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桥教案汇编七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桥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桥教案 篇1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是根据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的要求选定的,水平一的学生应能指出坐、立、行时正确和不正确身体姿势的区别,说出处于正确和不正确身体姿势时的感受,努力改正不正确的身体姿势。正确的身体姿势简单易学,但是要保持并形成习惯难度比较大,需要重复练习。在教学中,采用随讲随练的方法,巩固练习采用游戏的形式,避免学生因动作简单、单一而产生厌学情绪,并且课堂中随时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素养和礼仪风范。
二、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正确的身体姿态是增进和保持身体健康的基本保证。小学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身体的正确姿态是在日常生活、学习和锻炼中逐渐养成的。俗话说“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从小养成正确的身体姿态,并非是一件小事,我们一定要引起学生重视。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的设计以“课标”中“水平一”为依据,在对学生近一段时期的具体了解、实际情况和知识水平基础上制定的。
1、使学生了解正确的走姿并能说出正确走的动作名称。
2、使95%的同学学会30cm宽窄道走的正确方法。
3、发展学生奔跑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重点:沿直线走。
难点:抬头挺胸,两臂前后摆动。
四、教法与学法
1、教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情景导入法、模仿练习法、讲解示范法、反复练习法、巡视纠错法等教学方法达到传授知识和掌握动作技能的目的。通过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竞赛和情景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积极的学习精神。
2、学法
抓住低年级小朋友具有好动、好玩、好思考等特点,在教学时,综合运用练习、思考等方法,在教师引导下,逐渐完成探疑过程,通过主动体验,边学边练;运用不断尝试、反复练习的方法,共同努力来完成本课教学。
五、教学过程
1、在开始部分,体育委员整队集合,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大概用时1-2分钟。
2、在准备部分通过教师情景导入,引导学生模仿各种小动物走。意图是让学生知道在自然界中各种动物行走姿态的区别。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操活动,本部分设计意图是使学生充分活动身体,避免运动损伤,大概用时8-9分钟。
3、在基本部分处理主教材时,首先教师通过学生模仿解放军行走姿势,导入本课教学内容。游戏《过小桥》,通过学生互帮互助过小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自然走时,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纠正学生错误动作并找完成动作较好的学生进行示范,使学生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改正动作。竞赛过小桥,激发了学生兴趣。这一点的教学意图是突破教材的重点,体会正确的走的姿态。接下来是游戏《换物赛跑》,教学意图是搭配教材,提高学生的运动量,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同时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大概用时26-27分钟左右。
4、结束部分通过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小鸟飞》的放松练习,使学生身心得到放松,有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下节课的学习中去。最后小结本课的优缺点,提出希望,宣布下课。用时3-4分钟。
六、预期教学效果及本课亮点
本课亮点为: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学练中能调整情绪,竞赛中能克服心理障碍,善于合作,善于调动自身和全组的情绪;提高学生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合作与竞争;达成人人参与,小组合作、竞争的良好氛围,儿童化、兴趣化,使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
八、器材:
接力棒7根 垒球7个 呼啦圈7个
桥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词语,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清本文说明顺序,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3、体味本文准确的语言,学习几种说明方法。
4、让学生了解赵州桥和卢沟桥是石拱桥的杰作,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 造;了解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清本文说明顺序,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学习几种说明方法,体味准确、生动的语言。
课时.计划:
2课时。
课前准备:
1、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桥梁的资料。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理解选材的典型性,研讨 文 中介绍赵州桥的部分。
教学内容
一、课题引入生活中,你见过很多桥,这些桥各有各的特点,现在,请同学们看两幅图片,说说这两座桥各有什么特点?
二、自学辅导
1、出示投影检查预习。
2、学法指导:这是一篇说明文,阅读说明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3、教师范读课文,并投影下列问题。
①中国石拱桥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②用一句话概括每段段意,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③中国石拱桥很多,文章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重点说明的例子?
提问、启发、归纳以上问题,并板书。
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读后,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后小结。
①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②由一般到个别的逻辑顺序。石拱桥——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典型杰作——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
③这两座桥是我国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又具备石拱桥的共同特点,而且又各有各的特色。所以以这两座桥为例很有代表性。 前者是独拱,后者是联拱,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选择两者可以互相对照,互相补充,说明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特点。
三、重点研读过渡:
作为杰出代表,赵州桥和卢沟桥各有什么特色呢?作者怎样说明的呢?
①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赵州桥的?
②赵州桥有哪些特点?
