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郎织女》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牛郎织女》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牛郎织女》教案1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会用原来造句。
3.仔细阅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说说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牛郎和老牛很亲密。
教学重点:
独立阅读课文,能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敢于追求新生活,懂得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2、板书课题。
二、了解作者资料。
1.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呢?
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2.咱们学过他的作品吗?
三、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
1.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2.学生汇报。
3.再读课文,提出想想解决的问题
牛郎是怎样的孩子?
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
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
四、请同学们围绕着自己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学。
(一)小组内交流。
(二)全班汇报。
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
2、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
老师追问:他会受哪些苦呢?(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想象。)
老师追问:从中你懂得了什么?(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3、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的?
五、你喜欢他们吗?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六、谈谈学文后的感受。
(敢于追求新生活,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生活。)
七、作业:用原来造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会用心急如焚、霎时间造句。
3.观察夏夜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星和织女星,将观察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教学重点:
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读了上节课的内容,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织女走到一起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文。
2.学文之前,你想知道什么呢?
3.学生质疑。
二、自学课文,体会感情。
1、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自然段。
(2)学生汇报。
2、王母娘娘知道后会怎样?
(1)读课文第八节至第十节。
(2)学生汇报:
(3)探讨一下王母娘娘的形象。
3、教师引导:你们喜欢这则故事吗?为什么?
(因为牛郎织女都是那种靠勤劳节俭来创造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正是因为如此,民间才会有这样一个悠久的传说。)
4、请你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人们都希望牛郎和织女这两位善良、勇敢、勤劳的人过上好日子,寄托着人民群众也能过上美满生活的美好愿望。)
三、作业:
(一)造句。
1.心急如焚
2.霎时间
(二)、召开故事会。
1.组内成员间讲讲这个故事,可以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积累的民间故事在故事会上作汇报。
板书设计:
美满生活
老牛诀别
21、牛郎织女
织女被抓
携子追赶
鹊桥相见
《牛郎织女》教案2教学目标:
1.了解牛郎星织女星相关的的天文知识;
2.了解相关的美好传说;
3.掌握说明文的写法;
4.感受科学的现实与浪漫的传说并不相悖
一、导入:(2分钟)
(幻灯片映杜牧的《七夕》)七夕这个流传了一千多年的节日,给了我们多少美的遐想和浪漫的情思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探究一下与这个节日有关的两位男女主角的奥秘。看看这两位主角如何生活在我们的神话和现实中。出示课题《牛郎织女》。
二、预习检查:(1分钟)
填空: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和科学事实中的牛郎织女两大部分。(板书神话和科学)
三、读一读、找一找、说一说(12分钟)
1.生默读课文,找出有关作者引用的诗文传说,
问:有哪些关于牛郎织女传说的记载?
提示:古书中、诗词中、戏剧里
分别读古诗中的引用部分,落实生字。
2.师述:千百年来,又有多少的诗人们用自己的笔来表达情感,其中,最著名的一首之一便是《鹊桥仙》。
3.带领学生赏析秦观的《鹊桥仙》(1分钟)
问:诗人在词中表达了何种情思?哪些诗句写出了牛郎织女的相逢?
提示: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读本词)
4.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的版本很多,这里的戏剧部分就引用了一种版本。我想请一位同学说说你所知道的一种版本。
师述:一对有情人被一条无情的银河相隔,而善良的喜鹊们却用自己的身体为他们搭起了一年一度相会的鹊桥。多么美好的传说!多么浪漫的神话!(板书浪漫)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的神话如此地令人向往,难道这就是这两颗星的真实面目吗?
四、读一读、找一找、议一议、写一写(25分钟)
1.叫三生读8-10自然段,梳理文章中所涉及的有关牵牛星、织女星及相关的天文知识。
问:牛郎织女真的能一年相会一次吗?请用书中的句子说明。
提示:牛郎织女两星不是在同样方向,两星之间的距离是16.4光年。即 ……此处隐藏14144个字…… 嫂子 牛郎读课文第1自然段 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哥哥嫂子对牛郎的态度。学生讨论交流。 多指名读与自己表达的词或句子有关的课文内容。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用一个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对哥哥嫂子: 对牛郎 (随机板书:棚 教学棚)
(2)牛郎 老牛读课文第2自然段 找出文中描写牛郎对待老牛的词: 并找出描述具体行动的句子来读一读。
找出文中描写老牛对待牛郎的.词: 并读出相应的句子。
过渡:老牛对牛郎的好仅仅是“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吗?” 故事的第一个转折在哪个自然段呢?(板书:舔 教学“舔”字)自读自悟第3自然段,说说自己读后脑中出现的画面。(鼓励充分想像)老牛的这种行为在民间叫什么?(红娘 牵红线 牵线搭桥-----为什么叫搭桥呢?)
