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幼儿园语言教案汇编15篇

时间:2023-02-28 00:05:51 收藏本文
幼儿园语言教案汇编15篇

幼儿园语言教案汇编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语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语言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清楚地讲述动画片中有趣的故事情节。

2、体验喜羊羊战胜灰太狼的喜悦心情。

活动重点:

让幼儿理解动画片的主要情节。

活动难点:

让幼儿猜想小羊们对付灰太狼的办法,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来表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看过动画片,了解动画片中喜羊羊、村长和灰太狼等的外形特点。

2、物质准备:事先剪辑好动画片《狼来了》(长度约6分钟)、播放器。

3、环境创设:安排好幼儿观看动画片的座位。

活动过程:

1、播放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主题曲,引出活动内容。

引导语:(1)请小朋友注意观看和倾听,这是哪部动画片的主题曲?

(2)今天我们要一起欣赏"喜羊羊和灰太狼"系列动画片的第二集,名字叫《狼来了》。请你们想想,小羊们认识狼吗?如果狼来了,喜羊羊会用什么办法战胜灰太狼?

2、组织幼儿观看和讲述动画片的第一部分内容(开头到灰太狼编谎言)。

(1)提问:①灰太狼第一次要到羊村捉羊,它用了什么办法?②灰太狼把自己伪装成什么样?(引导幼儿学习词语"伪装"。)③灰太狼是怎么样编造谎言骗小羊和村长的?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帮助小羊们认识灰太狼的真面目:这只灰太狼太恶毒了,我们有什么好办法让村长和小羊们不上当?哪种办法好?

3、组织幼儿观看和讲述动画片的第二部分内容(喜羊羊认出灰太狼到结束)。

(1)提问:①喜羊羊用什么办法识破灰太狼的'伪装?②灰太狼是怎么样露出凶恶的面目的?谁能用好听的词句来讲讲?

(2)定格画面,帮助幼儿理解灰太狼的"凶恶面目"和"气急败坏"。

(3)提问:最后,喜羊羊是用什么办法赶走灰太狼的?

4、引导幼儿完整观看和讲述动画片的内容。

5、引导幼儿讨论和交流动画片的主题。

引导语:狼来了,小羊们是怎么样认识狼的真面目的?为什么喜羊羊会战胜灰太狼呢?

活动延伸:

家园同育: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观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系列动画片,相互交流动画片的内容。

幼儿园语言教案2

活动目标: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初步学习仿编。

活动准备:配乐诗歌《出海》、大海背景图、大海里的各种东西、幼儿人手一张长方形纸。

活动过程:

一、感受诗歌的意境

1、出示图片(大海背景图)

(1)师: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2)师:看到这么美的.大海,你想干什么?

(3)师:我呀,想出海,想到海面上去看看、玩玩,你们帮我想想,坐什么去呢?

(4)师:有这么多的海上交通工具,我可以划着小船去,可以坐飞机去看海,可以坐大轮船去……那好吧,我就坐大船去,海上有什么呢?

2、欣赏诗歌《出海》

二、理解学习诗歌

1、提问:

(1)我出海时,看到了什么?

(2)在听的时候,你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

2、再次欣赏,跟念诗歌。

师:大海真美啊!想不想和我一起去看看,玩玩?好,我们一起《出海》

三、学习仿编诗歌

1、师:我们看到了浪花、白云、海鸟、帆船,你还会看到什么呢?

2、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仿编。

如:幼儿:海龟。师:海龟有多少呀?

幼儿:海龟一只只。

3、师幼一起仿编诗歌。

师:真棒!把你们看到的东西,都编到诗歌里去吧!

四、一边折船,一边欣赏诗歌

1、师:(出示船)你们看,这是什么?(船)你们谁知道我是怎么做的?让我们一起折艘船出海吧!

2、引导幼儿用长方形纸折船。(自由想象折船)

师:比比谁折的船漂亮?

