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季》一年级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季》一年级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季》一年级教案1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四季特征。
2、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学会“竖弯钩”、“横折弯钩”两个基本笔画,学会写“七、儿、九、无”四个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这段日子的天气一直都很晴朗,也很暖和,让人觉得非常舒服。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板书:秋天)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喜欢它?(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二、学习秋天诗歌:
1、不知小朋友们有没有仔细观察,秋天的田野有什么变化?
2、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田野里的谷子都成熟了,(出示谷穗图)这谷子我们也可以叫它谷穗,(出示“谷穗”两字,带读)
3、谷穗成熟了,沉甸甸的,弯下了腰,(出示“弯弯”,读“谷穗弯弯”)
4、谷穗弯弯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指名说)
5、谷穗丰收给人们带来了这么多的好处,人们高兴吗?谷穗呢?它高兴地跟人们说:“我是秋天。”(出示“我是秋天。”)假如你就是这成熟的谷穗,请你来跟人们说一说这句话。(指名读)
6、(出示大片谷子图)这一大片谷穗在秋天的吹拂下怎么样了呢?(出示“鞠着躬”,带读)
7、(出示秋天诗歌)小朋友们已经会读这几句话了,现在把它们连在一起,你也能把它读好吗?(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
小结过渡:的确,秋天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欢乐,我们都非常喜欢它。除了秋天,你还喜欢什么季节?(指名说,并相应板书:春天、夏天、冬天)
三、学习春、夏、冬三季诗歌:
1、有的小朋友喜欢春天,有的喜欢夏天或是冬天,你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吗?把你喜欢它的理由说给你的同桌听好吗?(提示:把话说完整)
2、出示三季诗歌,并范读。
3、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读一读:
(1)不认识的字,可以读拼音,问同桌和老师。
(2)像读秋天诗歌一样有感情地朗读。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后指名读,提示可以加上动作边表演边读。
四、朗读整首诗歌:
1、出示诗歌,小朋友们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师读。
4、学生看课本读。(配乐)
5、认识诗歌中的一些字、词。
五、学习笔画、学写字:
1、(出示两个笔画)你认识他们吗?读笔画名称,并书空。
2、出示“七、儿、九、无”4个字,你能从这4个字中找出刚才的笔画吗?
3看书写笔顺(两次)后跟写。
4、田字格中书写。
《四季》一年级教案2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乚、乙”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二、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二)教学教法应用:
小组讨论法,质疑问难。
(三)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图画、胶水(或磁石)。
(四)教学设计: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看吗?你觉得这几幅图怎么样?(播放四季景物的课件,然后定格四幅图。)
(2)选择一幅你最喜欢的图画,仔细观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指名回答问题。(教师板书春、夏、秋、冬)春、夏、秋、冬就构成了一年的--“四季”(学生答后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图片入手,引导学生从图中感受四季的美,使学生在课堂开始就有浓厚的兴趣,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2、配乐诗朗诵。
那么,这么美的图画,要是配上一首儿童诗,一定会更棒!(配乐儿童诗朗诵)这首儿童诗就在我们的课本上,你想不想也像他们一样朗诵出来?(课件配乐朗读,按喇叭键)
设计意图: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激发读课文的欲望。
3、初读课文。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1)准字音,边读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2)再数一数课文中有几句话,把它读通顺。
设计意图:读中识字,让学生通过读,掌握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流利,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4、检查反馈:
(1)这篇课文中有不少生字,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应该注意,能给大家提个醒吗?(课件按学生的提醒显示生字,字上面红色显示4个偏旁“月、雨、口、禾”)
① “叶”、“圆”的音节是整体认读音节。
②“秋”、“就”的韵母是iu,不是iou。
(2)比赛读:
①课文有几个小节?交代比赛规则:你最喜欢读哪一小节,最有把握读好它,就选哪一小节参加比赛。
②指名参赛。(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每段请2—3个学生
意图:激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促使学生读通读顺课文,为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质疑问难 随机学文。(课件返回上一图 随机点击图显示课文)
1、在课文中,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2、交流反馈 根据学生质疑随机重点引导学习一句,扶一放三,使其能举一反三,如句1:学这一句就得引导解决以下问题:
(1)“草芽”指什么?
草芽不会说话,课文中为什么写他对小鸟说他是春天?再有感情读课文。
草芽为什么对小鸟说他就是春天?你认为还有什么可以说自己是春天?
(2)用“是——”练习说话。(课件点击“是”,“是——”字闪烁)
而其他3句略学:只解决什么是“谷穗” 、“鞠着躬” 、“一挺” 、“顽皮”?