③假如你是导游,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设计一段话,然后向游人介绍赵州桥的有关情况。
学生齐读课文课文第4、5段,思考问题,并在小组内讨论完成。
归纳:
①先总说、后分说的顺序。抓住“著名”“最古”两个词语,先概括介绍桥的地理位置、建桥时间;再介绍桥的长和宽;然后逐 ……此处隐藏3125个字……到两只大象把鼻子连起来,让小动物们过去。
生3:我看到小动物们可开心了。
桥教案 篇7教学目标
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发表意见,并乐于与人交流。
4.了解新型大桥的神奇,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发明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收集桥的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桥?在哪里见过?快把你见过的桥说给同学、老师听。(学生自由答)
2.课件(出示不同桥的图片)边播放边向学生介绍:从古到今,桥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的巨大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桥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课题),课文里所讲的桥会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二、初步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兰兰跟爷爷过了几种桥?各是什么桥?
(1)你是从课文的哪个地方找到这个答案的?
(2)鼓励引导:你很会读书,请再往下读课文,看看爷爷是怎么告诉兰兰的。
3.课文的哪段写潜水桥?谁来读读?
4.课文的哪段写塑料桥?谁愿意读读?请举手的学生齐读。
5.再读全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兰兰过了哪两种桥?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
(1)你喜欢哪种桥?(指名说)请喜欢潜水桥的同学读读描写潜水桥的第一至四自然段。
(2)看图体会,小组讨论:为什么喜欢潜水桥?(引导学生从桥的特点,从桥上可以看到什么来回答)
(3)再读、感受潜水桥的神奇。
2.学习课文五至九自然段。
(1)朗读课文五至九自然段。思考:你从这几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桥?
(2)兰兰刚开始看到的塑料桥是什么样的?读出课文中的句子。过桥后,把塑料桥怎么办?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3)说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
(4)多媒体课件演示塑料桥使用的过程、方法。(遇小河—给管子打气—过桥—放气叠放)
3.学习第十自然段。
(1)齐读第十自然段,思考: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
(2)爷爷真会变魔术吗?
三、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课文
1.朗读全文。
2.课文中兰兰过了哪两种桥?潜水桥和塑料桥各有什么特点?
二、巩固识字
1.学生识记生字,自由读生字表中的字。
2.互读、互查。
3.教师检查读生字,按序抽读生字、齐读、分组读、个人开火车读,打乱顺序指名读。
三、书写生字
教师范写生字,师生共同突破重难点。
本课要求写的字以上下结构为主,提示:
“坐”1.两个“人”要写小,注意“捺”变为二点;
2.竖要写长,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
3.下横要写长,以托住整个字。
四、练习
1.找朋友(圆圈里的字和方框里的哪些是好朋友)
2.照样子,我会说。
又平又稳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潜水桥架在水里,很像一幢长长的房子。
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
教学案例(二)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从古至今,各种桥可以说是分门别类,风格各异,谁能向大家说一说你见过什么桥?它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桥。
板书课题:32.兰兰过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兰兰过了什么样的桥?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1)画出文中生字,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想一想,兰兰过了哪几座桥?
3.检查读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用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学习情况。
(2)回答兰兰过了哪几座桥。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潜水桥、塑料桥。
三、细读课文,指导朗读,感悟语言
(一)师:让我们先过潜水桥。
1.请大家找到写“潜水桥”的段落,认真读一读。想一想这座桥与我们过的桥有什么不同?
2.再读读,像兰兰那样过这座桥,体会过桥的感受。
(二)检查自读情况
师:谁能说说这座桥与我们平时过的桥有什么不同?
1.学生汇报后,引导归纳“潜水桥”的特点。
(1)架在水面上(2)用玻璃砖制造(3)像一座长长的房子。
提问:为什么把潜水桥比作是长长的房子?(揣摩潜水桥长、高大、结实的特点)。
潜水桥还像什么?(鼓励学生说出不同见解)
2.师:说说你走过这座桥的感受好吗?
学生可以说书中兰兰的过桥感受,也可以说自己通过想象的感受。
四、指导写字
师:这座“潜水桥”我们已经走过了,现在我们把这座桥的生字学会好吗?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兰、梁、程、波、架、特、砖、各、带、坐、座
1.说一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交流识字方法)
2.指导书写:兰、各、坐、座、带
学生练写,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和兰兰一同过了潜水桥,这节课我们走一走“塑料桥”好不好?
二、学习“塑料桥”这一部分
1.提示学习方法
师:上节课我们是怎样过“潜水桥”的?
(1)找出这座桥的特点。
(2)说出过桥的感受。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3.检查自学情况。
(1)学生汇报这座桥的特点,师总结板报书:轻巧、充气、便于携带。
(2)说出走在上面的感受。
4.我们已经走过了两座神奇的桥,开动你们的小脑筋,想一想:未来的桥会是什么样子呢?
学生各抒己见后鼓励他们把想象中的桥画下来。
三、学习余下的生字
出示生字:划、采、薄、巧、稳、急
1.指导学生交流识字的方法。
2.指导书写“急”。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