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一样的你我他》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不一样的你我他》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不一样的你我他》教案1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并为此而骄傲。
能力:能够通过具体事物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并通过观察发现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知识:了解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有不同。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三年级的学生尽管在校已经和同学们共同生活了近三年的时间,他们彼此都很熟悉,但是否真正了解呢?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同学间往往因为不理解对方的选择和想法而产生了矛盾。他们还难以站在他人的立场去看问题,去理解对方接纳对方。对他人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认识不够。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小学生对男女生之间的差别有一定认识,但是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为什么不一样了解甚少,并且他们对于这样的不同往往持一种盲目的崇拜或是较深的自卑。所以引导他们了解这些差异的产生原因,正确认识自己是很重要的。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由于学生受农村生活环境和认知水平的影响,导致他们对人与人的差异认识不足。并且,他们对这种差异也不太愿意去探寻产生的原因。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尽量让学生更全面认识人与人的差异性。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因此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并为此而骄傲。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要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要从学生生活切入,设计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交流与探究中认识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有不同,从而学会尊重理解他人的不同想法和选择。通过“猜自画像”,让学生初步意识到每个人各有不同。然后借助画“圆的想象画”,交流调查结果,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要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最后通过“寻找班级小明星”引导学生发现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并为此而骄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并为此而骄傲。
教学难点
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要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了解人与人之间不一样的地方,画自画像。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我的自画像”“我和别人一样吗”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的自画像
[播放动画:不一样的你我他]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展示课前各自准备好的自画像进行交流研讨:你知道同学们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吗?
小结:我们的长相不一样,爱好、兴趣不一样,性格不一样。(板书:不一样)
【设计意图:确立初步的自我意识,并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意识到人与人的差异。】
活动二圆的遐想
[播放课件:圆的遐想]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大家同是在圆上作画,为什么画得不一样?
小结:由于我们每个同学的想法不一样,喜好不一样,所以画的画各不相同。看来,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表达。(板书:不一样的你我他)
【设计意图:使学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想法和选择也会不一样。】
活动三我们是班里的骄傲
[播放动画:我们是班里的骄傲]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们班有哪些各具特点的同学,他们给班级带来什么?教师组织学生寻找班级小明星。
小结:正因为这些“不一样的你我他”,才使我们的班集体更加多姿多彩,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板书:我们是班里的骄傲)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发现因为每个人的独特性和闪光点,我们的集体生活才这么丰富多彩。】
板书设计
不一样的你我他
我们是班里的骄傲
《不一样的你我他》教案2【教材简析】
《不一样的你我他》是人教版三年级的《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同学在生活中,要与他人快乐相处;知道正是每个人的不同特点,才使班级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能够意识到自身在班级中的作用,并为此感到自豪和骄傲,学会欣赏他人。
【教学目标】
1.了解同学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有不同。
2.能够通过具体事物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
3.了解身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闪光点,感受到正是大家的不同使集体和社会丰富多彩。
【教学流程】
一﹑感知差别,铺垫差别基调
1.问题讨论
宋老师虽然初次(送课下乡教研活动)与同学们见面,但老师非常愿意和大家交朋友,不知同学们是否也愿意把宋老师当作朋友?(愿意)作为新朋友,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样见面礼。
这个见面礼,老师用一则谜语来告诉大家:“形状不一有圆方,背穿红衣脸光亮。人们要想常整洁,随时请它来帮助。谁猜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礼物?”(小镜)
我给大家带来的这几面小镜,假如送给全班每人一面,数量太少;假如每个小组送一面,还余出来两面。那么,我带来的这几面小镜应该怎么送呢?老师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2.谈话导入
听了大家的建议,我们可以看出对同一件事,大家有着不同的处置方式,对同一个问题大家有着各自的见解,这就是不一样的“你我他”。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课《不一样的你我他》。 (板书课题)
3.自由研读课文
[点评:这里的问题讨论,差别的感知,既是“预热”也是为继续下去的学习做坚实的铺垫。让同学感知生活中的差别存在,使其达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预设目标。]
二﹑发掘差别,达成差别共识
1.反馈研读体会
通过研读课文,你有怎样的想法?
2.同伴之间找差别
同学们生活在班集体里,朝夕相处,同学习同欢乐,但我们很少仔细观察过同学间的体貌差别。请同学们在小组中找自身的伙伴,比较相互之间的体貌不同之处,也可以找一找自身的体貌与你的同伴有什么不同,老师送给大家的见面 ……此处隐藏4283个字……自己最骄傲的事情以及生活体验等。
(2)、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
(3)、学生悄悄的将自己的画像交给老师。
2、活动中:
(1)、老师进行自画像陈列。
(2)、学生猜猜画的是谁?(教师可以在每张自画像前放一张纸条,学生将答案写在纸上)。
(3)、谜底揭晓。(每个学生看过“自画像”后,教师公布答案,并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活动后:
讨论:
(1)、从同学们的自画像中来辨认其他同学,是简单还是容易?
(2)、哪些同学比较容易辨认,为什么?
