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生日教案范文汇总9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日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日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引发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
2、帮助幼儿认识各种豆子并分类,了解豆子的不同用处,知道豆子营养丰富。
3、培养幼儿大胆地交流,发表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红豆、绿豆、蚕豆等豆子的样本,故事《老豆儿过生日》的磁带,老豆儿,小豆儿,酱油,豆油,豆浆、肥皂、油漆、汽车轮子、小红帽挂图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种豆子、激发幼儿对豆子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种豆子,小朋友们都见过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都是什么豆子?(出示各种豆子,教师边出示边讲名字,然后第二遍再让幼儿讲)
二、谈话“你吃过什么豆制品?”引出故事《老豆儿过生日》,了解黄豆的多种用处。
师:小朋友们都认识了这些豆子,提问“你们吃过什么豆制品?”(豆浆、绿豆粥、红豆汤、酱油等),引出故事。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和黄豆有关的故事,小朋友们想不想听?这是一个关于老黄豆儿过生日的故事。
三、教师利用图片,生动,流畅地讲述一遍故事。
四、提问,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师:小朋友们,故事里都有谁来过了老豆儿的生日?它们分别是什么?
五、放磁带,让幼儿再听一遍《老豆儿过生日》。
师:我们都知道了黄豆都有这么多的用处,小朋友们喜不喜欢这个黄儿?
六、小结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的故事是什么?(老豆儿过生日)这黄豆很有营养的,小朋友们平时要多吃豆制品,有利于身体健康,这个故事好听吗?好听的回去可以讲给自己的家人听。
生日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其中7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理解“城市”“欢迎”“街道”“交汇”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文章讲了些什么。3.学习司机以关爱他人为乐的美德,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品德。4.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品德。教学重难点: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理解司机和男孩各自的快乐有什么不同。教学准备:生日快乐歌曲、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读准字形,识记字形。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一、激情导入1.播放《祝你生日快乐》的曲子。2.大家来一起唱一唱。二、初读课文选一个自己过得最快乐的生日说给大家听听,让大家分享快乐。三、指导书写1.认读生词。2.指导正音。3.指导认读。指名读、竞赛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4.指导书写。(1)读格,看每个字的位置。(2)学生空临。(3)老师纠错,重点指导。四、认读生字1.出示卡片,老师范读。2.学生交流认读方法。3.老师范读。4.指名学生读,老师纠错。五、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讲了什么。2.学习司机以关爱他人为乐的美德,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品德。
一、复习导入1.学生每人准备纸条听写。2、认读字考查。3、多音字考查。二、整体感知
1.读全文。2.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三、朗读感悟1.学习第1自然段。(1)老师范读,学生边看课文边听朗读,然后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2)与课文中的两句话对应指导朗读。2.理解第2、3自然段。抓住“奇怪”“心软”这两个表示心理活动的关键词要求学生自读自悟。(1)司机为什么会感到奇怪?后来为什么又会心软?他当时心里是怎样想的?(2)指导学生通过司机心理的变化了解这位孤儿的处境,以激起学生对他的深切同情。3.领悟第4自然段。(1)老师范读第4自然段。(2)讨论交流:这时候,你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与第1自然段有什么不一样?(3)带着快乐的心情齐读第4自然段。四、课文质疑“不紧不慢”是什么意思?(不快也不慢,速度适中)男孩为什么想听《祝你生日快乐》这支曲子?“两个人分享着生日的快乐”中,男孩的快乐是怎样的?司机的快乐又是怎样的?五、课堂小结1.议一议,对这样一位可怜的孤儿,我们该为他做点什么?2.如果请你对司机叔叔说几名话,你最想说的是什么?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人曾经给别人以关爱。你遇到过需要帮助的人吗?你又是怎样做的呢?
第三课时
一、读一读,连一连。汇城司缓街
Huǎn sī huī jìe chéng二、多音字注音组词。
乐{ 行{
三、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并组词。
辶{ 艹{ 纟{
四、你能把《祝你生日快乐》的歌词写下来吗?
五、写一段话,要写出你最难忘的一个生日。
生日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在帮助小动物寻找老鸭家的过程中,了解告诉别人住址的特征。(重点)
2、能关注自家所处的周围环境,并尝试多元化的表现。(难点)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多媒体演示)看,这是一个什么?我们什么时候会吃蛋糕呢?今天会是谁要过生日了呢?(幼儿自由讲述)
师:(出示老鸭图片)那是谁要过生日了?我们看是谁啊?
小结:原来今天是老鸭的生日,它想请小动物也来参加PARTY!
2、猜测故事可能出现的情节,引发阅读的兴趣。
师:(演示PPT)老鸭明天要过生日了,它想请好朋友来家里做客。
二、阅读分享看PPT(4—6)
师:老鸭给小猪打了个电话:亲爱的小猪,请你明天来我家做客,我家门前有一个大花坛,花坛里长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小猪说:好的。老鸭给小狗寄去了一封信:亲爱的小狗,请你明天来我家做客,我家有蓝蓝的屋顶,蓝蓝的窗,还有个黄黄的小篱笆,可漂亮了!
