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手工》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做手工》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做手工》教案1设计意图: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正月十五闹元宵,团团圆圆吃汤圆, 为了庆祝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更为了让幼儿亲身感受民俗节日的气氛,增加幼儿的生活经验,学习做元宵的基本技能,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及兴趣。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难点)
2.能运用揉,搓,团圆,包馅等技能做元宵。(重点)
3.品尝元宵的不同味道,体验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有关元宵节的录像。
2.黑芝麻,豆沙,五仁,不同口味的熟元宵。
3.花灯。
4.黑芝麻,豆沙,五仁馅若干分别盛在小碗内。和好的糯米粉并分成小团,干糯米粉
5.碗,勺子,抹布,塑料台布,盛元宵的容器。
6.欢快的庆新年乐曲。
活动过程:
一、观看“元宵节”录像,并引出主题。
1.师:小朋友们从录像中看到了什么?幼:(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放烟花)引出元宵节的习俗。
二、学做元宵。
1.师:小朋友们吃过元宵吗?幼:吃过。师:吃过什么馅的呢?幼:有五仁,豆沙,黑芝麻,花生等,小朋友们真厉害吃过这么多口味的。那大家一起来看看老师这有什么口味的元宵,请小朋友来尝一尝(幼儿挨个品尝不同口味的元宵,并说出它的口味)。
2.师:院校是什么形状的.啊?幼:圆形的。师:你们想不想自己来动手做元宵呢?幼:想
3.认知做元宵的原料--和好的糯米粉团,干糯米粉,黑芝麻,豆沙,五仁馅。
4.观察教师做元宵:现将小团的糯米粉揉一揉,搓一搓,团圆,再挖坑,然后把馅放在中央并包起来,最后再把它团圆。
5.让幼儿自己动手做元宵,根据教师讲解的做元宵时的重要细节:揉,搓,团圆,挖坑,包馅。并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馅料,最后将做好的元宵整齐的排列在容器中。
小结:让幼儿了解元宵的形状,颜色及不同口味的元宵,同时能运用揉,搓,团圆,挖坑,包馅等技能制作元宵。
三、品尝元宵,体验劳动的快乐。
1.教师出示花灯,让幼儿跟随音乐玩舞花灯,猜灯谜游戏。
2.煮元宵的同时教师把碗,勺子摆放好,幼儿洗手。
3.幼儿品尝元宵,互相说说此时心里的感受,体验劳动的快乐。
活动经验:
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学说绕口令。。
活动指导:
1、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并小声交流自己的认识。
2、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共同阅读、交流。
3、引导幼儿学说绕口令儿歌。
《做元宵》
一手下,一手上,
面团中间放。
手掌合起转一转,
我的元宵真好看。
《做手工》教案2重点:团
难点:压扁
过程: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请幼儿说一说这些点心是什么形状的,(圆圆的、长长的、长方形的`、扁扁的)然后再说一说自己还吃过什么样的点心、见过什么样的点心。
3.与幼儿一起讨论制作方法,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示范。
“怎样做成扁圆形的点心?”“我们见过的月饼和饼干上都有花纹,那是用什么方法做的呢?(启发幼儿用小棒画、或者用塑料片印等)”
4.为幼儿分泥,请幼儿操作,教师进行观察和指导。对个别先做好的幼儿可以启发他们用小棒在圆点心周围压出凹凸的花边。
5.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作品,并以“给娃娃送点心”的游戏情节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游戏。
《做手工》教案3一、活动目标
1、提供薯条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感知薯条的基本特征,能大胆地画出薯条的长条状,并选取幼儿自己喜欢的纸片进行画面装饰。
2、大胆,自由表现薯条,薯条的形状长短、粗细、分开、粘合均可;背景的装饰也同样提倡让幼儿自由装饰。
二、活动准备
1、教师制作PPT
2、彩色纸、白色纸人手一份、固体胶若干、彩色蜡笔、抹布、粗细勾线笔若干
3、轻音乐CD、实物薯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教师问看看今天张老师给你们带了什么有趣的东西
2、出示香喷喷的薯条(PPT图一)这是什么呀?它能用干什么呢?(吃的)
3、教师启发引导老师今天给宝宝们带了各种各样的薯条,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了解薯条,观察花形状的不同,并进行想象观察
1、播放PPT咦?宝宝们,老师刚刚给你们看了哪些形状的薯条呀?(长形、圆形、不规则图形等)
2、实物薯条,认识薯条
教师薯条是什么样子的呢?长长的叫什么?它是什么样的?薯条的袋子是什么?它看起都有哪些形状呢?