(3)牛郎 织女
师:牛郎在老牛的指点下见到了那位美丽的姑娘了吗?见面后的结果又向哪发展了?大声读课文相应的自然段( 4-----6自然段)初评牛郎织女。-------
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牛郎织女的印象 汇报时说出自己的理由。
启发想像:如果故事中不出现意外情况,牛郎织女一家的幸福生活将会是什么样的?小组讨论后写一段描绘牛郎织女幸福生活的话。代表汇报自己的描述,集体评议。齐读课文第4--6自然段。三、师评述小结:是呀。如果世界上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该多好啊!那样,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就会是天长地久了。可是,事实是这样的吗?请同学继续关注牛郎织女一家的命运。
《牛郎织女》教案14教学目标:
1、研读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2、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搜集资料,了解牛郎织女的相关内容。
一、激趣导入。
漫漫银河中,有这样两颗星星,一颗是牵牛星,一颗是织女星,他们的传说是那样令人心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民间故事的方式走近他们二位。
二、检查预习。
检查预习效果:
1、解决本课生字词。
2、搜集资料,了解牛郎织女的相关内容。
3、说一说你读完文章后的.疑问。
三、初读课文。
小组活动出示:
1、这篇课文讲了______和______的故事?他们是怎样的人?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四、精读课文。
1、理清人物关系:
我们先借助题目看看,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谁?(板书:牛郎
织女)除了这两个人物外,还有哪些人对情节的发展影响很大?
感受人物形象。板书:
牛郎:勤劳善良
哥嫂:铁石心肠
老牛:知恩图报
织女:美丽善良
2、体会织女之“决”
出示:“织女见牛郎心眼好,又能吃苦,便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决心”变红)
一个高贵的仙女要嫁给一个贫困潦倒的牛郎,是需要一定勇气的呀。
姐妹们,好好劝劝织女吧!(练习说话)
五、关于民间故事。
1、简介其他三部民间爱情故事《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
2、体会民间故事的特点。
民间故事就是要表达人与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追求和谐生活与美满感情的决心,歌颂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拓展延伸
作为高年级同学,我们可以做一些课外延伸。
选择一:课后可以看看我国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
选择二:试着去创编你心中的《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教案15教学目的: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领悟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读了上节课的内容,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织女走到一起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文。
2.学文之前,你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质疑: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么样?民间为什么会流传这个故事?它寄托着人们的什么思想?
二、自学课文,体会感情。
1、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生汇报:两人婚后男耕女织,你勤我俭。日子过得很美满。
“美满”是圆满美好的合意。说明靠他们勤劳的双手,日子不仅过得富足了,而且一家人团团圆圆。
(3)学生汇报:织女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她给孩子们讲述故事时,作者采用了排比句的修辞方法,衬托出织女热爱人间生活的情感。
2、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样?
(1)读课文第二段至倒数第二自然段。
(2)学生汇报:王母娘娘醒后先惩罚了其她的仙女们,然后又派天兵天将查找织女的下落,准备给她厉害的惩罚。说明了王母娘娘已下狠心,预示着织女回来后的悲惨命运。
(3)学生汇报:“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破坏她的门风,损害她的尊严。”由此可以体会到王母娘娘是一个死爱面子而又自私的人,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不惜破坏自己亲人一生的幸福,为了显示自己的尊严,狠心地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和他们的孩子隔开,这是多么可恶而又自私的人呀!
(4)“织女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过日子,共同生活”这句话说明了织女是个敢于追求幸福生活的人,是个勇敢坚强的人。
3、 教师引导:你们喜欢这则故事吗?为什么?
(因为牛郎织女都是那种靠勤劳节俭来创造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正是因为如此,民间才会有这样一个悠久的传说。)
4、请你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人们都希望牛郎和织女这两位善良、勇敢、勤劳的人过上好日子,寄托着人民群众也能过上美满生活的美好愿望。)
三、召开故事会
1.组内成员间讲讲这个故事,可以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积累的民间故事在“故事会”上作汇报。
附: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文接《牛郎织女(一)》的故事情节,叙述牛郎织牛婚后美满生活和织女被王母娘娘无情地抓回天宫的情节。在情节安排方面,两段故事各有侧重,前一课以牛郎的成长经历为主线,本课是以织女的经历为主要线索展开情节的。本文以学生自学为主、 教师起点拨的作用。从复习检查入手,讲一讲《牛郎织女(一)》的故事情节,引发阅读本课的兴趣。按“阅读提示”的要求,认真读课文,想一想: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生活得怎样,王母娘娘酒醒后怎么样,织女被抓走后又怎样。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复述故事。推荐一两个民间故事供学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