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关于环保的教案

时间:2023-02-25 01:05:07 收藏本文
关于环保的教案

关于环保的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环保的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环保的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小猫搬家的'原因,树立保护水质等环境意识。

2、培养幼儿爬、走平衡木等动作的灵敏性。

3、对幼儿进行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

二、活动准备:

1、小猫头饰若干,自制钓鱼杆,与幼儿人数相等。

2、木马(代表小山),平衡木(代表小桥)体育器材。

3、电话机(玩具)、录音机

4、"保护河水、此处严禁堆放垃圾"牌子一块。

三、活动过程:

(一)引导入题:

1、师问:小朋友,小猫最喜欢吃什么?(小鱼)

师:小鱼生长在哪里?(水里)

2、师问:老师带小朋友到××河和×河边看到什么?

(幼儿答:河水清,有小鱼、树木、居民住房,×河边堆放垃圾、河水混浊、没有小鱼……)

3、总结幼儿回答情况,问幼儿,小朋友,×条河边被居民倒垃圾,水变脏了、小鱼没了,小猫钓不到鱼吃怎么办?谁能替小猫想办法?(加以总结)(幼儿讨论:给小猫搬家,买小鱼给小猫吃,爬到树上去让爸爸开大卡车把垃圾运走,找环保叔叔……不让倒垃圾……

关于环保的教案2

【设计意图】

声音无处不在,无所不有,对于幼儿来说,声音是熟悉的,又是奇妙的。中班幼儿的自控能力还不是很强。平时,他们总是玩着玩着就发出很大的声音,有时还会拖动椅子等发出难听的噪音。为了让他们了解噪音的危害,感受乐音的舒畅,逐渐养成轻轻讲话,轻轻做事的习惯,特设计此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人们都需要安静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人人应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不做干扰他人的事。

2、萌发幼儿的环保意识,维护集体和社会公共利益。

【活动准备】

录有火车吼叫声及美妙音乐的磁带,幼儿日常生活的噪声磁带,故事挂图,铃鼓、手铃、小鼓、沙锤,“静”字标志。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各种乐器,让幼儿自由敲击,演奏。

(二)展开:

1、操作乐器,感受声音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受。

(1)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乐器,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玩的是什么乐器?声音是怎样的?

(2)请五六个幼儿集体操作乐器,并且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很乱、听不清楚、很吵……)

(3)放火车吼叫声及美妙音乐声的磁带,小朋友喜欢哪种声音?为什么?

2、出示挂图,教师讲述故事。

(1)为什么火车的吼叫声使小动物们都逃走了?鲜花都枯萎了?树叶都变黄了?

(2)为什么音乐气垫火车那么受大家的欢迎呢?

3、听自录的幼儿日常噪声,引导幼儿讨论噪声的产生及危害。

(1)小朋友来说一说我们为什么不喜欢听噪声?

(2)我们听到噪声时应该怎么办?

(3)为什么会有噪声?(引导幼儿从自身行为谈起)

(4)幼儿自由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减少噪声?

4、出示“静”字的标志,理解其意义和作用。

(1)请小朋友说一说“静”的意义,它告诉人们什么?

(2)请小朋友自由讨论回答:我们应该把这些标志贴在什么地方?

(三)结束:

组织幼儿随着优美悦耳的音乐一起走出活动室,把“静”字的标志贴到适当的位置。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体会到了很多噪音是在我们无意之间造成的,感受到了噪音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减少噪音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

关于环保的教案3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废旧塑料袋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废旧塑料袋处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废旧塑料袋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三、课前准备:

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录象带。

3、地球图片、文字、双面胶带、钢笔。

4、学生研究用的和宣传稿。

活动过程:

一、计算导入:(算一算)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大家来研究研究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塑料袋。首先,老师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

某市约有3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使用1平方米的塑料袋。那么1天之内,我市会产生多少废旧塑料袋呢?

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废旧塑料袋呢?

如果一年以365天计算,我市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废旧塑料袋呢?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日300平方米0.32平方千米

月96000000平方米96平方千米

年116800000平方米116.8平方千米

3、“我们新泰市的总面积是1933平方千米。结合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该市一年之内家庭使用的废旧塑料袋总面积,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

为什么?(加上宾馆、饭店以及我市大大小小的厂家,超市,商品零售场所。总量将大大超出了上面的这个数字)如此之多的塑料袋足以铺满整个市的天空。多么可怕的景象。我们的城市就有那么多的废旧垃圾袋,那么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使用塑料带的现状,贴上废旧塑料袋覆盖的效果。

“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这个关于废旧塑料袋的问题。这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它?”

二、观看录象:(看一看)

“就从咱们新泰市来开展研究。接下来,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我市产生的废旧塑料袋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1、学生观看录象。

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我们市是国家园林城市,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废旧塑料袋散布在大街小巷,影响我市的形象吗?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处理这些已经产生的塑料袋垃圾?可以吗?”

三、研究:(写一写)

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此处隐藏19459个字……怎样善用资源、保护环境,知道为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小学生应该怎么办。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研讨能力。

一、课前准备

1、人民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及其危害的典型事例或相关录象。

2、节约使用资源、重复使用资源、循环使用资源的方法和相关的录象。

3、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的录象、投影片或挂图。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我们了解了地球上的生物资源、第9课还学习过《矿产资源》。说说你认识了哪些矿产资源?