五、带领幼儿拿着纸船在诗歌的意境中边念边开出活动室。

师:好了,我们开着小船出海去了。(随着音乐律动做动作)

幼儿园语言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感受灰姑娘善良的美德,懂得守时和友情的重要性,知道容声冰箱维修点要爱自己,给自己机会,努力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人生。

2、对于《灰姑娘》的故事要从多角度去思考,看看能不能得到些新的思路

二、教学方法

主要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课堂讨论来完成整体的教学过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如何引导学生对于《灰姑娘》的故事做出自己的思考体会出其中蕴含的哲理是一个难点,另外对于《灰姑娘》的故事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得出新的结论也是一个难点,整个课堂教学的重点是从故事中得出道理和自己的思考。

四、教学过程

1、给同学讲述灰姑娘的故事,通过多媒体来进行图片的展示,加深同学们的印象和理解。

2、各小组自己讨论从故事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自己有一些什么样的认识。

3、在课堂上请同学发言,讲出自己对于故事的理解与思考

4、引导同学从其他角度来对故事进行另一种换位思考,来进一步加深同学对故事的理解

5、同学各自以一句话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五、教学反思

灰姑娘的故事对于同学来说并不陌生,如何引导学生对于一个并不陌生的故事,从中获取一些更高层次的`思考和理念是本节课的一个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一步步的引导,例如说:加入灰姑娘没有守时在12点回家,那么整个故事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呢?来引导学生对时间观念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除此之外,还要从多角度去思考,后妈的做法对不对,或者说如何去改等等,这都是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

幼儿园语言教案4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体验儿歌的趣味性,并能有节奏的朗读儿歌。

2、丰富词汇:眨一眨、嚼一嚼、扭一扭、耸一耸。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音乐

2、幼儿用书第十一页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2、活动难点:用 ……此处隐藏6573个字……么?

3、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你愿意上幼儿园吗?为什么?如果我们班来了新朋友,我们应当怎样做?

四、活动延伸:

在游戏活动时组织幼儿分主角表演《苹果娃娃》;并画一画自我想象中的.其它娃娃。

五、活动反思:

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童话,情节简单,故事发生的场景幼儿也比较熟悉,幼儿比较容易理解。明白了要和朋友友好相处,如何对待新朋友。异常是对主角表演很感兴趣,调动了幼儿的进取性,课堂气氛活跃,到达了预期的目的。

幼儿园语言教案13

活动目标

1、了解汉字的趣味性。

2、激发幼儿认字的积极性。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木偶、各类桌面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景感知

(出示小狗的木偶)你们看谁来了?

狗:我学了一首儿歌,请你们听听我念的对吗?

(二)引导发现

1、(出示儿歌)教师扮演小狗念儿歌并故意念错幼儿平时易念错的字。

(1)“小狗念的对吗?哪个字念错了?”

(2)请幼儿把正确的儿歌念出来。

(3)为什么小狗会把“虾”读成“虫”?

2、请小朋友仔细看“虾”字,发现了什么?

3、为什么觉得这个字很有趣?

4、汉字中还有这种分开来是两个字,合起来又变成另一个字的字吗?(教师把幼儿说的字当场书写出来。)

(三)探索操作

1、设置活动角,让幼儿去找一找,圈一圈,写一写,配一配左右结构的`汉字。

2、幼儿进行语言区角的探索,老师观察引导。

(四)分享交流

1、你们找出了哪些有趣的字?请幼儿写在黑板上。

2、看看他们找出的字,读一读。

幼儿园语言教案14

设计意图:

日常生活中,幼儿在洗手时常常洗很长时间都不出来,通过观察我发现原来孩子们对肥皂泡爱不释手,有时还喜欢用小嘴巴吹吹手上的小泡泡。一天,一个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吹泡泡的玩具,为大家吹出了一串串的泡泡,这下孩子们更是乐开了花,他们还兴奋地喊:“泡泡多像大太阳啊圆圆的,像你的眼睛,像大气球……”我结合孩子们对泡泡的兴趣和对泡泡的想象创编了生动有趣的儿歌,生成了这次欣赏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喜欢听儿歌,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2、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猴子手偶、每人一份吹泡泡的玩具材料、过渡音乐、轻音乐。