3、继续观察各种形态的薯条(PPT3、4图)
教师这些袋子里的薯条看起像什么?(虫子、棒棒糖、蚯蚓、气球等
4、教师点拨总结
教师原薯条的形状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想怎么变就怎么变,真有趣。
三、教师示范作画“幼儿园的花园”
1、出示操作材料彩色纸、勾线笔、蜡笔、固体胶,引导幼儿讨论作画方法
教师你们想试试做画“香喷喷的薯条”吗?老师这里准备了彩色纸、勾线笔、蜡笔、固体胶,我们和它们一起玩画“香喷喷的薯条”的游戏好不好?先看看老师是怎么画的。
2、现场演示用彩色纸做画任意不同形状的薯条
教师出示一张白色纸,先用彩色纸做薯条袋子,再用勾线笔画薯条(教师动作显得夸张,好玩,让孩子体验“玩”色中形成各种形态的薯条)
四、幼儿涂鸦作画薯条
1、教师现在请你们也做画薯条
教师现在请你们也做画薯条。薯条想画什么形状就画什么形状,你们试一试,看看谁画的`薯条形状最有趣。
2、播放轻音乐,鼓励幼儿在画“香喷喷的薯条”大胆作画。
教师我们卷上袖子开始画薯条喽!
五、互动评价
1、随机发现幼儿有创意的作品,进行点评。
教师呀,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薯条,这个薯条的形状像什么呢?
2、自由评论
教师你喜欢哪个薯条?为什么呀?
3、教师总结
教师今天你们画的薯条都画的很好,张老师好像闻到了薯条的香味,真香呀?薯条 ……此处隐藏3175个字……鼓励和尊重其与众不同的想法和喜好,增强幼儿的自我意识,让孩子们在互相交换名片的过程中体验着与朋友交换信息的快乐,使同伴间的友谊得到了升华。
活动目标:
1、了解名片的功能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尝试制作名片,体验用名片和大家做朋友的快乐。
活动准备:
投影仪、小小名片展览版、彩色卡纸、水彩笔、花边剪刀、各种小粘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和名片做游戏,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名片,名片上有些什么信息?
小结:名片上有名字、工作单位、地址、联系电话------
二、交流(价值取向:了解名片的功能。)
今天老师这里有一些名片,谁想来说说你最喜欢的名片,它最有特色的地方是什么?
1、名片的颜色。名片上的图案(名片上的图案是什么?它就是代表这家公司的标志,其实我们幼儿园也有一个苗苗标志,它就是代表你们都是我们幼儿园的好苗苗,也是老师的好孩子。)
2、名片上的英文名字。(是呀,有的`名片上不但有中文名字还有英文名呢,你们有英文名吗?说说你们的英文名字。)
3、名片上有地图(有的名片除了正面有一些信息,反面也有一些信息,有的名片反面还有地图,这样你想到这个地方就可以很快找到。)
4、邮政编码(这个号码是电话号码吗?它有什么作用呢?邮递员叔叔可以准确地把信件送达目的地。)
三、讨论(价值取向:了解名片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大人为什么要用名片呢?名片有什么用处?(名片有很多功能,可以介绍自己,可以与朋友保持联系,还可以和别人交朋友,它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
三、制作名片(价值取向:体验用名片和大家做朋友的快乐。)
1、名片还可以交朋友呢,你们想不想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名片,今天就请你们来当小小名片设计师,设计一张有个性的名片。
2、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做名片的彩色纸、水彩笔、花边剪刀、还有一些粘纸,你们需要什么材料,就可以选择。
3、做好的名片老师为你们布置在我们的“小小名片展览会”的墙面上,大家可以互相交流、观看,大家可以互相知道对方的信息,了解对方。
《做手工》教案12手工活动:做花灯
活动目标:
1、乐于拆装花灯,探究花灯的制作方法。
