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只小狮子》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两只小狮子》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两只小狮子》教案1教材分析
《两只小狮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7课,是一篇童话。课文通过两只小狮于学习本领时不同行为的比较和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告诉学生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生活本领,不能依靠父母生活。
本文篇幅较长,表现形式以对话为主。学生分析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语文学习,班里的学生对于课文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喜欢模仿各种语气、神态、动作进行朗读和表演。学生们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说,在这方面,学生初步具有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欲望。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学、演中悟。
2.设计多种活动,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
3.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留下足够的空间为学生张扬个性、激扬灵性服务。
学习目标
1.通过读中感悟,对课文进行再创造。
2.积累ABB型的叠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明白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生活本领、不能依靠父母生活的道理。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狮子捕杀猎物的镜头。
【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其直观地感受到狮子的捕猎生活需要哪些本领。】
二、开火车领读字卡。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自读一、二自然段,思考两只小狮子学本领时有什么不同表现。
2.自由汇报。
3.让学生做动作理解懒洋洋一词,再读读相关语句。
【根据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达到使其理解词语的目的。】
四、合作探究学习三至七自然段,读中感悟,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1.同桌分角色朗读三至七段,研究讨论每个角色的语气该怎么读,并探讨可以给这些角色设计什么样的动作。
2.合作表演。
3.学生评价表演,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学生表演添加过提示语后的课文片断:
小树(抚摸着小狮子的头,好奇地/关心地)说:你怎么不学点本领啊?
小树(奇怪地)说:那你以后怎么样生活呢?
懒狮子(拍着胸脯、翘着大拇指,得意洋洋地/骄傲地)说:我爸爸和妈
妈是林中大王,凭着他们的地位,我会生活得很好!
这话被狮子妈妈听到了,她(亲切地/严肃地)说:孩子,将来我们老了,
不在了,你靠谁呢?你也应该学会生活的本领,做一只真正的狮子!
教师在原文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合理建议记录下来,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以读为主,学生通过不同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去体会不同的语气,设计
不同的动作,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积累ABB型的叠词。
学生说到慢吞吞或懒洋洋这样的提示语时,请他们根据自己的`积累,再说出几个这样的叠词,并读一读。
五、扩展活动──引导学生续编故事。
1.同桌合作探讨,续编故事。
2.自由汇报。
3.通过续编的故事,说说自己喜欢哪只狮子。
【发散思维,让学生的想像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渗透思想教育。】
六、再次巩固生字。
学生把课前拿到的小词卡贴在挂图的相应位置上并带读。
七、指导写练、习两字。
四人小组互相评价。
你认为哪个字你写得很好,就请你对这个字笑一笑或对同桌夸一夸自己写的字。
【语文教学要有人文性。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
八、每日一积累。
让学生从本课中找到喜欢的词句,并记住它。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每一课都让学生去发现好词、好句,并记住它们,既可以在日积月累中学到丰富的语文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养成时时积累、事事积累的好习惯。课后反思
真是没有想到!课堂中,学生能把这样长的一篇课文读得津津有味。想一想,是有原因的。
这节课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给原文添加提示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对课文的理解,给人物设计了不同的动作,给对话加上了不同的语气词,课文在他们的感悟中变成了童话剧,学生读得有趣、读得有味。面对自己再创造的成果,学生读起来怎么会没有兴趣呢?这也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添加提示语有利于指导朗读。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总是苦于朗读指导不得法。但通过这一课的实践,我发现,学生见到一些提示语后,会自然而然地去感悟这些语气。比如,我在狮子妈妈说这一句中填写了亲切地一词,学生自己就开始体会妈妈说话时和蔼可亲的态度,并且在读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了这种情感。
另外,我意外地发现,添加提示语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一些词汇。真可谓一箭三雕!
如此看来,在教学中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还真的能悟出好多东西呢!
《两只小狮子》教案2教材分析:
这是鲁教版语文第二册的一篇课文。一则适合低年级段的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不同的生活状态:一只勤恳地练习本领;另一只自以为父母是森林中的大王,则每天懒洋洋地什么也不做。通过对懒狮子和勤狮子的学习,以及领悟狮子妈妈的话,告诉孩子:凡事不能依靠别人,要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遵循低年级的心理特点,以激发孩子的兴趣为主,把课堂学习转变为有趣的生活故事学习,培养孩子喜欢语文课的情感,同时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在师生的有效互动中,使他们主动地去接受与学习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习”两个生字。
2、理解“整天、懒洋洋|、刻苦、滚、扑、撕、咬”词的意思。
能力目标:
能准确流利地课文,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了解两只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应该从小学会本领的道理。
教学重点:
1、理解整天、懒洋洋、滚、扑、撕、咬的意思。
2、读准14个生字。
教学难点:
……此处隐藏18371个字……
(2)抽读第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没有谁可靠,只有靠自己)
(3)要靠自己该怎么做?读第二句。“也”是什么意思?跟谁一样该苦练功?“应该”是什么意思?妈妈为什么这样说?(让他向勤狮子学习克服怕苦的)
(4)妈妈还告诉懒狮子什么?真正的狮子是怎样的狮子(有独立生活能力,像父母一样做林中之王)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只有刻苦……学会生活的本领,才……)板书:中心句这句话用子什么标点符号?表达了妈妈什么感情?
