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四季的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四季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四季的教案1一、活动前思考
1.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幼儿的数学要来自于幼儿的生活,并运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按规律排序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并不陌生,生活中也有很多物体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排序的。本次活动是在大班幼儿已有经验上的一个提升,以“四季舞会”为切入点,让幼儿在自主操作、比较中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鼓励幼儿大胆设计排序方法、大胆讲述自己的排序方法,发展观察、比较、探索的能力,体验创新成功的快乐。
2.重点难点
重点:自主设计排序方法、能大胆讲述自己的排序方法。
难点:发现物体递增、递减的规律并进行排序。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在动手操作、比较中,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
2.能大胆讲述自己的排序方法,发展观察、比较、探索的能力。
3.大胆设计排序方法,体验创新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察过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物体。
2.物质准备:
(1)彩旗两条:一条按红黄蓝规律排序;一条按2红2绿规律排序。
(2)彩链两条:一条按红色黄色不变绿色递增的规律排序;一条按红色黄色不变绿色递减的规律排序。
(3)幼儿操作《幼儿用书》17、18、19、20、23、24页,双面胶、绳子若干。
(三)活动过程
1、以“四季舞会”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最近我们一直在讨论四季,四季真美丽,我们开个四季舞会好吗?
(2)大家一起来布置会场,我们该如何布置呢?
(3)刚才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布置会场的方法,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材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评析:这一环节是导入环节,通过与幼儿讨论布置会场的方法,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彩旗和彩链的排列规律。
(1)教师出示制作好的彩旗1,提问:这条彩旗上有什么颜色?是怎样排列的呢?它是按照红黄蓝的规律排列的。
(2)教师出示彩旗2,提问:接下去应该怎样排呢?为什么?它是按照2红2绿的规律排的。
(3)教师小结:刚才两条彩旗,一条是按照红黄蓝的规律排列的;还有一条是按照2红2绿的规律排的。如果把颜色的规律改变就能排出各种各样美丽的彩旗。
(4)提问:你想用什么颜色,排列成一条有规律的彩旗呢?
(5)教师出示彩链1,提问这条彩链有个什么秘密?你发现它是按照什么规律来排的?什么颜色没有变?绿色是怎样变化的?
(6)教师小结规律:这条彩链是按照:红色黄色不变,绿色一个比一个多的规律来排列的。
(7)教师出示彩链2,提问这条彩链跟刚才的一条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不一样?你发现它是按照什么规律来排的?
(8)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规律:这条彩链是按照:红色黄色不变,绿色一个比一个少的规律来排列的。
(9)教师小结:刚才两条彩链,一条是按照红色黄色不变,绿色一个比一个多的规律来排列的;还有一条是按照红色黄色不变,绿色一个比一个少的规律来排列的。如果把数量改变也能排出各种各样美丽的彩链。
关于四季的教案2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点。4幅图色彩鲜明,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朗朗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4个偏旁:月、雨、口、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粗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4个季节,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11个生字,4个偏旁:月、雨、口、禾。
难点:粗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4个季节,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四、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看吗?
(出示不同季节的图片)
师:(连续出现课文中的4幅图)这4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季节?怎么看出来的?用简短的话说一说。
生:我看见小草,那是春天。
生:有荷叶的是夏天。
生:我看见了弯弯的谷穗,那是秋天。
生:我看见了雪人,我知道是冬天。
师小结:这4幅有趣的图和几句优美的文字组成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课题:四季)
生:齐读课题,随文识字学习“四”。
(二)探究新知
1、初读课文。
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
2、生自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生字用圈画下来。注意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
(2)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这篇课文中有不少生字,都会读了吗?(课件展示生字)你会读哪些生字,读给同桌听听,并说说你怎么记住这个字。
生:我记住了对错的“对”,又+寸=对。
生:我记住了叶子的“叶”,口+十=叶。
师点评识字方法“合一合”。
生:我记住了“就”字,“惊”字去掉竖心旁,右边加上“北京”的“京”,就是“就”字。
师点评识字方法“换一换”。
生:“雪”的上面是个雨字,下面是一个倒山。
师:随机出示生字卡片。“雪”上面的“雨”字就是“雪”字的偏旁,它叫“雨”字头。
生齐说:“雨字头”。
(3)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生字朋友,现在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们记住了没有,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指名朗读课文。
(三)初读读课文,了解内容
师带读,生自由读。
师:同学们刚才美美地读了课文,你们知道一年有哪几个季节?每个季节美吗?
生答略。
师:是呀,每个季节都很美,我们要更加热爱我们的环境,保护好我们的环境,让她变得更美。
学生再读课文,画出季节的名字,随文识字“四”。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 ……此处隐藏9128个字……p>生:我们要保护自然,使四季更美。
师:最后让我们齐背课文,每位同学都可以尽情表演。
板书设计:
说
春夏秋冬
问
议
读
关于四季的教案9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儿、九、无”4个字,认识2种笔画“竖弯钩”“横折弯钩”和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难点: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65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入:同学们,大自然就像一位小画家,把每年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打扮得分外美丽,在这四个季节里,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让学生说说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喜欢?)
