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我是什么》教案

时间:2023-03-06 00:06:23 收藏本文
《我是什么》教案

《我是什么》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是什么》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什么》教案1

【二年级第四单元】

14、我是什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晒、飘”等14个生字,会写“冷、冰、江”等8个字及以下词语:冷风、江河、坏事、平常。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忽然不见忽然有,像虎像龙又像狗。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生:云

师:线儿又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下接地。落在水里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生:雨

师:白色花无人栽,无根无枝又无叶。一夜北风遍地开,此花源自天上来。生:雪花

师:大小珍珠光又亮,霹雳啪啦从天降。小孩捡起捧在手,慢慢变成水一汪。生:冰雹

师:小朋友猜谜语的本领可真高,今天,老师还请来一位小魔术师,它就藏在我们要学的课文里,(师指课题问:瞧!我是什么呢?),相信会读书的孩子一定能找到答案。(板书:我是什么),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字的发音。

师:请小朋友们轻轻地将书本打开到第62页,接下来老师来范读课文,请小朋友们认真听,看一看老师读的是否和你们读的一样。(提醒坐姿)

2、小组长检查预习情况。

师:课前小朋友们已经对本篇课文进行了充分的预习,相信大家一定有了很多的收获吧!那接下来就请各小组组长检查预习情况。

3、小组汇报:

教师出示本课生字:即会认又会写的字:冷坏

会认字:晒飘浮傍珠硬雹奔洋舞暴灾会写字:冰极冬江变常师:课文中有许多的生字宝宝想和大家交朋友,老师将它们请到了黑板上,快来和它们打声招呼吧!希望我们本节课能和他们成为好朋友。

刚刚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每个小组都讨论的非常激烈,老师非常的开心,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小朋友们的收获,相信其他小朋友也是一样的,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

(1)带拼音读生字

一组:

生1:我们小组来带着大家带拼音读生字。

“晒、珠”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灾”是平舌音,请大家跟我多读几遍。bēn奔跑

生2:我还知道这些生字中有一个多音字:奔bèn投奔

(2)去拼音识字并组词

二组:

生1:我们小组去掉拼音后还能认识这些字。

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冰、冷、江”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并且“冰、冷”都是两点水旁,“江”是三点水旁。“晒“是日字旁,与太阳有关。

生2:我可以编一个顺口溜,风一吹就“飘”起来了。

生3:我是用换偏旁记住“极”的,班级的“级”换成木字旁,就念南极的极。

生4:接下来我来考一考大家,看一看你们都认识它们了吗?

(3)教师检查识字情况

师:听到大家的汇报,老师不得不赞美你们,真是太棒了!接下来老师就通过找朋友的小游戏来检测一下大家的识字情况,你们接受挑战吗?(接受),你们真是群小勇士!

师:通过检测,老师觉得同学们对于本节课的字、词掌握的还不错,期待同学们接下来的表现,哪个小组能流利的.将课文读给大家听?其他小朋友认真听,并思考:本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汇报读文

生:接下来我们小组来读文,请大家认真听。

师:大家觉得他们小组读的怎么样?谁能来说一说?看,大家给你们提出了这么多的宝贵意见,相信他们小组下次能表现得更好。

师:通过读文,你们找到问题的答案了吗?

生:本篇课文讲了水在自然界中的形态、变化及与人类生活的利害关系。师:大家同意吗?(同意)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们变成了“云”,太阳一晒,我就变成了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了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漂浮。

2、指导朗读:

多种形式读文:(自由读、指名读、范读、男女生对读)

四、指导写字

师:本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生的字宝宝,有几个字宝宝想考一考大家,看你们能否将它们写得漂亮,接受挑战吗,孩子们?

1、教师出示要写的生字:冰极

2、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怎样书写漂亮。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书写作品

【板书设计】

14、我是什么

太阳一晒变成汽

升到天空变成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二、三自然段。

2、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学习新部首小字头。

教学重点:了解水的特性和用处。

教学难点:理解水的变化和人类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我是什么?我们都知道这个“我”在课文中是一位小小的魔术师,它会变,它是谁呢?(画图:水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这位小小魔术师会变成什么呢?你还记得吗?

生:水会变,变成汽,变成云

二、再读课文

师:同学们,它还会变什么呢?课文第2自然段就写了这些变化,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吧。

师:好,都会读了,看到你们读得那么认真,水娃娃要表扬大家啦!你看,(指屏幕)这回水娃娃变成了什么?课件出示雨点。

师:孩子们,如果你变成了雨点儿,你想落到哪里去啊?

生:我想落到田野里?

师:看来啊,雨点儿做了不少的好事。哎,“雨点们”,你们想去的地方不一样,心情肯定也不一样。那就怀着自己那一份独特的心情,再读这一句。指名读。

师:你是大雨点,急匆匆的,你是小雨点,慢悠悠轻轻的。我们都是从空中落下来的好伙伴啊,齐读。

师:小朋友,水还能变成硬硬的雹子呢 ……此处隐藏21456个字……

(呱、哩、圈、纹、返都可以启发学生自学,让学生发挥小组互助学习的优势,自己认记,如,瓜呱、里哩、卷圈、文纹、反返。认记时要注意里读第三声,而哩读轻声。)

2、同桌互查课后生字,用星号评价对方。

3、短文复现,巩固识字: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我是什么,30、我是什么-教案精彩8,30、我是什么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是什么》教案15