老鸭给小兔发了一个短信:亲爱的小兔,请你明天来我家做客,我家在超市前。
师:(演示PPT7—9)第二天,小猪拿着礼物上路了,哇,前面有个大花坛,老鸭的家找到啦!叮咚、叮咚,请开门。喵喵喵,我来了。哎呀,原来不是老鸭的家。
小狗也拿着礼物上路了,看见前面有幢漂亮的房子,蓝蓝的屋顶,蓝蓝的窗,还有个黄黄的小篱笆,老鸭的家找到啦!叮咚、叮咚,请开门。呱呱呱,我来了。哎呀,原来不是老鸭的家。
小兔拿着礼物上路了,看见前面有个大超市,老鸭的家找到啦!叮咚、叮咚,请开门。叽叽叽,我来了。哎呀,原来不是老鸭的家。< ……此处隐藏3887个字……更胜一筹。
通过对比这两节课的教学设计,我深深地感觉到,反思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才能不断磨练与提升,不断否定并肯定自我!
生日教案 篇8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3.能初步把握本课所介绍的各种纸的性质和用途,体会到科学技术在发展,人类社会在进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纸奶奶的生日》。读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呢?
二、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课文讲了哪几种奇妙的纸?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作用?为什么纸奶奶感慨地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三、全班交流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解决纸的种类、特点、作用,相机完成课前老师发的表格。
2.学生交流时相机理解:恭恭敬敬、慢条斯理等词语。
教师简介“薄铝箔”等词语。
板书:
名称 特点 作用
避水纸 不怕水 做雨衣、做泳衣
耐热纸 不怕火 炼钢、生物实验都能用上
食用纸 可以吃 做成报纸、书刊,读完后能吃
防锈纸 防锈 包装金属元件、保护其不生锈
速溶纸 快速溶解 包装水泥、制成手帕、餐巾
容器纸 耐高温 制成容器、可以用来做饭、烧水
3.小组合作学习。
选取你最喜欢的一种纸,有感情地把相关内容朗读给小组中其他的同学听,大家互相评议。
4.以“推销员”的身份向全班同学介绍一种纸,其他同学作评价。
5.教师小结过渡:
纸奶奶听着儿女们的介绍,心里又高兴又激动,她感慨地说了一句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比一代有出息呀!”
6.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比一代有出息呀!”
①出示幻灯片:齐读。
②理解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原指蓝色从寥蓝提炼而成,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后来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这里指纸发展太快了,一代更比一代强。表达了纸奶奶高兴激动的心情。)
四、引导学生大胆想像
今天,老师请你们当发明家,想一想,你要发明什么纸,它有哪些特点?又有什么作用呢?也可以发明新型房子、桥梁、道路、学习用具等,可以说一说,也可以画一画。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五、总结
同学们,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和想法呢?
1.了解了课文介绍的6种新型纸的特点和用途。
2.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和发明创作的欲望。
六、布置作业。
1.把自己想象发明的物品介绍给家长或小伙伴。
2.预习第12课。
七、板书设计
生日教案 篇9设计说明
本节课向学生介绍两种条形统计图,即横向和纵向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两种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过程,根据以上要求,本节课分以下几个层次进行教学:
1.给学生充分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要方式。”教师根据生活实际及教材中的统计表,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识。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开放性,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2.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动脑,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引出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感受每种条形统计图都是因为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
3.让学生在学习中初步感受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的使用条件。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不同统计图的优点,让学生明确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的使用条件,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空白统计表 空白统计图
学生准备 空白统计表 空白统计图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说一说,你的生日在什么季节?你的好朋友呢?
2.怎样才能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人数最多?
师:你们知道我们班的同学在各季节有多少名同学过生日吗?如何进行统计能让我们更直观地得到答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绘制横向条形统计图和纵向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使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自然进入新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做到知识的合理迁移。
⊙实践探究,构建新知
1.说一说: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你知道是在什么季节吗?
2.分一分:哪几个月是春季?哪几个月是夏季?哪几个月是秋季?哪几个月是冬季?四季是怎样划分的?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3)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四季的划分。
(4)小组交流:怎样收集和整理调查得到的数据?
3.明确任务:班里同学的生日分别在什么季节?我们一起来调查一下吧!
(1)提问:你准备如何调查?
学生先想一想,再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调查方法。
预设 方法一:每人在纸条上写出自己生日所在的季节。
方法二:先收集同学的生日所在季节的情况,再分类整理纸条,收集数据。
方法三:把大家生日所在的季节的情况涂在格子里。
(2)教师讲解横向条形统计图。
课件出示统计图,横轴表示数量,单位是人数。纵轴表示项目,四个季节,春夏秋冬。1个格子代表1个人,是哪个季节出生的,就在对应的格子里涂色。
学生拿出空白统计图,一起涂一涂。
①指名板演,其他学生自主完成。
②教师巡视。
③小组内互相交流涂的结果。
学生观察、分析条形统计图。
(3)提问: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①能直观地看出各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有多少。
②能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少。
(4)提问:你觉得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呢?
学生交流后明确:这样的统计图比较直观,便于数据的比较与分析。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独立操作,经历横向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过程,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事物,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