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六年级英语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英语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六年级英语教案1一、学情分析:
我们六(1)班和六(3)共113人。两个班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好,能准确掌握所学的知识点。但也很多学生由于基础较差,单词量不多,没有掌握做题技巧,主要在听和写两方面较弱。针对学生不足的方面,进行专项,有效的复习。
二、复习目标:
1、认读四会单词,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单词量,并且按照要求背诵四会单词。能完成四会单词默写,分类的练习。
2、认读教材中出现的一些词组的用法。能完成英汉互译和连线的习题。
3、掌握教材中出现的句型,和一些简单的与教材内容有关的语法知识。能够区分教材中出现的句型,运用翻译补充所学句子。
4、能够认读教材中的短文,能独立完成一些较容易阅读题。
5.能跟每单元的内容,例如:Myweekendplan,Mypenpal,introduceparents’jobs,等相关的写作练习。
三、复习内容及要点:
1、单词。单词是英语的基础和复习的重点。
1)按词性归类复习单词。有关交通工具,地点,职业,情绪等方面的单词。
2)按词汇表复习单词。每天听写一个单元单词。
2、词组。词组是学习英语的关键,它是复习英语的良好途径,同时又是学习句子的基础。把词组归类,分类掌握。要让学生学会自己组词。
3、句子。句子是学习英语的重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指导学生在语境中复习句子。
2)根据句子类型指导学生在比较中复习句子,教给学生适当的语法知识。
3)让学生能够运用句型进行问答练习。
4、阅读,写作。根据每单元的话题进行练习。
四、复习方法及原则
1、加强单词的朗读和默写,给学生明确的任务,使他们也能尽自己能力过好单词关。将词组复习与单词分类复习相联系。在复习过程中,要紧紧抓住教材中的短文,做到精读和导读相结合,在较短时间内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把单词、词组、句子和阅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复习过程中将它们紧密联系起来,合理安排复习内容,提高学生整体运用知识的能力。。
2、以听说读写为主要途径,让学生多读,在复习中培养学生郎读英语的习惯,在学生多读多说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听和写的能力。听说读写要有机结合,才能相辅相成。学生基础差,见过的英语习题比较少,要从习题入手,让学生尽可能的多做习题。
3、进行分类专项训练,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提高和收获。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那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就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复习重点应放在单词,句型等基础知识上。
总之,紧张的复习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要求从实际出发,让所有的学生都获得一定的提高和进步,不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期末复习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复习内容
12月25,26日复习Unit1,2,3的重点单词
12月29,30,日复习Unit1,2,3的重点句子
12月31日,1月4日复习Unit4,5,6的重点词汇
1月5,6日复习Unit4,5,6的重点句子
1月7,8日词汇句型专项练习
1月9日写作练习
1月12,13日综合练习
小学六年级英语教案2教材分析
1、 本课主要学习一般现在时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的用法,包括陈述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及其肯定否定回答,学生要掌握其用法,并能运用。本节内容是第一课一般现在时,主语是第二人称用法的一个延续,属于本册课本一般现在时六课中的第二课。
2、 本课的话题是“日常生活”,通过对Let’s talk会话部分的对话掌握,来用英语谈论时间,进行交流。
学情分析
1. 本课的话题是:(Daily life),通过谈论时间,引出本课主题句“Do you always have lunch at twelve?”及相关答语,再由此引出本课的另一个主题句“What do you usually have for lunch?”及相关答语。所有对话内容均围绕话题,重点突出本课主题句,使学生初步熟悉一般现在时的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形式及相关答语。
2. 通过学生作业,发现学生对一般现在时的一般疑问句形式和特殊疑问句形式的问句及答语、构成掌握较好,并能用不同动词做替代练习,能结合实际生活进行交际。
3. 通过去年五年级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基础。掌握了一定的'词汇,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的问和答已经掌握,对上一节课一般现在时的时态的学习,一般现在时的概念很清楚。
4. 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的一般现在时的用法。
教学目标
1、能听、读、说、拼写before,并了解其含义。
2、 能灵活运用重点句型,并清楚其运用的场合和语言;She always come before six thirty?
3、 能模仿本文对话,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
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挖掘学生运用语言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难点句型:
Does she always come here before six thirty? Yes, she does. No, she doesn’t
2、掌握单词before。
3、 Listen and act!(学生按教师的指令做动作)如:教师说:“Let’s eat!”(做吃东西状)学生跟着做。
教学过程
首先,老师让学生按照要求做老师让做的动作。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每个动作。老师在做的时候一边做一边有英语表达,同时引导学生边做边说:“Me,too.”
