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亚落日》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亚落日》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亚落日》教案1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三、四自然段,体会作者大量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的好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景的课文,题目是:2
三亚落日(板书)
(出示中国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三亚?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本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课文却特意写了三亚落日,在三亚看到的落日与我们这儿看到的落日有什么不同呢?
二、自渎课文
三、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浯:
美妙绝伦
硕大无朋
收敛
涨溢
赤朱丹彤
热带风情
悄然无声
笑颜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浯:
赤朱丹彤
溅出
收敛
光芒
硕大无比
玫瑰
涨溢
一盏
蘸椰子树
摇曳
搔着
醉醺醺
指名读,注意硕盏是翘舌音,硕的韵母是uo,搔是平舌音。
(2)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赤朱丹彤:赤,红色;朱,大红色;丹,红色;彤,红色,本课指程度不同的红色。
硕大无比:硕,大;无比,没有什么可比得上。形容无比的大,
美妙绝伦:美好到了极点。
收敛:(光线等)减弱或消失、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4.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第3~5自然段)
课文第1、2自然段分别写什么?(在三亚看落日很有诗意,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
5、学生划分段落。
四、精读训练
1.轻声读课文,画出概括全文内容的一句话。
讨论交流。(板书:真有诗意)
你是怎么理解真有诗意的?(有涛情画意,能止人产生非常美好的想象)
2.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1)学生试渎。
(2)指导读好真有诗意、美妙绝伦、一点也不逊色等词句,(要求读出喜爱、赞美之情)
(3)范读、齐读。
五、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了一只自由自在的海鸥,飞到三亚每一个美丽的地方,感受到浓浓的热带风情。现在我们来看看三亚的'落日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2、过渡:落日的景象真有这么美吗?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把描写落日的内容找出来。
二、品读感悟三、四自然段:
(一)理清层次,整体把握:
1、请观看课文精美的插图,耳朵倾听老师朗读,展开想象的翅膀,去享受、去感悟,然后思考:夕阳滑落的景象是由哪几幅画面组成的?作者将不同阶段的落日分别比做了什么?
2、生听师朗读三、四自然段。思考。
3、同座交流。
4、全班交流:
①第一幅画面:太阳离海面还有一段距离,比做快乐的孩童。
②第二幅画面:太阳挨近海面时,比做大红灯笼。
③第三幅画面:太阳投入海面时,比做跳水员。
5、自由朗读三、四自然段,整体把握日落全过程。
(二)通过讨论喜欢的语句深入感悟:
1、你最喜欢哪个画面呢?再读一读描写那个画面的句子,把你的感受批注出来。
2、交流自学感受,教师相机提炼:
①A提问:你为什么喜欢快乐孩童似的太阳?(抓住歪着红扑扑毫无倦态潇潇洒洒等词语感悟太阳的孩童形象。)
B
指导朗读,先自由读,再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C质疑:太阳的笑颜指什么?(结合金红一色热烈一片,帮助学生体会当时的壮观场面。)
D学生齐读,要读出热烈的气氛。
②A你为什么喜欢大灯笼似的太阳?(引导学生抓住红灯笼这一形象的说法,体会太阳发生的变化。借助课件,体会阳光映照在海面上的动人景象。)
B出示:兴许是悬(浮)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得下沉(落),刚一挨(碰)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
轻声读这一句,比较原文用词和括号里的词哪种写法好,好在哪里。(第二种写法好,用比喻的方法,把夕阳的颜色美和形状美具体、形象地写出来。)
C针对学生的回答,理解词语收敛硕大无朋的意思。
D指导朗读,喜欢这一小节的可一起读。
(指出要放慢语速,把太阳的变化读出来。)
③A你为什么喜欢跳水员似的太阳?
B为什么把太阳比作跳水员?(引导学生想象跳水员敏捷的动作,体会太阳入水既快又轻的特点。)
C出示: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
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分组读两个句子,比较两句话写法的不同。(原文把夕阳完全落下时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而且拟人化写活了,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D指导朗读,要读出一种平静的美。
3、小结:这三幅优美的画面构成了落日的全过程,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赞美它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对落日的喜爱之情。)
三.总结全文
这美妙绝伦的落日景象让人赞不绝口,心中的千万感慨化为一句话就是(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节)。有时间的话,把自己喜爱的句子背出来,让落日美景永驻心间。
板书设计:
像快乐的孩童
2、三亚落日
像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
像轻快、敏捷的跳水运动员
《三亚落日》教案2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内容。
3、自主阅读,给课文分段,概括段 ……此处隐藏23582个字……?(喜爱、由衷赞美),读出这种喜爱、赞美之情。
(6)你们愿意把这幅热带风情图画下来吗?(学生画画)
五、写字指导,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生字,提示:
溅、涨:左中右结构,三部分要写得紧凑。
敛:第二画是、,第七画是-。
六、布置作业
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2、读一读,再抄写4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过渡: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在这样的地方看落日,的确“真有诗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夕阳滑落的景象。
二、品读感悟三、四自然段:
(一)理清层次,整体把握
1.请观看课文精美的插图,耳朵倾听老师朗读,展开想象的翅膀,去享受、去感悟,然后思考:夕阳滑落的景象是由哪几幅画面组成的?作者将不同阶段的落日分别比做了什么?
