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3篇)

时间:2023-03-02 12:05:16 收藏本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3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3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动画片《猫和老鼠》是一部深受幼儿喜爱的片子。故事讲述了黑猫汤姆受尽老鼠杰利欺负的事情,诙谐、幽默。幼儿对于老鼠那种不畏强大、机智勇敢、聪明幽默的表现非常喜欢。因此我根据幼儿的兴趣,选择了一首情节幽默、诙谐的歌曲——《老鼠画猫》,让幼儿感受歌曲的不同风格,学习说唱形式的演唱方法并尝试运用表情和动作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

【活动目标】

1、能自然、轻快地演唱歌曲,掌握滑音的唱法。

2、初步学习说唱形式的演唱方法,活动中会控制自己的歌声。

3、尝试运用表情和动作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

【活动准备】

1、大老鼠头饰一个,小老鼠胸饰与幼儿相等。

2、纸、笔与幼儿人数相等;音乐、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创设情景表演《小老鼠上灯台》,引出新歌曲。

1、老师扮演老鼠妈妈:宝宝们,前几天,妈妈发现了一个地方有好多油,我们现在去弄点来吃吃吧。(播放音乐《小老鼠上灯台》,幼儿律动)

2、遇到了一只凶狠的大野猫(播放课件),使老鼠们的觅食行动受到了阻碍,猫趾高气昂地走了。(猫来了,赶紧躲起来呀!)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探索的一种动力和成功的诱因。所以,活动一开始,我采用了游戏的口吻激起幼儿的兴趣,我做鼠妈妈,孩子们做鼠宝宝,夸张的语调再配以随乐的律动,迅速挑动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集中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把孩子们带进我预设的情景。很好的为下一环节的开展,做好了全方位的铺垫。)

3、鼠妈妈:"哎呀呀,好痛!我可怜的孩子们被吓坏了吧?该死的野猫,眼睛要是再小点就不会发现我们了,看,这是被猫爪子抓的,好疼呀!要是猫的爪子再少一点,该多好啊!"

(评析:随着游戏的进一步深入,我通过受伤来让孩子们提炼出歌词的相关内容:眼睛小,爪子少…。为下面的理解歌词做准备)

二、学习新歌曲《老鼠画猫》

1、初步感受旋律:

(1)鼠妈妈:看来这儿并不安全,咱们还是回家吧!(随着歌曲旋律,鼠妈妈带着鼠宝宝回到座位上。)

(2)鼠妈妈:宝贝们,咱们折腾了一天,很累了。赶快休息一下,美美的睡上一觉吧!

(3)(睡眠曲响起,众鼠作睡觉的样子,其间鼠妈妈不断发出笑声。)"哈哈,我刚才做了一个很美的梦,梦见有只能干的小老鼠把讨厌的大野猫变得不厉害了,你们猜猜看,他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小老鼠"们议论纷纷,鼠妈妈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评析:提出问题,引导"鼠宝宝"们自由交流讨论,如何让野猫变得不厉害?在这里我融入了语言领域的教育;《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思维、社会参与水平、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教育应当渗透在所有的活动中。)

(4)鼠妈妈:乖宝宝,你们的想法和能干的小老鼠是一样的,都想让野猫的眼睛变得小小的,爪子变短,牙齿也没有了…我们来看看梦中的小老鼠是怎么画猫的!(教师边慢速唱歌边将猫的样子给画出来)

(评析:在此环节中,我边慢速唱歌边按歌词顺序把猫的滑稽样子画出来,以悄然渗透的方式让孩子们进一步熟悉歌词,并为后面的孩子边唱边画打下基础。)

2、理解、熟悉歌词:

(1)鼠妈妈:小老鼠画的猫和大野猫一样吗?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眼睛要变得小小的,腿变得短短的,胡子要往上翘(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2)小老鼠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引导幼儿熟悉歌词,逐步出示课件上的图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评析:在充分分析、理解教材后,我觉得这首歌曲中,幼儿对老鼠画猫的顺序不容易掌握,很容易把歌词颠乱,于是,我在让鼠宝宝观察、比较梦中的野猫和现实中的野猫的区别以后,教学时尝试运用歌词记忆图来记忆歌词。)

(3)"宝宝们,一起跟着妈妈来说说小老鼠是怎样画猫的。"(指着课件上的图片随着歌曲旋律按节奏读歌词。)

