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拔苗助长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拔苗助长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拔苗助长教案1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寓言故事吗?听说过哪些寓言故事?(学生汇报交流)
指导写“寓”:同学们,“寓言”的“寓”是个生字,和我们学过的“相遇”的“遇”字长的很像,只要把“相遇”的“遇”的走之底换成宝盖头。(设计说明:用学过的旧字为基础进行新字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识记新字更较容易。)请小朋友把手拿出来和老师一起写,有一个地方容易写错。(第10笔和11笔)(写完“寓言”)
简介寓言:寓言和童话、记叙文一样,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是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来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完成板书“寓言两则”“则”在这里是个量词,“两则”是指两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板书:“揠苗助长”理解“揠”的意思:小朋友,你知道“揠”的意思吗?是怎么知道的?(查字典,遇到不懂的字就去查字典,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词,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设计意图:给学生渗透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方法)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指导。
1、生字词语:
(1)出示生字新词
Sòng jiāo pí
宋国 焦急 筋疲力尽
bó mèn kū
兴致勃勃-纳闷-枯死
(2)自由读一读,如果还没有把握读准,可以借助一下拼音。指读。去掉拼音读一读。
提醒:“宋国”的“宋”是平舌音。
(3)指导写“焦”(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个“隹”字,下面是四点底,写的时候要注意上面的“隹”要写得紧凑,下面的四点底要写得开一些,把上面的“隹”稳稳托住。)学生在书上描红。
2、初读课文。
认识了生字,我们可以读课文了,首先,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要做到这一点,第一,精神要集中,要眼到、口到、心到;第二,哪一句读得不流畅就反复练习几遍。自由读课文,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理清课文思路。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宋国有个农夫,因为(),就把禾苗(),结果禾苗()。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句式说一说故事内容。进行学法指导:同学们,这三句话连起来就是课文主要内容,第一句是起因,第二句是经过,第三句是结果,我们读完一篇课文,就要想一想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是一件事,在说主要内容的时候,就是说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设计意图:概括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小学阶段应该有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读完一篇课文,让学生说一说主要内容,学生往往说不清楚,其实,对于概括能力的训练还是有方法可寻的,像本文写的就是一件事情,教给孩子说清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的方法,就是“授之以渔”。)
四、精读指导。
今天,我们运用“读一读、演一演、评一评、说一说”的方法来学习课文。要想演好,就必须读好,读出感情,怎样才能有感情呢?第一要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第二要认真揣摩人物的'心理。
1、用这样的方法读一读课文。
2、演一演。(同桌分工,一个读,一个演,演的同学除了演出农夫的神态、动作以外,还可以发挥想象,加入一些话语等。)
3、评一评。(评后再请一组学生演一演)
对读和演的评价。教师相机点拨。(抓住关键词:巴望理解意思,“巴”就是急切、迫切的意思,“巴望”就是十分急切、迫切地希望。天天前天去过了,昨天去过了,今天也来了,明天还要去,没有一天不去。焦急、筋疲力尽、你有过筋疲力尽的体会吗?说一说,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兴致勃勃、纳闷、理解意思,儿子为什么会纳闷呢?他听了父亲的话,心里会想什么?)
在学生演的过程中教师完成板书
板书设计意图: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设计板书,抓住关键词语,帮助学生能更好的说这个故事。
4、说一说。(根据老师的板书说一说这个故事)
五、揭示寓意。
1、当农夫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发现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会怎样?儿子会对农夫说些什么。
2、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小结,揭示出寓意:违反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误了大事!
3、举例说明:其实我们的身边也有像《揠苗助长》中农夫的例子,你能举一举吗?
六、成语拓展
同学们,中国有许多流传千古的寓言,有很多已经演变成了成语,像以前学过的狐假虎威、坐井观天,今天学的揠苗助长,下节课将要学到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以后会学到的……课件出示: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狐假虎威、坐井观天、揠苗助长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滥竽充数
画蛇添足、守株待兔、刻舟求剑(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过渡到刚学的知识,再到将要学到的知识,不但巩固了知识,使的旧知更具有系统性,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七、作业设计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中国有许多流传千古的寓言,让我们动手去找一找、读一读吧!
(设计意图:把学生从可内引向课外,努力实践“大语文”教学观,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拔苗助长教案2活动目标
理解故事寓意,提高学习成语故事的浓厚兴趣。
懂得做事情不能操之过急,要遵循客观规律的道理。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准备:成语故事VCD—盒,故事磁带,录音机,故事图片若干,字卡(“起早贪黑”、“绞尽脑汁”、“精疲力竭”)。
知识经验准备:了解禾苗的生长过程。
活动过程
看图猜故事。教师出示图片,帮助幼儿根据画面线索及教师提示猜故事,引导幼儿注意画面与画面之间相关联的地方,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的内容。
播放成语故事VCD,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提问:
①农夫嫌自己稻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时,他想了一个什么办法让“禾苗快快长高?”
②在他的帮助下,禾苗真的长高了吗?最后田里的小苗都怎样了?
经验讲述:禾苗为什么会枯萎?