2、小结揭题:一年四季,各有各的乐趣,下面,就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走进四季,欣赏四季吧。(让学生观察老师板书课题,提醒学生写字要有笔锋)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教师讲述: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四季中美丽的景色和有趣的活动,课文中的四季也描写了许多优美的景色,是些什么景色呢?请大家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勾出来的生字多读几遍。
2、学生自读课文。
3、学习要求认读的生字:
带拼音读一遍,检查字音是否准确;
去拼音读,同桌一起读,抽读,然后教师再指名读。
学生开火车读。
分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说说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今天的生字朋友?(引导学生认识月字旁等偏旁)
三、朗读感悟,理解内容
1、让学生反复读课文,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如:每节讲的是一个季节;这篇课文讲的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征;课文写得很有趣)
2、提问: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会最喜欢这个季节?
3、抽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引导学生评价朗读,指导学生可以配上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抓住每个表示季节特征的词语,教师适时地进行范读)
4、再练习自己最喜欢的季节,把它读得最好。
5、抽学生汇报朗读,注意有正确、流利。
6、分组读四个季节,看哪一组读得最好。
7、全班一起朗读。
8、借助文中的图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四、巩固识字,加深印象
1、教师讲述:课文已经会背诵了,我来考考大家是否都把文中的生字朋友都记住了,行吗?
2、出示生字卡片,抽读。
3、加大难度:不但要认读这个字,还要说出它的偏旁并给它组一词。
第二课时(总第66课时)
一、复习导入,抽读生字
1、回顾上节课所学,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开火车认生字、认偏旁。(读字音,说出偏旁)
二、拓展加深,诗画结合
1、请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季节图片或自己画的画,分四人小组一起先欣赏这个季节的美景,把图上景物季节描绘出来。
2、让学生试着动手给自己的画配诗。(如:桃花红红,她对燕子说:我是春天。金蝉知了,他对太阳说:我是夏天……)
三、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请学生自己观察书上范写的生字,哪个笔画放在什么位置,先写什么笔画?然后闭上眼睛想一想,请个别学生到黑板上写,其他学生练习在书上写。
2、评价黑板上的板演。
3、学生在书上练习描红。
4、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
四、说话练习:
小猴学了这一课后,学会了几句话,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你能学它也说几句吗?
春天草芽尖尖 春天 ------------------
夏天荷叶圆圆 夏天 ------------------
秋天谷穗弯弯 秋天 ------------------
冬天北风呼呼 冬天 -----------------
关于四季的教案10设计意图:
随着主题活动《春夏和秋冬》的开展,幼儿对四季的季节特征以有了一定的掌握。让孩子表现春天自然界变化的一个过程,因为春天大自然的各种东西都是活的,让孩子来表现这个过程是一种挑战,但是,这能够让孩子从小就积累生活中的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对他后继发展是有益的。第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导入来引出主题,第二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指导来引导孩子把春天万物的变化用动作表现出来,这个环节是重要的环节,因此在设计这个教案时,老师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注重指导策略的艺术。第三环节引出下次要预设的内容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四季童谣》中的“春天”选段,并用活泼、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尝试用记忆歌词的方法学唱歌曲,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象。
活动准备:
Ppt《春天》、音乐(《去郊游》、《春天童谣》、《春天在哪里》)
活动重点: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春天童谣》
活动难点:记忆歌词的内容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
进场:跟着《去郊游》的音乐,幼儿进场
(背景音乐《去郊游》,引出春天的主题)
师:1、路上看到了什么美丽的风景?
2、请你们用动作来告诉大家在路上看到的美丽风景。
小结:你们不用声音,用身体能表现美丽的景色,其实,我们的身体还能打节奏呢?你们试过吗?
二、找春天
1、感知旋律
师:这里有一首春天的歌曲,身体来动一动吧!
(幼儿听着音乐,用身体来感受节奏)
2、欣赏歌曲
(1)第一次欣赏
过度:这首好听的歌会不会把你们刚才表现的景色都唱进去了呢?一起来听一听吧!
师: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呢?
(幼儿泛说,教师在ppt中点击幼儿说到的内容)
(2)第二次欣赏
师:有这么多美丽的景色呀!我们再来听一听,这回有要求哦,请你们把景色按顺序说出来,等歌曲结束后,再来一起讨论。
(ppt中显示的是数字,请幼儿按顺序说说歌词内容)
3、初步学唱(幼儿第一次学唱)
师:你们能把刚才看到的景色看顺序唱出来吗?
小结:这首好听的歌曲就叫《春天童谣》,我们一起来感受春天、唱唱春天吧!
4、学唱歌曲(幼儿第二次练唱)
师:这回你们能不能用最好听的声音来唱一唱呢?
三、延伸活动
师:春天真美呀,但是春天在哪呢?我们一起去大自然里找找春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