(4)"看着这样的猫,小老鼠的心情会怎样?"(很高兴、很得意、很开心??)你们从哪里看出来的?"(图片上小老鼠的眼神、尾巴、姿态等)请幼儿学学小老鼠得意的样子。

(5)"我的宝宝们真能干,那我们一起学着小老鼠来得意地唱一唱。

(6)我的宝贝们,你们喜欢这首歌吗?为什么?(有趣、滑稽??)那我们再来唱一遍,要把小老鼠的得意和歌曲的'滑稽味儿唱出来。

(评析:本环节提高了难度,要求幼儿将歌曲诙谐有趣的情绪通过声音和动作表现出来。对于滑音的处理,我设计了一个箭头向上的标记;说白的一句要求幼儿正确表达并得意地演唱;唱到"胡子要画翘"的"翘"字时提醒幼儿语言要突出。对于这些细节,由于处理得当,幼儿掌握较好。)

(7)鼠妈妈:宝贝们,你们想不想也画一只这样的猫?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画吧!(音乐旋律起,幼儿根据音乐歌词画猫。)

(评析: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为了让幼儿对歌曲有更深的印象,我让幼儿一边听歌曲,一边来画画。在唱唱、画画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8)"小宝贝,你们的猫画好了吗?让我们用歌声来检查一遍。"(拿着自己的画,随音乐一起表演唱)

三、结束部分

一声猫叫——(课件上的猫出现,众鼠蹲下)鼠妈妈:看来,我们梦想的猫是不存在的,真的猫还是要来的,我们还是悄悄搬家吧!(《小老鼠上灯台》的音乐声中结束)

(评析:《老鼠画猫》整首歌曲幽默、诙谐,所以在活动的结束部分我也运用了游戏的形式:一声猫叫后,众鼠随乐一起跳起来,活动结束。和整首歌曲的风格相呼应。)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根据数字1——10的发音仿编游戏儿歌。

2、要求幼儿轮流念儿歌进行拍手表演游戏活动。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黑板、笔教师已排好"拍手歌游戏"

活动过程:

1、幼儿观看两位教师表演"拍手歌"游戏,让幼儿初步了解游戏儿歌及游戏中的动作交往,引起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

2、教师和幼儿一起制定游戏的规则。

(1)两 ……此处隐藏9932个字……有趣情景。歌曲本身特点鲜明,表现为歌词简单,多重复,富有动作性。歌曲有唱和念白两部分,歌曲中蕴含的象声词“哩哩哩、恰恰恰”节奏鲜明、跳跃,变化丰富,增添了歌曲演唱的幽默感和趣味性;(一层楼、二层楼……层层叠叠是高楼) ,的念白节奏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整首歌曲说唱结合极富感染力,激发了幼儿的演唱兴趣,并为幼儿创编适宜的动作表现“哩哩哩、恰恰恰”、两人合作用手势表现“搭高楼”以及开展快速反应游戏提供了创造和表现的空间。更是吸引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因素。歌词中有个别词组句子幼儿不太容易理解,如:“白云来回走”“全在云里头”“答数没法求”,为此在学唱歌曲时,我采用了图片法,使幼儿很容易的记住歌词;采用节奏卡,使幼儿更轻松地掌握节奏;采用手势法,使幼儿能分清唱“哟”。因为有几句后面加了个 “哟”字,小朋友初步会唱的时候,每句后面都加了个“哟”字,我通过语言提醒幼儿好几次,都没有效果,当时我想,这样下去不行,要是唱的时间长了,就更难改过来了,所以我必须马上纠正过来。我想用语言不行,就用手势提醒法试试看,我和小朋友说好了,唱过去这一句后面有“哟”字的时候,我就提前用手臂交叉在胸前,要是没有,我就不做动作。一试之后,效果真不错,就这样在多次用手势的提醒下,幼儿终于正确的演唱歌曲了。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整个活动我注重强调让幼儿主动地学习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中,通过团体的情感互动,激发孩子的表现欲望。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尝试随乐表演故事《三只小猪》的基本情节——盖房准备、房子建造、大灰狼来了。

2、在盖砖房子动作的基础上,尝试探索盖木房子和草房子的动作;在"大灰狼来了"的情境中,根据不同的小猪角色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3、锻炼快速反应和保持造型的能力。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听过《三只小猪》的故事。

2、物质准备:《三只小猪》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都有听过《三只小猪》的故事吧,那最厉害的是哪一只猪呀?猪老三是怎样盖房子呢?今天我们来学学吧。

二、初步感受乐曲,跟随音乐表现"猪老三盖房子"的动作。

1、完整倾听音乐一遍,学习打地基、搬砖头的基本动作提问:小猪盖房子,用了哪些动作,怎么做?