其次,教师问话,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用已经学过的句型“Yes,I do.No,I don’t.回答。然后老师出示卡片,让学生看卡片学单词,在做游戏时,教师从中抽调一张,再让学生看卡片读单词,然后让学生说出拿掉的是哪一张。
再次,教师先向学生讲明交际的环境,然后教师一人扮演两个角色表演该对话,让学生感知对话内容。随后学生自己读对话,听录音。
最后,1、学生听录音,逐句跟说。
2、学生边说,教师边在简笔画 ……此处隐藏1358个字……did you do there?对别人在假期里所做的事情展开问答。教学难点:
1、掌握四个动词短语过去式的`读音和拼写以及句型What did you do over your holiday?的灵活运用。
2、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单词、词组和句型。
教具学具课件准备:
1 the teaching pictures
2 the figure pictures
3 some photos of the teachers
4 radio and tape
5 the word cards and figure cards
探索流程个性添加(教学反思)
Step 1. Warm- up and revision
1) Free-talk:
T: What day is today?
A: Today is…
T: What day was yesterday? (强调yesterday)
B: Yesterday/ It was…
T: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C: I (did)…yesterday. (用前几课时已经学的词组)
2) Chain-drill:
C: I (did)…yesterday.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D: I (did)…yesterday.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E, F…( ask the teacher)
T: I went to a park yesterday.
Step 2. Presentation
1) Let’s learn:
继续Chain-drill,由T引出并出示新授词组:
went hiking.
2)学生已经了解了go的过去式后, T边用
I went (这个动词用动作表示)yesterday.表达自己昨天去做什么了,边做动作。让学生帮老师说出: went swimming, wentfishing.
3)Ask and answer:
A: T ask and Ss answer.
B: S1 ask and S2 answer.
C: S3 ask and T answer.
由此,T引出新授词组: read a book.
4)自编chant. Chant together.见附录
5)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went, read.
6)Reading in 2 parts: T say the phrase loudly, Ss say it lowly; T say thephrase lowly, Ss say it loudly.
Step 3. Consolidation
通过各种游戏,操练所学词组
Activity 1找搭档
Activity 2我是侦察兵
Activity 3记忆大挑战
Task-time
1) Pair work
A: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 Did you …?
B: I (did)…/ Yes, I did.
2)在问答过程中完成书中所示的表格。
3)邀请几组同学到前面汇报调查结果
板书设计作业布置
Unit 3Last weekend
1.听本部分的录音,读给朋友或家长听。
2.活动手册
小学六年级英语教案7教学目标:
1、学习郑燮的《竹石》,理解诗中“咬定、青山、立根、原、破岩、千万击、坚劲、任尔”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竹石》,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
3.了解诗人郑燮,联系他的生平事迹体会诗中表露的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刚毅正直的胸襟。
教学重点:
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
教学重点:
体会诗中表露的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刚毅正直的胸襟。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课件)感知图画。说说画中的竹子给你的感觉。
2、揭示课题
二、初读古诗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2、自由读诗,自学不认识的字。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教师引导学生互评。
4、教师检查生字、生词的读音。咬定破岩千磨万击坚劲。
5、小组齐读古诗,读流利。
三、读诗悟情
1、欣赏图画,练习读古诗,整体感悟诗中怎样写画中竹的.。
2、逐句练读。
①赏画。竹子长在什么地方?学生自由读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②教师描述诗句的意境:竹子紧紧扎根在岩缝中,好像把青山咬住了一样.一点也不放松。
③学生自由读前两句诗,指导学生评读。标准:音准、有感情、韵律美。
④赏画想象:风吹来了,雨打来了,竹子害怕吗?学生自由读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⑤引导学生想象:除了风吹雨打,竹子还会遇到什么折磨?教师总结:风吹、雨淋、霜冻、雪落,这就是千磨万击!
⑥指名读全诗,学生评读。
3、再次整体感悟古诗。
①指名学生诵读全诗。
②对照图画,再读古诗,说说你明白了什么?(郑燮早年家贫,中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后因帮助县民诉讼得罪地方豪绅而罢官(辞行前,百姓跪请挽留,板桥当即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做鱼竿”说他两袖清风回扬州吟诗作画去了,表现得十分坦荡、洒脱。他可喜欢竹子了,大家看到的这幅{竹石图}就是他62岁时的作品。郑燮还会作诗呢,这画中的诗就是他自己写的)
③引导:你喜欢诗中的竹子吗?为什么?
④有感情地齐读古诗。
4、练习背诵古诗。
学生自由练习背诵,交流好的背诗方法。
四、课后延伸
自然界中有好多植物都具有优秀的品质,诗人们时常写诗来赞美它们。课后读读(梅花)。
五、板书设计:
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定顽强、不畏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