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关于识字教案4篇

时间:2021-10-05 01:05:56 收藏本文
关于识字教案4篇

关于识字教案4篇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识字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识字教案 篇1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认识笔画“”,能利用图画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2、正确诵读韵语,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识字4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教学重难点 :读准 “采、牛、虫、蟀”的音,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渗透学法

1、出示课文插图,启发谈话:“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 看,边玩,边学习《识字4》中的词语,好吗?”(出示生字词)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这课生字词。(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小朋友可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借助图画了解词义,多种方法记住字形。已经认识课文中部分生字的小朋友,可以重点学那些自己不认识的字。

[教师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需要,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提高。]

二、创设情境,看图学词

1、教师引导谈话: “今天,我们到野外去的任务是什么呢?”(随机出示词语:观察采集昆虫)

(1)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读词语。

(2)指导看图:“瞧,已经有一些小朋友在观察、采集昆虫了,谁能把这两个词语贴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两人合作在图中贴卡片词)齐读词语。

让学生联系图画,说说“观察、采集”的意思。

[文中的插图和表示事物的词语是一一对应的,教师借助图画创设虚拟的探究环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动手贴卡片的活动中,自主识字和解疑。]

2、引导读词:“我们要观察、采集哪些昆虫呢?”(随机出示词语:螳螂蚂蚁蟋蟀 蝴蝶 天牛 蜻蜓)

(1)让学生自由认读词语,再指名读词语。

(2)引导质疑:“在大自然中采集昆虫,首先要学会观察和寻找,课文中哪些昆虫自己从未见过?”(学生质疑、解疑。)同座讨论,在图中哪些地方能找到这些昆虫。(课前将昆虫模型贴在图中相应位置上)

(3)指名“采集昆虫”。(要求学生将“采集”到的“昆虫”摆在黑板上相应的词语下面。去拼音认读词语。

(4)拓展延伸。电脑出示昆虫图片,让学生说说昆虫的名字,听听蟋蟀的叫声,看看蜻蜓捕捉害虫的样子。(出示标本)谈话:这是小朋友们采集的昆虫做成的标本。这些标本可以长期保存,供人们欣赏和研究。让学生说出6种昆虫中,谁是“除害能手”?(小结:像蜻蜓、螳螂这样的益虫,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同学们可以到课外书中查阅有关资料,并向身边的人发出倡议,不要伤害益虫。)

[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践的活动中,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识字和认识事物合起来,将课内外知识相互渗透,既交给学生识字的主动权,又适时给予指导,较好地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

3、引导思考: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从哪些地方采集到昆虫?(随机出示词语:田野 树林花丛)请会读的小朋友起立读。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总结全文

1、让学生自己试读词串。

2、指名读。

3、教师引读小结: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干了哪些事?(指导读:观察 采集昆虫)。我们去了哪些地方?(指导读:田野 树林 花丛)。我们观察、采集了哪些昆虫标本?(指导读:螳螂 蚂蚁 蟋蟀 蝴蝶 天牛 蜻蜓)

4、让学生打开语文书,配乐朗读词串。

5、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借助拼音读准了字音,借助图画

理解了词义,相信小朋友能想出许多好办法记住字形。

四、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1、出示文中4个生字,学生借助笔顺表书空笔顺。

2、让学生自主记字形(选自己认为最容易记的字交流记字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记生字。如“牛”①数笔画记忆;师示范写“牛”②联系事物记忆,板书象形字;③熟字“二”或“十”加笔画记忆)。

3、指导学生描红“牛”,“田。

识字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蝴、蚯”等11个带有虫字旁的生字和“展、运、网”

3个生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正确、整齐、规范书写”蚂、蚁、前、空、房、网“6个字。

3、正确、流利朗读儿歌。

4、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解大自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蜻、蜓、蝴、蚯”等11个带有虫字旁的生字和“展、运、网”

3个生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正确、整齐、规范书写”蚂、蚁、前、空、房、网“6个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夏天就要到了小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吧?

二、认识动物,看图说话。

1、出示动物园(课件或挂图)。说说图上有什么动物?生活中看到过这些些动物吗?

2、动物们在干什么?

三、学习字词。

1、自由读儿歌,用”——“划出藏在儿歌里的这些小动物,并大声多读几遍。

要求:读准字音。

四、自由读儿歌

开火车读儿歌

读词

重点指导:蜻(qīng)蜓(tíng)

2、(出示词:蜻蜓、蚂蚁、蝴蝶、蝌蚪、蜘蛛、蚯蚓)它们又从儿歌里

跑出来了,还认识他们吗?

(1)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2)去掉拼音再认一认。

3、游戏:找朋友”(图与词配对)

4、观察特点,认记生字。

(1)观察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合作,识记这些虫字旁的生字。

检查

1.自由读儿歌。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的一行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情和小动物的快快乐。

4、继续识记“网、运、展”。

(1)(出示3个生字所在的句子)指名朗读。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画一画、猜一猜、做一做等)。

五、指导书写“蚂、蚁、网“。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儿歌。

……此处隐藏1109个字……/p>

1.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记住剩下生字的笔顺。

3.找一找学过的相类似的形声字。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在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地读生字、组词。

2.做小游戏:每位同学制作一件自己喜欢的小礼品,并在小礼品的背面写上一个本课的生字词,相互考查。

3.认真听老师做课堂小结。

二、认读记忆,学写生字,并完成巩固练习。

1.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儿歌,并主动试背儿歌。

2.注意老师的书写顺序和强调的地方。

3.练习描红、仿写生字。

4.记录作业,课后完成。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1.转动字盘,让学生读字组词。

2.你是怎样区分这些形声字的?

