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热】幼儿园语言教案

时间:2023-03-09 00:06:34 收藏本文
【热】幼儿园语言教案

【热】幼儿园语言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语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语言教案1

活动目标

1.探索彩带的各种形态。

2.感受节日的快乐,乐意为大家表演。

活动准备

将彩色的皱纸剪成长条,每位幼儿1-2根。

《美工》第21页

音乐磁带或cd。

活动过程:

一、以魔术的形式出示彩带,激起幼儿的兴趣。

1.“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想不想看?”老师表演魔术,变出由皱纹纸做成的各色彩条在手中挥动。

二、教师舞动彩带,幼儿观察、跟学。

1.引导幼儿观察:“小朋友们看,老师手里拿的象什么?”让幼儿自由回答老师适当加以提示。

2.老师变换挥动方向,上下、左右、前后,让幼儿回答象什么,如水草、波浪、丝巾、绳子等等。

3.师幼一起舞动彩带。(重点)

二、表演彩带舞。

鼓励幼儿大胆地为大家表演自己的`彩带舞的动作。

选择2-3中幼儿想象表演的典型动作,集体学习。

播放背景音乐《幸福拍手歌》,分批请幼儿来为大家表演,鼓励幼儿跟着歌曲的节拍做动作。(难点)

幼儿园语言教案2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小熊过桥的过程,进而感知诗歌内容;2. 学习诗歌,了解小熊过桥的情感变化,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3. 知道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并想办法解决。

活动准备:

有过桥的经验,课件,搭"小桥",操作卡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1.引导幼儿有秩序地依次走过"小桥"进入活动室.

2. 你刚刚过小桥时有什么感觉?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桥?

二. 理解图意(逐幅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逐一讲解诗歌)1. 小朋友看看这条河上架着一座什么桥?小竹桥走上去会有什么感觉呢?

2.今天小熊来过桥了,小熊怎么啦?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它的心里怎么样?

3.被谁看见了?它们会怎么说呢?

4.小熊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要是有人来帮帮小熊就好了,你们愿意帮它吗?怎么帮它?

5.我们看谁会来帮它了,原来是小鲤鱼.小鲤鱼不能扶它,只能鼓励它.

6.看,小熊怎么样了?它过了桥心里怎么样?小鲤鱼也很高兴,乐得尾巴摇.

三.完整欣赏诗歌(幼儿边看课件,边欣赏诗歌)提问:1.小熊开始过桥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2.它害怕时,有谁看见了,它们说了什么?小熊又是怎么说的?

3.小熊后来为什么能过桥了?

四.幼儿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幼儿打开操作卡,边看图边朗诵诗歌)提问:1.诗歌中你喜欢谁?为什么?

2.你们遇到困难时是怎么做的?

小结: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勇敢面对,并想办法解决.刚才你们过小桥时就很勇敢,勇敢的孩子们,跟着我一起来学学小熊过桥吧!

《小熊过桥》活动反思:

《小熊过桥》这首儿歌幼儿很喜欢,与以往的儿歌有所不同。在以往的儿歌教学中,儿歌简短、朗朗上口,便于幼儿学习。但今天学习的这首儿歌《小熊过桥》内容比较多,较长。因此,为了能让幼儿更好地学习、理解儿歌。我在活动一开始就带领幼儿过小桥,让幼儿自己体验过小桥的心情。提出问题:刚才你们在过小桥时心情怎么样的?今天有只小熊也要来过一过小竹桥,猜猜小熊过桥会碰到什么事情呢?提出悬念。根据幼儿回答播放课件:对于"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流水哗哗笑",画面上对应出现:一只乌鸦边飞边叫,桥下的流水露出了咧嘴笑的笑容,又形象又富有情趣。在针对儿歌的最后一句:"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画面上出现了回头笑嘻嘻的小熊,半钻进水不停摇着尾巴的鲤鱼,再配上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使幼儿陶醉在这首优美的诗歌中,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插上了想象翅膀。

本次活动我采用了引导幼儿主动的探索学习的方法,真正尊重了幼儿的主导地位。活动时把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放在了前面,通过幼儿自己的观察、表达来得出儿歌中诗句,既充分理解了儿歌的内容,又帮助孩子们对儿歌有了一定的记忆。通过活动,让幼儿懂得要相信自己,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并想办法解决,不事事依赖别人。

