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有趣的石头画教案

时间:2023-03-02 00:05:58 收藏本文
有趣的石头画教案

有趣的石头画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趣的石头画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趣的石头画教案1

活动内容:

大班美术活动―有趣的石头画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各种材料来装饰石头,体验石头画的乐趣。

2.能大胆运用石头,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3.喜欢参加美术活动,体验作品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石头画图片、颜料、毛笔、泡泡泥、毛线、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观察各种石头,了解石头的颜色、形状、大小区别与不同。

2. 老师小结石头外形特点。

二、基本部分:

1.欣赏石头画,讨论石头画制作方法。

(一)教师出示各种石头范画,请小朋友集体欣赏、讨论。

(二)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个石头画作品?为什么?分析你喜欢的作品是怎样做成的?用了哪些材料?

(三)教师讲解三种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及制作方法 a.用颜料在石头画上装饰方法及注意事项。

b.选用石头后用辅助材料装饰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c.启发幼儿利用各种石头,创造不同造型,不同风格的`作品。

2.幼儿选取石头,大胆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1.请小朋友将自己的作品贴上姓名标签,摆放在展览区。

2.小朋友互相欣赏同伴作品,并讨论。

有趣的石头画教案2

设计意图:

石头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山上、河边、田野、小路等都可以看见它们的影子,这些不起眼的大小不一的石头,都能激起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咦,这石头怎么有花纹?""石头哪里来的?""石头可以用来做什么?"顺着孩子们的兴趣,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区角活动,让幼儿在把玩石头中体会石头的更多用处,创作出更多的石头造型来。

教育功能:

1、知道许多石头组合会变成什么,了解光脚踩鹅卵石对身体有好处。

2、利用自制的石头模型、大小不一的鹅卵石若干、毛笔、水彩颜料、橡皮泥、胶水、皱纹纸、即时贴、毛线、布料、剪刀等辅助材料,让幼儿通过手工制作,设计出不同的石头画及各种石头造型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种类:艺术类玩法:

1、出示部分石头造型,让幼儿说一说它们象什么?讨论:你喜欢哪个石头娃娃?为什么?你想尝试一下吗?

2、教师选一些鹅卵石制作各种石头造型,如:一朵花、一间房子、一架机关枪、小乌龟、娃娃头等造型,让幼儿观看。

3、给石头造型涂色或用橡皮泥等材料进行添画制作。

4、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出不同的作品。

5、制作好的作品陈列在展台,幼儿互相欣赏。

指导策略:

石头画主要是用石头来创作造型,材料比较单一,在小组活动中,幼儿大都喜欢玩别的游戏,不太喜欢玩这个游戏,根据这一情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以形象鲜明,色彩鲜艳的成品作品来吸引幼儿。

2、组织全班幼儿进行石头画创作,鼓励他们创作出更多造型,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并对他们的.作品给予肯定与表扬。(这一方法我尝试过,很受幼儿的喜欢)

3、将幼儿的作品用双面胶固定在卡纸上,供其他幼儿观赏,以增加他们的成就感,从而更喜欢进行石头画创作。

有趣的石头画教案3

设计意图:

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次活动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以用石头来做绘画材料为主,将自然资源引入幼儿园课程当中,体现了课程的生活化。对于生活在石林的孩子来讲,石头虽然不是什么陌生的事物,但对于在石头上绘画,孩子们还是感到新奇。这些石头甚至成为了孩子们的亲密玩伴,通过他们,孩子们了解了自然,发现了自然。并从自然中去发现美、创造美。做为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他们正处于创造思维形成的黄金时期,因此,通过孩子感兴趣的石头画,不失时机的培养孩子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思维以及创造能力,为孩子们成为创造性人才奠定基础。因此设计本次活动,借助石头这一特殊的物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为石头进行绘画装饰,让幼儿体验接触自然,独立创造的快乐,活动内容:石头画——奇妙的石头

活动目标:

1、尝试在石头上设计自己喜欢的小鱼图案,并能大胆用色。

2.体验在石头上作画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石林图片、石头房图片、石头作品、涂好底色的鹅卵石、水彩笔(与幼儿人数相同)湿纸巾

活动过程:

一、由猜谜的游戏,引起幼儿兴趣。

1、敲一敲

师:“今天,我带了一个好玩的游戏叫做猜一猜,你们想不想玩呀?”

