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狼来了大班教案

时间:2021-10-05 05:05:51 收藏本文
狼来了大班教案

狼来了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狼来了大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狼来了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观察、想象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2、用自己的话讲述对绘本内容的理解。

3、体验阅读乐趣,感受大家成为朋友的快乐。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故事PPT。

活动过程:

(一)了解幼儿对大灰狼原来印象。

1、 调动幼儿原有阅读经验。

2、 调查对大灰狼的印象。

3、说说为什么不喜欢大灰狼。

教师小结:原来在小朋友印象中大灰狼是个凶猛、以强欺弱的坏家伙。

(二)理解绘本内容。

1、 引领幼儿阅读。

2、幼儿阅读。

3、集体阅读绘本结尾。

(三)完整欣赏,提升拓展。

1、完整欣赏。

2、欣赏后再次调整幼儿对大灰狼的印象。

3、教师总结。

原来并不是所有的.大灰狼都是坏的,大灰狼也有可能和动物们成为朋友。如果我们人类也能够合平共处,大家都能成为朋友是多么好的一件事。

活动延伸:

在角色游戏中提供胸饰等让幼儿进行表演,进一步体验故事的乐趣。

狼来了大班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将语言表述的故事转换成形象造型,让孩子学会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故事。

2、启发幼儿合理安排画面。

3、培养幼儿分析、理解、概括等能力。

二、活动重点:

学会构思,合理安排画面,表现各种形象、神态和动态。

三、活动难点:

自我表现,自我认识故事中形象的活动。

四、活动准备:

八开图画纸撕成四份,装订成册,共20册,画出封面,一本大图书(四开)自制,彩笔,报纸,VCD碟片。

五、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故事,我把他藏在了VCD片中,故事的题目就叫《狼来了》,让我们一起安安静静地来听一听,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

(二)、幼儿听故事,看碟片。

老师提问:

1、从前,有个小孩子每天在山上干什么?

2、他一个人觉得很没意思,就做了什么事?这时他心里怎么想?所以脸上很得意!山下的人们听见了“狼来了”,他们是怎么样的?(生气)

3、后来有一天,狼真的来了,没有人相信小孩的喊声,小朋友怎么样了?狼是怎么样的?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三)、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1、瞧,老师昨天已经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本图书,第一面是封面,翻开了第2页是第一段小孩故事,第3页是小孩骗人,第4页讲小孩哭了,书的最后一页是封底,像这样3~4个画面依次画故事内容的形式我们叫连环画形式。

2、接下来,老师给每个小朋友订好了本子,请你也将这个故事用连环画画出来。

3、按故事情节发展,概括表现故事内容。(先怎样……后怎样)

4、用自己眼光去观摩、想象,用自己思想和画法表现感受。

(四)、教师巡回指导。

1、故事有始有终。

2、不同表情地表现。

3、画面的安排。

(五)、评价。

请幼儿讲讲自己的画,请幼儿讲完后,讲给客人老师听。

狼来了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用语言较清楚地回答问题。

2.能大声、有表情地在集体面前讲述故事。

3.尝试根据故事情节,分角色合作表演。

4.喜欢参加故事表演活动,体验共同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故事录像带、录像机、电视机、表演道具(角色头饰、场景等)。

活动过程:

1.观看录像,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1)观看录像,完整欣赏故事内容。

(2)提问: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讲述故事。

(1)集体完整讲述故事,能运用故事中的优美语言进行讲述。

(2)分组自由讲述,人人参与。

3.表演故事。

(1)个别儿童在集体面前讲述故事,其余儿童根据故事讲述做相应的表演。

(2)分组表演故事,尝试根据故事情节分配角色、合作表演。

资料链接:

狼来了

从前,有个小孩每天都要到山上去放羊。

有一天,他在山上放羊时,感觉很无聊,就大叫起来:“狼来了!狼来了!”

在山下干活的人听说狼来了,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儿,带了镰刀、锄头、扁担,飞快地咆上山来打狼救孩子。大家跑到跟前一看:咦?羊在乖乖地吃草,根本就看不见狼。“狼在哪儿呀?”大家问这个小孩,小孩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根本没有狼,是这小孩闹着玩儿呢。大家很生气,说了他一顿,叫他以后不要再说谎了,然后就回去干活了。

过了几天,大家正在忙着,又听见那个放羊的小孩在喊:“狼来了!狼来了!”

大家跟上回一样,放下活儿带了镰刀、锄头、扁担,赶来打狼救孩子,谁知道又上当了。根本没有狼,还是这个小孩在闹着玩儿。

大家很生气地说:“上回跟你说了,叫你不要说谎,你怎么又说谎了?”这小孩呢?他一边哈哈大笑,一边心里在想:瞧我,一个小孩能叫那么多大人上当,多有本事!

又过了几天,这个小孩又喊起来:“狼来了!狼来了!快来打狼呀!”

大家听见了,谁也不去理他。有人说:“这小孩说了两次谎,这回肯定又在说谎了。”有人说:“我们上了两次当,这回再也不上他的当了。”

哎呀!这回真的是狼来了!狼涨着血红的嘴巴,露出尖尖的牙齿,见了羊就咬,咬了羊,又要来咬这个小孩。

“狼来了!狼来了!快来打狼呀!”这小孩一边跑,一边叫,可是谁也不来救他了。

小孩拼命地逃,从山坡上滚下来,这才没让狼咬到。可是他的羊全给狼咬死了。从此以后,这个小孩再也不敢说谎了。

狼来了大班教案4

一、活动名称:狼来了(大班集体教学)

二、活动目标:

1.通过“狼来了”幼儿可以练习四散追逐,躲闪跑,提高幼儿的奔跑速度、躲闪能力以及灵敏度。

2.通过活动幼儿能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喜欢并乐于参与体育活动,

三、活动准备:限定奔跑范围

四、活动过程:

1.第一次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与一名幼儿手拉手高举起搭成“山洞”。(之后的游戏中由两名幼儿手拉手高举起搭成“山洞”教师不再参与。)全体幼儿站成一个大圆圈,逐个钻过山洞,边走边怕手念儿歌:“羊群里面有只狼,不知藏在啥地方,小羊小羊要当心,时时刻刻把它防。”当念到“防”字时,搭山洞的人把手放下,被圈在洞里面的幼儿即为“狼”,其他幼儿均为“小羊”。

2.羊群立即散开(包括搭山洞的幼儿),狼说完“狼来了”便去追捉小羊。被狼用手拍到的小羊就算被捉住,应站到场地外面。

3.游戏进行一个半分钟左右结束。狼与被捉到的最后一只羊重新达成山洞,游戏重新开始。

五、注意事项:

1.狼说“狼来了”这句话时,速度应较慢,不能快,以便其他幼儿能有时间躲开狼。

2.若狼没有捉住一只羊,教师可任选一名幼儿与狼重新搭山洞。

《狼来了大班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