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春天的雨点》教案

时间:2023-03-10 00:06:14 收藏本文
《春天的雨点》教案

《春天的雨点》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天的雨点》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春天的雨点》教案1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达丽玛上课走神,老师怕她落下功课就放学后为她补课。她看到老师认真的为自己讲课,嘴唇干了,嗓子哑了,就暗下决心好好听讲,连窗外下起雨都不知道。老师用衣服为达丽玛遮雨送她回家的故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这个故事。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指定句子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达丽玛和老师之间真挚的师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把发生在达丽玛和老师之间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难点:

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春天的雨点儿落在草原上,也落在老师和达丽玛的心上”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2`)

1.大家都已学过了《春晓》,我们再来一起背一下好吗?(1`)

2.揭示课题,古往今来,赞美春天、春雨的诗篇举不胜举。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赞美的是什么呢?(1`)

二、自学课文,并检查自学情况:(4`)

1.自学课文要求:(1`)

(1)自由朗读课文 ……此处隐藏22934个字……。(自学第五自然段) 。

1、分小小组自学第三大段。自学后质疑;释疑。(简单的问题小组解决,不能解决的自学后向老师质疑。)同学自学时教师一定要巡视指导,和时掌握同学的自学情况,适时加以点拨,提醒同学抓住可疑标点,不理解句子,结合课题,文中内容加以质疑。

2、同学质疑,师生释疑。

重点解决第三段中“……”的作用和课文结尾两句话的含义。

文中的“……”表示达丽玛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语意未尽。为了让同学理解其含义,我先创设情境,打开幻灯,指着“达丽玛”叙述:假如这就是你,旁边是你的老师。有那么一天,你落下了课,放学后老师为你补课。补充课,天色已晚,老师不放心就护送你回家。天下着毛毛细雨,老师解开衣襟把你搂在怀里,虽然是春寒料峭,可是你却感到—阵阵温暖。到了家,老师浑身湿透了。你摸着自身干燥的衣服,望着老师的背影渐渐远去,你此时此刻是怎么想的呢?同学练笔,写后讲评。同学学习了一、二段后,对老师的优秀品质有了较深的感受,在这基础上创设情境,让同学练笔,这是读的延续、深化、升华,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把同学的情感推向高潮,引起共鸣,为最终突破难点,作好情感的准备。

教师因势利导组织讨论:春天的雨点指的是什么?草原上勃勃生机又象征着什么?最后教师小结:教师对同学的爱犹如春天的雨点。达丽玛在爱的浇灌下,像草原上的春草一般,萌发出勃勃生机,天天向上,茁壮生长。

四、总结全文,质疑问难

引导同学回顾全文,从知识方面、学法、情感方面读读自身的收获以和疑惑之处,其目的是强化目标达成度,提高课堂效率。

五、作业检测

作业是根据第2课时的第1、2两个目标而设计的,旨在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春天的雨点》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