(5)听了妈妈的话,小狮子是什么表情?看插图③这时他会怎样想,怎样做?
6、这刻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从小应该刻苦锻炼生活能力,不应该依靠父母生活的道理)
7、小学生长大了要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应该学会哪些本领?
《两只小狮子》教案14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组词读字。
2、会写8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书写工整。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4、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让孩子从小学习生活的本领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组词读字。
2、会写8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书写工整。
3、正确流利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教学难点:
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狮子吗?谁来说说它什么样子?有什么本领?你们知道它们小时侯是怎么做的?我们从课文中了解一下好吗?
板书课题:两只小狮子
齐读课题,认识“狮子”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想想课文中讲了几只狮子?各有什么特点?
1、交流读书收获
﹙1﹚出示生字,指生读字,组词读字。
﹙2﹚交流自己是怎样认识这些字?
﹙3﹚开火车读生字。
﹙4﹚说说两只狮子各有什么特点?
板书:懒勤
三、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以小组为单位来读课文,想想图上画的是哪几个自然段讲的内容。
2、交流:
图1、懒狮子在干什么?整天晒太阳,又不学本领又不愿吃苦。
勤狮子在干什么?滚扑撕咬
3、指生读1——2自然段,说说你不喜欢哪只狮子?为什么?
4、指名读3——7自然段,想想懒狮子为什么懒?你觉得懒狮子这样做有道理吗?
5、指导懒狮子和小树的对话,把小树的两个疑问读出来,观察图上懒狮子的样子,体会懒狮子的话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6、看图2,想想狮子妈妈和懒狮子说话时的`态度,谁能读出狮子妈妈帮助懒狮子时那种耐心的语气呢?指生读课文第7自然段。
7、交流:
﹙1﹚听了狮子妈妈的话,你是怎么想的?
﹙2﹚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是怎么想的?
8、拓展练习。
﹙1﹚读了课文后,今后你该怎样来学本领?
﹙2﹚生交流,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检查
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二、继续朗读课文
﹙1﹚分角色来朗读课文,指导读出角色的语气。
﹙2﹚选自己喜欢的内容读给同学听。
三、学写生字。
1、读“我会写”的字。
2、交流自己会写哪些字?说说怎样写?
3、师重点指导:“常练学”三个字
4、生写生字、组词。
5、评改。
四、完成读读写写。
五、小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两只小狮子》教案15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通过一勤一懒两只小狮子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告诉学生,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生活的本领,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明白狮子妈妈说的话的道理。
针对本课的特点,我在第一课时主要安排了一下教学目标:1、随文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的本领的道理。
以下就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知道辛巴是谁吗?
2、你知道狮子都有哪些本领吗?(老师带领学生做“滚、扑、撕、咬”的动作。)
3、狮子是林中大王,可是它的本领是生来就有的吗?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文中有两只小狮子也想成为林中大王,可它们的表现却不一样,请认真可图专心听。(出示课文中的图片,师范读)
2、谁有勇气来当当小老师,用自己的语言介绍图中的两只小狮子的表现。
3、让我们看看课文中是怎样介绍两只狮子的表现的',请打开书,一起读一读第二段。
4、你喜欢哪只狮子?为什么?能不能用喜欢的语气来读一读第一只狮子的表现。这里“整天”是什么意思呢?喜欢另一只小狮子吗?(指名读)你们能读得和他们一样好吗?(齐读)
5、根据两只狮子的表现,你认为哪只狮子可以成为林中的大王?哪只不能?
三、学习3——6自然段
1、是啊,小树也和你们一样,非常担心懒狮子。它对小狮子说了些什么呢?幻灯出示小树和懒狮子的对话。
2、同桌小朋友一个读小树,一个读懒狮子,合作朗读这几段,行吗?
请两对孩子上台朗读(给孩子戴上头饰),其余学生评议。
师邀请一生合作朗读对话。其余评议。
1、大家听了我们的朗读,希望你们能够学学我们的优点,克服不足,比我们读得更棒。
2、男生读小树,女生读懒狮子。男女赛读。
3、师生互动读。师读叙述的话,生读小树和懒狮子的话。
4、你觉得懒狮子的话有道理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5、师戴头饰,说:我就是懒狮子,可我认为我能生活的很好,你们为什么说我不能呢?(与孩子展开讨论)
四、学习第7自然段
1、小朋友们暂停好吗?我的妈妈来了(手势引导看屏幕)她想对我说话呢。(出示第二幅插图及妈妈的话)。
2、生齐读妈妈的话,让我好好想一想吧。
3、谁能告诉我“真正的狮子”是什么意思?为了能成为真正的狮子我该怎么办呢?
4、哦,我明白了。如果你们是我,你会怎么做呢?(四人小组讨论)
五、激趣朗读
1、你喜欢哪个自然段?可以离开座位读给你的小伙伴听,也可以与伙伴一起读。
2、齐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