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下雪的早晨》教案

时间:2023-03-05 00:05:42 收藏本文
《下雪的早晨》教案

《下雪的早晨》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下雪的早晨》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雪的早晨》教案1

教材分析:

这首诗歌共三节,描述了宁静的早晨,雪花飘飞,想起了夏天树林里的小孩天真、活泼时的喜悦心情和期盼之心。

教学目标 :

知识技能:

1、通过学习使学生巩固生字,会读一个多音字。能运用各种朗读方法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结合课后第一题,让学生在充分朗读、自学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的联想。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具体分析问题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过程 :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最近刚下了一场雪,大家有没有到雪里玩呀?玩了什么游戏?人们赞美雪,不同的.人对雪的感受不同,有这样一位作家,他笔下的雪有别样的滋味。让我们一起来品读。

二、初读课文,扫请障碍

1、请同学们大声的把课文读一读,注意看准生字、新词,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生字、新词看准了吗?谁想来大声的读一读?

三、细读课文,品味感悟

1、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作者在第一小节中描写了自己严重的雪景,二三小节诗人此刻却惦记着夏天树林里的一个孩子。

2、慢慢地、静静地读一读诗歌,找出描写作者在下雪的早晨想到的诗句并细细的读一读。

3、教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听这篇课文的朗读,展开丰富想象。

4、播放录像或课件:在静静的画面中想象夏天树林里发生的故事。

5、交流学生想象的夏天树林中的画面。

6、指导朗读。

7、人们常常在冬天时想着夏天,夏天时想着冬天,你有过着类似的经历吗?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自由质疑,自主解疑。

(了解作者艾青,诗中所写的小孩究竟是谁等。)

五、试着背一背这首诗歌。

六、总结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

下雪的早晨

喜悦和期盼

下雪夏天的树林

(安静、洁白)(小孩:天真、快乐)

作业 设计:

办一份关于雪的手抄报。

《下雪的早晨》教案2

一、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诗歌这种体裁的课文容易接受。读通顺,掌握生字词速度较快。但是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则需要教师的逐步引导。“以读代讲”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多种朗读形式很受学生的欢迎。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巩固生字,会读一个多音字。能运用各种朗读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具体分析问题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设想

1.结合课后第一题,让学生在充分朗读、自学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的联想。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

CAI:《雪绒花》的音乐,雪花纷纷扬扬飘洒树林。

五、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歌的情境,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CAI:《雪绒花》的音乐作为背景,雪花纷纷扬扬飘洒。

教师: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有怎样的感受,想说点什么吗?(鼓励学生自由发挥。)人们喜爱雪,赞美雪,但每一个人对雪的感受又是不同的.。有这样一位作家,他笔下的雪有别样的滋味。让我们一起来品读。

(二)读中领悟课文

教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CAI 课文朗读)

1.你听懂了什么?(学生交流:诗人在下雪的早晨想起了一个小孩;下雪的早晨,整个世界很安静……)

2.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地默读课文一至两遍,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同学交流,课文该怎样朗读。

3.教师:谁来说一说,第一节该怎样读,为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第一小节,应该用轻柔的语调,语速较慢。因为诗人写道:“整个世界多么静,多么静。”)学生根据理解,朗读第一节。

4.教师:第二小节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思考,可以自己揣摩,也可以与前后伙伴交流,讨论。

汇报。(作者想起另一个小孩;作者想到了夏天的树林;作者还记得这个小孩手上提的东西……)

教师:这一小节该怎样朗读?(轻快、活泼一点)为什么?(夏天的树林是充满生机的,太阳出来了,多么温暖,所以应该欢快一点;这个小孩有一双发亮的眼睛,他应该很活泼,所以读来应轻快点……)

指名朗读,学生互相评价。

5.教师:请同学们找到小伙伴来共同朗读最后一节。

学生可以下座位寻找朗读伙伴。上台表演朗读。

教师:你们为什么要这样朗读呢?(因为书上写了“很轻很轻的歌声”,作者正在想着这个小孩,语速要放慢;这一节是写的“下雪的早晨”,所以要轻柔一点……)

齐读最后一节。

6.教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学习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遍。(CAI音乐作为背景)

(三)品味感悟

CAI:《雪绒花》的音乐作为背景,雪花纷纷扬扬飘洒。

教师:在下雪的早晨,作者为什么会想到这个小孩呢?你会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CAI:《雪绒花》的音乐作为背景,雪花纷纷扬扬飘洒。

教师:现在我们已经站在飘着雪花的树林,就让我们慢慢地,静静地读,体会诗歌描写的情景。

(五)试着背一背这首诗歌

作业设计:

办一份关于雪的手抄报。

七、教学反思

诗歌一向就受我班上学生的欢迎,生字词不多,学习起来感觉没有多大的压力。

《下雪的早晨》教案3

预习提示:

本诗作者为我国著名诗人艾青,写于1956年。艾青诗歌一贯的特点,即采用鲜活的口语入诗,看起来平易朴实,读 ……此处隐藏8607个字……吗?

(引导学生查漏补缺。如果有问题,学生互相解决,教师做好引导工作。)

19、读完了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如:我学到了在写儿歌的时候要加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才会生动……)

[作业](任选一项作业带回家。)

你认为诗歌中的小男孩写的是谁?

