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苏教《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教案

时间:2021-10-18 02:30:22 收藏本文
苏教《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教案

苏教《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苏教《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要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

2、 学习文章用例典型,叙说生动形象的说明特色。

3、 学习文章层层设疑,巧妙安排的文章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

1、 激励学生不断去探索世界的奥秘。

2、 用典型的事例说明事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斜塔上的实验》吗?文中的主人公是谁?——伽利略。这篇文章中伽利略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回答)

挑战权威、追求真理、勇于探索

这是一位伟大的人,但就是这位伟大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却说——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PPT展示课题)(1分钟)

二、研习文章

1、为什么说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呢?

从前有一个人,我们也不知道他是男还是女,他在探知声音的问题上就碰到了一些情况。看完他的故事,我们就会找到刚才问题的答案。究竟是什么情况呢?我们一起去看个究竟。通过预习你知道这是文章的 ……此处隐藏2010个字……也能发出“各种悦耳的”乐音,并竭力让读者去想像他的“惊愕”之情,表明这个人进一步发现了新的天地,也越发认识到自己过去知识的贫乏。“他偶然见识了这两种意想不到的产生声音和乐音之新法后,遂开始相信自然界尚会存在其他方法”,这句话总结了上两次的发现,指出笛声、琴声都是“偶然见识”,“意想不到”,他的思想已经有了一定思想准备的人来说,不会再有什么让他惊讶的声音了。

但文章下面又写了“然而又令他感到十分奇妙的是”,开门之际门框和铰链了也会“奏乐”,“用一只手指的指尖,敲着一只杯子的杯口”,也能发出清脆的响声,还有昆虫与鸟类相比,发声的原理,他更有了无知之感。渐渐地,他又知悉了各式各样的乐器,对声音的认识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时,他以为自己无所不晓了,可他捉到一只蝉后,却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无知和愕然之中”,可见知识愈多,愈显无知,愈加惊愕。这个人研究蝉发声的方法,但一切方法都不能影响蝉的发声,充分表明蝉的发声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于是,“他感到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他认为自己只是知道“某些”发声方法,而不知的方法却有“上百种”之多。已知的太少,未知的太多,随着已知部份的增加,未知部份也进一步增大。全段文字,一次次写他知识的增加,一次次转折开去写他愈感自己的无知。

四、迁移训练

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的理解。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五、小结

本文以人类对声音和乐音的知识愈益增多而又愈感无知的情况为据,说明了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勉励人们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揭开事物愈来愈多的隐秘。

六、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二。

2、《自主检测练习》

《苏教《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