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语言教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语言教案1教学目标:
1、学习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我国有世界最高的山、最长的长城、最的城市中心广场;
2、学习讲述故事,能学说故事中的角色语言,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互相助、热爱祖国的情感。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使幼儿通过学习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是使幼儿知道祖国有世界最高的山、最长的长城、最的城市中心广场,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学习讲述故事。
教学方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活动除了要以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外,还主要采用了游戏法、观察法、启发式提问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1、Flash课件《月亮船》;
2、故事磁带;
3、入、退场音乐;
4、活动材料幼儿人手一份;
5、崇义简介的视频。
教学步骤:
一、开始部分:以舞蹈“划小船”进入活动室。
师:(随音乐做划小船的动作进入活动室)刚才,小朋友划着自己的小船来到了活动室,老师这儿也有一条船,它是月亮船,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月亮船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二、基本部分: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学习讲述故事。
(一)播放故事磁带,让幼儿完整倾听故事一遍。
倾听后问:
1、故事的题目叫什么?
2、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遇到了谁?看到了什么?是谁助她找到了家?
(二)通过多媒体课件分段学习故事。
⑴播放多媒体课件,学习第一段故事。
学习后问:
1、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她睁开眼看到了什么?
2、讨论:故事中说的“陌生的地方”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3、蒲公英碰到了谁?蟋蟀是怎样劝说蒲公英的?蒲公英又碰到了谁?螳螂是怎样劝说蒲公英的?蒲公英最后碰到了谁?蒲公英是怎样对她说的?
⑵播放多媒体课件,学习第二段故事。
学习后请幼儿抢答:
1、世界上最的海洋是哪一个?(太平洋)
2、世界上最高的是什么山?(喜马拉雅山)
3、世界上最的广场是什么广场?(广场)
4、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万里长城墙下的一棵小草旁)
(三)完整欣赏故事。
教师随背景音乐完整讲述故事。
(四)学习讲述故事。
请幼儿翻开活动材料,边看图边讲故事。
(五)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1、问:蒲公英的家在中国,你们的家在哪儿呢?那儿有些什么美丽的景物呢?你们喜欢她吗?(教师引导幼儿从崇义的名胜古迹和其发展变化来自由结伴讨论,师生共同小结,共同感受热爱家乡的情感)
2、幼儿欣赏简介:我爱家乡崇义
3、教师小结:小朋友,我们是中国的小主人,不仅要为我们伟的祖国感到骄傲自豪,还要从小学好本领,长了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
三、结束部分:以舞蹈“划小船”离开活动室
师:让我们坐上“月亮船”到我们美丽的家乡去游玩吧!
教学反思:
对孩子进行爱祖国教育是当今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幼儿园孩子年龄小,枯燥的.说教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通过优美的童话故事《月亮船》,以蒲公英迷路急切想回家,仙女送蒲公英回家为线索,向幼儿展示了热爱自己家乡的美好情感。故事使用拟人的方法,通过蒲公英和仙女的对话,使幼儿在快乐轻松的学习中了解到我国有世界最高的山、最长的长城、最的城市中心广场,结合欣赏家乡崇义简介的视频,萌发幼儿的祖国自豪感,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根据幼儿具体形象思维、注意力容易转移等年龄特点,以图、文、声、像等方式结合起来制作成Flash课件辅助教学。
大班语言教案2活动目标:
1、 学会念儿歌,培养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 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学习词汇:拿、唱、抬等词,注意漱,咕噜,等词的发音。
3、 知道漱 口可以保护牙齿,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喝水的小花茶杯,数目和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1、 教师表演儿歌内容,激发幼儿学诗歌的兴趣。
⑴教师手拿小花茶杯,做漱shu口的动作,引起幼儿的注意。
⑵教师:“刚才你们看到老师在干什么?”