设计 ……此处隐藏16658个字……师示范竖弯钩的写法)在你喜欢的地方书空,每个字各写两个,注意笔顺规则。
⑶ 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问:这两个字怎样写好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实践。)
⑷ 练写。(老师示范竖弯钩的写法:折角运笔的方法,要写得圆润。)根据观察所得先描红,再自由练写,想写几个就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教师巡视指导。
思路: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思路:再现生字,巩固认读,激发识字愿望。
2、朗读接力:每组读一节。
思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下面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熟读
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可以个人读、同桌对读、小组轮流读、分角色读、做动作读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思路: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的字、词、句,加深领会课文内容,而且还能提高阅读能力,同时还可以在朗读中体味文章的意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知识,陶冶情操。低年级要注意加强对朗读的指导,克服唱读现象。
三、理解
播放课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季节的特点和发生在这个季节的趣事。)
思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四季的美丽。在训练语言的同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四、背诵
借助课件练习背诵课文(自由背、同桌背、指名背、齐背)。
思路:熟读成诵,水到渠成。达到促进学生语言积累的目的。
五、表演
1、分组练习后每组推选代表表演全文。教师适时指导。(草芽尖尖可读得轻细些,谷穗鞠着躬说要表现得谦虚一点,雪人大肚子一挺可做挺肚子的动作,表现雪人顽皮的样子。)
2、分配小朋友扮演草芽、小鸟、荷叶、青蛙、谷穗、雪人,分别戴上头饰。全班同学合作读书。
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六、拓展
1、说说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边听音乐边把自己喜欢的季节画出来,然后讲给同学们听。
2、模仿课文来说说四季的景物:
( ),他( )说:我是()天。
七、写字
1、出示九让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并提醒小朋友们注意些什么。课件演示九的书写顺序。(学习新笔画横折弯钩。)
2、出示无,问:写这个字时要注意什么?(与天不同,最后一笔是竖弯钩,第二笔要写在横中线上。)
3、自由练写,教师巡视,注意写字姿势和方法的指导。
4、评议:组内选出小书法家,奖励一颗小星星。
思路: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加强写字的评价,培养对写字的兴趣。
【伴教锦囊】
你拍一,我拍一,春夏秋冬真美丽。
你拍二,我拍二,草芽尖尖出地面。
你拍三,我拍三,荷叶圆圆绿连天。
你拍四,我拍四,谷穗弯弯满田地。
你拍五,我拍五,顽皮雪人在跳舞。
你拍六,我拍六,一年四季轮回走。
《四季》一年级教案15设计理念:
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以问题体系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抓住“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这条研读主线,读中悟,悟中读;读中说,说中议;从读中习得语感,发展语言。同时,又以生字教学为重点,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习12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能读准字音,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3、了解一年四季每个季节的特征。
4、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课件
2、引导学生课前了解每个季节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揭示目标
1、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哪几个?小朋友都知道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板书:四季)。但是,我们现在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这4个字不但要会说,还要想办法记住它们。
(2)有一位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呀,他在每个季节当中选了几样东西,编成了一首很美很美的诗歌,你们想读吗?
2、学生自学
(1)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自学。
放声朗读,要求想办法把音读准。
(2)自学检查
A、抽4名学生每人读一段。其他小朋友来当小医生,拿起铅笔,把他们读错的字圈出来。
B、4个小朋友读完了,你们有没有发现毛病呀?谁来说一说。这个字你会读吗?你来读。请读错的人再来读。一起读。
(3)纠音后再次朗读,准备提问。
二、提出问题
1、学生提问,教师板书问题,随后进行梳理。
什么是草芽?
草芽长什么样?
为什么说草芽尖尖是春天ΥΥΥΥΥΥ
春夏秋冬?
为什么说荷叶圆圆是夏天?
什么是谷穗?
谷穗为什么是弯弯的?
为什么说谷穗弯弯是秋天?
“一挺”是什么意思?
“顽皮”是什么意思?
2、师生分四块内容进行讨论,从读中感悟。
三、探究问题
根据课堂实际,分板块灵活处理,随机解决提出的问题。
1、春部分:
A、通过板画理解草芽是刚才地里长出来的,尖尖的,嫩嫩的。
B、通过读中感悟到草芽尖尖是春天。
2、夏部分:
通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得出荷花是夏天开的,圆圆的荷叶只有夏天才有,所以荷叶圆圆是夏天。
3、秋部分
A、从录像中观看农田里稻谷丰收的景象。
B、通过实物,观察谷穗的样子,知道谷子成熟了,把枝压弯了。
C、反复朗读,得出谷穗弯弯是秋天。
4、冬部分:
1)、通过每个学生的肢体语言“挺肚子”来理解“一挺”的含义,在读中感悟到雪人因为高兴而挺。
2)、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顽皮”。
四、解决问题
1、小结学法。
2、感情朗读(自由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结合,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五、检测目标
每个季节有许多东西,如桃花是在春天开的。我把它编成像课文里一样的儿歌。
桃花红红,
他对蜜蜂说:
“我是春天。”
你能像小作者一样也说编编儿歌吗?看谁编得多,编得好。