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美术教案精选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美术教案1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家乡的特点,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对美的表现力。
3、通过认识家乡,能画出自己喜欢的家乡的某一特点。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家乡景物的图片,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自己的家乡,你喜欢自己的家乡么?为什么?你最喜欢哪?
2、幼儿讲述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地方,要求要说出它的特点。
3、请幼儿把自己家乡最美丽的地方画下来。要求幼儿先构思好:我想画哪里,都画什么,怎么安排画面,用哪重颜色?
4、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想好后再下笔,注意画面的构图安排,注意颜色的搭配。
5、结束:师生共同讲评作业。以画面内容丰富、构图合理为主要标准。
大班美术教案2活动目标:
1、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的快乐。
2、尝试运用团圆、搓等技能,表现苹果的主要特征。
3、初步学习使用简单的辅助材料,在泥工板上进行操作。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5、感受作品苹果的美感。
活动准备:
实物苹果1个,橡皮泥、火柴棒或牙签。
活动过程:
1、教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说谜面:红红脸,圆又圆,亲一口,脆又甜。
(2)幼儿自由猜谜语,教师待幼儿充分发言后说出谜底。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塑造苹果的方法。
(1)出示实物苹果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苹果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2)幼儿边讨论边尝试制作,教师指导。
教师:请你先自己试试用橡皮泥做苹果,等会儿来教大家。(幼儿自由探索)
(3)教师:你是怎么做的`?橡皮泥怎样才能变成圆的?怎么才能在上面变出小坑呢?苹果上还有什么?怎么做?
(4)教师小结,帮助幼儿提炼词汇“揉一揉、搓一搓、压一压”等。
3、集体欣赏幼儿作品。
教师:你喜欢哪个苹果?为什么?
教学反思:
今天的活动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因为幼儿对泥橡皮泥制作很感兴趣,而且制作苹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是幼儿能做出来的。
不足之处:
1、活动前我也做了准备,有实物苹果,还有幼儿每人一桶橡皮泥。但是实物苹果色泽不是很好看,如果我能准备红、绿、黄三种颜色鲜艳、特征明显的苹果,那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每人一桶橡皮泥,在制作时,幼儿打不开包装袋,纷纷请老师帮忙,导致出现了一点混乱,而且,由于橡皮泥颜色众多,幼儿选的颜色也五花八门。如果我事先准备红、黄、绿三种颜色,分发给幼儿,不仅可以让幼儿认识这三种颜色,同时也避免了颜色太多的困惑,也能让孩子自由选择做什么颜色的苹果,能力强的甚至可以多做几个。
2、活动中,我请幼儿自己先尝试做苹果,但是对于我们班幼儿来说,这是有难度的,只有个别幼儿能做到“搓圆”的这一步。因此,教师还是要先示范。活动的难点在引导幼儿观察苹果的上下两个坑,并在圆形的基础上压出上下两个小坑。这一点我没有把握好,只是一带而过。
3、展示评价时,由于我已经让幼儿将做好的作品放到展示台上了,所以我请幼儿分小组来欣赏评价,这样会导致秩序混乱。换一种方法,我可以请幼儿将做好的作品托在手上,大家相互展示、评价,然后送到展示台上,平时也可以欣赏,这样更好。
小百科:苹果,是水果中的一种,是蔷薇科苹果亚科苹果属植物,其树为落叶乔木。苹果的果实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人们经常食用的水果之一。
大班美术教案3设计初衷:
水滴在生活中再平凡不过,但通过对它的联想,来挖掘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孩子们天生素质差距不大,由身边的事物培养他们“观察生活”、“大胆想象”、“创意无限”的习惯。让孩子们长大后,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会发挥创造力,这就是每一位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
活动目标:
1、提供视觉元素,由孩子发挥联想、创造力,延续画面故事、情节。
2、初步掌握用油画棒画画的技能。
3、本次活动只着重讲解利用油画棒表现水滴的画法。
活动准备:绘画纸、油画棒、水彩笔每人一套,范画四幅,大白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画
(一),让幼儿发挥想象,充分讨论生活中水滴出现的各种可能性。
问:1、这是什么?(出示范画一:水滴)
幼儿回答:……
2、那你在什么时候见到过它?(引导幼儿说一句完整的话)。
幼儿回答:……(如:在拧毛巾的时候见过水滴……)
二、出示范画(二)、(三)、(四),引导幼儿展开想象,讲出关于水滴的故事。
1、(出示图二:眼睛在哭)
问:(1)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2)图上的水滴在哪里?
