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幼儿园小熊教案

时间:2023-03-02 00:05:59 收藏本文
幼儿园小熊教案

幼儿园小熊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熊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小熊教案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早阅读能力;

2、能通过故事归纳故事的教育意义;

3、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精神;

4、能以仿编的形式进行大胆的角色表演。

活动准备:

1、故事相关图片黑板画;

2、小熊、小猴、小狗、小兔、小猪、小羊等头饰若干;

3、表情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识表情图片,找出快乐的`表情。并讨论:我们在什么时候感到快乐?

二、主体部分:

1、幼儿逐幅看图讲述。教师适时提问。

①、第一幅画:小熊不快乐,思考小熊要怎样才快乐呢?

②、第二幅画:看到这样的情景,小熊怎样想,又会怎样做呢?

③、第三幅画:想想他们有什么样的对话?

④、第四幅画:小狗表情怎样?小熊应该如何安慰他呢?

⑤、第五幅画:猜猜小狗和小熊的对话会是什么?

⑥、第六幅画:小熊他认为什么是快乐?

2、教师有感情地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3、游戏:《早睡早起做早操》,舒缓幼儿的紧张疲劳,起到再度引起幼儿注意力的作用。

4、角色表演:

①、请一组小朋友示范,教师做指点。

②、请两组幼儿表演,看谁表演得好。

③、仿编故事情节表演。(将动物和事件替换,幼儿仿编),请两组幼儿进行表演。

三、结束

1、向家长致感谢词;

2、介绍班级特色墙(幼儿作品)。

活动延伸:

1、这次角色表演大多数幼儿因时间关系都未能参加,下次准备一节角色表演课;

2、用美术形式制作快乐连环画,即角色表演内容,教师配字将其装订成图书《寻找快乐》。

幼儿园小熊教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能复述出故事中的内容。

2、知道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激发幼儿交朋友的愿望。

活动准备:

ppt课件、棒棒糖一个。

配套课件: 小班语言故事课件《小熊的棒棒糖》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棒棒糖)

2、教师:这是一只小熊的棒棒糖,他的棒棒糖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

二、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初步熟悉故事内容。

1、提问: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里都有谁呢?

2、小螃蟹、小乌龟和小鱼都和小熊说了什么呢?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故事。

三、观看课件再次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复述故事中的对话。

1、提问:小熊碰到这些好朋友,和他们说了些什么话呀?

2、引导幼儿复述对话:

(1)小熊先碰到了谁?

(2)小熊又碰到谁?

(3)小熊又碰到了谁?

3、教师:小动物都游走了,小熊心里怎么样啦?为什么他会不高兴呢?

四、品尝甜甜的水,知道好吃的东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1、教师:

(1)小熊心里难过极了,它为什么会难过呀?

(2)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帮它?

(3)小熊想了个好办法呢?看看他做了什么?(播放课件的结尾)

2、教师:

(1)你们以后好吃的、好玩的.东西,要不要和同伴分享呢?

(2)这样我们就会有很多好朋友了,对吗?小熊也想和你们做朋友呢,他也要请你们喝好喝的糖水,我们一起去喝一喝吧!

活动反思:

这次的教学活动中,刚开始教学,出示棒棒糖,再以这是小熊的棒棒糖为前提,让幼儿先听一遍故事,知道故事的名字及故事中的人物,后再以幼儿听一遍故事,让幼儿来复述故事中小熊与其他动物的对话,而我制定的目标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能复述出故事中的内容。这显得比较笼统,对小班幼儿来说,一个故事听两边就让他们来复述故事中的内容,似乎有点困难。而后一个环节是看PPT来帮小熊想办法,怎样能让水里的小动物们都迟到这甜甜的棒棒糖,是为目标2来做铺垫的,但我制定的目标2、知道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激发幼儿交朋友的愿望。从这个目标上看,情感显得比较多,没有侧重点,是到底是要和好朋友一起分享还是激发幼儿交朋友的愿望。所以这节课没有很好的完成所制定的目标。