2、讲述:石油、煤、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以及生物资源只是自然资源中的一部分,今天,我们来了解其他自然资源,学习怎样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

(二)学习新课

1、了解许多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

(1)讲述:地球好比是人类的母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地球上自从出现了人类,自然资源就在不断地被利用。

(2)谈话:广播、电视、报刊经常报道人们对自然资源的爱护,你们能说说哪些是自然资源?

(3)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自然资源的插图,提问:图中展示了哪些自然资源?它们分别向人类提供了什么?

(4)讲解:以上所提及的自然资源,有些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有些则是有限的、可以被耗尽的,我们称它们为可耗尽的自然资源。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哪些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为什么?

(5)学生讨论、汇报。

(6)师生小结。

2、了解滥用和破坏自然资源的危害。

(1)提问:人类生存离不开自然资源。生活中,人们向自然索取了什么?又还给自然什么?这样带来了什么后果?

(2)学生讨论并记录、交流讨论结果。

(3)小结:人类要生存发展,就要利用自然资源。然而,不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滥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将会给自然和人类本身带来巨大的危害。肆意挥霍、破坏自然资源的事时有发生,今天的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我们要善用资源,保护环境。(板书课题)

(4)介绍人们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及其危害的典型事例或播放有关录象。

3、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善用自然资源。

(1)提问:我们应该怎样善用自然资源?

为了帮助同学们讨论,课文中提出了三个问题,边看这几个问题,边讨论。

(2)学生讨论、汇报。

(3)小结:善用资源就是要节约、合理地使用资源,我们提倡循环利用物品,不使用一次性物品。

(三)巩固总结

1、讲述:人类已经从自然中获取了大量的资源和能量,同时又严重地破坏了自然资源。如果再不注重保护环境,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宝贵的自然资源将会遭到更加严重的破坏。所以,我们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把保护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结合起来,把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

2、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觉得平时的哪些生活习惯是不利于保护自然资源的?应该怎样改进?

(四)布置作业

1、在生活中注重节约自然资源。

2、向家长宣传善用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你

教学目的:

树立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艺术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爱护和保护动物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以动物保护为主题,学生尝试运用绘画形式抒发关爱动物情感,突出保护生态环境的人文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八哥鸟》歌曲录音,结合歌词讨论交流对歌曲的理解,想象八哥鸟遇害的情景。

2、欣赏《鳟鱼》歌曲录音,结合歌词讨论交流对歌曲的理解,想象小鳟鱼被捕捉的情景。

(对照两首歌曲,感受动物遇害遇难的命运。)

4、揭示课题

二、新授:

1、讨论:

(1)怎样

对待和保护我们的动物朋友?

生活中的一些人的行为让我们愤怒!善待动物,尊重生命,让我们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2)你准备用怎样的形式来表达人类对动物的关爱之情和环境保护的积极行动? (引发讨论动物的生存环境、命运,激发情感共鸣。)

2、欣赏:

欣赏相关艺术品,看看艺术家是怎样对这一主题进行创作表现的?这些作品向大家传递了哪些有关信息?

一组用画笔表现可爱动物的图片画,从积极一面表现人对动物喜爱。

一组人类野蛮杀戮动物的环保宣传摄影,从反面教材揭示,促使学生萌生要开展环境保护的积极心态。

(正反两方面的形式对比,抒发关爱动物的情感。)

3、美术表现建议:

(1)以装饰性手法对歌曲内容进行绘画表现

(2)制作头饰,组织围绕歌曲的主题进行舞台美术方面的创作表现,为综合情境表演创设环境氛围。

师生共同构思多种艺术形式表现主题,抒发自己对动物朋友的友爱与真诚情感。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选择身边的材料进行动物题材的造型表现。

巧妙运用表现材料,富有创意地进行手工制作表现。

四、拓展

1、相关文学作品欣赏

2、藏羚羊绒披肩“沙图什”是西方上流社会高档的消费品,但正是它的精美导致了藏羚羊的灭顶之灾。就藏羚羊与“沙图什”展开讨论。

地球——共同的家园

教学目的要求

1、教育学生懂得地球是人类和生物的共同家园,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我们应该友善地对待一切生物。

2、引导学生掌握一些保护物种资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物种多样性的价值和意义,明确地球是人类与各种生物共同的家园。

难点:组织学生调查珍稀动植物种类,作好记录,并提出合理化的保护建议。教学设计

一、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你们知道地球上有哪些生物吗?

2、讲述:动物、植物、人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介绍地球物种,指出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1)谈话: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你们知道地球上生存着多少种生物吗?

(2)讲述:地球上生活着5000万多种生物,这些生物都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2、认识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讲述:动植物是人类的朋友,它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然而,这些宝贵的资源正在遭受破坏。

(2)指导学生看课本第70~71页阅读资料的第1~2页。

(3)提问:你们知道地球上哪些物种已经灭绝了?灭绝的原因是什么?还有哪些物种正濒临灭绝?

《关于环保的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