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合集15篇)

时间:2023-02-19 00:05:59 收藏本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合集15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合集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信息的不同表现形式及信息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信息无处不在。

2.通过分析图片中所包含信息的过程,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3.通过感知信息的游戏,体会信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增强感知、获取信息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信息的不同表现形式。

【难点】辨别生活中蕴含的信息。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儿歌“数鸭子”,提出问题:

(1)儿歌中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2)故事中出现了什么人物,有什么特点?

(3)赶鸭老爷爷有几只鸭?

教师总结:从儿歌中可以获取丰富的信息,如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等。除了儿歌,在生活中也蕴含着丰富的信息,生活中都有哪些信息呢?今天就一起学习《生活在信息中》。

(二)新课讲授

1.身边的信息

教师讲解: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边的信息无处不在。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提出问题:

(1)第一幅图片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2)第二幅图片呈现了什么内容,说明什么?

(3)第三幅图片中是什么物品,有何作用?

教师总结:除了图片中呈现的信息,在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信号、现象和消息都包含着信息。

2.形式多样的信息

教师讲解:生活中存在着丰富的信息,如交通信息、天气信息等,信息也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

开展“我做你猜”游戏,游戏规则:同桌为单位,一人选择合适的方式“描述”题卡呈现的词汇,另一人根据“描述”猜测题卡内容。

布置任务:以信息技术小组为单位,限时5分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描述者如何知道需要描述的内容呢?

(2)可以使用什么方式描述题卡内容?

(3)游戏中的信息是通过什么形式表现的?

教师总结:信息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除了通过动作、声音、文字呈现外,还能通过气味、视频、图像等形式来表现。

3.应用广泛的信息

教师讲解:生活中的信息无处不在,而信息也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善于利用信息可以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

教师发放与信息应用相关的故事资料卡,提出问题:

(1)资料卡中展示了哪些故事?

(2)草船借箭的故事中,诸葛亮为何能取得胜利?

(3)石油勘探的工作人员怎样发现石油?

(4)农夫播种农作物有何规律?

教师总结:信息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古代战争时期、现代科研、农务种植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善于发现信息的价值,利用信息解决问题。

(三)巩固提高

开展“真假信息”活动,活动规则:教师展示生活中的情境图片,学生分析图片中包含的信息并判断信息真假。

教师点评,点评要点:观察能力强,信息获取全面等。

【图片描述:小男孩的手机收到彩票中奖100万的短信。包含信息:中奖100万、短信发送号码。信息真假判断:中奖信息来源不明确,是假的】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提问信息的表现形式,学生回答信息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表现。

四、板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2

教学目的:

1、学会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能在网上获取信息。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团体协作能力及端正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1、学会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能在网上获取信息。

2、培养学生团体协作能力,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导言:

网络中藏着许多宝贝,我们这节课就来找一找。

二、教学新课

1、我们马上就要学习“西门豹”这一课了,西门豹是个什么人物呢?

2、教师在网上搜索“西门豹”

3、将搜索到的`内容展示出来。

4、学生练习

三、大显身手

安排“大显身手”内容,学生分组合作完成。

学生完成后进行评比。

四、课堂总结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3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初步学会使用鼠标的移动、指向、单击。

3、学会正确的开机、关机。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学会正确的开机、关机。

教学难点:

鼠标的初步使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本课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信息技术课,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本课时可以用计算机演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动画、游戏以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让信息技术课成为学生最喜欢课程。

介绍计算机的外貌时,可结合实物进行,让学生指着各部分介绍。

开机与桌面:主要让学生了解桌面组成,这里有许多新概念,学生难以一下子掌握,教师在这里主要是把“桌面”、“图标”“开始按钮”解释清楚,具体的一些概念留到后面课时里解决。

讲解使用鼠标时,鼠标的握法应让学生拿住鼠标感到舒服为好,并不一定要规定一个姿势,鼠标的移动让学生明白要紧贴工作台的表面移动;引导学生观察鼠标指针经过图标时、指向图标时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鼠标的单击可结合单击图标、按钮进行,并让学生了解单击图标和按钮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关机的过程中,如计算机不是自动切断电源,一定要学生养成等出现“您可以安全地关闭计算机了”界面,才切断电源的习惯。

教学参考:

1、如果计算机室中电脑是无盘工作站可用两课时来讲解。

2、学生很容易把桌面上的任务栏拖乱,如果在桌面上找不到任务栏,可以将显示分辨率改得更高,任务栏可能就会出现了。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以及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传播方式、防治措施。

2、能力目标:学会利用杀毒软件或在线杀毒的方式查杀计算机病毒。

3、情感目标:在深刻了解计算机病毒危 ……此处隐藏12106个字……望在好的环境中生活。因此,平时要好好爱惜自己身边的一草一木。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小小设计师,用“画图”程序来勾画我们漂亮的教学楼,好吗?