(幼儿:“漱口”注意发准 shu的音) ⑶教师边动作过示范朗读儿歌。 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着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2、 提出儿歌的名称,提问儿歌的内容。
⑴教师:“刚才老师在漱口,还念了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叫漱口。”
⑵ 提问儿歌的名称,练习发漱的音。
⑶幼儿再次观看并注意听,教师边动作边念儿歌。
⑷提问:
a、“教师手里拿着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手拿花花杯,学习词:拿)
b、“喝口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喝口清清水,学习词:喝,注意“清”的发音)
c、“然后头怎样,嘴怎样?”(引导幼儿说出抬着头,闭着嘴,学习词:抬、闭,注意“嘴”的发音。)
d、“水吐出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引导幼儿说出咕噜咕噜吐出水,学习词:咕噜,并发准音) (三)集体学念儿歌:
1、 全体幼儿和教师一起念儿歌1—2遍。
2、 幼儿每人一只小花茶杯(不放水),边动作边念儿歌1—2遍。
(四)结束: 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让幼儿知道要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饭后漱口,并对儿歌及时进行巩固。
教学总结:
《漱口》这节课里面为了让学生掌握漱口的方法,我安排了《漱口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闭着嘴,含口水,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吐出水”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意思,我一边教学生读歌词,一边做相应的动作。学生一看动作就明白了意思,很容易就记住了歌词,对学习内 ……此处隐藏12520个字……
(二)欣赏、感受、理解诗歌。
小动物的家可真美呀!瞧,小动物们来了,它们还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诗歌,让我们来听一听、看一看吧!(播放课件)
真好听,你喜欢这首“家”的诗歌吗?(喜欢)
你听到这首诗歌里介绍了谁?它的家在哪里呢?
引导幼儿说出诗歌内容。
师:接下来,咱们再来欣赏一遍。
“家”是什么地方?家是每一个人感到最舒服的地方.所有的动物,包括我们人在自己的“家”里,会感觉到很温暖、很自由自在、很安全。
(三)创编诗歌
1、你们还喜欢什么动物,知道它们的家在哪里吗?
引导幼儿引导幼儿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动物、植物、“生活区域和活动范围”等知识经验,运用一定的形容词进行讲述。
2、由教具引导,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学习创编。
我们也来编一首关于“家”的诗歌,一定很好听!
教师出示池塘、花园、天空、竹林(在幼儿没有充分放开的时候,教师要运用幼儿熟悉的画面引导,例如:教师出示天空,引导幼儿说:蓝蓝的天空是小鸟的家!)
3、幼儿独立创编。(游戏—开火车)
小朋友说的太好了,小动物可喜欢你们了,它们想和小朋友做游戏,愿意吗?那我们来做开火车的游戏吧。由三个小朋友组成一列小火车,车厢按照一定的顺序,不能排错,“什么样的地方”是第一节车厢,“是谁的'”是第二节车厢,“家”是第三节车厢,一节跟着一节。
为每位幼儿提供一张图片,播放背景音乐,让幼儿三人一组自由组合,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创编的诗。
(四)、我们的家园
小朋友,小动物们都有自己的家,小朋友每天在幼儿园里快乐的生活,那美丽的幼儿园是谁的家呢?(引导幼儿说:美丽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我们还都有一个共同的家叫什么?(中国)怎么样的中国,看一看吧。(播放中国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美丽的、大大的、富饶的。美丽富饶的中国是我们的家。
小朋友们编得这么棒,所以我也编了一句放在这首诗的最后,(出示图片——地球)美丽的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所以我们要保护它!小朋友们,我们要爱我们的家园、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地球,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做保护地球的小卫士,让我们的家越来越美丽,好吗!