2、精神准备:为幼儿创设愉快轻松的.氛围,以游戏的口吻和幼儿进行互动,给幼儿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用不同的表情、声音、动作等激发幼儿积极投入到活动中。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

教师握手偶,以小猴子的身份引导幼儿先来进行吹泡泡的游戏。并提出问题:泡泡像什么?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二、欣赏儿歌

1、幼儿听过渡音乐放好玩具后坐下,结合刚才的游戏体验欣赏教师朗诵儿歌。教师朗诵时屋子四周飘散着泡泡,播放轻音乐,生动、形象地配合肢体语言吸引幼儿认真倾听。

2、引导幼儿回忆:儿歌中都提到泡泡像什么?(西瓜、太阳、眼睛、气球…)并惊喜地说出:其实儿歌内容都是小朋友自己想出来的,老师只是帮大家整理成儿歌。表扬小朋友仔细观察,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

3、再次欣赏儿歌。当教师朗诵完儿歌的最后一句“小朋友想一想,泡泡还像什么呢?”时,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鼓励大胆表达自己的想象(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并对幼儿的想象充分肯定。

三、活动总结

教师同样以小猴子的口吻对注意倾听及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幼儿给予充分的肯定,请他们和小猴子拥抱;对有些胆小的幼儿提出希望,请他们握握小猴子手。

四、活动延伸:

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学习儿歌,有感情的朗诵,表达出自己对所想象事物的不同情感。

2、进行绘画活动,幼儿边说边画,练习画圆。

3、根据幼儿的兴趣续编儿歌,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创造力。

附儿歌:

吹泡泡呼……吹泡泡,吹泡泡,吹出一串大泡泡。

像西瓜,像气球,像太阳,像脸蛋,还像乌黑的大眼睛。

小朋友想一想,泡泡还像什么呢?

幼儿园语言教案15

活动目标

1、教幼儿认写“山”“水”二字。

2、初步理解要团结合作才能做好事的道理。在生活中也会和他人合作。

3、有顺序的仔细看图,能理解图画内容,连贯的讲出图中的故事。观禅字形占好格写好“山”“水”二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理解图画内容,连贯的讲出图中的故事。写“山”“水”二字。

难点:理解要团结合作才能做好事的道理。

活动准备

“三个和尚”歌曲。事先组织一次拔河比赛。一副扁担、两只水桶。山水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肩挑一担水,唱着“三个和尚”歌曲进教室。今天我们来讲一讲“三个和尚”的故事。

二、打开书按顺序仔细看图讲故事

1、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几个人?在做什么?说什么?(给三个和尚安个名字)

2、讲你喜欢的那副图。

3、连贯讲述。(先同桌讲,再让讲的好的幼儿讲。讲出心理活动和人物间的对话。)

4、问:和尚多了为什么反而喝不上水?

幼儿1:他们都想偷懒,不去挑水。

幼儿2:他们谁都不想多干活。

幼儿3:他们不会分工。

幼儿4:他们总是吵架浪费时间。

幼儿5:他们没有好好的合作。

幼儿6:他们不团结……

老师:和尚多了反而喝不上水是因为他们不懂的团结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5、你给他们出出主意怎样做才有水喝?

幼儿:他们轮流去挑水。

幼儿2:也可以轮流两人去抬水。

幼儿3:三个人一起去挑,每人一副扁担两只水桶。谁都不吃亏。

老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好。接着我们来识字写字。

三、教幼儿认写“山”“水”二字。

1、出示山水的图片。幼儿观察图后回答(图上有山有水)

2、在山上贴“山”字,在水里贴“水”字让幼儿记字形。

3、看老师在田字格里写“山”“水”二字注意每笔的占格。幼儿跟老师书空。

4、在练习册上临写后自主写一排。(老师巡视指导书写)

5、同桌互评后展示优秀幼儿的书写。

四、抽表演技能好的三个幼儿表演“三个和尚”结束活动。

《幼儿园语言教案汇编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