三、勾画教学楼的轮廓

1.用矩形工具画正面

A单击工具箱里的“矩形”按钮,选中矩形工具。

B鼠标指针移到画布上以后变成十字形图标,像使用铅笔一样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动鼠标至所需大小松开鼠标左键,画出一个矩形。

C技巧:正方形的画法。按住SHIFT键的同时拖曳鼠标画矩形。

2.直线、橡皮工具的使用

A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用直线工具画出教学楼的侧面。注意线条的粗细选择,画出的线条有什么不同。技巧:像画矩形一样,按住SHIFT的同时,画直线会产生什么情况。

B在画直线过程中,遇到画错,可以运用橡皮进行擦除,注意橡皮的大小。

C教师巡回指导,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反馈。

D教师归纳、小结。

四、保存自己的劳动成果

这是你画图中创作的第一件作品,可得好好保存。(讲解保存的重要性)

教师演示保存过程。关键注意在文件名框中输入名字后要按“保存”,不要按“取消”或“关闭”。

五、学生作品的展示与鼓励……

1.开机,并打开“画图”程序。

2.学生在画布上进行铅笔、刷子的练习。

3.学生欣赏图片;渗透德育思想。

4.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进行操作。练习矩形的画法。画错后可以用图像中的清除命令进行清除。

5.正方形的画法。

6.最后画成课本第17页图4.3

7.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动手动脑的练习教学楼侧面,注意运用线条的粗细和橡皮的大小,在不同的范围使用不同的选项。

8.给教学楼“安装”门和窗。

9.最后的效果如课本第20页图4.10

10.学生按照教师的演示步骤进行作品保存,取好名字,不要忘记。

11.学生作品的交流与展示。

12.关机、师生告别。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5

教学内容分析:

《给图画添加文字》这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以下几方面知识:1、在“画图”窗口中找出“文字”工具,给图画添上文字。2、单击“查看(V)”菜单中的“文字工具栏(E)”命令,选择字体、字号、颜色。3、移动文字框到图中适当位置。通过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为图画添加文字的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文字编辑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正确掌握绘图板的操作方法,知道添加文字的作用,掌握在图片中添加文字的方法,并能通过改变字体、字号以及字体颜色的操作来美化图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审美创新意识,在操作中不断学生丰富求新的思想和协作创新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精神,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重点:“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文字工具栏”命令和汉字的输入及美化。

教学策略:

教学设计时,首先熟悉教学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充分考虑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适当加以辅导及时鼓励,教学中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主,让学生多动手,多练习。让学生学会互相合作,学会自主创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综合地使用画图工具来创作一幅画,现在,老师请大家欣赏一下几位同学的作品。(出示两幅画:一幅有字,一幅没有字)你能找出上面两幅画有什么地方不同吗?

2、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同学们,如果你们想在画好图后,也像个小画家一样,喜欢在图上添上个图画名,再写上自己的姓名,要怎么办呢?

3、在我们的“画图”窗口中有一个“文字”工具,同学们能在工具箱中找到它吗?利用这个“文字”工具可以给图形添上汉字,使画面图文并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给图画添加文字。

(板书课题)给图画添加文字

二、新授,讲练结合

(一)、使用“文字”工具添加文字。

1、出示图画:给图画添上“房子”和“小华画”等文字。(教师演示)

①单击工具箱中的“文字”工具按钮。

②在“工具栏状态选择器”中选择透明方式。

教师提出注意点:(在选择“文字”工具栏后,在工具箱下面的“工具状态选择器”会出现两种图标:上面一种是添加文字是按不透明方式插入到图中,下面一种是按透明方式插入到图中。这两种方式有什么区别呢?当选择“不透明方式”时,所添加文字的背景色会带入图画中;当选择“透明方式”时,所添加文字的就不会把自身的背景色带入图画中。所以通常情况下按透明方式处理。)

[练一练]

让学生上机自己来观察一下两者的区别。

③选择前景色为红色。教师:这是所添加文字的颜色,要与背景色进行区分。我们可以利用颜料盒来选择不同的颜色。

④在画图区合适的'位置沿对角线拖动,形成一个文字框。教师:拖动时按住鼠标器左键。形成文字框以后,在文字框中会出现一闪烁光标。

⑤单击“查看(V)”菜单中的“文字工具栏(E)”命令,选择字体为黒体,字号为30。“文字工具栏”包括字体、字号的选择,还可使文字进行加粗、变斜、加下划线的修饰,并可使文字竖向排列。教师进行下拉菜单的演示,并依次选择不同的字体、字号进行比较。

[练一练]

让学生进行字体、字号的变换。

⑥单击任务栏中的输入法按钮,弹出“输入法”列表,选择“智能ABC输入法版本”。

⑦分别输入汉语拼音fang和zi,打出汉字“房子”。教师:如所要的这个字没在当前的列表中出现,可按“+”“-”键进行翻页。

⑧单击文字框外任意区域,“房子”两个字就添加到图上了。

教师:此时,文字便不能再做任何修改了。

⑨把鼠标放在边框上,按住鼠标的左键,就可以移动文字框。

(二)、用同样的方法在图画上添加“小华画”三个字。

中添加文字的方法,通过操作,同学们能正确掌握操作方法,使得图画图文并茂,让人看了有一种美的享受。

教学设计意图及评价:

教学时,通过教师讲解,示范,让学生操作,教师辅导。让学生掌握在图片中添加文字的方法,并能通过改变字体、字号以及字体颜色的操作来美化图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审美创新意识,在操作中不断培养学生丰富求新的思想和协作创新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教学中,充分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通过让学生浏览各自的作品,让学生发表意见,并提出修改建议。表扬积极完成任务的学生,让大家选出优秀作品,由作者谈谈体会,让学生发表意见,并提出修改建议。这样设计教学,既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又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合集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