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大班美术教案15篇

时间:2023-02-17 00:05:32 收藏本文
大班美术教案15篇

大班美术教案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美术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美术教案1

活动目标:

1、欣赏画面,感知画面中(熊)凶悍和(小朋友)奔跑的形象。

2、能正确的掌握想象画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画法,大胆地想象作画。

3、创编诗歌,感受诗歌中人(或动物)和动物的紧张和神秘的气氛。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阅读画面,感知画面内容。

师:(播放PPT)这是什么地方?谁来了?小朋友是什么样子的?熊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带领幼儿说一说儿歌《谁来了》。

二、出示PPT,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不同场景出现的不同事物。

依次出示不同的场景,引导幼儿胆大的猜测不同场景可能出现的不同人和动物。

三、启发幼儿想象:谁来了。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在郊外的树林里,在密密的丛林里,在沙漠里,在天空中,还有谁会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师:如果让你画一幅“谁来了”的`图画,你想画哪里?谁来了?

请幼儿说一说。

四、提出操作要求,幼儿进行绘画活动。

1、先画出背景,再在背景画面上添画人物和动物,表现画面的紧张的气氛。

2、在画的过程中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寻求老师或同伴的帮助。

五、评价幼儿作品。

大班美术教案2

活动主线: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具体的分析欣赏各种小食品包装的实物,具体的理解食品包装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形式与对象(儿童年龄特点)的统一,以及最具生活趣味的艺术特点。

教学目的:

通过画各种小食品,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形状和色彩等绘画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小食品的特点和装饰特点的理解与表现方法。教学难点:小食品的不同形状特点与不同装饰风格的表现。

教学准备:

1.学生自带一样小食品。要求没有教师的允许下不许打开,违反者禁止参加本课的活动。

作业要求:写生或想象画几个小食品,要注意好外形特点和图案与色彩的设计效果。

活动过程

一、小食品观赏活动。解决以下问题

(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造型的审美)关于对小食品xx的调查年班所研专题名称:经研究我知道

调查内容包装上面有什么:4种以上

通过包装我知道里面是:外形:色彩:以色为主,还有颜色。

色彩搭配的作用:适合的年龄段。

1.哪些颜色再一起对比比较强烈

2.包装和内容是否统一?是不是

3.画几种你发现的线条。你还发现了什么?

二、教师小结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的色彩运用的规律。

三、把你观察的小食品画出来。适当讲授构图技巧。可以进行随意的组合(审美能力的理解。a美术知识的.介绍)

四、调查反馈。

1.读自己的研究报告,张贴自己的研究成果。

2.比一比谁的小食品画的又象又好。(d通过学生优秀作业的对照、比较、鉴别)

五、布置作业,通过研究,我们学习了对事物的细致的观察。回家每人选一样物体进行调查,自己写一份调查报告。下节课我们进行更多的交流。

大班美术教案3

活动目标:

1、教小朋友根据自己的回忆和想象,描绘简单物品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重点、难点:

培养小朋友把自己观察和想象的东西表现在纸上。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组织小朋友玩弄各种玩具模型。

2、每人一套彩笔,一张白纸。

3、范画:白纸上面一棵树干。

活动过程:

1、启发谈话,引导小朋友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变魔术吗?魔术师想变什么就能变什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棵神奇的树,小朋友想让它长什么,它就长什么。

2、引导小朋友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力。

按小朋友的想象,教师教小朋友画物品的主要特征,并有侧重的示范,将部分物品画到树上。

3、引导幼儿感受神奇的树,激发小朋友创作欲望。

教师:小朋友,这棵神奇的树,把你们喜欢的东西都长出来了。有……有……还有……,你们高兴吗?它还能长出更多的'东西来吗?现在请每一个小朋友画一棵神奇的树,在树上长出你自己喜欢的东西吧。

4、小朋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小朋友胆想象,画出日常生活中见到和想象中各种各样的东西,并提醒小朋友用恰当的颜色涂染。

5、总结评比,结束活动。

(1)作品讲评以小朋友介绍自己的画为主。

(2)教师表扬画得线条流畅,内容丰富的小朋友。

活动延伸:

安排布置“神奇的树”,表扬小朋友个个是小设计师。了不起的画家。通过简单的评价,增强其自信心。

大班美术教案4

活动目标:

1.认识“米”字格,尝试用折、对称的方法体验米字格的神奇。

2.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记号笔、蜡笔、白纸幼儿人手一份;

2.课件、黑色KT板、电脑、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通过米字,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课件:出示“米”字)

师:这是什么字?是的,是米字,是我们吃的大米的米字。

师:你发现了什么?原来米字藏在了这个方块里,这样大大的“米”字把方块分成了一格一格,我们就叫它“米”字格。

师:我们来找一找这个米字型有几条长长的直线啊?把这个方块分成了多少个三角形?

二、师幼探索米字格的折法。

(1)讲解“米”字格的折法。(播放课件,幼儿探索。)

师:那我们怎么把这个米字藏到这个方块里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①一种折法是:把纸按照边对边折两次,再把开口放在下面,根据图示对角折一次,把纸打开就完成了。

②还有一种方法是:你可以拿一张正方形的纸,按照图示用角对折的方法折三次,最后把纸打开就出现了“米”字型的折痕。

(2)请幼儿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尝试。

三、用对 ……此处隐藏6327个字……画兴趣。

教师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给小猪装扮漂亮的衣服和饰品。

(2)提出要求,引导幼儿创造性地作画。

①花纹的数量、布局、色彩搭配。

②装饰小猪的性别不同,装饰方法也不同。

③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装饰。

(3)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交流分享,体验快乐。

(1)欣赏幼儿的作品,互相讲述自己和他人的优点。

重点讲述:“你是怎样装扮小猪的?”“你最喜欢谁装扮的小猪,为什么?”引导幼儿从间隔色、暖色调、渐变色的装饰方法及饰品搭配上来进行评价交流。

(2)结合动画与幼儿作品进行比较,引导幼儿欣赏更多的装饰方法,拓展经验。

五、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进绘画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绘画创作的兴趣。