【教材分析】

《我是什么》是二年级上册的一篇科学短文。文章用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通过拟人的手法形象地介绍了水在自然界中的形态、变化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利害关系,课文内容贴近生活,语言生动形象,结构新颖,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了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后,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他们乐于识字,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也基本上养成了预习的习惯,还能根据课文内容主动搜集一些相关资料。但如何根据课文特点,理解课文内容,读出课文韵味,还有待更多的阅读实践来训练。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积极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孩子普遍喜爱的魔术表演导入。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把课文读通读顺。再引导学生朗读,把朗读作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感受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同时,通过直观课件的帮助和教师情感语言的渲染,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获得创新活动的感性经验和简单方法,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使外在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得到升华,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目标】

1.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借助微课了解“冰雹”和水做的“好事”和“坏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

3.在动态比较与表演体验中,感受水变化的奇妙。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懂了解水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过程】

板块一:游戏形式,复习字词

(一) 趣味游戏导入,复习字词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板块二:谜语预热,感受“我是什么”

【设计意图】在猜谜语的活动中设疑激趣。借助标点,引导读出课题情趣,玩味神秘感、俏皮感、得意感等不同的意趣,引发阅读期待。

板块三:朗读体验 感悟奇妙

(一)第一场魔术:感受水变化之丰富

1.学习第1自然,了解水的变化。

水娃娃首先带来第一场魔术,它变成了什么呢?请你读一读第1自然段,读完后把变化后的名字圈出来。

(1)生朗读并圈画。

(2)交流反馈。(师在黑板上简笔画“汽” “云”)

2.结合板书,了解水变成“汽”、“云”的过程。

3.结合生活经验,积累词语。

(1)读句子,提取信息。(了解水变成云的丰富)

(2)随机教学生字“傍”(读准字音--播放“傍”字的微课,结合字理识字--理解“傍晚”词意)

4.比较结构,辨析发现

(1)生自主观察“极”“傍”,说说这两字的相同点(归纳: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师出示书写不规范的两个“极”字,学生当小老师评价。

(3)归纳要点:一看宽窄;二看高低;三看穿插。(跟着电脑老师书空)

(4).在书上练习写字,师巡回指导。

5.展示评价,二次修改

(1)师选取典型作业进行展示。出示“写字评价卡”,生对照进行评价。

(2)生生互评,二次修改。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等方面的影响。这一板块设计了随文识字,“傍”结合字理识字,字理采用微课形式呈现,多种方法识字,另外二上年级的写字更应关注字的间架结构。让学生自主观察、学会比较,归纳左右结构字的书写“三要点”。关注书写态度。有趣且有效。

(二)第二场魔术:感受“水”变化之奇妙

1.学习第2自然段,圈画关键词,提取信息。

(1)创设情境,出示动画:我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你听,风伯伯来了,我越来越冷,我又要变啦!

(师随机出示“变”字--师范写--生书空)

(2)淘气可爱的水娃娃又变成了什么呢?(读并圈画)

(3)交流反馈(师板贴“雨、冰雹、雪”)

2.师生趣味对接,感受水娃娃变化的样子。

(小结:这里用“小水滴、小硬球、小花朵”把雨、雹、雪落下来的样子写得多么有意思啊!)

3.播放微课,了解“冰雹”。

4.引导发现,表演体验,感受水娃娃变化的动态。

(1)创设情境,感受动态。(小雨点宝宝、冰雹大哥、雪花妹妹是怎样落下来的呢?请把“落、打、飘”对号入座。)

大屏幕出示:趣味填一填

(2)口头填空,说说理由。

(3)多种形式读,体验水变化之奇妙(指名读--加动作表演读--配图朗读)

【设计意图】借助情境体验、趣味填空、表演朗读等环节,引导学生重点感受水变化中的不同动态,在交流、游戏中,体味动作词,积累语言。

板块四:玩转律动操,趣味延伸

(一)动作体验,玩转律动操

其实,我还有很多本领呢!我还会变成什么呢?我们跟着水娃娃一起变一变,你就明白了。

(音乐律动起)师生在律动操的趣味问答中,体会水变化之多

小水滴,小水滴,人们叫我什么?--雨 小硬球,小硬球,人们叫我什么?--冰雹 小花朵,小花朵,人们叫我什么?--雪。

小水滴,落下来,人们叫我雨; 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叫我冰雹; 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叫我雪; 小薄纱,罩下来,人们叫我雾; 小盐花,洒下来,人们叫我霜;

小彩桥,架起来,人们叫我彩虹。

(二)引导发现,再探水娃娃

水娃娃每天这样循环往复地变化着,真有趣,真神奇啊!

  【设计意图】轻松有趣的律动操,与课外内容拓展巧妙结合,既调适了学习状态,又延伸了课内所学,一举多得。

板块五:小组合作讨论,拓展延伸

(一)课文延伸,思考好事和坏事

1.生通过回顾课文,还有结合生活常识,写出他们想到的好事和或者坏事

2.同桌间互相交流,进行补充。

(二)展示练习内容,二次修改

1.师选取典型作业进行展示。出示“练习本”,生对照进行评价。

2.生生互评,二次修改。

(三)总结课文,点明中心

1.师提问我们该用什么态度对待水资源

2.关键字回顾全文

  【设计意图】课堂中,老师是引导的作用,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小组合作谈论通过独立思考和互相讨论两种方式,更好地学习课文。

《《我是什么》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