本次活动我准备了课件,让幼儿有直观的感受,但由于儿歌比较长,幼儿的`在念了几遍以后,对儿歌的兴趣就减弱了,部分幼儿根本就不跟着念,我觉得应该结合课件请幼儿给每句儿歌自己配上具体的动作,引导孩子变动作边表演。在动作的提示下逐步的掌握诗歌的内容,这样孩子的兴趣会高一些,需要在以后的活动中加强锻炼。

幼儿园语言教案3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尝试按诗歌句式仿编诗歌。

2、知道常见动植物生活的地方,爱护它们的家。

活动准备:

白云,小鱼,小鸟,花儿,蝴蝶,小羊图片;背景音乐;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引出话题。

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家,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小客人请你们说说它们的家在哪儿?

二、欣赏、学念诗歌。

1、出示白云,请幼儿说一说它的家在哪里。

师:是谁啊?它的家在哪儿?

幼:白云的家在蓝天上

2、出示小鱼、小鸟、花儿、蝴蝶、小羊图片,说说它们的家在哪儿。

3、师:小朋友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在这个家里,小朋友们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这个家是哪里?

幼:是幼儿园!

4、欣赏、学念诗歌。

(1)播放背景音乐,完整欣赏诗歌第一遍。

师:你们真能干!帮这些动植物找到了家!老师把你们刚才说的变成了一首诗歌,一起来听一听吧!(教师有感情的朗诵)

(2)再次欣赏诗歌第二遍,教师边念边将白云等粘在背景图的相应位置上。

(3)在音乐伴奏下,幼儿接诗歌后半句。

(4)随音乐,全体幼儿一起朗诵诗歌。

三、仿编儿歌

1、“刚才有小朋友说红红的花朵还是小蜜蜂的.家。说得很对,你们密密的树林还是谁的家呢……”

2、幼儿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

(1)师:哇!你们真是能干的小诗人,老师把你们说的变成一首诗歌,你们听一听:蓝蓝的天空是……

(2)请个别小朋友仿编(1—2个)

谁愿意和老师一样把你编的诗歌和大家分享?

三、延伸主题:

地球共同的家

四、延伸:

绘画《家》。

幼儿园语言教案4

教案目标: ……此处隐藏5685个字……

l)自己思考后在小组讨论。

2)人家讨沦得出:本文告诉我们善良的人终究会得到幸福的。

反思

《灰姑娘》选自《格林食话》。情节很有知,而且很多同学读过。学习这课,可以借鉴美国一位的做法.他给孩子们提出六个开放式问题:

1.你们喜欢故事里的.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2.如果午夜12点时,灰姑娘没能跳上她的南瓜马车,可能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3.诚实回答.如果你是灰姑娘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她去参加王于的舜会份?

4.灰姑娘的后妈为了阻止她参加王于的舞会。甚至把门锁了起来,为什么她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盖灸丽的姑娘?

5.如果灰姑娘因为后妈的阻止而放弄参加王于的舞会的机会,她可能成为王于的断娘吗?

6.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然后让孩于们国晓着这六个问越去读文本,找谷案,讨论,文流,从每一个问题中都能明白一个道理。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友好,构建了一个语言与精神共筑的课堂,一个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彩的课堂.对话与体脸遥相呼应的课堂。

幼儿园语言教案13

活动内容

艺术活动:漂亮的小纸袋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蘸印或粘贴的方式来装饰纸袋。

2.体验装饰纸袋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只纸袋,各色纸片,胶水,抹布。调好各色颜料的颜料盘,纸球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纸袋,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教师以纸袋的口吻说:“春天到了,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我也想要一件漂亮的新衣服,谁愿意来帮助我呀?”

二、尝试创作。(重点,难点)

1.教师讲解纸球蘸色的方法。

2.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纸球蘸色。

3.幼儿自由选择装饰纸袋的材料。

4.幼儿自由操作,教师给予适当帮助与指导。

5.教师及时发现幼儿有创意的装饰方法,并及时给予鼓励与引导。

三、给纸袋找好朋友

幼儿将制作好的纸袋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引导幼儿学会交往,学会分享。

幼儿园语言教案14

活动目标

1、能有节奏地说儿歌,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2、用动作表演儿歌,感受小蝌蚪和青蛙妈妈在一起游玩时快乐的心情。

3、激发幼儿喜爱小动物的情感,并让幼儿了解青蛙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能简单复述儿歌。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能有节奏地说儿歌,激发幼儿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2、难点: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活动准备

电脑、vcd、录音机、图片、儿歌课件、头饰、光盘

活动过程:

一、观察青蛙和小蝌蚪的外部特征,并能用语言描述出来。

1、教师:今天我们班级来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听听它是谁呀?(放青蛙的叫声)

小青蛙是谁的妈妈呢?