3.齐读书上的词语。

4.我们书上把有些形声字还编成儿歌呢?快读读吧。

第二板块:导学儿歌

预习作业1.

1.选择比较典型的学生展示交流

2.教师范读这首儿歌。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要求:正确、流利。

4.指名读,师生纠正。

5.指导朗读.

(1)我们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首儿歌呢?

(2)通过读这首儿歌,你懂得了什么?

6.指导背诵。

(1)谁能背得准,背得快?

(2)自背,同座位互背。

(3)比赛背。齐背。

第三板块:选字游戏,检查反馈

1.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记得这么牢,分得这么清,不简单。可老师认识的一个小朋友就像宁宁一样,是个粗心的孩子。你愿意来帮助他吗?

小黑板出示:

(1) 地里的禾喵绿油油的。

(2) 瞄红的时候要记住字的样子。

(3) 船上的猫能停船。

2.请你睁大眼睛,仔细观察,看看他错在哪里?

第四板块:学习生字 、小结

1.读准“两、脚、家、莫、偏”的字音。

2.自学课后的笔顺表,并描下来。

3.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脚’:是“月字旁’.以前古人写“月”时与“肉”有关,因此人体上的大多数**都带有月字旁.

4.指导写字。

“两”:里面的“从”应分别写在竖中线两旁。

“脚”,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窄些、紧凑些,中间的“去’与左边的“月”略微提升点,右边的“p’与中间的“去”的第三笔持平。

5.教师边指导边示范书写 。

6.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们认识了本课的10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理解了儿歌内容,知道今后做事要细心的道理。

作业

设计

★完成《习字册》上的4个生字。

★★完成《补充》、《一课一练》剩余作业。

★★★用“那是……?这是……”的句式进行对话练习。

识字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初、眉”等10个生字,会写“北、南”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和了解谚语的美。

3.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能在积累谚语的同时增长知识。

课前准备

1.学生用识字卡。

2.教师用识字卡。

3.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谚语,它不仅告诉我们很多知识,而且方便我们的生活。和它交上朋友是很有意思的,现在我们就来学几个。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小声地讲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勾画出来,再把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互听。

3.学生说说自己的记字方法,教师注意总结推广学生中好的识字方法。

4.教师出示字卡,指名学生读、齐读、抢读。

做找字游戏:将本课的识字卡摆在桌上,教师发字音,请小朋友赶快找出来。(也可以小组做这个游戏)最后,开火车读字。

5.再读课文,要求认准课文中的生字,读通课文。

写字教学

1.请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看看该怎样写才好看。

如,“北”字,谁来提醒小朋友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北的反义词是什么?(南)你会写吗?你觉得这个字的哪部分最容易写错?(注意里面不是“羊”)

3.学生描红,书写。

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总结、表扬写得好和进步大的孩子。

自读课文

布置课下收集谚语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生字

1.自读生字。

2.教师指名、齐读。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

a.教师范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整体感知谚语的特点:这些谚语读起来押韵,有节奏,像诗一样,很美)

b.自己读一读,感受感受。

2.理解课文内容。

a.多媒体课件演示夜空月相变化的过程。

课文中哪一句说的是这个情景?(师解释农历、娥眉、团圆)

b.第二句:结合观察课文插图,了解“北斗”,简介北斗星的指向。

c.读第三、四句,知道“蜻蜓低飞”“大雁北飞”“燕子南归”都与天气变化有联系。让学生通过读文,自悟上述现象各预示了哪些变化。

d.学生自读领会“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e.朗读全文。

3.积累。

a.记背本课谚语。

b.交流收集到的其他谚语,并说说谚语的意思。

附:谚语

十雾九晴。(这里的雾指的是辐射雾,即日落后由于地面辐射降温而形成的一种雾)

雨过天青。(天空纯蓝,往往出现在雨后,比较纯净而显青)

天上星星跳,风雨就来到。(因星光闪耀往往反映出大气不稳定)

东虹日头西虹雨。(天气系统一般自西向东移动。虹在东面说明阴雨天气移过此地,该地天晴;反之,虹在西面预示坏天气移来。虹是“日照雨”的产物,即内紫外红光弧)

人黄有病,天黄有雨。(天黄一般是由于空气中水汽、尘埃较多,预示将要下雨)

朝霞暗红雨凄凄,晚霞青白行千里。(由于朝晚霞的色彩鲜艳程度与空气中水汽含量密切相关。空气中水汽多时,呈暗红;水汽少时,呈青白)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晕指的是由卷层云而形成的晕圈)

朝有破絮云,午后雷雨临。(意思是说,当早上出现有棉絮状的高积云时,往往预示着将有雷雨天气的降

《关于识字教案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