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音乐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音乐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音乐教案1教材: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实验教材第二册
教具:
电子琴、CAI、图片、皮球、头饰若干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认识并掌握四分休止符。
2、引导学生用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两只小象》。
3、启发学生运用身体的部位如手、口等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
正确掌握休止符的用法。
能用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能大胆积极地参与表演与创造。
教时:
一教时
教学过程:
1、练声
展示开口的小鸭,小猫图
2/41234|5?|5650|5650|5432|1
?||
小猫怎么叫?
小鸭怎么叫?
2、认识休止符
(1)出示一只闭口的小鸭,放在开口小鸭旁边。
师问:两只小鸭有什么不同?
生答:一只在叫,一只在休息。
(2)看图模仿小鸭叫一叫。
gagaga()
(3)看图模仿小猫叫一叫。
()ia()
要求学生边拍手边学叫声,并用双手打开表示休止。
(4)出示红灯----休止符,表示休止一拍。
师:“在马路上看见红灯,行人要停一停。在歌曲里看见它(休止符)也要停一停。”
(5)读儿歌做动作。
XXXX|XXX0|XXXX|XXX0‖
小皮球呀圆溜溜拍来拍去乐悠悠
3、感受聆听
展示上的标题----长鼻子,学生说说是什么动物。
看大象和小象的图,分别听听展示不同动物形象的音乐,比较有什么不一样的.。
学学象的行动,如脚步缓慢、笨重,长鼻子甩甩等。
4、学唱歌曲
(1)看歌曲的MTV
(2)教师范唱,学生轻声哼唱。
(3)学生用“LA”音唱旋律。
(4)学读歌词。
(5)随琴学唱《两只小象》。
(6)用打足气儿和没有气儿的皮球启发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5、编创活动
启发学生动脑筋,运用身体的部位打出强弱节奏,为歌曲伴奏。
6、歌表演
两个学生为一组,自由组合表演《两只小象》。
7、小结
看图片,向学生介绍象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大家都要爱护它们,保护它们。
小学音乐教案2教学目标
1、懂得妈妈爱我,我爱她的道理。
2、用平稳的速度,叙述略带赞赏的情绪歌唱。
3、用律动歌表演等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歌唱。
教具
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老师今天要带大家一起去大自然里玩儿,在动听的音乐声中,我们出发吧。
1、课件出示开满野菊花的山坡。
2、节奏声势xxxx/xx/x――/x――//
拍拍小手跺脚飞飞
师:这个开满野菊花的地方,有一个小乌鸦的动人故事,但要知道这个故事,就必须学会三种本领,并且能熟练运用,听一听,是那三种本领?
3、学生集体练习声势:
a、随师模仿。
b、连续5次做。
c、师唱歌曲旋律,生做。
d、随琴旋律做。
二、了解歌曲内容(3分)
师:本领学会了,我们去学故事了,悠扬的音乐声给我们讲述一个小乌鸦爱妈妈的动人故事,一齐去看一看吧!
1、放课件。
2、小老师讲故事(乌鸦反哺)。
3、情感深化
师:其实天下的妈妈都一样,想一想我们自己的妈妈,正是她们的爱,使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要怎样来回报妈妈的爱?
生:自由发言。
师:那小乌鸦又是怎样来回报妈妈的爱呢?
小朋友又是怎样来赞扬小乌鸦的行为呢?一齐来听一听,用歌声讲述的`小乌鸦爱妈妈的故事。
三、学唱歌曲
1、听范唱,了解歌词内容(放课件)。
2、用律动记忆歌词:
a、随师模仿记忆第一段词。
师:小乌鸦急急忙忙赶回家是为什么呢?一齐来记第二段歌词。请大家轻声读一读(出示歌片)。
师:谁知道小乌鸦为什么急急忙忙赶回家?