附故事:小熊的棒棒糖

小熊有一根棒棒糖,一根甜甜香香的棒棒糖,它独自来到河边,拿出棒棒糖,欢欢喜喜的正要吃呢,这时候一条小鱼游了过来,小熊赶紧把棒棒糖藏了起来。

小鱼问:“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说:“没干嘛,没干嘛。”小鱼游走了。

小熊拿出了棒棒糖,欢欢喜喜的正要吃呢,一只螃蟹游了过来。小熊连忙把棒棒糖再一次藏了起来。

小螃蟹好奇的问:“小熊,你在干嘛呢?”小熊说:“没干嘛,没干嘛。”小螃蟹游走了。

小熊拿出了棒棒糖刚要吃,小乌龟游了过来。小熊连忙把棒棒糖又藏了起来。

小乌龟问:“小熊,你在做什么?”小熊说:“没干嘛,没干嘛。”小乌龟游走了。

水里的朋友一个个的都走了,小熊拿出了棒棒糖慢慢的吃着,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它忽然觉得很孤单“嗯,要是大家一起吃,会不会很热闹呢?”

于是它叫了起来:“小鱼,小鱼。”小鱼没有来。它又叫:“小螃蟹,小螃蟹。”小螃蟹也没有来。它最后叫“小乌龟,小乌龟。”小乌龟也没有来。这个时候小熊觉得难过极了。怎样才能让河里的朋友尝一尝棒棒糖的甜味呢?

小熊自己想到了一个更好的办法,它决定把棒棒糖放在水里搅拌搅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啦,河水变成甜啦。水里的朋友都出来啦,大家喝到了甜甜的棒棒糖,它们又成为了好朋友。

幼儿园小熊教案3

活动目标:

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语言2.感受故事中小熊和妈妈之间的情感,体会母子之间的爱和默契感

活动准备:

与故事内容相匹配的ppt

活动过程:

1、播放打呼噜声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是谁在打呼噜呢?小熊为什么会打呼噜呢?那你们想不想把他叫醒和你们做游戏呢?那我帮你们喊喊,好吗?:小熊快醒醒!咦,他醒了吗?谁能把小熊叫醒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小熊醒来吧》

2、讲述故事的前半段并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并学习作品中的语言。

(讲述故事的'上半段):哪些小动物要叫醒小熊?它们发出了怎样的声音?(幼 ……此处隐藏13531个字……儿介绍游戏规则。

(1)启发幼儿学会倾听音乐,并能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2)请幼儿仔细倾听音乐,在间奏处自由做模仿动作,并能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

(3)在围着椅子自由做动作时要顺着一个方向,且动作协调。提醒幼儿音乐停止要立即找到座位。

2、邀请几位幼儿与教师一起尝试游戏。

3、幼儿自由分组,分组选择场地,启发幼儿把自己组的椅子排成各种形状。

4、鼓励幼儿根据音乐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完整地进行音乐游戏。

四、结束活动,幼儿听音乐出活动室。

幼儿边演唱歌曲边进行游戏,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音乐课《谁是小熊》的选材适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以来自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物品——小熊作为这一活动的主题,让幼儿充分体验了游戏的乐趣。本次活动以音乐教学游戏为主导思想,将幼儿刚学习的新歌曲贯穿运用到“抢椅子”的游戏中加以复习和升华。并且激发了幼儿的参与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唱歌节奏的技巧。

幼儿园小熊教案13

活动内容

聪明的小熊

活动来源

预设

活动目标

1、学习听信号手膝着地爬行,增强幼儿四肢的肌肉力量。

2、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重点难点

1、能根据信号的变化,变速和变换方向爬行。

2.倒退爬时别碰撞周围的`同伴。

活动准备

儿童经验基础

材料准备

1、小鼓一只,水果图片若干,供幼儿爬行的场地

2、小青蛙、小蜜蜂、小乌龟放置在场地的周围,作为小动物的家,小熊头饰若干,录音机、磁带若干。

活动过程

活动反思

一、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师:(出示小熊头饰)我是熊妈妈,那你们是谁呀?

我们小熊听着音乐,活动一下身体吧!

