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幼儿园中班鱼教案

时间:2023-01-06 14:05:03 收藏本文
幼儿园中班鱼教案

幼儿园中班鱼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鱼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中班鱼教案1

学情分析

曾带幼儿去海底世界游玩,欣赏了各种各样的鱼,让幼儿印象深刻。回来后的几天里,幼儿经常谈论,非常好奇海里还有哪些奇形怪状的鱼,这种好奇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促使其突破常规思维来思考问题。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认识海里的两种奇形怪状的鱼,并了解其名称。

2、引导幼儿大胆发挥想象力,并动手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奇形怪状的鱼。

3、引导幼儿体验大胆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去海底世界游玩的光盘,教学图片4幅,其中槌头鲨图片2张(1张全身的、1张头部特写的)、鳐图片2张(1张全身的、1张侧面鳍特写的),录有《水族馆》的磁带,图画纸、勾线笔、油画棒。

2、经验准备:幼儿有画鱼的经验,认识鲫鱼身体的各部分,到海底世界欣

赏过各种鱼类。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前一段时间我们去海底世界游玩,在里面看见了许多奇形怪状的鱼。教师出示图片:一条奇形怪状的鱼(槌头鲨——全身),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让他们说出这条奇形怪状的鱼怪在哪里?

你们看看这条鱼和我们平时看到的鲫鱼有什么不同?哪里怪?

(这条鱼比鲫鱼大,这条鱼的头和鲫鱼的头不一样……)

对了,这条鱼比鲫鱼大,但最怪的地方是它的头,它的头扁扁的,像个长方形,这条鱼的名字叫“槌头鲨”。教师边小结边出示槌头鲨的头部特写图片。

教师再出示另一条奇形怪状的鱼(鳐——全身),让幼儿观察。你们看看这条鱼和我们平时看到的鲫鱼有什么不同?它哪里长得奇怪?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让他们说出这条奇形怪状的鱼怪在哪里。

(这条鱼长得扁扁的;这条鱼像扇子;这条鱼像蝴蝶;这条鱼的尾巴和鲫鱼的尾巴不一样,细细长长的……)

说得真棒!这条鱼长得像一只大蝴蝶,两个鳍像扇子一样,尾巴细细长长得像一条线,它的名字叫“鳐”。教师边小结,边出示鳐的侧面特写图片。

分析:运用对比观察的方法,让幼儿更直观地观察怪鱼怪在哪里?培养幼儿对比观察的能力,以及认真观察的好习惯。让幼儿说出两种鱼不同的地方,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看录像,引导幼儿讨论

①带领幼儿看录像,寻找各种奇形怪状的鱼。

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在海底世界游玩时看到的各种奇形怪状的鱼。(老师播拍摄的录像,让幼儿仔细观看)

②幼儿自由寻找奇形怪状的鱼,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鱼的外形特征,并引导幼儿说出找到的怪鱼怪在哪里?

(这里有一条鱼长得很怪,头上有个大包——羊头鱼;这儿也有一条鱼长得很奇怪,长得像叶子——叶海马;这儿也有一条鱼长得很奇怪,头上有个

大壳——棘茄鱼;还有一条鱼身上全是刺——刺鲍……)

分析:教师播放录像,当幼儿找出奇形怪状的鱼时,可暂停播放以便幼儿仔细观察。引导幼儿逐步找出这条鱼哪个地方长得奇怪,和别的鱼有什么不一样?看看它的头,看看它的身体,再看看它的鱼鳍和尾巴,等等。

③激发幼儿大胆想象,让他们说出自己想象中的怪鱼。

(我想象中的鱼有翅膀,可以在水里游,可以在天上飞;我想象中的鱼有又大又尖的牙齿,就像大象一样……)

3、幼儿大胆创作,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奇怪的鱼。

教师边播放《水族馆》音乐,边鼓励幼儿试着用笔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怪鱼。

对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适当的启发、指导。

幼儿给自己想象中的怪鱼起名字。

4、展示、欣赏作品,介绍自己画出的怪鱼,体验创作的乐趣①把全班幼儿的作品布置在教室的作品展示墙上,引导幼儿欣赏。

②请幼儿介绍自己画的怪鱼的名字和特点。

我画的鱼叫象鱼,它有一个长长的大象鼻子,可以吸起海底的水草和贝壳;我画的鱼叫大嘴怪,它有一个大大的嘴,可以吞下一头鲸鱼;我画的鱼叫怪爪鱼,它有4个爪子一样的腿,可以抓住水里的小鱼……

③表扬大胆想象的幼儿。

幼儿园中班鱼教案2

活动目标:

1.了解神仙鱼的外形特征,并学习在泥板上刻上神仙鱼的外形。

2.尝试用贴、画的方法表现神仙鱼身上的各种花纹。

3.能大胆创作、自南表现。

活动准备:

1.鱼头饰若干。

2.录音机,《水族馆》音乐磁带。

3.陶泥人手一份,操作工具若干。

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导人,幼儿戴上鱼头饰进行游戏。

(1)教师:早晨海龙王打来电话,请我们这些小鱼到海底玩一玩。让我们出发吧!