生:自由回答。
师:小乌鸦这么做值不值得称赞,歌中又是怎样称赞它的?一齐读第三段词。
生:自由回答。
b、生分成3组用动作记忆歌词。
c、分组展示记忆歌词动作。
4、师范唱,生用记忆歌词动作伴舞(耳朵仔细听)。
5、生唱歌曲
a、随琴轻声唱(把故事讲给自己听)。
b、请大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听。
c、请大家把这个故事讲给老师听。
d、请大家把这个故事讲给所有老师听。
e、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
四、表现歌曲(5分)
1、戴好头饰去参加音乐会(边唱歌边律动)。
2、唱起《小乌鸦爱妈妈》(把故事讲给天下人听)。
3、记住妈妈的爱把《世上只有妈妈好》唱给我们的妈妈。
小学音乐教案3教学目的:
1、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了解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教学重点:学唱此歌曲
教学难点:四分休止符
教学准备:钢琴、锣、鼓、镲、彩条、气球、课件、橡皮泥、龙头头饰
教学过程:
一、放《新年好》的音乐引入
1导入:“孩子们,杨老师给你们放一段非常好听的音乐,你们一定会唱,想听吗?(——)听了之后告诉我,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2听歌曲《新年好》,听后提问:“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当我们唱起这首歌时,知道什么节日来到了?(——)你看见人们举行了哪些活动庆祝新年?”(——)
3师小结,介绍中国春节的.一些风俗:很多地方庆祝新年的方式都不相同,比如在北方吧,他们喜欢吃饺子,预示明年丰衣足食;而在我们南方,会包汤圆吃,表示来年团团圆圆;还有的地方会举行踩高跷、舞龙、舞狮、扭秧歌比赛 ……此处隐藏11418个字……听全曲
2、讨论音乐特点:通过乐曲的强弱对比体验音乐情绪。
3、哼唱主题
4、参与表现:用人声、打击乐、非常规音源、身势动作等表现音乐强弱
5、了解力度术语
三、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听了这么有趣的两个乐曲,你们想不想知道写这两首作品的作曲家是谁呢?让我们翻到书来看一看。
1、了解作曲家海顿。
师:原来这个有趣的作曲家名字叫海顿。好的,今天回家,请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一下海顿的生平。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2、下课
小学音乐教案15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和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歌曲学习的过程中,认识sol、mi两个音的音高。
教学重点:学习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跳音记号的准确性。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
教学准备:多媒体、口风琴,打击乐器,课本。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听《杜鹃圆舞曲》,律动表演。
师:愉快的音乐课就要开始了,让我们先来听段音乐,你可以岁音乐自由的律动。一起跳个舞吧
师:在刚才的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这段乐曲在二年级的时候曾经介绍过给同学们,它的名字叫《杜鹃圆舞曲》,今天,这只可爱的小杜鹃又飞到我们的教室里来了,还给我们带来动听的歌曲呢!
(设计意图:回顾复习,并且从音乐中感受杜鹃叫声。)
二、寓教于乐
大家把课本打开到第十页,今天我们就再来认识认识这只小杜鹃。这次他是从那个国家飞来的!奥地利飞来的:板书:顽皮的杜鹃。
(设计意图:了解音乐的特点。)
1、为什么说他顽皮呢?让我们来仔细感受,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播放视频)(她先不理我,后来又主动的接近我)
(设计意图:仔细关注歌词。为后面的演唱打好基础。)
2、师:除了这些,我们还了解到杜鹃喜欢栖居在开阔的林地,特别是近水的地方,它的叫声是,(咕咕)常在清晨不停地鸣叫,鸣声好似“咕咕-咕咕”,“古咕咕”,所以也叫做布谷鸟,声音响亮,可传到数里之外。特别的动听。
3、师:听一听,跟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摇动你的身体,听到杜鹃鸟的歌唱声就来拍手伴奏,好不好?(师范唱)
4、师:现在让我们也变成一只只可爱的杜鹃鸟,飞到美丽的大森林,躲在树丛的后面,听到歌唱声,就把我们的小脑袋探出来演唱,好吗?我们可以把双手当作树丛。(师范唱)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顽皮的感觉做出来,并且创设快乐的氛围。)
5、师:杜鹃鸟在每个乐句的最后叫了几声?两声。它的歌唱声有高低变化吗?(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音的高低。)
6、你能用动作表示这种高低变化吗?(边唱边表现)(播放范唱)
7、师:小杜鹃的叫声是由哪两个高低不同的音组成的呢?小杜鹃给我们刁来了,(课件)老师出示手号,sol、mi。来,跟着老师来唱一遍。(弹琴)一组一遍。可变化,solmi,,,misol.这两个音符存到你的小音库里了吗?
