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下册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下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下册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汉字,了解玩具的有关知识。
2、学会积累表达情绪的词语。
3、会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4、熟读《手影戏》,做到正确、流利,读懂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积累表达情绪的词语。
3、熟读《手影戏》,做到正确、流利,读懂内容。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喜欢玩什么样的玩具呢?这些玩具你都玩过吗……跟着课本一起来看一看。学生自由畅谈。
导入新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陀螺、毽子、不倒翁、玩具枪”。
领读词语,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依次出示图片,学生说一说平时是怎样玩的?
(预设):不倒翁很有趣,怎样打都不会倒下。
2、出示“橡皮泥、溜溜球、遥控坦克”。
领读词语,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依次出示图片,学生说一说平时是怎样玩的?
(预设):橡皮泥可以捏成很多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东西,很有趣。
3、出示“陀螺”等全部词语。认读词语。开火车读。
学生自由表述。
4、你还玩过哪些玩具呢?学生自由表述。
预设:毛绒玩具、拼搭积木等。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玩具的玩法。
5、出示要求会认的10个生字,讲解并让学生组词。
6、出示图片:说一说你和玩具之间的故事吧!
三、字词句运用
1、把你积累的词语写下来。
出示课件:形容生气:愤怒;形容高兴:兴高采烈;形容难过:悲伤。
2、小组自由交流:
(1)我还知道形容生气的词语有:怒吼、怒气冲冲、火冒三丈;
(2)我还知道形容高兴的词语有:眉开眼笑、欣喜若狂、心花怒放;
(3)我还知道形容难过的词语有:嚎啕大哭、肝肠寸断、痛苦。
3、你还知道其它表达情绪的词语吗?说一说。
我的情绪:害怕,厌恶……
4、照样子,用变色的'词语说句子。
5、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
6、“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表示三个动作交替进行。
7、我会说:出示图片。
孙悟空发现情况不对,一会儿观察天色,一会儿凝视草木的动静,一会儿俯下身子倾听。
8、我会说……出示图片进行。
9、妈妈一回到家就忙起来了……
四、我的发现
1、出示汉字“匹、巨、周”,引导学生观察。
指导:三包围的字,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大小要写得协调。
2、出示汉字“团、圆、国”,引导学生观察。
指导:全包围的字,要把国字框写得方正,框内部分的大小要合适。
3、想一想还有哪些字需要这样注意呢?
预设:回、圈、因、区……
五、日积月累
1、有些名言要跟大家一起分享。播放歌曲:好孩子要诚实。
“轻诺必寡信。——《老子》”意思是轻易许下的诺言必然缺乏信用。“失信不立。——《左传》”意思是不讲信用的人无法在社会立足。“小信成则大信立。——《韩非子》”指做小事情讲信用就可以建立起大信用。
2、我积累的其它关于守信的名言:
言必信,行必果。
民无信不立。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六、我爱阅读
1、读一读文章,你读到了什么?
2、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讲的是谁?
学生一句一句地读,轮读,小组合作读。慢速咬准字音,不断加快速度。
3、练习快速、流利朗读,熟读。
小组派代表展示。
4、讨论:宁宁和男孩玩手影戏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5、找一找文中的拟声词,这些词语表现了什么呢?
6、宁宁和男孩用手影做出了哪些小动物?他们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这体现了什么?
七、布置作业
八、教学反思:
语文下册教案 篇2【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⑴ 学习含有反义的叠词。
⑵ 学习相同偏旁部首的、意义相近的新字。
⑶ 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⑷ 朗读现代诗。
⑸ 进行口语交际。
⑹ 展示才艺。
2、过程与方法:
⑴ 在比较、区分中学习新字,复习旧的字。
⑵ 通过交际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⑶ 在展示中扩大知识面。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叠词。
2、学习新字,复习旧字。
3、口语交际。
【课时设计】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叠词。
2、学习新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开着汽车来了,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智力王国”逛一逛,赶快上车吧!“嘀嘀嘀……”第一站到了。
二、我的发现
1、出示叠词:
大大小小 多多少少 深深浅浅
高高低低 长长短短 粗粗细细
2、同学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师:我发现每一个词语……
4、生考虑。
5、生:我发现每一个词语都是叠词。
师:大家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6、生: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欢欢喜喜……
师:还有新的发现吗?
7、生:我发现每一个词语是反义叠词。
师:能试着说出这样的词语吗?
8、生:黑黑白白、宽宽窄窄……
9、师:“第一站”我们顺利通过了,我们再启程吧!
二、读读认认
1、出示一组新字:萝、茄、菇
2、同学读、辩。
3、讲每一个字所指的都是植物中的蔬菜类。
4、继续出示其它的几组生字进行认读:
……此处隐藏15927个字……/p>(1)这首诗共有几个小节?分小节渎。
(2)指名读全文,考虑: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在同学说出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基础上,师再问:主要写了瀑布的什么?从而引出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声音和样子。作者是依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的。)
(板书:远——近)
3.同学质疑
(1)同学自由读课文
(2)同学质疑
考虑:你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
(教师要抓住同学提出的一些实质性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作为下——节课的学习目标。一些非实质性的问题,可在当堂让同学们交流解决。教师鼓励能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同学。)
教师根据同学质疑归纳出下节课学习目标:
(1)你感觉瀑布的声音和样子各怎么样?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2)怎样朗读才干把瀑布声音和样子的特点表示出来?
