乌龟 提示学生注意“龟”的下半部是“ ”不是“电”,“L”一笔上面不出头。

dūn

蹲 可指名一学生做“蹲”的姿势;发音强调韵母是un;教学字形时,提示学生注意“蹲”的右上部“酋”里面的一短横不能丢。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披 让学生联词。(例:披上大衣、大地披上绿色的新装、披星戴月。)

碧绿 让学生组词造句。(例:晚上,满天的星星像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shāng

衣裳 “裳”指导学生发轻声,后鼻音。

四、试读课文。

可采取全班轮读的方式进行。(一人读一句,或一人读一节)

五、理清层次,分段。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先启发学生找出主要段落,然后再给全篇课文分段。(学生如有困难可先默读)

提问:课文中写小蝌蚪找妈妈,写了几个小节?(二、三两节。)

中间这两节是写小蝌蚪找妈妈,那么这一段前面一节(第一节)写的什么?这一段后两节写的是什么?这样,课文分成几段?

课文可分成三段:

1.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

2. 小蝌蚪找妈妈。

3. 小蝌蚪找到了妈妈。

六、范读课文。

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前面看《小蝌蚪找妈妈》的插图。看好后听老师读课文。老师读到哪儿,小朋友的手就指到图上有关的地方。

(老师范读全文。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

七、复习生字词。

用小卡片全班轮读。(一人识一个,联一个词)

快读。(要学生迅速读出字音)

写字。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4

一、学习汇报

1。我会认:认读上节课学习的生字。

(先在小组内汇报,然后指名汇报。)

2。我会读:正确地朗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1。读课文,了解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点。

小组学习活动:

(1)将描写青蛙和小蝌蚪外形特点的词句混在一起,请学生认读。

(2)观察并发现这些词句与什么有关,接着按照一定的顺序重新整理、排列这些句子。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小蝌蚪和青蛙外形特点的`句子。

2。看动画,给动画配音,了解小蝌蚪怎样找妈妈。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交流(先小组内交流,再指名交流。)

(3)汇报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4)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4。小组学习活动——我会摆。

让学生将3张小图按照青蛙的成长过程重新排列,然后说一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

5。谈一谈:你喜欢小蝌蚪和它的妈妈吗?为什么?

6。朗读全文。

三、拓展

学生将课前搜集的有关青蛙的资料进行交流。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5

教学目标:

1、教幼儿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锻炼幼儿腿部肌肉力量。

2、培养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教学准备:

1、知识准备:熟悉《小蝌蚪找妈妈》,教师和幼儿扮小蝌蚪。

2、配班老师在场不同方位扮演(鸭、鱼、龟、鹅、青蛙)妈妈。

3、幼儿胸饰(可正反翻转)一面为小蝌蚪,一面为小青蛙。

4、音乐带。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和幼儿在场地中间蹲下作睡觉状)

(音乐声中)春天来了,暖和的春风轻轻地吹着,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青蛙妈妈生的卵慢慢活动起来,变成了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小蝌蚪们在水中游涞游去,十分快活。

教师和小朋友在描述中慢慢苏醒,随音乐在水中自由自在游涞游去,活动身体。

〔评:教师以角色身份带领着幼儿不受限制的自由活动,做游戏前的准备活动〕

二、中间部分

1、老师:听,什么声音?咦,小伙伴们,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让我们一起去问鸭妈妈吧!

2、小蝌蚪们游到鸭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鸭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鸭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宽又大。好孩子,去问鱼妈妈吧!

3、蝌蚪们游到鱼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鱼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鱼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问一下乌龟妈妈吧!

小蝌蚪:谢谢您,鱼妈妈,再见!

4、蝌蚪们游到乌龟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乌龟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乌龟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肚皮是白的。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问一下鹅妈妈吧!

小蝌蚪:谢谢您,乌龟妈妈,再见!

5、蝌蚪们游到鹅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鹅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鹅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呱”,走起路来一蹦一跳,好孩子,你们快去找她吧!

6、小蝌蚪继续游,青蛙妈妈来了。

小蝌蚪:啊!我们找到妈妈啦!

[评:小蝌蚪们高兴地跟着妈妈游涞游去,间或停下进行有礼貌的对话,有利于活动节奏的控制]

三、结束部分(小蝌蚪们翻出小青蛙胸饰)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