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

时间:2021-08-07 10:05:24 收藏本文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理解诗歌的内涵。

2、理解诗人为表现浓郁的“爱的赞颂”,而选取的清馨的、富有情意的意象。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类型

新授课

五、教学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她走过北平的尘烟,穿过康桥的夜雾,遥望远方时,便落进徐志摩的诗页;她着一件青衫,在古雅的庙店,低眉沉思时,便绘入梁思成的图纸;她与哲学泰斗金岳霖的情谊被赞为“人与人关系最真最美最崇高的境界”。

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个入木三分的评论家,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家。

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好友众多,林徽因的一生可为充满了真善美,这种情感情绪体现在诗歌的创作上,发自内心的对爱进行赞颂,也使人觉得无比美好。

(二)整体感知

1、写作背景:本诗选自《林徽因诗文集》(上海三联书店20xx年版)。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4月的《学文》一卷1期上,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

梁从诫先生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对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梁先生说得很客观。故这首诗一方面是一首情诗,是为已在天国的徐志摩而作。另一方面,林徽因是一个母亲,有着对孩子强烈的母爱,为孩子写一首这样轻快灵动的诗也是绝对可能的。

2、老师范读,点明停顿、感情、转行;学生试读;学生齐读并思考主要内容(将你比作人间的四月天,表达了内心的喜爱与歌颂)

(三)小组讨论

1、以“四月天”为比喻,文中从哪几个方面,突出了“你”的哪些特点?

声、色、形、情

轻灵、鲜妍、天真、庄严、新鲜、柔嫩喜悦——娇柔、温和、静雅的特点

2、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说说它们带给你的阅读感受

鲜妍、鹅黄、绿、白莲,它们给人类视觉所造成的印象都是明亮的,都与人的温暖的心理感受相关,带给人们一种稳定的,甚至慵懒的感受。这种色彩温醺的鹅黄与柔软洁净的白莲与诗人的声音共鸣,组成呢喃与笑声,通过赞美美而不娇的春景来赞美艳而不俗的“你”,使诗歌的意象更加美好。

(四)品味句子

1、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静态与动态结合:“点亮、春的光艳”,这些词语,不是静态的描摹,而是放在动态的、变化的背景中来挥洒,有点像绘画中的晕染,漫出纯粹色彩的边界,正是在那模糊之处,美感油然而生。

2、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云烟”直接是状态的描写,若隐若现渺渺茫茫;“黄昏”看似暗淡实则隐喻了温暖,因为它后面紧跟着的是“风的软”,而“星子在无意中闪”承续“黄昏”这一意象,突出了“闪”的动态感,给我们一种灵动的审美体验。

3、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五)拓展提升

1、注意诗歌转行的特点,体会其形成的节奏美

第一句和第三句押“an”韵

2、单复句

(1)定义

(2)句子成分;主谓宾定状补

(3)差别:①谓语个数(单句只有一个,复句有多个)

②有无包含关系(复句不可互相包含)

③有无语音停顿(单句有,复句无)

(4)几种与复句类似的单句

主谓谓语句;连动句;句中有停顿的兼语句;复句形式作成分的单句;带“作状语的介宾短语”的单句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轻盈、娉婷、鲜妍”等词语。

2.感知诗中的形象,理解诗人的思路和全诗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

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及诗歌写作技巧和诗歌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感情。

2.人物生平事迹的讲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运用的意象和写作手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我国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女建筑家,大家知道她是谁吗?她是徐志摩先生真正爱了一辈子的人,金岳霖为了她可是终身未娶!

2.播放一段视频《人间四月天》,引出林徽因。

二、自主预习

1、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2、背景资料

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4月的《学文》1卷1期上,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梁从诫先生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对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梁先生说得很客观。故这首诗有可能是一首情诗,是为已在天国的徐志摩而作。另一方面,林徽因是一个母亲,有着对孩子强烈的母爱,为孩子写一首这样轻快灵动的诗也是绝对可能的。

3.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轻灵(líng)娉婷(pīng)鲜妍(yán)冠冕(guānmiǎn)呢喃(nán)

(2)词语释义

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鲜妍:鲜艳。

冠冕:文中是 ……此处隐藏15125个字……

教具准备:

