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确定自己的写作内容,要求在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意义,(习作训练)《这件事____》。
2、指导把事情经过分几步写具体。
重点:初步学会把事情的经过分几步写具体。
难点:学会 在生活中发现小事的意义,并回忆起有意义的细节。
教学过程:
1、读“参考片断”,自悟习作选材要求。
(1)交流自司的本次人习作选材要求。
(2)教师总结:事情并不轰轰烈烈,但是体现了李洁为同学服务的好思想。
2、学生交流想琯的材料,结合“习作提示”进行一一判别。
(1)交流想写的生活小事,教师板书罗列。
(2)结合“习作提示”,进一步明确习作选材要求是选择能引起读者思考的生活小事,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习作训练)《这件事____》》。
(3)根据对选材的认识,自己判断材料是否合适。
(4)交流选定材料,教师随机在板书上增删,并让改过的同学说说思考过程。
3、再读“参考片断”,悟写具体的方法。
(1)“参考片断”主要抓住的是人物的行为来写具体的。
(2)指导发现自己选定材料写具体的方法。
写具体的方法不上把人物的行为,动作写具体。事例不同写具体的角度就不同。比如“习作提示”上提到 的‘有个同学晚上只顾看电视,不做作业,教师查问时他还撒谎“这个事例,就可以人物的神态和语言上做文章。
(3)学生回忆可以刻画具体的细节,并交流。
4、学生试写。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评价典型的习作,指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分几步写具体。
2、拼凑修改习作的习惯。
教学过程:
1、学生继续作文,教师巡回,发现典型习作供集体评议用。
2、集体评议。
标准:①选择的材料是否有一定意义,能否引起读者的思考。
②写具体的角度是否选择正确,有否写具体。
评议是否流畅、优美。
3、学生评议,教师随机按标准点拨,鼓励学生的的闪光点引导修改。
4、学生各自修改草稿。
5、将作文抄入作文本。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
1.能面对不同的情况,向别人介绍自己。
2.能认真倾听别人的自我介绍,有礼貌地提出意见。
教学重难点
对象和目的不同,介绍的内容有所不同。
教学策略
首先利用本单元课文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交流兴趣。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自我介绍”这一话题的兴趣,然后充分利用教材中设置的情境,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使学生能在不同的情况下,相应调整介绍自己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明确要求
1.谈话导入,提出任务。
师导入: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有许多新的收获。如,描写人物,要抓住其语言、动作的特点,我们要把这种方法运用到生活中。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向别人介绍自己:和别人初次见面、转学到新学校、应聘校报记者……面对种种情况,我们应该怎样自我介绍呢?今天的口语交际,我们就来讨论讨论。(课件出示:自我介绍)
2.小组讨论,明确要求。
(1)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选择或创设一个情境,试着作自我介绍。介绍前,想一想是要向谁介绍自己,介绍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介绍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2)师指名读要求。
(3)同桌讨论交流自我介绍时要注意些什么;师指名交流。
(4)师小结:自我介绍时,要明白向谁介绍自己,了解介绍自己的目的,需要了解一些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本次口语交际重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讨论口语交际活动的开展要求,全面互动,能把教师的单向灌输变为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按要求去交流。同时,有了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目标与要求也落实到了每位同学的心里,使交际活动有所成效。
板块二 选择情境,全班交流
1.引导生明确面对不同的情境,自我介绍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课件出示课本中创设的情境。
(2)师指四名生分别读一种情境。
(3)明确不同的情境下,自我介绍应该侧重的方面。
①师引导: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场合,我们介绍自己的内容应该进行怎样的调整呢?请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②四人小组内互相讨论,相互补充,明确注意事项;师巡视指导。
③师指名交流。
(4)师小结:转学到新的学校应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应聘校报记者时,应着重介绍自己的语言表达及写作能力;报名参加电视台“我是小歌手”节目,应着重介绍自己在唱歌方面的特长及取得的成绩;去车站接不认识你的客人时,应该着重介绍自己的外貌特征,使别人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认出你。
2.生选择情境,小组内交流,互说互评。其余同学认真倾听,适时补充,提出建议。
3.示例:
大家好,我叫×××,之前在××学校读书。因为爸爸妈妈工作调动,所以转学到了这里。我性格活泼,平时最喜欢和同学们一起玩耍、游戏;我有很多爱好,如打篮球、看电影、唱歌等,真诚地希望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探讨交流;我对人友善,也很温柔,希望在这里能交到更多的朋友,更愉快地学习。
4.师生共评:评一评上台交流的同学在自我介绍时有哪些优点,还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才能说得更清楚,提出建议。
5.第二次全班交流,要求根据同学们的建议改正不足。
6.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1)师引导:在今天的交流中,你最欣赏谁的自我介绍?请你根据他选择的情境的特点,给他评个奖。(建议学生设计小小歌手奖、优秀小记者奖、最佳新人奖等)
(2)生评议。
7.四人小组内再次创设情境进行交流,争取做得更好。
【设计意图】学生创意的火花需要教师去点燃。在课堂结束之际进行评奖活动,既是对学生口语交际活动的一次总结评比,也是再次燃起学生创意的火花,让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评价的契机。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现设立对应的奖项,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又一次 ……此处隐藏13574个字……、激发习作兴趣
上节课,通过口语交际我们认识了那些生活中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人,这节课,让我们把这些人物写下来,并编辑一本《我们敬佩的人》班级作文集。