2.同座交流。
3.全班交流:
①第一幅画面:太阳离海面还有一段距离,比做“快乐的孩童”。(板书:像孩童)
②第二幅画面:太阳挨近海面时,比做“大红灯笼”。(板书:像灯笼)
③第三幅画面:太阳投入海面时,比做“跳水员”。(板书:像跳水员)
4.自由朗读三、四自然段,整体把握日落全过程。
(二)研读自悟,积淀语感
1.在这三幅画面中,你最喜欢哪一幅?把它选出来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2.讨论评读要点。
第一幅:
⑴突出场面热烈壮观;
⑵抓住绘色、描形、摹态的重点词语,感悟孩童形象以及海天一色的奇观;
⑶体会作者喜爱之情。
投影映示: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①哪些地方写出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 (抓住“歪着”、“红扑扑”、“毫无倦态”、“潇潇洒洒”等词语感悟太阳的孩童形象。)
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鲜明生动,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③质疑:“太阳的笑颜”指什么?(结合“金红一色”、“热烈一片”,帮助学生体会当时的壮观场面。)
④想象夕阳的孩童形象及海天一色的奇观。
⑤指导朗读。要求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对此种热烈景象的无限喜爱。
第二幅:
⑴这时的太阳和第一幅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
⑵投影出示:
①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②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a.比较这两个句子,说一说哪个好,好在哪里。(第二种写法好,用比喻的方法,把夕阳的颜色美和形状美具体、形象地写出来了。)
b.引导学生抓住“红灯笼“这一形象的说法,体会太阳发生的变化。借助课件,体会阳光映照在海面上的动人景象。
c.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⑶ 出示:兴许是悬(浮)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落),刚一挨(碰)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
a.轻声读这一句,比较原文用词和括号里的词哪种写法好,好在哪里。(第二种写法好,用比喻的方法,把夕阳的颜色美和形状美具体、形象地写出来。引导学生理解、区别。
b.学生体会后,齐读这一句,突出太阳的顽皮。
⑷理解 “顽皮地蹦跳”:这涉及到一定的科学常识。因为海面上水汽很多,太阳光透过水汽就发生了折射,所以产生了这种现象。这一切在作者眼里都成了太阳的顽皮。
⑸抓住大海颜色的变化“原色——玫瑰色”,体会景色的优美。(理解“涨溢”、“硕大无朋”)
⑹指导朗读。 突出太阳的轻快、敏捷。
第三幅:
过渡:长时间地看这一轮落日,觉得眼前的这轮落日何止只像一只大红灯笼,看着看着,这轮落日仿佛有了一份生机,有了一份情意。还记得李白的《送友人》吗?里面有这么一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出示)“故人”就是指下文的——跳水员。
⑴投影出示:
①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
②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a.这两句写法有什么不同?第二句好在哪里?
(把夕阳落下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而且写活了,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b.指名读这一句话。
c.太阳入水悄无声息,水波不惊,消失得那么自然,要读出一种平静之美。引导学生理解:她像跳水员,入海时是“水波不惊,悄然无声”,可见她是位技术高超的运动员。她的身材肯定非常苗条,如果身材肥胖臃肿,入水时就会溅起很大的水花,谈不上优美和赏心悦目了。
d.再指名读这一句话。齐读这一句话。
⑵作者在写夕阳滑落的情景时还写了“我”是怎样看落日的,找一找有关语句。(“不敢眨眼”、“生怕”、“瞪大双眼”)
⑶为什么要写这些?
(突出作者对三亚落日景象的赞赏和惊叹,同时也从侧面突出了落日的美妙绝伦。)
⑷读到这儿,同学们知道三亚落日的全过程吗?
出示填空:
金红一色→收敛光芒→慢慢下沉→顽皮地蹦跳→悄然地入水
⑸日落是个完整的过程,想不想把这三幅画面完整地欣赏一遍?再读三、四自然段。
⑹把自己喜爱的句子背出来,让落日美景永驻心间
三、总结全文
1、师引读:这美妙绝伦的落日景象让人赞不绝口,心中的千万感慨化为一句话就是——(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2、师:(点击课件)这就是三亚的落日!请同学们在画纸上把太阳滑落的景象画下来,如果有什么话要说,也可以写在旁边。
四、作业设计
三亚的落日是那么美丽,作者描绘的语言是这样美好,你们想不想来赞美一下家乡日出或日落的情景?试着写下一、两段话。
【板书设计】
像孩童
2、三亚落日 像灯笼 真有诗意
像跳水员
【教后反思】
《三亚落日》一课,我通过多种教学思路来让学生感悟落日的美妙绝伦。有现代教育技术地运用,利用多媒体展示三亚落日富有诗意的画卷;有朗读的训练,以读的训练促进对课文的理解;有重点字词的体味,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表达的逻辑……在这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学习,不仅领略到三亚的美景,也让学生走进情境之中,引起了学生内心的震撼与思考。我觉得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在强调个性化阅读的同时,我们仍可以立场坚定地“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落实“双基”,努力让学生能多读、多悟、多写、多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