4.本课总结
(四)安排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下节课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引导同学说出学会了生字、生词知道了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声音和样子。作者是依照由远到近的顺序来观察瀑布的。)
(二)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考虑:这小节主要写的是什么?
(引导同学说出这小节主要写了没见到瀑布,先听到了瀑布的声音。)
2.自由读这小节,说出这一小节给你什么感觉?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教师先引导同学概括出这一节给我们的感觉是瀑布的声音很大,瀑布很壮观。然后引导同学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来体会瀑布声音的响亮。教师引导同学从以下重点词句中去理解。
(1)“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还没看见瀑布,说明还没到瀑布跟前,就已经听到了它的声音,还没看见瀑布,说明还没到瀑布跟前,就已经听到了它的声音,说明瀑布声音一定很响
(2)“叠叠”“涌”叠叠就是一层又一层,前浪未平。后浪又紧跟着涌上来,后浪推前浪。瀑布的声音就像浪涛翻滚时发出的巨响。
指名说出海浪的声音怎么样? (去过海边的都能说出海浪翻滚时声音很大,哗……哗……的。)板书:叠叠)
(3)“阵阵”“吹”
风吹过松林时,会发出“轰……轰……”的响声。瀑布从上落下来冲击岩石,跌进潭里,发出的就是像松涛一样的吼声。(板书:阵阵)
(在理解到“叠叠”和“阵阵”这两个重点词语时,播放瀑布落下进的声音的录音,协助同学理解“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和“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时发出的声音,并让同学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
3.指导朗读
(1)复合投影片出示第一节停顿和重音提示: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2)教师范读。
(3)同学练习读。
(4)揭去复合投影片中的朗读提示
5.同学再次感情朗读第一小节,体会写法的巧妙。
(三)总结学法。
师生一起总结出第一小节的学法:
1.读这小节,了解这小节的主要内容。
2.再读,说出这一节给你什么感觉?说说从哪读出来的?
3.有感情朗读这一节。
过渡:听着瀑布的声音,我们随着诗人转过山路瀑布就出现在了眼前。瀑布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依照刚才学习自学第二、三小节。
(四)自学二、三小节
1.让同学按上述学法自学二、三小节,投影为学困生出示学习提示:
(1)自由读2、3小节,想想:这两个小节各写了什么?
(2)默读两小节,考虑:看到瀑布之后,瀑布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你是从哪些词句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3)怎么读才干表示出瀑布的特点?
(4)这两小节中哪些地方写得比较好?为什么?
2.同学自学,遇到困难可以在组内讨论。教师要进行巡视指导,深入到同学中间去讨论。
3.同学汇报。
(1)第二小节写远看瀑布的样子。第三小节写近看瀑布的样子。
(2)同学概括出感觉瀑布很雄伟之后,引导同学重点通过以下词句进行理解。
①“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中的“千丈青山”和“一道白银”(运用计算机软件直观演示协助同学理解,没条件的可以用投影。)
“千丈青山”实际不是真指千丈,是形容山高。“白银”是指瀑布。绿色的高山衬着白色的瀑布,对比鲜明,使得瀑布显得更加壮丽。(板书:一道白银)
师提问或生质疑:为什么作者先说没法比喻,然后又把瀑布比作了白银呢?
(引导同学从作者看到瀑布时的心情去理解。初见瀑布,它实在太美了,美得超出想象,一时被它的美吸引住了,想不出用什么比喻好。仔细看看瀑布的样子和周围的山,作者自然想出了这个比喻,并且用一个“衬”字,非常巧妙。)
②“一座珍珠的屏”也体现了瀑布的雄伟和美丽。(继续运用计算机软件)
“屏”是指比较讲究的装饰品,珍珠的屏说明瀑布飞泻而下时,串串乳白色的水珠被阳光一照,闪着光亮。整个看,就像一道珍珠做的屏风,真是雄伟、美丽。(板书:珍珠的屏)
③“如烟,如雾,如尘”当有风吹过时,珍珠的屏被吹散了,水花飞溅,腾起水气,缓缓飘落,这时就像烟一样飘飘悠悠,像雾一样朦朦胧胧,像尘一样四处飞散。(计算机软件协助理解) (板书:如烟如雾如尘)
师重点指导:读这句话时,如烟,如雾,如尘之间停顿时间可略长些,声音轻而缓慢,更能够体现出作者此时看得入迷的心情。
说明:同学理解到哪,教师就随着同学指导到哪并且理解到哪,同学就在已有的基础上练习朗读,师指导。
(3)有感情朗读这两小节。
(4)引导同学说出这几个打比如的句子写得非常好。在学习第一节的基础上,同学回答出这样写更加形象,具体,使瀑布的样子更雄伟,美丽。
(5)质疑:为什么作者写到的第二、三小节瀑布的样子不一样呢?
(引导同学说出因为作者的观察角度不同。)
(五)计算机软件播放整首诗。让同学边听,边看,边体会瀑布的雄伟壮丽。
(六)总结。
瀑布从高山上飞流直下,气势澎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仿佛听到了那如浪涛轰鸣,似松涛欢吼的瀑布声音,又仿佛看到了那雄伟、美丽的瀑布景象。在我们国家,像诗人看到的这样的瀑布还有许多,如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浙江的雁荡山瀑布,江西的庐山瀑布等。希望同学们有机会能把我们今天听到的和看到的变为实际。
(七)作业。
板书: 瀑布
叠叠
声音 阵阵
一道 白银 ] 雄伟壮丽
珍珠的屏
样子
如烟 如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