2、能用多种方法剪出相同图案的灯片,并能掌握纸张拼插的技能。
3、学会共同观察,尝试合作制作花灯。
活动准备:
1、教师实现做好的简单的花灯每组一个,灯片可采用半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异形等不同造型。
2、订书机、剪刀每组一个,夹子多个,单色笔同幼儿数。
3、彩色卡纸每人5张,硬卡纸做的圆形灯芯(中心打孔)每人2个,线绳1根,穗头1个。
4、教师教学资源《美丽的花灯》,欢快的民乐《喜洋洋》作为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说一说在灯会上看到了什么样的花灯?自己喜欢哪一种?引制花灯的兴趣。
2、引导幼儿拆装、观察花灯,学习花灯的做法。
(1)每组一个花灯,请幼儿观察,说说花灯是怎么做的。尝试小心地拆装花灯,研究花灯的组成部件,讨论花灯的做法。
教师边示范边:花灯的组成部件有四种:多个灯片、2个灯芯、1根灯绳和1个穗头。先将灯绳从灯芯中心穿过,下部打结,再将灯穗用同样的方法固定在灯芯上,将灯片上的开口与灯芯开口对插,灯片全部查好后,花灯就做成了。
(2)学做灯片。
印画法:将纸分成四份,先在一份上画出灯片图案,剪下后放在其他三份上,分别描画出来,再剪出来。
重叠法:将纸对折后两边再对中心线折,在一面纸上画出灯片图案,用手捏紧纸张剪下图案,灯片就可以一次做成。可以借助订书机或夹子将纸固定后,再剪图案。因为重叠的.纸较厚,剪时要特别用力,注意安全。
(3)播出教师教学资源《美丽的花灯》,拓展幼儿设计思路。提示幼儿利用纸的不同折法,如横折、竖折、三角折等,可以做出不同的灯片。
3、幼儿设计灯片做花灯,要求每组同伴之间要互相帮助。重点指导用重叠法剪灯片的幼儿,叮嘱幼儿捏紧纸片,并根据需要帮幼儿订、夹纸片。鼓励做得快的幼儿帮助其他同伴一起完成。
4、逛灯会。播放背景音乐《喜洋洋》,幼儿手提花灯,自由地在活动室走动,相互欣赏并适时介绍自己制作的花灯。
活动延伸:
幼儿将花灯带回家,和家人一起欣赏。同事请家长搜集一个适合幼儿的灯谜,让幼儿会说谜面,知道谜底,并将灯谜制作成卡片,悬垂在花灯下方,第二天再带回幼儿园。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羊口镇 中心幼儿园 耿红英
《做手工》教案13活动目标:
1.练习将橡皮泥搓成长条。
2.初步产生对泥工活动的兴趣,愿意进行泥工活动。
3.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各色橡皮泥及辅助工具若干。
活动过程:
1.让幼儿观察萝卜,感知萝卜的基本特征,引发幼儿关注萝卜。
2.老师示范将橡皮泥搓成长条,将一端搓尖,做成萝卜。
3.鼓励幼儿按照要求大胆的进行泥工活动,老师巡回观察,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组织幼儿相互欣赏做好的萝卜,老师给予表扬。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做手工》教案14活动目标:
1、乐意运用线条、图案、色彩的经验等进行太阳帽的装饰。
2、在活动中体验关心别人的快乐,进一步为自己的能力而自豪。
环境创设:
幼儿人手一份美工纸的帽檐、帽顶,蜡笔、胶水。
重点与难点:
乐意运用线条、图案、色彩的经验等进行太阳帽的装饰。
活动过程:
一、欣赏交流,引起兴趣
1.开学了,幼儿园里有来了许多可爱的新朋友,是谁呢?
2.做为大班哥哥姐姐的`我们,送什么礼物给他们呢?
3.我们一起来做太阳帽吧!
4.出示太阳帽:老师这里已经有几顶太阳帽,你们觉得怎么样?
二、操作感受
1.太阳帽是怎么做的呢?
2.幼儿讨论,教师根据孩子的讨论边示范做。
3.你们想不想做一顶漂亮的太阳帽给弟弟妹妹?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表现。
5.引导幼儿注意间隔、配色和涂色。
三、集体欣赏
1.欣赏同伴作品
共同商量去送给弟弟妹妹的时间、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