2、再次倾听,并随音乐做动作。

提问:刚才猪老三造了四个房间,哪四个房间?

3、再次倾听音乐,引导幼儿说说盖一个房间需要搭几个砖头。

4、师幼扮演小猪盖房子的角色,尝试用打地基、搬砖头等动作表现音乐中小猪盖房子的故事情节。

三、尝试创编"猪老大和猪老二盖房子"的动作,随音乐表现"小猪盖房子"的故事情节。

1、启发幼儿依据木房子尝试自编盖房子的动作教师:猪老三的房子是一块砖一块砖的往上叠,那猪老二的木板房子,怎么叠呢?

2、随音乐表现"猪老二盖房子"的故事情节。

3、启发幼儿依据草房子尝试自编盖房子的动作。

教师:猪老二的房子是一块一块的木板往上叠,那猪老大的草房子,怎么叠呢?

4、随音乐表现"猪老大盖房子"的故事情节。

5、随音乐完整玩"小猪盖房子"的游戏。

四、循环游戏教师:砖头房子盖得太结实了,大灰狼没辙了,看来只能换个地方去抓小猪了。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小舞台表演中可以继续巩固这个游戏,也可以根据角色来进行童话剧表演。

活动反思

1、《三只小猪》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故事,《三只小猪》的音乐给孩子们展现的'就是故事的情节。音乐节奏鲜明,诙谐有趣,十分符合孩子们的欣赏口味。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能够情绪高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2、在盖房子的活动中,大家通过感受和游戏,懂得了做任何事情不能怕吃苦,不能偷懒。

3、教师的投入在活动中十分重要,教师模仿小猪动作不能忸怩作态,要把自己看成是一只小猪,和孩子们一样游戏,带动和感染孩子。

4、由于这一音乐活动是以比较开放的活动形式出现,很多时候是幼儿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进行表现,所以教师的应变能力很重要,要能跟得上孩子们的思路,并尽可能地走在孩子的前面,支持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5、教师在活动中应注意提升幼儿的表现力,及时地肯定和鼓励幼儿做出来的动作,同时规范幼儿在游戏中的动作节奏。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在图谱和游戏活动的帮助下,唱准句尾的休止部分及歌曲后半段欢快的节奏。

2.学唱歌曲,能用清楚自然的声音演唱,尝试用“啦啦”等辅助词进行衬词伴唱。

3.能愉快地参加集体歌唱活动,大方的与老师和同伴交流。

活动准备:

钢琴、图谱、月亮婆婆教具一个。

活动过程:

1.学唱歌曲后半段,以游戏的形式感受休止部分的停顿。

教师带领幼儿边玩游戏边进入活动室,学念歌曲后半段的歌词,感受句尾的休止。

2.感受歌曲后半段的欢快节奏。

幼儿坐下,教师提问:刚才月亮婆婆和我们是在音乐声中做游戏的,这个音乐听起来有什么感觉呢?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引导幼儿感受乐曲的欢快节奏)

  3.学习歌曲前半段歌词。

教师:月亮婆婆刚才和我们说了一句悄悄话,你们听见了吗?

教师与幼儿用“传悄悄话”的游戏念第一句歌词。

教师:月亮婆婆还做了一件事呢。

教师一边作动作一边说:撒下月光把我摸。

4.学习歌曲。

教师:月亮婆婆还把刚才的事编成了一首歌曲想唱给小朋友听呢,你们想不想听?

教师范唱一遍。

幼儿轻声唱一遍。

5.出示图谱,唱准休止部分。

教师:月亮婆婆还给我们送来了一幅画呢,请小朋友们来看看上面画了什么。

这幅画就是我们刚才唱的.歌,我们和月亮婆婆做的游戏是图画上的波浪线还是

小脚丫呢?

6.尝试衬词伴唱。

“小朋友唱的太好听了,现在你们唱歌词,我来用一个好听的声音唱出来,你们听听看有什么不同?

让幼儿分组演唱,让幼儿体验不同的唱法

  7.给歌曲取名字,游戏结束活动。

教师:月亮婆婆说刚才还没有给歌曲取名字呢,请小朋友帮帮忙取个好听的名字。

幼儿一边唱,一边作动作离开教室,师幼共同以游戏的形式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