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一年级数学数的组成教案

时间:2021-10-18 05:05:48 收藏本文
一年级数学数的组成教案

一年级数学数的组成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数的组成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级数学数的组成教案1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78例4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表示数。

2.经历用算盘表示数和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

3.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算盘的热爱。

目标解析: 在认识算盘的过程中,了解上珠与下珠在表示数时的意义;在用算盘表示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位值制”,为后续学习数位顺序表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谜语揭题

(一)复习旧知:(课件出示)

1. 口答

2. 数一数

3. 读 ,写数

(二)谜语揭题。

1.猜谜语:同学们回答得真棒,那接下来我们来猜个谜语吧。 课件演示: 一座城,四面墙, 一群珠宝里面藏。 若用小手拨一拨, 噼里啪啦连声响。

2.揭课题:学生猜一猜后,教师出示算盘,并板书:认识算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在引入新课时让学生猜谜语,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借助算盘,探究新知

(一)认识算盘

1.了解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1)教师介绍名称。出示算盘,让学生观察并了解算盘的结构,最后介绍算盘的框、梁、档和珠子。

(2) 明确上珠和下珠的意义。

梁下面的珠子叫下珠,一个下珠表示

1;梁上面的珠子叫上珠,一个上珠表示5。

2.认识算盘上0~9的表示方法。

(1)1~4的表示。教师演示拨一个下珠表示1,拨2个下珠表示2……

(2)5~9的表示。教师演示5怎么表示,5一般不用5个下珠表示,而是用1个上珠表示。 同桌互说6~9怎么表示法,再汇报演示。

(3)0的表示。空档表示0。

【设计意图:在认识算盘时,重点把握如何用上珠和下珠表示6~9这些数,这是学生用算盘拨数的基础。】

(二)运用算盘

1.介绍拨珠指法。(教师演示)

2.了解如何定位。 教师先在任意档上拨9,然后让学生想想怎么拨10。通过观察,无论用哪种方式,都必须确定个位,并做好记号。在比较中,优化方法:通常用最右边一档作为个位。

3.用算盘记数。

(1)拨出563。 先独自拨,再指名上黑板演示,最后集体评价。学生拨好后在算盘上从右往左确认个位上是几,表示几,十位上是几,表示几十,百位是几,表示几百。看看上下珠子是否拨正确。

(2)拨出1000。 着重让学生体会个位、十位和百位都没有时是空档,千位是1个下珠。

4.用算盘数数。

(1)先拨出99,然后边数边拨到110。让学生感受“拐弯数”在算盘上的表示。(教师演示)

(2)先拨出497,然后边数边拨到502。

【设计意图:用算盘拨数的重点在于确定好个位,因此,有意设计“如何定位”环节,通过比较,优化方法。用算盘数数较难,设计中,先教师演示后学生操作,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三、实际应用,巩固新知

(一)基础练习 1.教材第78页“做一做”。学生通过在算盘上拨数,进一步认识算盘,应用算盘。

2.互动练习。同桌合作,一个学生说数,另一个学生拨数,然后一起写数。

(二)综合应用

1.完成教材第81页第11题。学生找到相同的数后,读一读这些数,再说一说这些数的组成。

2.讨论计数器拨数和算盘拨数的异同点。

【设计意图:设计互动练习,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同时更地巩固新知;在综合应用中,让学生讨论计数器拨数和算盘拨数的异同,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位值制”地理解。】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一)回顾小结。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认为算盘拨数要注意什么?

(二)欣赏拓展。

1.介绍算盘的历史。课件呈现第78页“你知道吗”,教师加以介绍。

2.展示各种算盘,学生欣赏。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让学生系统建构本课知识,体验获得知识的成功感。同时通过介绍算盘的历史和欣赏各种算盘,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算盘喜爱,体会算盘的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年级数学数的组成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数的组成讲课教案 :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具准备

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投影片

数的组成讲课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回答问题: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

20是( )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

( )个十和( )个一组成17

2.投影出示第31页图。

提出问题:

(1)画面上有几个小朋友?(4个)

(2)他们在干什么?(数一共有几只羊)

(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有的说大概有100只,有的说比20只多得多……)

教师:他们回答对吗?这些羊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二、新授。

1.教学例1。

(1)教师: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l0根用橡皮筋捆成一捆(学生动手操作)。10个一是多少, (10个一是一十)(板书)是几捆?(一捆)继续数出10根捆一捆.

教师:你们如果再接着数出9根,现在一共是几根?(29根)

教师:大家数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满10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3捆) X|k | B | 1 . c|O |m

(2)教师拿出一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10块)拿3排木块是多少块? ……此处隐藏4104个字……根10根地放一堆。)

教师:你们能看着这些小棒说出3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吗?

要求学生回答:32是由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刚才数的是3个10根和2个1根。

教师:我们在数数时到了10根10根地数,也到了一根一根地数。同学们为什么要这两种方法数数呢?