六、活动延伸:一起随音乐跳起来,感受小猪结婚的快乐。

七、活动反思:

《快乐的婚礼》是一个文学与美术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幼儿知道参加婚礼时打扮得漂亮不仅是为了好看,也是对主人的尊重,是一种有礼貌的表现,并尝试为参加婚礼的猪朋友打扮,本次活动,结合有趣生动的课件,让幼儿感受到参加婚礼的快乐。1、内容选择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此活动可以在主题下进行,引导幼儿搜集一些参加婚礼的照片、播放婚礼进行曲、了解婚礼习俗等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幼儿的创造。

2、从目标价值分析,包含了认知、情感、技能三方面的内容。教师注重在色彩、饰品搭配上进行经验提升,如:画上帽子、靴子、手套、项链、耳环、领带等,拓展幼儿想象的空间。

3、充分利用课件欣赏、观察讨论、分析辩证的方法,调动的幼儿的积极性,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对美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大班美术教案1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地进行手形想象并在自己的小手上彩绘。

2.培养幼儿的艺术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教学课件,绘画工具及材料,辅助小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绘画主题

1.引导欣赏手形彩绘画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请你仔细看一看:图片上画的是什么?画在了什么地方?

2.介绍手形彩绘的定义

师:原来,人们不仅可以在纸上画画,也可以用手做出各种姿态并在上面进行绘画,这就是手形彩绘。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幅画,它是画在哪只手上的?用左手做手形、右手来画比较容易。

3.继续欣赏手形彩绘画

师:下面还有几张手形彩绘的图片,都是画在左手上的,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二、讲解示范,知道绘画步骤

师:看了这么多手形彩绘的图画,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老师也想来变一变、画一画。我想画一只漂亮的孔雀,应该怎么做手形?拇指、手指并拢,其他手指伸直,先画彩色羽毛,我用蓝色、再换绿色,翎毛最漂亮,画上各种颜色,最后贴只眼睛。看!怎么样?

三、鼓励尝试,进行手形彩绘

1.出示绘画工具,交代彩绘要求

师:第一,先想一想把小手变成什么,再做一做手形;第二,要记住手形,不然画了一会儿不知道怎么摆了就画不下去啦;第三,涂色时要注意把手上皮肤和指甲的颜色都盖住,这样画出来才更漂亮。

2.幼儿进行彩绘,教师巡回指导。

师:好!开始吧。

四、组织展示,体验成功乐趣

请幼儿上前展示自己的.手形彩绘,也可请同伴、老师猜一猜自己画的是什么,体验成功的乐趣。

大班美术教案14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在同伴原有绘画形象的基础上胆想象,为同伴的作品增添画。

2、感受同伴的不同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体验交换作画的趣味性。

3、巩固幼儿用水粉涂底色的技能。

活动准备:

俘、画纸、记号笔、蜡笔、水粉颜料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

1、出示俘,引导幼儿观察,发现俘画中的秘密。

2、出示基本图形,让幼儿思考、讨论,启发幼儿说说它像什么。

3、教师介绍几种想象、增添画的方式,以激发幼儿的兴趣,拓展幼儿的思维。

4、讲解“我来变变变作画”的方式和规则。

①自由找座位,用记号笔快速的在纸上画下自己想表现的内容。

②当听到教师说“我来变变变”时,幼儿之间快速按一定的'顺序交换座位。

③每个幼儿来到同伴作奇前时,先观察和想象,然后在其原有的基础上按自己的设想改画、增添画。

二、创作

1、鼓励幼儿胆联想、想象,画出与众不同的画面。

2、要求立思考、作画,不影响别人。

3、教师参与作画,及时肯定好的想法和作品。

三、涂色

1、幼儿创作完成作品后,先用蜡笔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然后用水粉颜料涂上底色。

2、引导幼儿胆用色,丰富画面色彩。

3、让幼儿知道水粉颜色和蜡笔颜色不相融,鼓励幼儿胆用水粉颜料涂上底色,并要涂得均匀,使画面变得更美丽。

四、小结,展示作品。

延伸活动:鼓励幼儿根据作拼编故事,并相互交流。

大班美术教案1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剪、拧、粘等方式,用废旧环保纸袋创意制作桃树。

2、能用粘土装扮各式各样的桃树,表现十里桃林的.意境美。

3、大胆进行艺术活动,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视频、音乐。

2、废旧环保纸袋、剪刀。

3、轻粘土。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观看电视视频《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这部电视剧你们都很熟悉吧?”

“电视里的桃花真漂亮,今天我们也来种一片桃林吧”

二、基本部分

1、介绍制作桃树的材料(废旧环保纸袋)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这几样材料:纸袋、剪刀等。”

2、废旧环保纸袋怎么变成桃树呢?请幼儿观看桃树制作方法微视频。

师:“纸袋?树?纸袋怎样变成树呢?”

3、幼儿观看微视频。

4、重点讲一讲纸袋树制作过程中拧的动作。

5、幼儿开始操作,播放背景音乐《凉凉》。

6、教师巡视并给与指导和帮助。

7、桃树做成功啦,现在请小朋友用粉色和玫红色粘土制作桃花,粘贴在桃树枝上。

三、结束部分

幼儿将作品展示出来,夸一夸自己的作品。

《大班美术教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