(五)、送小动物回家
小动物出来玩了好久了,动物妈妈都等着急了,想请小朋友把它们的宝宝们送回家,你们愿意帮忙吗?(愿意)那就用我们的爱心送小动物回家。(在优美的音乐中,幼儿分别将小动物贴在背景图片上,边送边说,如:美丽的花园是蜜蜂的家。)
五、延伸部分:
宝贝们,在你们的帮助下,小动物们都回到了自己的家,它们心里真高兴啊!你们帮助了小动物,你们高兴吗?(高兴)对,帮助别人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让我们跳起来吧。(播放《大中国》音乐,师生共同欢庆)
附:诗歌《家》
《家》
广阔的大海是鲸鱼的家,
冰冷的南极是企鹅的家,
一望无际的沙漠是骆驼的家,
茂密的森林是松鼠的家。
美丽的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
所以我们要保护它!
大班语言教案14教育活动目标:
1、能掌握诗歌的内容,初步学会用不同和语气,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学习新词:夸奖。
3、进一步激发幼儿的自豪感。
活动重难点:
掌握诗歌的内容,初步学会用不同和语气,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
1)以谈话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大班小朋友的'特性。
2)大胆说说大班幼儿应该做什么?
二、教师有表情有感情朗读诗歌两遍。
三、引导幼儿掌握诗歌内容。
1)诗歌的名字叫什么?
2)诗歌里小朋友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四、幼儿与教师一起朗诵诗歌两遍。
1)学习新词:夸奖,并注意读准“来”,“帮”等音。
2)请个别幼儿来发音。
五、分句练习。
教师念第一句,幼儿念第二句。(同样反过来进行)
延伸活动:
在语言角提供指偶和幼儿自制木偶,让幼儿复习诗歌。
大班语言教案15优秀教学设计大班语言:诗歌《剪窗花》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朗读诗歌。
2.感受诗歌生动有趣的风格。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理解诗歌内容,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象。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诗歌里的窗花图案。
2.经验准备:初步了解新年剪窗花的意义。
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朗读儿歌。
2.活动难点:理解诗歌生动有趣、幽默的特点。
3.指导要点:通过窗花图案让幼儿幼儿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引导幼儿讨论:窗花上的小动物真的能动?能叫吗?以此突破难点。
活动过程
1.欣赏窗花出示窗花给幼儿欣赏,让幼儿简单了解新年剪窗花的意义。
2.学习诗歌教师:小朋友你们都知道很快就要过年了,有一个姐姐为了庆祝新年也剪了好多窗花,据说她剪的窗花能叫又能动,你们一起听一首诗歌就知道了。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儿歌一次。
提问:儿歌里的姐姐是怎么剪窗花的?她剪了哪些图案?
图案上的小动物好像是在做什么?(幼儿每回答出一个图案,教师就出示一个相应的窗花,并用诗歌里的`语言进行小结)
(2)教师结合剪纸图案再次朗读儿歌。
提问:小猫喜欢姐姐剪的窗花吗?
你是从哪句话里听出来的?(用儿歌的最后两句进行小结)讨论:为什么小猫会看得着了迷连老鼠都忘了抓呢?
教师:姐姐剪的窗花太美了,每一个图案都跟真的似的,剪对喜鹊叫喳喳,剪条金鱼摇尾巴,小猫看得着了迷,连老鼠来了都忘了抓。
3.学习朗读儿歌(1)结合剪纸图案练习朗读儿歌,增强对儿歌的理解和记(2)边做动作边读儿歌,增强幼儿学习朗读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儿歌的生动有趣。
评价要素:是否理解了儿歌的内容,是否喜欢感受到儿歌的有趣幽默。
活动建议
1.组织美工活动:剪窗花。学习剪窗花的基本方法。
2.在美工区里投放各种剪纸的图案给幼儿欣赏、提供各色蜡光纸、剪刀等让幼儿练习剪窗花的基本方法。将幼儿的剪纸作品收集整理用来布置节日的活动室,让幼儿感受节日将至,师生共同布置活动室的喜悦和成就感。
附儿歌:
《剪窗花》
小剪刀,手中拿,咔嚓咔嚓剪窗花。
剪雪花,剪梅花,剪对喜鹊叫喳喳;剪只鸡,剪只鸭,剪条鱼儿摇尾巴;小猫一边看迷了,忘了去把老鼠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