指导学生说出10根10根地数比较快,不满10根的要一根一根地数才能准确地数出来。

教师:刚才同学们说到10根10根地数比较快,生活中很多地方也需要数数,也采了10根10根地数的方式,叔叔阿姨们是怎样应10根10根地数的方式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去了解生活中的数?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感受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价值

出示例3图。

教师:图中有哪些生活中的数?

指导学生说出有乒乓球的个数、钢笔的支数、月饼的个数。

教师:生活中在哪些情况下要数这些数呢?

教师:这些商品都是装在盒子里的,盒子上还注明了每盒的数量是多少呀?

教师:这和我们每10根小棒捆成一捆有相同的地方吗?它的目的是什么呀?

让学生理解这样做可以一十一十地数,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数出较多的商品。

出示一堆散乱的没有盒装的乒乓球。

教师:你能很快看出有多少个乒乓球吗?

直观地演示把这些乒乓球装入盒中,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是3盒零2个乒乓球。

教师:现在能一眼看出有多少个乒乓球了吗?

教师: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有32个乒乓球了呢?

教师:同学们到了前面数数的方法了吗?

让学生明白这里是到了前面的数数方法,先一十一十地数出有多少个十,再数出剩下的有多少个一,合起来就知道有多少个乒乓球了。

教师:能类似的数数的方法数一数有多少支钢笔和多少个月饼吗?这里是把钢笔放在盒子里让你们数好还是拿出来一支一支地让你们数好呢?

教师:为什么?

教师:好吧,老师还是把它装在盒子里让你们数吧。学生数后,抽学生汇报。要求学生说数出了几个十和几个一,然后问学生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师:在数月饼的时候了几种数数的方法?

让学生意识到只到10个10个地数的方法。

教师:为什么不一个一个地数的方法呀?

教师: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盒子进行包装,这不仅仅是为了携带方便,同时也是为了数数的方便,你们还能举出一些像这样包装商品的例子吗?

让学生尽可能地说生活中每10个装一盒的例子。

教师:由于每10个装一盒与数学中的10个10个地数有关,所以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要大量地到一些盒装的商品,同学们理解一些计算方法,看看你们的教科书,后面还有月饼盒吗?把这些图打上个记号,学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们好关注今天学习的内容和后面学习内容的联系。

学生作记号,略。

教师:我们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数,知道了10个10个地数在生活中经常到,下面我们应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出示练习一第1题。

教师:小猴吹了多少个泡泡?你能一眼就看出来吗?

教师:怎样才能使我们一眼就看出小猴吹了多少个泡泡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要求学生说出把这些泡泡10个10个地圈起来,就能一眼看出小猴吹了多少个泡泡了。

教师:同学们动手圈一圈。

学生圈后,让学生说一说圈了多少个十,然后再说一说这些泡泡的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巩固练习

1苯炭剖榱废耙坏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在

上展出,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的,数了几个十和几个一,所以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敝傅佳生做课堂活动第3题的游戏

先抽一个小组的学生来做示范,再全班进行游戏。

四、课堂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外作业

要求学生完成第6页第5题的小调查,了解生活中的数。

一年级数学数的组成教案7

第2课时 100以内数的组成

设计说明

直观、形象的思维是一年级学生理解新知识的主要方式。怎样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直观、更容易理解,是本节课要处理好的问题。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注重以下两点:

1.突出教学的直观性。

数的组成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知识,纸上谈兵终究收效不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让学生直观地看到70根小棒是怎样变成7捆的,从而直观地感受到7个十的意义,这样的教学安排无需过多的讲解,学生已经了然于心。

2.突出练习的趣味性。

为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提高练习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改变固有的练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导者,使学生兴致盎然,积极地参与练习,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小棒

学生准备 题卡

教学过程

⊙复习数数,导入新课

1.数数:你能很快地数出图中有多少张笑脸吗?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在手中的题卡上操作后汇报自己的想法。

预设

生:我先数出10个圈在一起,再十个十个地数,能很快地数出图中有50张笑脸。

2.师:有“十”来帮忙,我们数数才能又快又准。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和这位老朋友一起学习新的知识。

⊙操作实践,学习新知

1.学习整十数的组成。

(1)师拿来70根小棒,杂乱地放在一起。

问:谁能估一估这些小棒有多少根?

生回答后继续追问:如果想一眼看出这些小棒有多少根,得请谁来帮忙?

引导学生说出要请“十”来帮忙。

(2)师将70根小棒整理成7捆:现在你能一眼看出有多少根小棒了吗?70是由几个十组成的?

(3)请学生说一说40、50、60、80的组成。

(4)小结:几十就是由几个十组成的。

2.学习一般数的组成。

(1)师摆出4捆小棒,再摆出6根小棒。提问:谁能说一说这些小棒表示哪个数?

生回答出四十六之后师提问:四十六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呢?

预设

生:4捆小棒表示4个十,6根小棒表示6个一,四十六是由4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

(2)说出35、58、63、72各数的组成。

3.小结:几十是由几个十组成的,几十几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将杂乱的小棒变成整捆的小棒的过程,亲眼看到整十数的组成,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数的理解,而且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计数单位“十”的作用。

《一年级数学数的组成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