2、小蝌蚪长的什么样?青蛙妈妈长的什么样?教师引导幼儿看图观察

二、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小蝌蚪的变化过程。

1、小朋友们想知道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吗?

2、(出示图片)小蝌蚪变成什么样子了?小蝌蚪又变成什么样子了?最后小蝌蚪又变成什么样了?

3、小青蛙能保护庄稼,它是我们的.朋友。小朋友要保护它。

三、学儿歌

1、出示《小蝌蚪》儿歌课件

幼儿欣赏、倾听。

2、幼儿学说儿歌。

(1)教师根据图片教儿歌

青蛙妈妈在哪儿游呢?(青蛙妈妈前面游)

后面跟着谁呀?(后面跟着小蝌蚪)小蝌蚪好玩吗?(小蝌蚪真好玩)

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呢?(小小尾巴大大头)跟着谁走呢?(跟着妈妈走)

小蝌蚪丢没丢呢?(一个也不丢)

(教师带动作教儿歌)

请两名幼儿到前面表演儿歌

四、放儿歌动画课件,教师、幼儿带头饰,边说边表演儿歌。结束

我们来带上头饰一起表演小蝌蚪和小青蛙好吗?

儿歌《小蝌蚪》

青蛙妈妈前面游,后面跟着小蝌蚪。

小蝌蚪真好玩,小小尾巴大大头。

跟着妈妈走,一个也不丢。

教学反思

《小蝌蚪》这节活动课,生动有趣,以对话为主,是培养幼儿语言发展的好材料。反思自己设计的这节活动课,虽然有成功的一面,但是也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我觉得这节课的设计整体来说是自然、流畅、轻松活泼的,教学内容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方式,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具是孩子们兴致盎然。

幼儿园语言教案15

一 活动目的:

1. 直接感知上下、前后、里外等空间方位,学习有关方位词。

2. 教育幼儿能按命令行动,遵守纪律。

  二 活动准备:

1. 黑猫警长的头饰、服装、电话。白猫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2. 桌、椅、床、盒、玩具水果。挂图一幅(教师自制,将老鼠画在不同的位置,以便幼儿观察)。

3. 磁带〈〈黑猫警长〉〉,录音机。

4. 请3位大班的幼儿扮演老鼠。

  三 活动过程

(一) 以音乐〈〈黑帽警长〉〉引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二) 通过寻找,初步感知上下、前后、里外的空间方位。

1. 组织幼儿玩〈〈黑猫警长〉〉的游戏。

(1) 教师扮演黑猫警长,接听电话,得知丢失水果的消息,带领白猫警士进行巡逻、寻找。

(2) 提出游戏要求:

a找到水果后讲出准确的位置。

b听从命令。

2. 引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描述。

(三) 引导幼儿观察挂图,进一步巩固学习方位词。

1. 以黑猫警长接到新消息,有一群老鼠在偷东西,引出挂图,让幼儿观察老鼠躲藏的位置。

2. 请几位幼儿讲述。

3. 教师与幼儿反复讲述各个方位词(上下、前后、里外)。

(四) 通过玩〈〈捉老鼠〉〉的游戏,直接感知并正确运用各方位词。

1. 组织幼儿玩捉老鼠的游戏,提出游戏要求,交代游戏规则:

a迅速找到可以躲藏的地方,并及时报告。

b 行动是尽量不发出声音,才不会吓跑老鼠。

c听从命令,把老鼠一打尽。

2. 幼儿游戏。

(1) 教师利用电话与幼儿联系,让幼儿用方位词说己躲藏的'具体位置。

(2) 老鼠出现,幼儿听命令,抓住老鼠。

(3) 将老鼠抓回警察局。

3. 请几位幼儿说说刚刚躲藏的地方,巩固对方位词的正确运用。

(五)以游戏的口吻:“下班了,明天再继续抓老鼠”,结束游戏。

《【热】幼儿园语言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