“请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老师轻轻敲一敲石头)

2、猜一猜

师:“原来呀,刚才的声音是石头发出来的。”

二、图片导入:初步了解石头的作用。

师:老师请小朋友看看有关石头的图片。

我们的家乡有许多石头,许多大的`石头聚在一起,就形成了石林风景名胜,吸引许多游客来观赏,小一点的石头,可以盖牢固又漂亮的石头房,而小小的鹅卵石除了铺成小路,还可以做什么呢?

三、石头变魔法

1、师:“今天石头宝宝要变魔法,你们想看一看吗?”

2、出示小鱼图片

师:“老师先问问你们见过小鱼吗?”“在哪里见过呢?”“你见过的小鱼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出示小鱼图片)“那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呀?”“他是用什么制作的?”“原来这就是石头宝宝变得魔术呀,你们喜欢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变一变吧!”

3、老师示范画

(首先拿起一块石头,想一想你要把她变成什么样子小鱼。然后用黑色的彩笔给小鱼穿上新衣服,尝试运用不同的线条装饰小鱼的身体。

最后用彩色的笔涂上漂亮的颜色。)

师:“你们看,老师的小鱼变好啦,好看吗?”

“你们想不想自己试一试呢?”

四、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1、每个小朋友面前有一块石头,看一看、想一想它的形状像什么,可以变成什么形状的小鱼?

2、和同伴说说你的石头可以变成什么?怎么变呢?

五、幼儿创作石头画,提出绘画要求

1、用黑色笔在石头上画出小鱼身上的线条、图 ……此处隐藏8448个字……孩子互相欣赏,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此环节为幼儿创设了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即使没来得及完成的幼儿也将作品陈列上去。同时,让幼儿认识到在创造过程中也付出了努力和智慧。作为教师,应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与成功,从而不断激发孩子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活动反思:

美术创作来源于生活,本次活动作品表现的是生活的内容。为了引发孩子积极讨论、自主探索的欲望。活动中教师有效的指导方式和人性化的作品展览赏析,让幼儿的创造性得到进一步的萌芽开花和结果,活动目标的达成度较高。作为艺术领域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倡导的是自由表达、个性展示。我们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与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和审美感受,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有趣的石头画教案13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活泼好动,对周围的事物比较好奇,喜欢大胆尝试,尤其在艺术活动中,孩子们喜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而石头是孩子们生活中随处可以看到的东西,而且《纲要》中也提到“应为大班幼儿提供更多的美术工具、材料(包括专门材料、自然物或废旧材料)。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并正确使用它们,进行大胆表现。”由此,我就设计出了今天的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不同材料在石头上作画,体验在石头上作画的乐趣。

2、能根据石头的不同形状设计不同侧面、动作的常见小动物。

3、逐步养成正确使用美术材料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够根据在石头上画出不同的常见小动物。

活动难点:根据石头的形状特点创作出不同造型的小动物。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大小不同的石头若干、棉签、毛笔、排刷、小抹布、PPT、颜料、展台、投影仪等。

经验准备:了解常见小动物的外形特征

幼儿有使用几种工具材料绘画小动物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并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有趣的动物石头画》

播放音乐:《动物狂欢节》,通过老师和幼儿一起欣赏音乐里的小动物,感受动物在一起的快乐引出活动主题

提问:在听到的音乐中,你都听到了有哪些小动物?

教师:这些小动物都藏在了石头里,等着我们去发现。

二、欣赏收集的石头画作品,运用提问帮助幼儿理解不同形状的石头可以画出不同侧面、不同动作的小动物。

播放PPT欣赏动物石头画。

提问:

这是个什么动物石头画?