1、如果你认为作者描写的是小时候的自己,请你写写小作者童年的快乐时光。

2、如果你认为作者描写的是童年时的玩伴,请你写写两个好朋友之间可能发生的故事。

3、如果你还有别的想法,大胆的写下你的想法。

[板书设计]

下雪的早晨

下雪————夏天的树林

安静、洁白

小孩天真、活泼

喜悦和期盼

《下雪的早晨》教案7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领悟诗歌意境。

2、读懂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情感。

3、联系生活实际,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诵诗歌,体会诗人情感。

2、展开想像,领悟诗所描写的情境。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雪景图,课前谈话:你见到雪吗?

2、学生闭眼感受,教师描绘情景:雪下着,下着,没有声音,雪下,下着,一刻不停。洁白的雪,盖满了院子,洁白的雪,盖满了屋顶,整个世界多么静,多么静。

3、板书课题:下雪的早晨

4、导入:看看作者在这个下雪茄的早晨想起了什么情景。

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读诗,画出不理解的监察院词,试着联系业务上下文理解。

2、全班交流:字词质疑,共同讨论解疑。

3、全班交流:对哪些诗句无法理解。

三、以读代讲,学习第一部分

1、轻声试读第一部分,试着读出感情

2、指名汇报朗读,并说说你是怎么朗读的,说出自己的.朗读体会。

3、指名读第一节

指读——评议——再指读——再评议

4、指导齐读

5、引导讨论:通过朗读,这个下雪的早晨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洁白、静)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银装素裹的世界……)

6、指导背诵,当堂背诵。

四、课堂延伸

1、仿第一节写写“雨下着,下着……”,描述雨景图。

2、课堂交流,笔下的十景。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把你写的雨景诗朗读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引读第一节,复习导入

1、师导生读,这是一个下雪的早晨,雪下着,下着……

2、过渡:在这个宁静的下雪早晨,作者浮想联翩,翻开课本,学习下文。

二、以读促思,学习第2、3节

1、自由朗读第二节

2、课堂讨论:作者从飘飞的雪花想到了什么?

3、引导齐读,描写小孩的句子:“一个小孩,赤着脚……”

4、师引导,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当初这个男孩此时此刻会在哪呢?

5、全班展开想像,描绘此刻男孩的情景。

6、齐读第三节。

三、品读诗歌,升华情感

1、讨论:你从诗歌中体会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世界?

2、师小结:诗人在下雪天想到了夏天树林里小孩子天真活泼玩耍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小孩的关爱和期盼之婧。

3、闭眼听录音范读此诗,想像诗境。

4、音乐声中原有关雪景的侍作朗读。

四、作业:

1、背诵整首诗歌。

2、预习下一课。

板书:

下着……下着……

雪花飘飞:盖满了……盖满了……

多么……多么……

想起

夏天树林里的小孩子 (脚、脸、嘴、手、头、眼……)

《下雪的早晨》教案8

一、谈话引入。

学习了《瑞雪图》以后,大家对雪有了不同的感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雪的知识的文章——雪。

二、读课文,找找有关“雪”的信息。

1、自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词,师生释疑。

2、分小组学习课文,收集信息。把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学习课文的一部分。学习完了,要求把收集到的关于雪的知识汇报给老师和同学。

3、分小组汇报。其他成员相机补充。

三、体会古诗、谚语的妙处。

1、找一找,文中有哪些古诗和谚语,说说它们有什么用。

2、我所知道的有关雪的古诗和谚语。

2《下雪的早晨》

第一课时

一、了解作者。

学生汇报收集到的资料,教师做适当补充。

二、读诗。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正字音。

2、学生自由读。要求:流畅。

3、指名分小节读。师生评议。

4、全班齐读。

三、品诗,再读诗。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说说诗人在第一小节写了什么?

(2)我们应该怎样来读第一小节?(轻、美)

(3)试着背诵第一小节。

2、学习第二、三小节。

(1)老师读第二、三小节。同学们思考:这两小节写了什么?它发生在什么季节?

(2)人们经常在冬天想着夏天,在夏天想着冬天,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3)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男孩?你觉得他会是谁?

(4)指名读第二、三小节。说说作者在诗中透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我们应该怎样来读这两小节。

(5)自己再读这两小节。

(6)同桌互读,互评。

(7)全班齐读。

四、背诵全诗。

第二、三课时:畅所欲言 说说你见过的雪或想象的雪。

一、看。出示挂图或课件,指导学生观察。

1、留心观察雪花的形状、大小、颜色,体会雪花的外形特点。

2、确定观察的顺序,注意屋顶上、树上、马路上、旷野中下雪后的不同情景。

二、议。小组内议论,体会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情景。

1、在组内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或图片,大家说一说。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并进行补充或合理的想象。

三、说。全班汇报。

1、一组派代表汇报,大家从以下几方面评议。

(1)说的顺序。

(2)是否运用了适当的修辞手法。

(3)是否生动,具体。

(4)有没有感情的表达。

2、师生介绍其他描写雪的段落。

四、写。整理自己的思路,自拟题目,写成一段话话或一篇文章。

《《下雪的早晨》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