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集锦六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看图写出秋天的景色。
2、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
3、叙述要生动。
好词佳句:
1、秋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向我们走来
2、火热的夏天悄悄溜走了,凉爽的秋天向我们走来
3、秋是什么?是果实嘻嘻哈哈的歌声,是花儿摇摆的舞曲,是秋风喜悦的笑声
4、扇形的树叶在风的吹拂下,不停地抖动,好像无数黄色小精灵在跳扇子舞
5、你看,金色的稻谷像年迈的老爷爷,弯着腰,微笑着看着人们
范文示例
秋天来了
(一)
秋天来了!球天来到果园好像撒下了黄宝石,染黄了梨,又撒下了红宝石,染红了苹果和柿子还有枫叶。
秋天又来到城市里它又把蓝宝石给了天空,天空立刻变得瓦蓝瓦蓝的。
秋天让人们的衣服穿多了,球天让炎热的夏天变得凉爽了。
秋天让水果都丰收了,秋天让庄稼收割了。
秋天是个美好的季节,秋天能吃到新鲜的果子,秋天能让人们吃到刚刚收割到的粮食,我爱秋天这个季节,我喜欢秋天这个季节,因为,秋天的天空很蓝很蓝,秋天的空气格外清新。秋天带给大地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是一首欢乐的歌。
(二)
秋姑娘提着自己的水果蓝,悄悄的走向人间,她把水果撒向五彩缤纷的果园!
果园里,硕大的苹果挂满了枝头,压弯了树枝,像捉迷藏的孩子露出了笑脸。梨树在夜里也会发光了,一个个像小灯笼飞来飞去,落在树妈妈的枝头上,好象在唱着一首首丰收的歌。葡萄在葡萄架里傻睡着,睡出一嘟噜一嘟噜的汗粒子,浓缩成压弯架子的一串串笑……
那一片片黄叶、红叶、紫叶,纷纷扬扬的.落下,那声音好象是给大地唱的一首首道别的歌。天空中,一排排大雁成整齐的“人”字形,正飞向那暖和的南方。那声音好象在对大地妈妈说:“谢谢您,大地妈妈,请您不要伤心,明年我们一定会回来和您度过春夏的。”
因为已经是深秋了,草坪变得像金黄色的地毯,花坛里的一串红像燃烧的火焰,一朵朵白菊花仙子像用象牙雕刻成的绒球,在一串红的映衬下傲然屹立,美丽极了。
田野里,瓜过飘香,五彩缤纷。登高望去,犹如一片金色的海洋。
高粱像喝醉了酒的红脸大汉,稠密的大豆的叶子,老远望去一片焦黄。村子里,家家户户的窗户下,屋檐下,挂着一串串火红的辣椒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玉米张开了小嘴,露出金橙橙的牙齿。
我永远爱那风高气爽、硕果累累的秋天!
小学语文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学习使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观察和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画一幅或选一幅秋天的图画,写一写秋天图画的内容。愿意展示自己的习作,分享习作的快乐。
2.在习作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秋天的特点,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课前准备:
画自己看到的秋天,或找一幅展示秋景的图片
教学重点:
运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观察和写作方法完成文章的创作。
教学难点:
会评价别人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走进秋天,秋意充盈了我们的双眼,老师眼中的秋是“霜叶红于二月花”,是金风送爽,秋菊傲霜;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桃红橘绿,你争我抢,是收获的喜悦,是动物们 的秋收冬藏。(边讲用边课件出示图片)你们也发现了秋天的美丽,感受到它的美好,还用自己的画笔描绘了自己心中的秋天。来,把自己选的画或者画的画拿出来,大家一块儿来欣赏!
二、展示图画,说说自己眼中的秋天
1.你的这幅画,画的是什么?能用一两句话说一说吗?
要求:两人一组,我说你听,说的人要表达清楚,听的人要认真听。注意做到
学生说自己的画,老师巡视,注意发现表达是否清楚。
2.选两个小组的学生展示图画说秋天,学生试评。
怎么具体说一说自己展示的秋天的图画呢?老师引出本单元课文的表达方法:
按一定的顺序写、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想象。
回顾课文,说说课文的写法。
《风筝》一课的顺序是:总起──做风筝──放风筝──风筝没影了──找风筝──故事的余音。特点也各有不同:用细苇做蝴蝶,起名叫“幸福鸟”。放风筝,怎么放。找风筝,突出心理活动特点。
《秋天的雨》一课则是:总起(秋雨来了的特点)──秋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色彩的特点)──秋雨藏着好闻的气味(秋天气味的特点)──秋雨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动物准备过冬的特点)──秋雨带给丰收、欢乐的歌(这是总结)。
3.小组内再说,注意:要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按一定的顺序,说出特点,展开想象。
4.全班交流。
三、写秋天的图画
1.学生开始写,强调:怎么说就怎么写,把自己秋天的图画写清楚──按一定的顺序写出特点,适当展开想象。
2.写完的学生做汇报,和大家分享交流。
四、总结
写完的同学誊清,没有写完的同学课后写完。下节课还要继续交流,继续学习修改。
教后反思:
本课教学从对课文单纯模仿的“读写结合”中跳了出来,把课文作为读写例文,从课文中挖掘“读写结合”的教学资源,在学习课文时体会和学习作者是怎么观察和表达的,习作时就指导学生把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第二个教学环节“展示图画,说说自己眼中的秋天”,就是“先说后写”的“说”。老师指导学生展示交流,由易到难、步步深入、说一说,学会了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展开想象,说出自己画的秋天图画是什么样的,这就为他们写下来铺好了路。
“先说后写”是这样一种把内隐的作文构思活动外显化的教学策略: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说,就是说出自己想写的内容,同时和同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从而学会书面表达。从老师教的角度来说,则可以及时知道学生要写什么,是怎么写的,他们的表达存在什么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做指导,帮助学生学会书面表达。这就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整个教学过程就是用教学目标为教学导向,逐步达成教学目标的一个过程,设计得比较严谨。突出的特点是,中间两个环节采用了“读写结合”和“先说后写”的达标策略。
小学语文教案 篇3【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力较差,急躁、易动,如果一味地让学生机械重复,那么有意义的练习内容也会变得索然无味, ……此处隐藏4011个字……啊!请这位同学接着说。嗯,说得好,今天,我们更应该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因为现在的幸福生活可是战士们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换来的,我们不希望再看着自己的亲人死去。