(3)它为什么哭?
幼儿展开想象讲故事,教师小结。
2、(出示图三:米老鼠用水管去冲小刺猬的'家,小刺猬在指责它)。
问:(1)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2)图上的水滴在哪里?
(3)谁能看这幅画讲一个关于小水滴的故事?
3、教师根据音乐节奏,画一幅关于水滴的画,让幼儿编讲故事。(图四:小海豚和小海狮从水中跳跃起来玩球)
4问:“如果老师让你画一幅和水滴有关的图画,你想画什么?”
5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三、引出油画棒,教师示范画水滴。
1、介绍油画棒,让幼儿记住名称。
2、教师示范用油画棒示范画水滴,并讲解以深色线条画出水滴轮廓后,可以用多种纯色混画,将线条稍微加粗,然后用粉色由一边向另一边涂色,统一整粒水滴的色调。(涂出完整水滴)
四、教育幼儿先画出水滴后,自由添加会出现水滴的情景,可画它的来源,它所出现的环境,它的现在、未来,它的故事。
五、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六、互相参观,互相讲评。
七、整理用品,并和幼儿一起在生活中 ……此处隐藏8855个字……客人老师进行交流。
反思体会:
本节课改变了以往美术课中单纯画画、呆板的教学形式,而是采用了有绘画、游戏、音乐、动手操作有机相结合的手段,培养了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绪,发展了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和创作,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在本节活动中教师先是出示各色卡纸,引起幼儿兴趣。在这之后,教师运用开飞机的形式,引导幼儿随意画出线条开始了想象创作的过程;接着教师启发幼儿转动画纸,从不同角度去想象,观察发现自己画得线条,像什么,怎么样才能更像,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添画从而达到想要的效果。最后是让那个幼儿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画面交流故事。
教师在这节活动中各个环节设计的条理较为清晰,而且 各个环节都以幼儿想象设计为主,是以幼儿的角度进行,充分让幼儿有了一个想象、表达的发挥的地方。
大班美术教案13活动目标
让孩子们知道各种自然现象以及了解下雨,下雪的缘由。
活动准备
气球,吸管,颜料
活动过程
[导入]
1、用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风。
我能使头发飘扬还能吹散烟囱里冒出来的烟雾。
我在夏天是热的,在冬天是凉的。
虽然大家都看不见我,但是如果你看到树叶动了就会知道是我来了。我是谁呢?
[展开]
1、 谈谈风。
你感受过风吗?
刮风的时候周围有什么变化?
刮风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2、说说风和云。
你是怎样知道风在吹呢? (树枝摇晃 / 国旗在风中飘扬 / 发丝飘动等等)
云朵是怎样产生的?
(云是由空气中漂浮的水珠或是冰粒聚集而成的。地球上的云大部分是由蒸发的'水蒸气变成数十亿的小水珠聚集而成的,我们用眼可以看到。)
为什么会下雨,下雪呢?
(天空中的云不是静止不动的,它会随着风飘动。当云里的水珠变大变沉时,它就会掉下来,形成雨,如果天气很冷,掉下来的水珠就会变成冰粒就形成了雪。)
台风是什么呢?
(台风是夏秋交季之时由热带地区的南部刮来的强风。由于台风的风力很大,随着台风会带来大量的降雨,所以台风过后,往往会引发洪水、海啸、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3、制作风并研究制作材料。
如果要想表现出风需要哪些材料呢?
利用颜料怎样表现出风呢?