引导幼儿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禾苗为什么会枯萎。
教师小结:拔苗助长的寓意就是告诫人们办事情不要违背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否则会把事情办坏。
听故事,摆图卡。幼儿人手一套故事图卡,边听录音故事边按顺序摆放故事图卡。
活动渗透
美术活动:绘画——绿油油的稻田 ……此处隐藏18019个字……
师:前天,勤劳的你们拔了那么多的杂草,使学校的操场更平整、漂亮了,但你们一定很累,对吗?
生:对。(然后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生1:我的手都起泡泡了。
生2:我流了很多汗,回到家累得都不想动了。
生3:我的手到现在还酸酸的。
生4:我觉得都没了力气。
……
师:是啊,你们拔了那么多的草,确实很累,那么课文中哪个词写出了你们的感受。
生:筋疲力尽。
师:"筋疲力尽"是什么样子的,谁能用动作表现出来呢?"
生争着要上台演,师指名演
生1:低着头,喘着气。
生2: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伸着腿,低着头,两手无力地垂着。
众生笑,并纷纷仿效……
片段2:
师:刚才,我们在笑声中把"拔苗助长"、"筋疲力尽"这两个成语演活了,现在让我们也把课文演一演吧!
生欢呼雀跃,迫不及待地在小组内分配角色,师巡视,并参与个别小组演课文,过后指定演得较好的小组上台表演。
生1(种地人):卷起裤管,捋起袖子做拔草动作,边做边说:"快快长啊,我的好苗苗。"
生2(种地人的家人):小跑几步,然后瞪直眼睛,大喊到:"天哪,秧苗都东倒西歪的,一定会枯死的,明年吃什么?"
生3(种地人的家人):用手指朝生1的脑门一拽,气愤地说:"你真是太傻了,你那样做会让秧苗都枯死了。想让秧苗快快长大,你就要按时给它浇水施肥。哪能拔高呢?
众生又是鼓掌,又是笑,学生们个个兴奋异常
师:"演得真是太棒了,种地人确实可笑。想一想,你在生活中还遇到哪些事像‘拔苗助长’的现象。"
生静默了下来,二、三分钟后几只手陆续举了起来。
生1:以前,我家养了一些金鱼,我觉得它们长得太慢,我希望它们快点长大,就一直往鱼缸里投饲料,结果那些金鱼全都胀死了。
生2:我前天看到一朵花还没完全开,我希望它能早点开,就用手去把花瓣掰开,第二天,那些花瓣掉了好几瓣。
生3:前天,我急着把练习做好,结果错了好多题,别人都下课了,我还得留在教室里改。
……
师:现在你们知道了做事不能……
生1:不能太急,太急了会办不好事情的。
生2:有时做事太着急,反而办得更不好。
生3:老师,我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生4:做事要讲方法。
……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叶澜教授也指出:"只有关注学生的潜在性,才会促使学生实现智慧和才能的发展。"在这里我摒弃了以往教学寓言时,把隐含的寓意用语言向学生描述的做法,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演、去说、去感悟、去体验,让学生的`思维尽情地拓展。在轻松、愉悦的表演中、笑声中,他们的潜能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挖掘出了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类似"拔苗助长"的现象,受到了深刻的启发和教育,这些是我始料不及的,但这又仿佛是必然的,因为我给他们的不仅仅是翅膀,还给他们展翅腾飞的空间。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我想说,给学生一个空间,学生就能释放潜在的才能,在课程改革的课堂中,"教教材"只会令课堂产生窒息,"用教材教"才能凸显课堂的生机与活力。我们应抛开一切杂念,做课改全心全意的拥护者,去追求教学合一的境界。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苏教版《拔苗助长》教学案例之一,寓言两则,希望对你有帮助!
拔苗助长教案14一、设计意图
依据《纲要》语言领域内容与要求第4条: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幼儿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第6条: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以及第2条、第7条,达到目标中的第2条、第4条、第5条。
二、教玩具制作
布偶农夫一个,图片四张。
三、课题设计
(一)、出示布偶农夫,引出课题。
(二)、讲述寓言(利用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三)、幼儿观看操作卡(二十九),自己讲故事。
四、引导幼儿讨论
农夫为什么会这么做?你想对急性子的.人说一句什么话呢?
五、教师小结寓言的寓意
拔苗助长教案15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15个生字,并学会用生字、扩词,及用部分词语。
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
学习本课,使学生懂得光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好要有好的措施,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15个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读熟课文。
2、自主合作的形式学习生字。
教学策略:
1、在谈话中开始学习,通过听读认识本课生字,在小组交流中找出好。
2、识记生字,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巩固生字,激发学生的识字愿望和乐趣。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自己种过种子吗?是不是也希望自己的种子快点发芽长大?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拔苗助长》。
2、板书课题《拔苗助长》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
2、同桌读课文,读不通的,读准字音。
3、指名读课文(师生评价)。
4、了解学生认识生字情况。
三、细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放课文录音,学生认真听。
2、学生模仿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读课文,集体评议。
4、小组讨论。
(1)那个种地的人为了让自己的秧苗快快长高,他想了什么办法?
(2)说说自己种种子的体会。
5、每组推荐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大家评议)。
6、师: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决不做“拔苗助长”的蠢事。
7、齐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1、学生谈收获。
2、学生自评、互评。
五、布置作业:把课文读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拔苗助长
拔、苗、助、古、总、终、于、疲
力、尽、累、非、常、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