石头的结构与小动物有什么相像之处?

这个石头还可以画其它的小动物么?

这块石头画了一个侧面走的小动物,能不能画一个正面的或其它动作的小动物?

三、幼儿对照石头发表自己的创作想法

提问:

你想在这块石头上创作什么小动物?为什么?引导幼儿从石头的不同侧面去大胆相像。

四、幼儿自由创作,教师进行指导。

1、提出绘画的目的:布置我们班的.动物园展区

2、提出要求:

教师:根据石头的形状画出不同侧面、动作的小动物

教师:展示小朋友收集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石头,请小朋友自己选择不同

的石头造型进行创作。

3、教师边指导幼儿作画边给幼儿的作品进行拍照,提醒幼儿把作画的石头画放进动物园展区。

五、欣赏、点评作品。

引导幼儿从石头的结构特点和小动物的外形特征相结合进行介绍。

六、活动延伸。

今天小朋友能够根据石头的形状上画不同的小动物,下次我们会选择其它的材料,如:树叶、小瓶子等,争取画出更多新鲜、漂亮的画面!

活动总结

(一)优点:

1、活动目标制定比较适合本班幼儿的发展,幼儿在大量的欣赏、感知后调动了幼儿作画的积极性,结合自己对小动物已有的形象经验,能够根据石头形状大胆想象,创作石头画。

2、内容、材料的选择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增强了幼儿作画的兴趣,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3、环节设计比较合理,能够抓住作画的难点。首先老师通过布置任务的形式引出石头画,其次利用欣赏后提问的形式,逐步引出作画的重难点,有效地引导,使幼儿大胆、自由创作。活动中孩子们的主动性,自主性、创作性很强。

4、作画的意境很突出,孩子们自由选择自己的画区、材料、工具,符合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不足:

1.教师在组织幼儿欣赏石头画作品时时间有些过长,孩子在自由创作时时间有些紧张,使课时有些拖延。

2.教师在引导孩子孩子关于石头画的设计时,讲解上稍欠细致,个别幼儿在自己设计动物石头画时有些困难。

(三)对今后活动的启示:

1.开阔自己的思路,努力开发幼儿大胆作画内容和创作思路,更好的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2.活动延伸:幼儿在石头画上有了一定的创作经验,为了扩展幼儿的创作思路,我们要延伸到其它生活中常见作画材料中来,如:树叶画、瓶子画、相信孩子的创作水平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有趣的石头画教案14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各种辅助材料来装饰石头,体验石头做画的乐趣。

2、能大胆的进行石头的组合,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3、喜欢参加美术活动,体验作品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小石头。

2、操作材料:棉签、橡皮泥、毛线、双面胶、瓶盖、皱纸等。

3、照相机、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两位动物朋友,听说还给我们带来了礼物,小朋友想不想去看看呢?

1、幼儿观察石头作品。

2、教师引导提问:你看到的礼物是什么?你发现这些作品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画有什么不一样?

3、你看到的石头变成了什么?

二、启发引导,教师示范操作。

1、逐一出示石头,引导幼儿根据石头本身的形状、纹理特点来发挥想象。(结合回答,教师在投影仪下示范讲解)

2、请每个小朋友去挑选一块自己最喜欢的.石头,玩玩、说说、想想它的形状像什么,可以变成什么?

如果将石头组合起来,你觉得它又像什么?

3、教师介绍制作材料及制作方法:先想好要把你的小石头变成什么,引导幼儿先在纸盒内组合石头,用双面胶将石头固定在纸盒上,然后进行操作,完成作品。

三、幼儿尝试操作。

1、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进行创作。

2、引导幼儿结合石头的外型,发挥想象,进行操作。

3、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四、展示作品。

1、在多媒体上展示、评价作品。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作品:我把石头变成了什么?

《有趣的石头画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