●孩子天生喜欢游戏,因此在活动中设计与主题相关的游戏情景有时是相当必要的。在本活动环节,我们以去海底游玩为游戏情景让幼儿感到欣喜,幼儿的注意力集中了,对于接下来的配对游戏有相当好的铺垫作用。

(2)教师:看,这里有许多照片。哪张是你的呢? (请幼儿找到和自己头饰一样的图片,并站在它的前面)

(3)教师:这是什么?神仙鱼是什么样的?身上有什么样的花纹? (幼儿仔细观察并讲述其特征)

(4)教师:神仙鱼就像是两个一大一小的三角形组成的,身上的花纹五彩斑斓,很漂亮!今天我们就用陶泥来制作神仙鱼吧!

2.引导幼儿学习在泥板上用刻画和贴画的方法制作神仙鱼。

(1)教师:我们怎样来制作神仙伍呢?(幼儿讲述自己的制作经验)

●在这个环节中可以充分迁移幼儿的已有制作经验,出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使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提高。

(2)教师:我们先拍好泥板,然后在泥板上刻画出一大一小的两个三角形,把两个三角连接起来,最后用多余的泥巴制作成泥条或泥片来装饰鱼身上的花纹。看谁的神仙鱼最特别、最神奇!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制作,适当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制作。

要点提示:

1)贴鱼身上花纹的时候,注意牢固、美观。

2)提醒幼儿制作和别人不一样的神仙鱼,力求造型多样化。

4.活动。

(l)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

(2)教师对构思新颖的作品予以肯定。

活动建议:

☆区角活动制作一个平面的海底世界,鼓励幼儿在陶艺区角继续制作神仙鱼,然后把自己制作的鱼自由摆放到海底世界的背景画面中,这样鱼游 ……此处隐藏6199个字……操作要求。

教师:卷报纸时一定要卷紧;卷成鱼的形状后,尾巴处用双面胶固定;鱼身上的花纹可以自己设计,颜色可多一些;鱼鳍、鱼尾也要装饰。

2、幼儿操作

教师关注幼儿不同的操作设想,及时发现他们的创意,并鼓励他们尝试解决在操作中遇到的困难。鼓励幼儿用合适的方法固定鱼眼睛。

(提出操作要求时,教师重复演示一些操作步骤,以帮助幼儿再次理解;巡回指导时,教师留意幼儿设计花纹的独特想法,鼓励他们把想法表现出来,启发幼儿用不同方法固定鱼眼睛。)五、欣赏、交流1、教师帮助幼儿将制作好的鱼用线串起来,错落有致地挂在活动室的背景墙上。

2、师幼集中欣赏、交流。

你最喜欢哪一条鱼身上的图案,为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固定鱼眼睛的?

幼儿园中班鱼教案13

课题生成

1.幼儿看过了《海底总动员》,对其神秘莫测的境界十分感兴趣。

2.彩墨画是一种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比较新鲜的绘画形式,幼儿对于这种画很感兴趣,它比单一的形象有着更强的装饰性。色彩斑斓的热带鱼,能给幼儿以强烈的视觉刺激。儿童的审美与成人不同,他们追求鲜艳、刺激性较强的颜色,彩墨画已色彩与墨相融相对,对比度强烈,主题颜色更加突出。所以幼儿喜欢它的色彩。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对装饰画的兴趣。

2.通过观察、想象,大胆地表现“多彩的鱼”

3.会用线条、色彩装饰性地表现鱼的主要特征。

活动准备:

1.高丽纸、油画棒、墨汁、大排笔。

2.电视机、VCD机和《海底总动员》的VCD片、音乐磁带。

3.用各种图片把教室布置成海底世界。

4.皱纸做的水草绳,事先拉在有阳光的走廊上。

5.海底世界的背景磁带。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进入“海底世界”,观看图片,使用电化教具看VCD片,引导幼儿观察鱼身体上美丽的花纹和色彩。

有效提问(1)“这些鱼美吗?你觉得美在哪里?”