二、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通过人物的形象和所做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三、精彩回顾
1、回忆口语交际时,自己在小组用说的受到组员认可的部分。
2、回忆在全班交流时,被老师和同学称赞的同学是怎样说的。
四、习作
1、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2、要求按照要求写完后自己修改。
五、评议
1、先轻声读自己的作文,把自己认为写得较好的段落做上标记。
2、与小组内同学互换习作,找一找对方写得好的段落做上标记,并写几句评语;找到对方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做上标记,并帮助对方修改。
3、再次修改后小组内朗读欣赏,每组推选出一篇完整习作和一个优美片段,参加全班交流。
4、全班交流中注意从以下几点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人物描写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等。
六、眷抄习作
编辑班级作文集《我们敬佩的人》
第四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联系学过的课文想想这三句话的意思。
2、想一想三句话中的引号各有什么不同的作用。(引用、特殊的含义和表示否定,特定的称谓)
3、再翻阅学过的课文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4、想想你读过的课外读物中是否有这样的句子,你的作文中用过引号吗,是发挥它的哪一种作用?
二、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要求读得正确。
2、你发现这些成语有哪些特点:
(都是描写精神意志的;第三行的两个意思相反,第四行从反面写缺乏意志的后果)
3、选一个成语说说意思。
4、多种形式开展读的竞赛,使学生熟记这些成语。
三、阅读
1、自由阅读,自学生字新词,体会鹏程万里的含义。
2、指名朗读。
3、交流读后的启示,(人要有远大的目标)并练习用成语造句。
4、推荐课外阅读《成话故事》。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认识课文中的难字新词。
2、通过了解茶的有关知识,感受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培养自学能力,感受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难点:
感受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预习。
2、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更多有关茶的知识。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一个中国人,很有必要了解有关茶的知识,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课文《说茶》。
2、板书课题,理解“说”字。说:介绍,讲。
二、自学课文,整体把握
1、自学课文,要求
(1)借助工具书,认识文中难字,读通读懂课文。
(2)了解课文主要说了茶的哪些方面。
(3)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2、反馈,谈谈自学收获。可以任选其中一项重点谈,也可以每项都谈到。
3、资料展示,深入地了解中国茶文化。
4、了解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以后,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有什么感想?
三、总结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如果有兴趣,大家可以好好研究一下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感受海上月出景色的壮观,体会课文中作者的联想,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认识课后的8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描写明月升起的段落中的想像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海上升明月的及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导阅读
(一)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音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二)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可以用以下问题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
1、课文描写了怎样的一种景象?
2、 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的?
(三)学生读书汇报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四)运用不同形式的读激发学生的感情,使学生和作品产生共鸣。
读的过程中,教师提示学生用对比的方式体会课文中联想的句子。
二、积累内化
1、抄写描写景色的词语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识课后的生字,读准注音。强调“簇、剔、皎”的读音。
4、练习
三、迁移练习:
观察月亮升起的过程,学习课文的写法把观察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四、实践活动:
搜集有关描写月亮的诗文阅读。
谈一谈观察的景象和感受
教材说明
本次口语交际,是围绕单元主体设计的,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把自己的说健说感谢下来。口语积极的内容是学生看见的、摸得着的事物,有利于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教材有如下要求:一是要认真仔细地去观察,抓住特点,要有自己的发现和体验;一是要按一定的顺序把观察到的情景和体验说出来。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对在其观察的事物有自己的体验。
2、能够有顺序表达,说话又,说得清楚明白。
3、尊重他人,养成倾听别人讲话,虚心向别人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直到课前观察,如何引导学生有自己的体验。
如何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观察有条理的说出来。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可见或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出示图片:(伴随音乐)
每天清晨,太阳为我们送来第一缕霞光;傍晚,月亮为我们拉开想象的窗帘,星星闪烁得像孩子的眼睛。你看到这些景象,会有怎样的一番感慨呢?
(生说自己的感受)
二 把自己课前观察到的事物再整理一下,在小组内交流。
交流时组长注意纪录,并把小组内的进行汇总,形成小组汇报提纲。
三 班级内交流,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四 教师总结。
五 扩展练习。
引导学生观察日月星辰,并把观察缩减和别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