师:同学们,让我们全体起立,在音乐声中,祈祷全世界人民永远地:远离战争、共享和平。(出示学生齐读:)
师:让我们铭记这段没有硝烟却依旧扣人心弦的战争,铭记这英雄的母子三人,再次发出来自心灵的呼唤:远离战争、共享和平。
同学们,课下有兴趣的可以自由组合,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5【学习目标】
1、随文认识12个生字。
2、指导学生观察图画,认识图上6种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并能说说“谁的尾巴怎么样”。
3、能正确读好问句,并正确、流利地问答。
4、培养学生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
练习朗读和认字是教学重点;读好问句是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1、动物尾巴拼图(每组一份)
2、动物名称、尾巴特点词卡(一桌一套)(信封)
3、课件:找尾巴歌曲。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游戏:找尾巴
准备:每组一份缺尾巴的动物图片,6个动物的尾巴
师:咱们今天的语文课上来了6位缺尾巴的动物朋友(师投影出示),请小朋友们同桌合作一起帮他们找尾巴。找到了就把它的尾巴放在相应的'位置上。(请一桌小朋友到投影上去摆)反馈:请小朋友们看投影,有不同意见吗?
表扬:咱们一起来为同桌的第一次合作成功鼓鼓掌。
二、揭题
1、今天这几位动物朋友要举行一项特殊的比赛,比什么呢?(师板书课题)。
2、生自由拼读──指名读题──齐读。(注意轻声)
三、观察动物,尝试说话
1、下面请小朋友们看大屏幕,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他们的尾巴各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课文中出现的动物名称词和尾巴特点的词,组织学生拼读,并贴在黑板上。)
(鼓励学生多种说法)
2、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12张词卡,分别装在两个信封里,请同桌合作拼拼读读,把它们读正确。
反馈:开小火车带读词语(正音)同桌互相检查。
3、下面我们一起动手,把这些词语用“()的尾巴()。”这个句式摆一摆、说一说。比如:老师先摆再说“(公鸡)的尾巴(弯)。”
4、桌合作摆一摆,说一说。看哪桌小朋友拼出的句子多。(请一桌到黑板上去拼)
反馈:请在黑板上拼的同学带大家读句子。其他同学补充。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学会了拼词成句,如果把这些句子连起来就是一首有趣的儿歌。
小学语文教案 篇6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齐天大圣大战天兵天将的故事,体会齐天大圣的神通广大。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自渎,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进行品读,体会人物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的兴趣。
重点:
了解齐天大圣与众仙作战的经过。
难点:
体会作者对人物形象生动、具体、富有个性的描写。
教具:
录音 幻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幻灯出示图片,揭示课题。
1.教师问: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大家都喜欢的客人。(孙悟空)
2.引导学生反馈搜集到的资料,介绍孙悟空。
3.教师小结。
4.展示资料,介绍吴承恩和《西游记》。
5.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就到花果山去看看这个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板书课题)
二、学生自渎,学习生字。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渎课文。
(1)画出生字新词,认一认,读一读,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2)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思考:孙悟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检查生字,积累词语。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齐读后指名读。
3.出示词语卡片,集体读一读,读中积累词语。
不慌不忙 垂头丧气 神通广大 风烟滚滚 气势汹汹
疾似流星 不分胜负 眼明手快 大惊失色 三头六臂
三、整体感知,理清条理。
1.指名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孙悟空嫌官职小,返回花果山。玉皇大地派天兵天将下界擒拿孙悟空。
经过:孙悟空战败巨灵神和哪吒三太子。
结果:玉皇大帝只得封孙悟空为“齐天大圣”
2.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
第一部分:第一段
第二部分:第2~~10段
第三部分:第11段
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4.小组讨论后,指名反馈。
四、引导合作,再读课文。
教师出示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读文。
1.画出你觉得作者描写精彩的部分,把你的阅读感受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2.思考:孙悟空是怎样打败哪吒三太子的。
3.讨论:吴承恩的笔下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孙悟空象?
第二课时
一、巩固旧知,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四字词语卡片,学生在读中积累。
2.听写词语
抡起 盔甲 幼小 抵挡 浑身
疾似流星 不分胜负 眼明手快 大惊失色 三头六臂
3.通过上节课的.自渎和小组读,孙悟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幻灯出示:(正义 神通广大 勇敢 机智)
二、品析语句,体会人物形象。
1.教师:课文的第二部分是最精彩的部分,但是篇幅太长,请同学们根据孙悟空作战对象的不同把这一部分再分成两部分。
2.指名反馈。
第一部分:第2~6段 第二部分:第7~9段
3.要求学生自渎这两部分,分别说说孙悟空和巨灵神、哪吒三太子的作战经过。
4.指名说说,进行复述课文内容的训练。
5.重点让学生说说孙悟空是怎样打败哪吒三太子的。
再读这两部分,画出描写孙悟空语言和动作的语句。
6.集体反馈。(关键词:听了,说 答道 大怒 笑道 喝道)
7.学生自由读这些语句,小组交流对这些语句的体会。
三、总结拓展,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的兴趣。
四、布置作业。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阅读《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