4、用活动纸中的颜料表现出风。
① 读一读相关的动画书。太阳和云的打赌(风和太阳)
② 在活动纸上滴几滴颜料。
③ 把气球吹起来,利用气球的风把颜料吹开。
④ 如果用气球吹风比较困难的话就用吸管代替。
[结尾]
1、让孩子们把完成的作品介绍给朋友们
2、总结活动
大班美术教案14活动目标:
1、在认识五官的基础上,感受用粘贴、印的方法制作各种面具。
2、 喜欢贴出不同的面相,发展幼儿的求异思维。
3、 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幼儿初步的环境意识。
4、 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彩色纸,橡筋、音乐
2、纸碟(开眼睛)、浆糊、抹布、水粉、剪刀等
2、各种人物、卡通、动物、图片放于区内,引导幼儿观察。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请小朋友猜猜,今天圣诞老人送了什么礼物给小朋友?请小朋友先闭上眼睛,听到老师小铃的声音才睁开眼睛好吗?
二、幼儿观察
你们看到有哪些面具?你怎么知道它是白雪公主?
你想做一个什么面具?请你先想一想,你做一个怎么的面具,想好再做。
三、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粘贴
2、水粉、蜡笔
3、印画
提醒幼儿用完浆糊要把手擦干净。帮助、鼓励困难的幼儿,鼓励幼儿大胆和同伴交流。
四、新年舞会
请小朋友带上你做的面具和老师一起去参加化妆舞会吧!
活动反思:
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创造性的活动,在整个过程中,我一切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给他们一个想象的空间、一个操作的平台、一个创造的契机。我为孩子们准备的`所有材料都是适合多样性选择和探索的,丰富多样的材料给孩子们的创造活动带来无限的想象与乐趣,孩子们也极富创意,比如一个孩子用化妆品瓶子做小猪拱起的鼻子,既稚拙可爱又生动形象。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享受创造和表现快乐。
本次活动,孩子们很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较高,都想亲手制作动物面具,只是个别孩子的操作能力较差,在同伴和老师的帮助下方才制作好面具。
大班美术教案15一、游戏导入,激发活动兴趣。
游戏导入:找朋友(播放音乐玩游戏)
提问:刚才我们都找到了好朋友,而且我们大x班的小朋友 每天都开心的在一起,那你都记住好朋友的样子了吗?
二、对比观察,发现主要特点。
1.猜朋友
提问:这是谁?
逐步出示小朋友的脸:头发-眉毛-眼睛-鼻子-下巴。
追问:那怎样能够猜出这是谁呢?
总结:看来要很快的知道这是谁,仔细观察朋友的特点很重要。
2.说朋友
对比发现好朋友的`特点,大胆表述。
提问:他们最大的不同在什么地方呢?怎么能一下子记住他呢?
重点关注:发型、发饰、佩戴眼镜、眼睛、刘海等特点。
总结: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头发很长,有的发型刘海很特别,有的喜欢戴漂亮的发饰,有的戴着眼镜,每个人都不一样!
三、自主作画,大胆表现特征。
1.画朋友
过渡:让我们再来观察一下我们的好朋友,并用画笔画下来吧。
2.介绍绘画材料
今天我们用到的是一种特殊的纸,摸摸看什么感觉?这种纸是砂画纸,今天我们用砂画纸来画头像,头像是画哪些地方呢?
3.交代作画要求
(1)脸要画大一点才能让别人一眼认出好朋友的样子;
(2)抓住好朋友最明显的特点,直接用油画棒画下来。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当幼儿作画时教师先巡视一下全班幼儿的作画情况,幼儿构图是否合理,关注并对有作画困难的幼儿进行指导。
四、作品评价,丰富绘画经验。
提问:嘘,不要说出朋友的名字,来猜一猜这是谁呢?
提问:你愿意来介绍一下你画的好朋友吗?
提问:这幅画绘画的方法很特别哦,愿意上来介绍一下吗?
(关注明显特征、绘画方法、绘画技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