(3)、你对自己和同学有什么新发现?
(4)、能否在每位同学的自画像上,找出他们的特征?
思考:自己和其他同学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还有哪些不一样?
班里的同学有没有完全一样的或完全不一样的?
小结:班里的同学没有完全一样或不一样的,都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每个同学也都有自己的有点也不足,同学们可以相互帮助,学习别人好的一面。
活动二:我们的想法一样吗?
实验1.我们画得一样吗?
《不一样的你我他》教案6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人与人之间会有共同点也会有不同点。
能力目标:能够并善于发现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每个人都不不仅相同的,为接纳不同奠定认知基础。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不同。
难点:认识不同。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比一比:每个人在校园里捡一片树叶。和同桌比一比,再和前后四位同学比一比,你们的树叶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小发现:
(1)你从对比中发现了什么?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吗?
(2)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那么,世界上有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呢?
二、讲授新课
1.我们有所“同”:请你想一想,我们在座的同学有哪些相同/相似的地方呢?
2.总结:我们年龄差不多,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学习,又有很多共同的兴趣爱好,能够聊到一起,玩到一块儿。
3.思考:我们有这么多的相同点,那么,我们有没有不同之处呢?
4.小游戏:Yes;No
5.火眼金睛:你有发现从头到尾答案都跟你一样的同学吗?把他/她找出来吧!
6.找不同:请两位答案完全相同的同学站在讲台上,我们其他同学一起来找一找他们之间有哪些不同。
7.开动脑筋:想一想,除了这些不同以外,我们之间还会有什么不同呢?
8.展开想象:下面有一个圆,你会把它想象成什么呢?把你的想象画出来,并涂上颜色。然后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的创意。
9.小讨论:为什么同样是在圆上作画,每个人画得各不相同呢?
10.大家一起来找茬:我们普通人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双胞胎呢?他们之间也有所不同吗?
(如果班级当中有双胞胎,就邀请班上的双胞胎配合完成此环节。)
11.播放视频《双胞胎宝宝看同一视频,却是不同反应》,说明双胞胎也有所不同。
12.总结:我们年龄差不多,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学习,又有很多共同的兴趣爱好,能够聊到一起,玩到一块儿。但我们每个人又各不相同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13.活动:填树叶。
14.观察与思考:
(1)再看这棵大树,你发现了什么?
(2)为什么这棵光秃秃的大树,会变得如此繁茂呢?
15.总结:如果说班级是棵大树,那么每一位同学就像树上的一片叶子。同学之间有很多相同点,可又各有不同。正是因为这些不同,让我们的集体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三、全课总结如果说班级是棵大树,那么每一位同学就像树上的一片叶子。同学之间有很多相同点,可又各有不同。正是因为这些不同,让我们的集体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与“不同”的人交往的意义,学会与“不同”的人进行交往,感悟“不同”所带来的精彩。
能力目标:能够与“不同”的人好好相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和尊重不同、接纳不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与“不同”的人好好相处。
难点:学会与“不同”的人好好相处。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实验:请你从这些瓶盖当中,找到能够盖好瓶子的那一个。
2.思考:为什么其他的盖子盖不上呢?
3.过渡语:不同的盖子盖不上,不同的人在一起也难免有摩擦。
4.欢欢和喜喜:
(1)你有过相似的经历吗?
(2)你认为,“不同”的人能好好相处吗?
二、讲授新课【与“不同”友好相处】
1.征友启事:你最喜欢和怎样的人交朋友呢?
2.思考:一般来说,我们更喜欢和自己相似的、情投意合的人交朋友,但是如果我们过于强调这一点,会怎么样呢?
3.周同同日记:
(1)你觉得周同同能找到好朋友吗?为什么?
(2)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我们岂不是就交不到朋友了吗?我们该怎么办呢?
4.播放视频故事《将相和》:
(1)请你找一找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不同点。
(2)《将相和》的故事,对你有何启示?
5.交友启示:学会和“不同”的人相处是我们必须具备的本领。
6.试一试:怎么和“不同”的人相处?(教材13页)
7.小分享:你有和“不同”的'同学交往的好经验吗?说说看你们有何不同,又是怎么好好相处的呢?
8.交友秘诀:如何与“不同”的人交朋友。
9.观点大集合:根据你的经验,请你说一说,你认为与“不同”的人交往,有什么好处?
10.交往提示:与“不同”的人交往,不仅能够让我们收获更多的友谊,还能锻炼我们的交往能力。“不同”的人交往,可以让我们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帮助我们进步。
【“不同”让生活更精彩】
1.点亮班级:请你夸奖一下班级里的一位同学,说说因为他的哪些“不同”,使得班级生活更加精彩?
2.生活中的“不同”:教15页材图片展示。
3.我说“不同”:看到这些场面,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你还能找到哪些由于“不同”给生活带来精彩的例子呢?
4.教师寄语:正是因为“不同”,我们才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喜欢这充满不同的世界,我们愿意和各种不同人交往。学会接纳不同,欣赏他人,我们的生活会更丰富、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