(设计意图:学习新音符,小组进行演唱,同时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8、小杜鹃的歌唱声加了什么符号?黑三角。老师的小音库里已经存符号,这个符号就叫跳音记号!你猜想,应该怎么表现他呢?谁来试试。那就要求我们在演唱时做到轻巧,跳跃的。就象一个轻巧小乒乓球,落到地上很快弹跳起来。在唱跳音的时候咱们腰部要需要弹跳,有点力量,大家一起试一试。(跟琴)提示学生声音轻巧,短促。一组一遍。
9、师:现在就让我们走在草地上,去寻找这只可爱的杜鹃鸟吧,一起把歌曲试着来唱一唱。齐唱,男女生唱。
10、师:这只调皮的小杜鹃一会在树丛,一会飞到小河边,他在和我们干什么?他在用歌唱声和我们捉迷藏呢!所以我们来想想看,他的歌唱
声会有什么变化吗?老师这有3种力度记号。pmff根据各区的意境,给小杜鹃的歌声交上不同的力度记号!怎么样?小组讨论一下
11、根据力度变化来演唱。(放伴奏音乐)
三、创造表现
1、师:听了你们动听的歌声,老师又一个很好的创意。我们能不能把杜鹃的叫声变得更丰富一些呢?
2、我来确定一个节奏型,(xxxxx)你们就把小音库的两个音拿出来添进去,组成新的杜鹃鸟叫声,怎么样?开始创作。
四、完美结课
这只顽皮的杜鹃带给我们这么多的快乐!我们的好好的感谢他,就让我们用最动听的歌声表达吧。(播放伴奏)
师:顽皮的小杜鹃们,我们下节课再见吧!
教学反思
《顽皮的'杜鹃》是第五册第2课的一首表演歌曲,深受同学们的喜爱。这节课,我主要以聆听、演唱为主,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它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只有学会聆听,才能从音乐中得到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和审美的教育。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歌曲的典型节奏入手,针对孩子们好奇、喜欢模仿的心理特点,利用学拍节奏、模唱旋律的练习,培养学生仔细聆听的听赏习惯。这些节奏和旋律同时也是歌曲中的旋律,对帮助学生唱准歌曲的旋律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下面的演唱歌曲起到了一个铺垫的作用。
要想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就要让学生积极思考,说出不同的方法。发展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教师在设计中就要为学生创造思考探究,运用以学知识学习新知的可能性。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有意识的在最后一个环节加入分组自由创编表演的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在学生基本学会唱本课歌曲后,让一组学生扮演顽皮的杜鹃学杜鹃的叫声“咕咕”,再让剩下的一些学生唱歌曲。让全班同学轮着表演歌曲,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喜爱。
这堂课总的来说基本上是完成教学目标,但是由于自我感觉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教学重难点不够突出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在设计方面有两个不足之处:一方面教学重点过于笼统,不够明确,这就直接影响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歌曲的把握。另一方面,教学难点设计过于宽泛,比如“运用连,断对比的方法演唱歌曲”,这个教学难点就没有完成。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我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效、可行的教学重难点。
二、以学生为主体这环节没有真正贯彻落实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有意识在课程的最后设计了创编这一环节。但是一方面由于时间关系,另一方面害怕学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自主创编,所以把这个环节放入了课后作业的环节了,而且自己亲自引导学生创编了一个范例。这样做就和我当初的设想完全两回事了,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创造,真正把“以学生为主体”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