林徽因的资料介绍、幻灯片、视频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种美丽逾越漫长的时空,仿佛定格在回眸的瞬间;有这样一种聪慧绕过激荡的暗流,徜徉在岁月的长河。她走过北平的尘烟,穿过康桥的夜雾,遥望远方时,便落进徐志摩的诗页;她着一件青衫,在古雅的庙店,低眉沉思时,便绘入梁思成的图纸;她与文学泰斗金岳霖的情谊被赞为人与人关系最真最美最崇高的境界。她不仅有美丽的外貌,更有幽默机智的谈吐和优雅迷人的气质。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个入木三分的评论家,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家。她就是中国现代历史上集佳话、传奇、才艺、美貌于一身的林徽因。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徽因的一首轻灵舞动、清馨唯美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二、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1955),福建闽县人,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同丈夫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人民英雄纪念碑,所有花纹全部出自于林徽因之手。

三、写作背景

这首诗发表在1934年的《学文》上,具体的写作时间不详。关于这首诗,最明确的说法是:为儿子梁从诫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出生带来的喜悦。不管这首诗有哪些争论,因为这首诗确实是一篇极为优秀的作品,它的价值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东西来支撑。所以在诗人逝世的时候,金岳霖等好友们共同给诗人题了这样的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四、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

轻灵(línɡ)娉(pīnɡ)婷呢喃(nínán)鲜妍(yán)

冠(ɡuān)冕柔嫩(nèn)

2、解释词语

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鲜妍:鲜艳。

冠冕:这里是王冠的意思。冕,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来专指帝王的礼帽。

五、朗读指导

此诗是林徽因写给他儿子的一篇精美的诗歌,要诵读的优美、深情、充满爱和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六、感知课文

1.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

3.这首诗歌历来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它的节奏——音乐美。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一下。

七、研读探究

1.副标题“一句爱的赞颂”有什么作用?

副标题提示了诗歌的写作缘由,即诗人对生命的赞颂。整首诗究如笼罩在一轮识热的爱的光环之中。

2.以“四月天”为喻,突出了“你”的哪些特点?

“你”光艳多变、轻柔妩觸、娉婷鲜妍却又天真庄严、充满生机、令人期待。

3.作者是如何描绘“风’’这一抽象的意象的?

本处运用诗歌意象分析法。“风”本是抽象的,却由爱的“笑响”将它“点亮”。从听觉到视觉,引导读者从各个感官、各种角度去真切体味。所谓“笑响”是对“爱”的生动描述。它越是“交舞着变”,就越让人刻骨铭心。

4.诗中这些表示颜色的词,带给你怎样的阅读感受?

诗歌用这些色彩斑斓、灵动活泼的意象,将雪后鲜艳的鹅黄、初生的绿芽、梦中的白莲,各种鲜、亮、美、静的色彩交汇。加之于“轻灵的风”“柔软的烟”“闪动的星子”“绵綿的细雨”,将四月里轻风拂面、湖面夕阳、云烟笼纱、雨润万物、生命喜悦等一系列美好画面用诗的形式跳跃于文字间。

5、诗歌为什么运用第二人称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诗人以第二人称的手法,用美丽的春景来比心中的“你”,通过对春天的点染和描摹,表达了对心中的“你”永不老去的爱。用第二人称“你”,更易直接倾诉内心的情感,把心中的形象置于眼前,面对面地倾诉心中的爱意,亲切感人,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

八、归纳写法

1.善选意象,借物抒情。

诗人借物抒情,选取了“春的光艳”“夕阳的黄昏”“艳丽的百花”“雪后鲜艳的鹅黄”“初生的绿芽”“梦中的白莲”等这些四月天中特有的物象,抒发自己浓浓的爱意和对生命的赞美。使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修饰清新,韵律优美。

诗歌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和纯净——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在形式上,采用三行句,讲求格律,一韵到底,词语的跳跃和韵律几乎达到了极致。

九、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诗人借用“四月天”,这一温馨美好洋溢生机的意象,轻灵欢快的节奏,书写着对生命的赞歌,抒发了诗人内心满满的爱意、温暖和对新生事物的希望。

十、作业设计

1、仿写此诗。

我说你是,

2.背诵诗歌。

板书设计

是春天的光艳——灵变

人夕阳的黄昏——轻软爱

间艳丽的百花——美好暖

的雪后的鹅黄——新生

四花开满树——燕栖梁间希望

教后反思: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将内容与形式巧妙结合,将中国诗歌传统中的音乐感、绘画感与对韵律的追求和谐地串联,可以说这是一首能够反复吟诵、不断生长出新意的作品。但作为九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这首诗艺术特色的理解,需要教师有耐心地细致引导。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这首诗主题“爱”,告诉学生全诗从不同的角度写“人间的四月天”,正是为了全面表现爱之深、情之切、意之密。反思整堂课的教学,对于这首诗写作特色的讲解不是很成功,如果在讲解之前,教师先出示讲解内容,然后让学生自己找实例做辅助理解,最后再深入理解,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