(2)“请你把最喜欢的一条鱼画下来,你也可以自己画别人没见过的。”

2.幼儿操作:

(1)[1][2]下一页幼儿大胆地勾勒出鱼的轮廓和花纹。鼓励幼儿尽量画大一点,画得满一点。

(2)幼儿用鲜艳的色彩装饰鱼。引导幼儿:涂色时线条方向要一致,横着涂或竖着涂,中间可留出星星点点的空白。

3.染黑

指导幼儿:排刷要按从左至右染色,不要太重。

4.展示作品、讲评。

把孩子的作品用夹子夹在阳光下(注:走廊中间,事先拉根绳子,绳子上要铺满绿色水草)有效提问:“你喜欢哪条鱼,为什么?”(可从色彩是否丰富、鲜艳来讨论。)讨论完毕后可请幼儿学鱼的样子在挂着的鱼中间游,(音乐起,可作为延伸活动,感受作画后的乐趣)

提示与建议:

1.高丽纸的特性:韧性好、有纹理,它可以随意进行揉搓,产生一定的肌理条纹;渗透性强,容易吸收带水分的物体。

2.彩墨画的基本方法:

(1)勾线,幼儿可用面前或笔蘸取墨汁,在纸上勾勒出各种形象,形象要自由、随意,线条要自信、肯定。

(2)揉搓,幼儿用手将纸朝一定方向揉搓,使画面出现横条、竖条、不规则线条等纹理。

(3)着色,将笔纹理方向着色,使纸的地方有颜色,凹处留白,出现斑驳现象,颜色上得略微重一点。以免墨汁覆盖。

(4)染墨,等颜色稍干,在纸的背后染墨,墨色根据需要可浓、可淡。

(5)裱画,等到画面都干了以后,进行装裱,使画面平整、服帖。

幼儿园中班鱼教案1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儿歌,使幼儿记住故事的主要环节,并且学会描述。

2.让幼儿理解朋友的重要性,有朋友的快乐。

3.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4.初步培养幼儿动作表演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儿歌音频

2.三段有关鱼视频(分别包括一条鱼、两条鱼、三条鱼在水里游的视频)

三、活动过程

1.首先,让幼儿欣赏一遍儿歌

2.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一下鱼的特征,让后观看有关鱼的视频。

3.再请幼儿听一遍儿歌,然后分开解释每一句。

(1)第一句,"一条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教师请幼儿想象并发言一条鱼在水里游心里会想些什么,会不会很孤单想朋友什么的,然后教师再观看一条鱼在水里游的视频,请幼儿表演一条鱼孤孤单单在发愁的表情。

(2)第二句,也请幼儿想象两条鱼,它们会想些什么,它们会有什么感觉,接着观看视频,与幼儿一起表演三条鱼的情境。

(3)第三句,请幼儿发言三条鱼会发生什么,它们会不会交朋友,等等。接着观看三条鱼的视频,然后用动作表演鱼的心情。

4.带全体幼儿齐声朗诵儿歌,有表情地并加以动作表演。

5.拓展谈话范围教师提问小朋友"小朋友们,是一条鱼快乐,还是两条鱼快乐还是三条鱼一起快乐呢?",提问小朋友们想不想有很多朋友呢,接着请小朋友说己的朋友的名字,并简单描述自己的好朋友。请幼儿想象,如果没有好朋友会不会很孤单,不开心之类的。那有了好朋友,应该怎么对待自己的好朋友呢?

6.,结束活动。

教师:鱼儿有朋友才快乐,我们也一样,所以我们要好好与我们的小伙伴相处,珍惜朋友。

幼儿园中班鱼教案15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鱼身上的花纹,感受花纹与色彩的美。

2、在教师的启发下能运用简单、变化的点、线或几何图形装饰“鱼鳞”,感受集体合作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蓝色的图片,海洋的图片,海底动物的图片,各类鱼的图片)

2、事先制作好的鱼鳞、蜡笔、彩纸、剪刀、胶水、四条鱼的底板。

活动过程:

1、出示一张蓝色的图片,引发幼儿讨论,你觉得这是什么。

2、出示海水的图片,引发幼儿讨论,原来这是大海。大海里会有什么?

3、出示相应的海底动物的图片。引出鱼。你见过什么鱼?欣赏老师准备的鱼的图片。说一说这些鱼有什么特点。跟我们平时见过鱼有什么不一样的?花纹不一样,它们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引发幼儿讨论。

4、引出鱼的底板,今天老师给我们班的小朋友请来了一些客人——鱼朋友(出示鱼),鱼朋友想请小朋友来为他们的鱼鳞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请幼儿讨论,你们想要制作什么样的花纹的鱼鳞。

5、出示老师事先准备好的鱼鳞,同时出示蜡笔、彩纸、剪刀,告诉幼儿制作方法。(可以用蜡笔画出你喜欢的鱼鳞,也可以用剪刀剪出好看的图案贴在鱼鳞上)

6、幼儿分组,

7、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注意贴的不要太拥挤。)

8、请幼儿欣赏鱼朋友身上的花纹,说说鱼朋友的身上有什么样的花纹。

9、一起将鱼朋友放回海里。跟他们说再见。

《幼儿园中班鱼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小班数学教案 下一篇:过新年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