二、听信号变换方向和变速爬行。

师:咚咚咚,这是什么?妈妈要小熊听着鼓声来学本领。

(和幼儿商量怎么样的信号是按照怎么样爬

(1)听信号向前爬、向后倒退爬和转圈爬。

(2)听信号向前变换速度爬。

(3)听信号转圈变换速度爬。

(4)听信号交替爬行向前、转圈变换速度爬和倒退着爬。

三、变换方式朝制定目标爬行。

师:我们小熊家附近有哪些好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吧!(跟着老师爬,最后爬回家)

四、游戏“小熊找水果”

师:在草地的那边有很多的水果,我们一起去把他们运回家吧。

五、放松活动“小熊洗澡”。

师:小熊宝宝玩累了,出了很多汗,妈妈给你们洗个澡,冲一冲,抖一抖,摇一摇,小熊小熊真快活。

熊宝宝和妈妈一起回家。

幼儿园小熊教案14

活动目标:

1、乐意操作材料,体验分类的乐趣。

2、巩固认识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并学习区分黄色和绿色。

3、能按形状和颜色对物体进行一维的二次分类。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会辨别黄色和绿色。

2、环境准备:黄色和绿色的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卡片若干;简易货架3个;小熊、小白兔、小猴子的毛绒玩具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创设小熊邀请小朋友到自己的饼干店参观这一情景导入活动。

二、认识图形和颜色:

1、通过比较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基本特征来认识形状,并在此过程中学习分辨黄色和绿色。

2、幼儿从凳子下取出事先放置好的"饼干",用刚刚学到的本领观察手中的3块"饼干"。

3、通过与小熊一起玩"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巩固对形状和颜色的认识,并初步检验幼儿对形状和颜色的.掌握情况。

三、摆一摆:

1、让幼儿对手中"饼干"按照形状进行一维的第一次分类。

2、引导幼儿在第一次分类的基础上,根据颜色进行二次分类。

3、让幼儿对摆放的"饼干"进行检查和纠错。

4、教师:不单可以只按形状分类,还可以按照形状和颜色两个维度来分。

幼儿园小熊教案15

教案目的

1、初步学会朗读儿歌,并能以游戏的方式停止扮演。

2、能正确控制儿歌中呈现的一些量词,并在游戏中学习接触新的'量词,练习完好讲述。

重点难点会说儿歌。

能说准量词。

教案准备

1、售货厅,儿歌中所需的用品以及其他一些物品

2、兔子头饰一个猴子头饰五个3、儿歌录音磁带一份

教员活动

一、情形扮演,幼儿熟习儿歌内容

二、一、 情形扮演,幼儿熟习儿歌内容

三、四、白:在一座大森林里,小熊开了一家商店。(边说边拉开帷幕,幼儿看见的是小熊在铺子里。) 小熊:小朋友们好,我是小熊,今天新开了一家铺子,欢送大家莅临。

五、六、(师出场):哇!小熊家开了铺子,张教师带大家去看一看,铺子里有些什么东西。(转身向兔子,指着袜子)这是什么东西?一共有几?(请幼儿答复,学习正确运用量词:三双袜子) (再指着一排瓶子)这一排是什么?共有几个?(请个别才能较差的幼儿练习:四个瓶子) (教员转身对兔子)小熊,这桌子也卖吗?

七、小班言语:做礼貌宝宝八、 让孩子晓得在何种状况下要用什么礼貌用语。

九、活动目的:

十、能晓得在哪些状况下要运用"请,谢谢,对不起",奠定团体中互动的根本礼节,领会更丰厚的感情分化,树立积极调和的个性。

十一、活动准备:

十二、图片,分组十三、活动过程:

十四、

1、引导者先和幼儿讨论在生活中许多的礼节,如早上到幼儿园问候教师,与幼儿打招呼,道早安,拿东西时用双手接,并会说谢谢,不当心撞到他人时要说对不起,拿东西给他人时,要说请,放学回家时会和教师、幼儿道别说再见等。

十五、

2、接下来,引导者能够提问,让幼儿来答复,如踩到他人时要说什么,幼儿就答复"对不起",以此方式来练习生活中常用的礼节及礼貌用语,同时在这一周内提示幼儿要留意礼貌十六、留意事项:

十七、除了课程上的教学外,引导者应和幼儿将这些礼节融入日常生活中。

十八、失败的处置:

十九、幼儿最记得或常用的词汇可能较少的缘由是由于不晓得在何种状况下要用什么礼貌用语,因而讨论时晓得,实践上不会运用,因而需增强日常生活练习。

二十、活动完毕:

二十一、小朋友互一同回教室。

这个是一篇不错的托班语身教案,触及到幼儿、活动、儿歌、什么、礼貌、东西、练习、礼节等,希望网友能有所收获。

《幼儿园小熊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